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哀悼全国哀悼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44:44
国殇,以最高规格祭奠。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平民举行的全国哀悼,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舟曲之殇,国人在三次半降的国旗和举国的哀悼中,体会到人与生命的尊严感。当国家试着表达人情,当权力试着走近人性,国家哀悼日的悲伤背景之上,闪烁着珍贵的人性之光。

  为了成千上万同胞的死难而设立哀悼日,符合国际惯例;对内而言,体现了“你痛就是我痛”,老百姓的痛苦也是政府的痛苦,为执政党赢得了民心的凝聚。谁能说,这无尽哀伤的所求,不曾包含这些进步的政治文明?

  对普通百姓来说,悲伤的眼泪永远只有一种咸的味道。哀悼死难者,也只是一个简单、真诚、心有戚戚的怜悯之情。这些年,中国抑或天灾抑或人祸,特别的多灾多难,让人在感同身受、悲从中来之后,也感到了一种身心俱疲。眼泪流多了,真会哭干的。

  第一次默哀是震撼,第二次默哀是忧伤,第三次默哀是黯然,第四次、第五次,会不会有别样的情感?

  哀悼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纪念,别让往事都随风,而不是让往事重演。汶川大地震后,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是,纪念日可以有,为什么至今依然没有一部有效整合各部委力量的《国家救灾法》?在地震、旱灾、水灾、泥石流、地陷、爆炸等灾难突发之际,还有多少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和乌纱帽,竭尽全力妄图隐瞒真相,甚至连民众的赈灾捐款都据为己有,使经历过天灾的民众再次陷入了“人祸”?就在舟曲发生泥石流惨案之时,不也还爆出“玉树地震百亿捐款被要求汇缴至青海省政府”的奇闻吗?

  时间如刀锋。我们该如何纪念死难同胞呢?有人建议,今年5·12是否还应下半旗?文章转载不多,未见媒体报道,应者更是寥寥。这真是一个好事、坏事都喜欢赶集方式的国度,这是一个容易淡忘悲剧、善于自我痊愈的民族。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人性的一种原本超然,还是民族的一种集体麻木?

  今天,当国旗低垂、汽笛长鸣、江河哽咽、天地同悲,我们所表达的仅是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向死难同胞志哀吗?不!我们还应该向不断被侵袭、被破坏的大自然志哀,还应该向在“无声的灾难”里苟活着的同胞致歉。近年来,中国连续天灾人祸不断,一幕幕惨不忍睹。古有天子下诏罪己,如今各级领导在低头默哀之时,是否也该默哀一下自己的官德,净化一下自己的良心呢?

  试看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中国的教育经费占世界的1%,卫生经费占世界的2%,国家民生支出占GDP的比例为全球倒数第一。干部公费出国、公车财政支出、公款吃喝的“三公”消费,占中国财政支出的1/3以上。除了坐吃山空、立地吃陷,除了腐化享受、官德沦丧,还有什么褒义词可让人置评呢?

  看得到的灾难,有目共睹,触目惊心。看不见的灾难,每天依然在上演着:下岗、破产、失业、倒闭、跳楼、自杀、抢劫、精神病患、贫富悬殊、无稳定工作保障、无条件上社会保险、愈加严峻的三农问题……那些自诩为公仆的政府官员,请扪心自问:我们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吗?我们真的是“公仆”吗?我们有良心吗?今天当你为死难者默哀,也请倾听现实中每一个痛苦和弱小的声音。

  全国哀悼日如果流于形式,那是对生命的大不尊。我们不但需要哀悼,更需要一场真正的反思,反思人与自然,反思GDP增长与生活品质、物质财富与幸福指数的平衡,反思执政官德与执政能力。拥有足够的自我批判的力量,是探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一个政党能否永久执政的最大课题。

  习惯性的哀悼,不如习惯性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