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2:57:20

摘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促进了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着重研究了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截至2006年底,上海私营企业568531家,个体工商户288353家,外资企业32402家[①]。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回顾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解放初期曾主导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

非公企业曾是上海经济的主力。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全市非公工业企业有1.2万余家,工业总产值35.66亿元(旧人民币),其中轻工业产值30.91亿元(旧人民币),占88.2%;重工业产值4.15亿元(旧人民币),占11.8%。非公商业企业有9.3万余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80%从外国进口或外国资本在沪工厂所生产。1956年,上海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所有制结构。

2、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序幕,非公企业开始萌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劳动,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好起来”,并提出了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此拉开。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家经济面貌迅速好转,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78年,上海市区有个体工商户8000余家,其中多为街头巷尾和前店后坊的夫妻烟纸店、杂货店、小百货摊和修理摊。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公企业多数是从个体工商户演变而来。

3、十二大打开发展闸门,非公企业走上前台

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会议在明确“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的同时,提出要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允许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并特别强调“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要的、有益的。”由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非公企业从此开始走上前台。

4、十三大承认并允许私营经济发展,非公企业步入快车道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继续鼓励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私营企业主的部分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88年11月21日,上海发布《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若干意见》,规定从即日起,受理私营企业申请登记;对雇工8人以上的个体工商大户和个体合作经营户,换发私营企业营业执照;对挂靠集体,实为个人或合伙投资的“假集体”企业,重新办理私营企业登记手续。

5、十四大明确非公经济将长期存在,非公企业再逢发展新机遇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非公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将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从而掀起了非公企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非公企业业主也从以社会边缘人士为主向社会精英为主转变。1991年底,上海非公企业仅有2288户,到1994年已增至1.7万家,其中科技企业就达6470余家。

6、十五大明确基本经济制度,非公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3月,九届二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导致了在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上,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使非公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在法律上找到了根据。1998年和200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连续发布《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要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加快实现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全国,致力于促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设,以促进上海和国内各地的联动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努力促进上海非公企业的发展。非公企业发展开始突破壁垒,进入公用事业和部分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

7、十六大、十七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非公企业发展进入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又再次作了强调。这“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是对20多年改革探索的充分肯定。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有制经济36条”),是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定选择,是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清除体制性障碍的开始。上海为配合“非公有制经济36条”的实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在充分利用贷款利率等方面提出了多项突破性政策措施。并积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鼓励非公有资本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以及投资农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鼓励公众创业,拓展就业新渠道。各委办局积极清理阻碍非公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上海非公企业发展领域取得全面突破,非公企业进入了石油、航空、军工、公用事业、通讯、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

由此可见,上海非公企业的发展沿革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写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写照。

二、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多年来,上海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与非公企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上海是以城市经济为主导的地区,非公企业发展有其不同于兄弟省市的一些特点。

1、平均规模比较小,传统、民生领域比重比较大

上海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上海非公企业中私营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仅11.9人,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较少。统计表明:上规模的非公企业仅3372家,占全部非公工业法人单位数的0.08%;第三产业中非公企业一枝独秀,在全部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非公企业为22万个,占66.8%。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民生依赖度较高的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这类企业共21.7万个,占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56.2%。其中,批发零售业中非公企业12万个,占全部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的85.5%。在住宿业的低星级宾馆、旅游饭店和一般旅馆中,非公企业占34%,从业人员1.3万人,占13.1%。餐饮业法人单位中非公企业4400家,占72.8%,从业人员11.3万人,占6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较少,批发业的非公企业仅174家法人单位,975家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2.0091万;零售业的非公企业209家法人单位,834家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3.2898万。二者合计仅占全部三产中批发零售业非公企业数的1.8%和从业人员数的5.7%。[②]

2、经济增长快,企业数量多,但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2004年,全市私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市企业数的66.8%,较2001年增长92.4%;第二产业非公企业职工151.7万人,占全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34.1%,其中非公建筑企业职工占全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46.8%。上海非公企业的个人资本相对较弱,个人资本仅占全部企业实收资本的21.4%,比全国低6.6个百分点。个体户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例为5.1%,低于北京的15.5%,深圳的17.1%和全国的30.5%。

3、科技型企业发展迅猛,在科技创新中初露头角

近几年,许多有战略眼光的非公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多非公企业积极跻身科技领域。在2005年全市1701项科技成果中,非公经济有54项,占总量的3.1%。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4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有21项。截至2005年底,全市非公企业技术中心已达38个。上海第一批29个科教兴市重大项目中,非公企业承担的项目达到10个。非公企业2005年的受理专利申请量22918件,占上海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的70%;非公企业注册商标39200件,占总量的40%。2005年上海著名商标新申请155件,其中非公企业占60.1%。至2005年底,上海市名牌产品已有422项,其中非公企业88项,占20.9%。

4、非公外贸企业进一步发展,出口创汇能力逐步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上海非公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2003年底,上海共有非公外贸企业5469家,占全市外贸企业总数的69.93%,其中2003年新增非公外贸企业3489家,占当年新增外贸企业总数的25.79%。2003年,非公外贸企业出口额1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74%。2005年,非公企业完成出口74.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3%。到2006年,上海有非公外贸出口企业2.3万多家,完成出口115.5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0.2%。

5、在二、三产业领域日益活跃,初步呈现出都市型特征

近几年,在第二产业中,非公企业已逐渐成为上海都市型工业的主力军,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包装印刷、室内装潢及用品、化妆及洗涤用品、工艺美术及旅游用品和小型电子信息产品等。资料显示,上海非公企业在第三产业领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服务业的份额大幅度提高,且越来越多地涉足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广告业、咨询业、技术服务等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现代都市型服务业。1997年,上海从事第三产业的非公企业比重为73.5%,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贸餐饮、交运仓储和一般的社会服务业;2003年,上海第三产业非公企业的比重还是73.5%,但商贸餐饮所占比例已由1997年的63.9%下降为45.6%,而社会服务业则由7%上升为16%。

6、与城市功能相匹配,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大量集聚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日益推进,初显国际化大都市姿态,海外投资者越来越看好上海发展形势,大量资本流向上海这块投资热土。全市非公企业,包括私营企业、个体户、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的比重高于全国:2004年非公企业数占全市企业数的73.6%,较全国(65.7%)高7.9个百分点;非公资本占企业实收资本的51.6%,较全国(44%)高11.6个百分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还显示,上海是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的重要集聚地。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占全市企业实收资本的30.2%,其中外商资本的积聚度为13.8%。

三、影响上海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上海非公企业很多都是从家族企业演化而来,缺乏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缺乏适应外部环境的自变能力,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需关注和加以改进。

1、发展环境虽已比较宽松,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表现在:一是市场壁垒还有待取得新的突破。以落户松江的温州高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为例,德力西集团为全国最大的工业电器高科技产业集团,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产品还没有进入上海市场,市场保护是主要原因。二是市场保护措施还有待逐步健全。目前,由于缺乏适当的市场保护,大量可以国产化的产品还在大量进口,受其影响和冲击,非公企业研发热情不高。三是融资渠道还有待进行新的拓展。调查发现,90%非公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自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主要用于注册及初创期营运资金、产品科技开发经费、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生产扩大所需固定资产购置等。但本身自有资金数额有限,银行贷款又缺少资产抵押和担保机构,且多数为短期贷款,一旦银根紧缩,非公企业首当其冲,企业正常发展必然受到冲击。四是政府监管体制还有待逐步理顺。对非公企业的管理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掌握的往往是全市非公企业发展中某一方面的情况,而且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存在滞后现象。一旦非公企业面临重大困难或发生经营危机,会遇到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给问题的及时有效处置带来不良影响。

2、管理结构缺乏科学理性,对企业良性发展制约较大

一些非公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内部财务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投资中缺乏整体战略意识。一些非公企业的创业者是企业的所有者,长期担任企业董事长兼总裁职务,往往凭借过去的经验管理企业,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并不清晰,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战略共识,缺乏战略指导。一些非公企业组织结构分工不明确,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力。非公企业发展到上亿元的规模后,许多企业都成立了集团公司,但由于缺乏战略指导,集团公司与子分公司,集团公司的职能部门与子分公司的关系定位不清晰。大量中型以下非公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管理职能缺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等职能部门不被重视,精减人员时常常首当其冲。由于部门间分工不明确,由于缺乏明确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员工只是按照惯例和领导的安排完成日常工作,工作没有计划,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员工的职位晋升、薪酬晋升管理缺乏科学的依据,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并造成优秀人才流失。

3、企业文化培育关注较少,内聚力明显不够

一些非公企业家的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因此对企业文化缺乏引导和建设,而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文化则往往具有较多消极因素,最终导致在企业内部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有的非公企业家时常会有重点培养本地员工的意识,这种思想在企业内具有传染性,本地员工因此很容易形成高人一等的感觉和狭隘的排外思想。这样,企业业主与非本地员工之间、非本地员工与本地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狭隘的地域意识、小农意识十分有害,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在这种企业文化氛围中,大部分员工认为企业属于老板个人,而看不到企业与自己、企业与社会的联系,不能在心态上与企业休戚相关。企业也不重视模范员工的榜样宣传,缺乏集体活动或重大事件宣传。在这样的非公企业中,员工士气不高,企业凝聚力差。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合理,缺少战略规划

很多非公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战略规划,大多只体现在一些规章制度上,如,工资制度、人员调配、晋升等常规性的工作计划,而没有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制定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的开发、选拔、培养、任用、激励等方面的系统规划,不仅使非公企业很难随着发展的需要及时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而且,现有员工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也得不到发展,难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难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严重阻碍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一些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多为总经理或办公室兼任。一些非公企业的老板,不想也不愿在员工培训上下功夫,实施“不用不招、现用现招、不行再招、只用不养”的功利措施,导致人才队伍不稳,思想涣散。

5、片面追求高利润、高回报,信用建设亟需加强

从调查的情况看,上海一些非公企业面临着信用缺失问题。一些非公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不规范,信用等级低,失信事件时有发生。一是融资信用缺失。有的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在向银行借款时就没有考虑怎样还贷,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打算归还,给非公企业树立了不好的形象,银行普遍认为非公企业的信用风险偏高。二是商业信用缺失。一些非公企业存在大量信用交易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也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三是生产信用缺失。有的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采用非法生产方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有的严重侵犯他人商标权和专利权,谋取暴利等。四是财务信用缺失。有的与审计机构串通一气,制造虚假的财务数据,少纳税或者不纳税;有的甚至通过虚设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账户,以达到套利目的。五是个人信用缺失。部分非公企业业主单纯追求利润,出现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和走私行贿等不诚信的行为。

    四、进一步推动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为非公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沿着平等待遇,开放领域,引导产业,调整结构,创新服务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本思路,重点突出两个基本政策取向、五个鼓励、两个加强,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推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要继续坚持中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贯彻“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制定和切实执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间及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力作用,逐步实行五个同等:同等的税收政策;同等的贷款政策;同等的用地用房政策;同等的准入国内外市场的政策;同等的法律保护政策等等,真正为非公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改进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非公企业营造真正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要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切实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及基于行政的经济垄断,打破地方封锁,推进行业准入政策与管理的公开化、公平化、程序化、规范化,为非公企业创造真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加快金融、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建立适合和满足大、中、小各类企业需要的信贷政策体系,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收费,切实制止摊派,为非公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企业的监管,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产品技术和制度创新,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员工技能水平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承担更大社会责任,努力提高非公企业整体素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推动非公企业和谐、持续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全面协调思想。党政机关要关注和推动非公经济的发展,引导非公企业切实贯彻科学发展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退出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多地进入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进入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进入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领域;要引导非公企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和壮大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并要和国际研发机构联合协作,不断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要引导非公企业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追求企业内部收益和合理负担外部成本的关系,不能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不能以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不能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引导非公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切实履行应尽职责,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完善工资随着企业效益提高不断增长的机制,足额缴纳社会保障资金,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职工培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进一步加快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更好地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要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步伐,改革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真正使其市场化和民间化,赋予民间行业商会在市场中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平等权利,逐步形成行业商会、协会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为非公企业打破投资准入制度的限制;加快税收制度改革,统一内外所得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宏观调控,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公开经济信息;为全社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提供良好、科学的经济发展预测;要加大投入,为非公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4、加大对非公企业的培育和引导力度,切实增强企业自身发展活力

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政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各非公企业的相关管理和服务部门,要通力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国企业家队伍。要继续加大非公企业管理力度,进一步改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基本经济指导方针,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上海作为工业基础资源缺乏的城市,更要把这一发展理念贯彻好。要继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上海的“二个优先”之一就是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政府要加大消除服务业中大量存在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的力度,把握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机遇,宽领域地开放服务业市场,引导非公资本积极向现代服务业投资;要引导非公企业加快原有服务业的升级,引导非公资本参与改变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把基本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速度,大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本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民建杨浦区委

                                  二00八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