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蒲县领导简历资料:县委书记乔建军,县长闫建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04:17

山西蒲县领导简历资料:县委书记乔建军,县长闫建国

山西蒲县县委书记乔建军简历:男,汉族,山西省洪洞县人。1962年08月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现任中共蒲县县委书记。

1981年7月至1984年10月任隰县县委办秘书;1984年10月至1990年2月任临汾市地委组织部科员;1990年2月至1993年3月任临汾市地委干部科一科副科长;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任古县县委组织部部长; 1995年3月至1997年9月任古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7年9月至2001年8月任临汾团地委书记;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任翼城县委副书记(正县级);2003年9月至2003年11月任襄汾县委副书记、代县长;2003年11月至2006年6月任襄汾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任吉县县委书记;2008年3月任现职。


山西蒲县县长闫建国简历:男,汉族,山西省乡宁县人。1965年05月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现任中共蒲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乡宁县下善中学教师;1986年8月至1989年10月任蒲县团委干事;1989年10月至1990年10月任蒲县团委副书记;1990年10月至1995年3月任行署体改委干事、办公室副主任;1995年3月至1995年10月任行署体改委流通科科长;1995年10月至2001年8月任行署办公室干事、经济二科科长;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任候马市副市长;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主任;2007年7月至2009年11月任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主任;2009年11月任现职。
 

蒲县概况: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是黄河一级支流昕水河发源地;位于临汾盆地西部吕梁山南麓;境内南北山环,东西川绕,峰峦重叠,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县域总面积1510.61平方千米,辖4镇5乡99行政村501村民小组,2008年末总人口10.33万人。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省主要产煤县之一。

30年前的70年代末,全县7.5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余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约30~40元,可分口粮约150千克。197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0.15亿元,财政收入呈赤字状态为-4.04万元。总体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全县年财政收入约为50万元左右。年财政支出约350万元左右,每年主要靠国家补贴300~400万元维持财政运转。

到2008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45亿元(不剔除价格指数变化,以下数据均同),比1978年的1537万元增长146.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18万元,比1978年的208元增长104.8倍。工业总产值完成30.18亿元,比1978年的771万元增长391.4倍。农业总产值完成1.24亿元,比1978年的1151万元增长10.8倍。财政总收入完成7.98亿元,而1978年财政总收入为负增长,不可比,与70年代年均财政收入35.1万元相比增长2266倍。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3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共达31.57亿元。2008年全县财政总支出4.83亿元,比1978年的409万元增长118倍。30年全县财政总支出共达22.7亿元。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亿元,比1978年的340万元增长139.8倍;改革发展3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共投资完成38.2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6亿元,比1978年的687万元增长51.8倍;改革发展3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4.18亿元。

2008年末全县各项存款累计达29.34亿元,比1978年的267万元增长1098.8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7.75亿元,比1978年的60万元增长2958.5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1173元,比改革初的100余元增长100多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比1978年的41元增长84.4倍,比1977年的34元增长101.8倍。

煤炭工业由小到大发展迅速  1978年全县煤矿、焦厂主管部门是工业局。全县有煤矿24座,当年生产原煤22.23万吨,煤炭工业总产值732.5万元。1982年国营二轻煤矿归工业局管理,乡镇煤矿属乡镇局矿业公司管理。1987年成立蒲县煤炭工业管理局(简称煤管局)。2002年4月煤管局加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牌子,增加社会大安全职能。全年生产原煤482万吨,洗精煤121万吨,焦炭97万吨。2004年单独设立安监局。2008年蒲县煤炭局主要职责是对全县煤矿生产、建设、经营、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勘测确定全县煤炭地质储量约108.73亿吨。

经济体制逐步规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蒲县煤炭企业改革首先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1982年3月20日,蒲县整顿工业领导组成立,开始对煤炭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蒲县大多数国营企业煤矿实行“五定一奖管理”经济责任制。1986年开始对乡镇煤矿不宜于实行利润大包责任制的企业,推行矿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矿长的任期时间不得少于5年。1987年全县煤炭行业普遍实行两权分离,落实经营自主权,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蒲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乡镇煤矿开发管理的实施办法》文件,乡镇煤矿实行个人承包经营,国营煤矿由领导班子集体承包经营。1990年乡镇煤矿改由集体承包。煤矿仍实行领导班子承包,采取定额包干形式。1992~1995年,蒲县国有企业全面推行以厂长任期目标为中心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全县煤矿承包经营形式多样化,主要有矿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上缴利润基数包干、抵押承包等。1994年根据国家有关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政策规定,蒲县在乡镇煤矿开始推行股份合作制形式。1996~1998年全县乡镇煤矿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选初具规模。1998年国有企业改制,黑龙关、席家沟、南湾、东河由股份制经营,改制为有限公司制。1999~2008年全县煤矿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工作稳步推进,改制后的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1998年全县共有各类煤矿267座。其中国营煤矿5座,乡(镇)村办煤矿262座。2003年全县有煤矿267座。从2003~2008年共关闭煤矿187座。经过资源整合,关闭重组后,到2008年底全县共有煤矿80座,全部为股份制性质。同时其它与煤炭相关的企事业也得到发展,如1984年组建煤炭运销公司。2008年坚定不移推进煤炭体制改革,将80座煤矿打包切成28个块,先后与霍州、汾西、徐州、义马、太原煤气化、新汶、兰花、山西煤运八大集团公司对接洽谈,签订合作协议,实行托管经营,将从更高层面实现煤炭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

煤炭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是蒲县煤炭开采史上发展最快时期。1978年原煤产量为22.23万吨,2008年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原煤产量为306万吨,比30年前增长13.8倍。2005年为原煤产量最高年度达到803万吨,比1978年增长36.1倍。1979年原煤价格为吨煤6.8元,2008年达到吨煤800元,比30年前增长117.65倍。由于煤炭产量产值双向倍增,使其经济效益达到空前激增,为全县财税收入大幅度增长奠定雄厚基础。煤炭产业已成为蒲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煤炭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重要的经济优势。
交通运输   2008年全县境内有省级公路2条全长70.785 千米(329省道临大线蒲县段、洪永线克城段),全部为沥青路面。县道5条133.401千米(罗克路、赵克路、黑河路、荆河路、洪乔路),全部为沥青路面;乡村公路99条全长501.81千米,其中沙砾路366.373千米,沥青路331.411千米,水泥路8.216千米。近3年全县公路建设项目达27个,总里程176.8千米,总投资1.5679亿元,全县油路通村率67.68%。桥梁建设:1982年全县有桥梁16座。2008年全县有各种桥梁44座,其中干线公路桥梁25座;乡村公路桥梁11座;城镇桥梁8座。2008年总投资7600万元、总里程28千米的8条高标准通村油路年底竣工,村村通油路工程达到新档次。投资24亿元临大线建设方案已获通过,县城南北两条分别长48千米和47千米的高速路连接线工程项目经省交通厅立项,正在加紧规划设计。

邮政电信事业   邮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县邮政投递点1530处,投递户数2936户。邮路35条,单程邮路总长度1527千米。网络支撑逐步到位,通信能力显著提高。网络运行工作得到加强。平均用邮覆盖面基本达到85%以上,通信网建设逐步加快。临汾移动蒲县分公司赢得全县4.2万客户厚爱,8年时间增长20倍; 年运营收入3700万元,8年增长8.5倍,翻了4番。

市政建设  道路总面积由原1.38万平方米发展到20.1万平方米,净增18.7万平方米,增长14.6倍。县城改造硬化主要巷道19条,硬化面积1.5万平方米,实现人居环境巷道全硬化规划要求。县城桥梁增加为8座,桥梁总面积由1666平方米增为8848平方米,增长5.3倍。防洪设施30年完成7920米防洪坝建造任务,县城防洪体系基本完善。供水设施2000年投资136万元实施供水二期工程,建成配水厂,增设配水管网12234米,城市供水事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照明设施2007年南大街工程实施中全城路灯进行整体改造更换,共安装高压钠灯1438盏,实现全城街巷照明一体化,同时落实县城亮化工程,街道两旁楼体装霓虹灯、射灯,县城流光溢彩。2008年县城照明灯猛增为30年前的26倍,达到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2008年环卫队拥有垃圾清运车、洒水车、清扫车、装载机等大型工作机械14台,固定资产达160余万元。县城日产日清式垃圾站一律更换为车辆提挂式垃圾筒站。县城绿化树木已达4930株,绿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1.5%。

住宅建设及城市供暖  2008年县委县政府投资9800万元建热源厂1个,装40吨环保锅炉3台,供暖总面积设计为120万平方米,蓝天白云目标基本实现。公共建筑东“蒲伊”,西“平安”交相辉映,为县城增色添彩。住宅建设截止2008年共开发建成78栋住宅楼,总面积56万平方米,居民自建住宅总面积7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22平方米,增长4倍。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基本达到宽敞、明亮、安全、舒适,人居条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城区绿化工程  2006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将蒲县命名为“垒石坑填土植树数量最多的县”。这一世人瞩目成就已被推广为治山养水再造生态、改变山川地貌的社会工程,对蒲县生态建设产生深远意义。2008年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县医院、县城集中供热供气、星级宾馆、荆嘉路街工程、社会福利中心等24项城建和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近10亿元。

城乡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部门行使职能,严格管理,严肃县城道路、桥梁、防洪、排水、供水、供暖、照明、卫生、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执行监督。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拆迁了一批搬迁建筑。1995年“蒲县城建管理监察队”成立,为城市秩序、城市功能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蒲县环境卫生队成立于1976年,2008年清扫面积达28万平方米,比1976年净增2662万平方米,净增20.29倍;河道管理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县城绿化工作取得很大成效,树木成荫,绿地增加,环境质量逐年提升。2000年10月蒲县城市客运办成立,2004年11月蒲县骏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发展“吉利”牌客运轿车40辆,客运事业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