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的养生之道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2:18:45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之道

 

前言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其中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初大儒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极图说》中记载:“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太极图是对太极文化最直观的阐释,也是研究周易最重要的图像。它的中间是一条弯曲的S曲线,白中有黑点,黑中有白点。S曲线将整幅图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的分割线,白为阳,黑为阴。而用S曲线来表示,正说明阴阳处于不断消长的状态之中。白中有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中有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我们人体同样也离不开“阴阳”。《素问?宝命全角论》中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古代养生家特别提倡“天人合一”,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从这些古文典籍中,我们可知世界万物包括人体都离不开“阴阳”两字,想要健康就必须保持阴阳平衡,想要延年益寿就更要注重对阴阳的调理。

  人体就像是一台结构缜密的机器,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状态,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而所有违背本性、破坏协调的活动,都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疾病发生。所谓“积劳成疾”“习性造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样才能维持阴阳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养”,饮食就是我们养生保健的最佳方法。人的一生都处在阴阳的不断消长和转化之中,生命储备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基础,而饮食又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通过饮食来调节体内阴阳的平衡,就是养生的最大关键。

  本书作者参照《黄帝内经》和《易经》等古文典籍,从人体五脏的相生相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饮食宜忌,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先贤的养生哲学呈现给读者,并以切实可靠的科学方法,提供合理可行的日常饮食建议,希望能帮助各位读者实现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景。

 

第一章 饮食与人体平衡——健康的身体从饮食中来

  第一节  人体健康的标准

  《黄帝内经》开篇即明确了健康的概念,它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在天时、人事、精神方面保持适当的和有层次的协调。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现在我们所言的健康人,其实只能算是“常人”,而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合天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②合人事,“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意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③养肾惜精,“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国的传统医学提倡“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一个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和疾病都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体的健康是离不开天的,更不能逆天而行,只有符合“天人合一”的规律,才算是真正的健康。

  根据《黄帝内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的太极思维方法,中医将我们的生命状态分为“未病态”和“已病态”两种。已病态具有明显的痛苦感觉,即“偏阴偏阳”的疾病状态;未病态没有明显的痛苦感觉,即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另外,即使体内潜伏着某些病因,但它未对人体阴阳造成破坏的话,仍然属于未病态。

  一个人进入中年之后,随着生理功能的衰败,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疾病,中医将此归结为阴阳失衡。《易传?系辞》中记载:“原始及终,故知死生之说”,“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

  基于此,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也必须符合以下十个标准:

  (1)双目有神。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眼睛的好坏不仅能够反映出心脏的功能,还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医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是脏腑精气的会聚之所在。因此,眼睛的健康也就反映出了脏腑功能的强盛。

  (2)脸色红润。脏腑功能良好则脸色红润,气血虚亏则面容也显得没有光泽,脸色就是人体五脏气血的外在反映。

  (3)声音洪亮。人的声音是从肺里发出来,声音的高低自然决定于肺功能的好坏。

  (4)呼吸匀畅。“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人的呼吸和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呼吸要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才能证明脏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齿坚固。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牙齿的好坏反映着肾气和肾精的充足与否。

  (6)头发润泽。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者,其华在发。”头发的状况是肝脏藏血功能和肾精盛衰的外在反映。

  (7)腰腿灵活。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惫矣。灵活的腰腿和从容的步伐是筋肉经络和四肢关节强健的标志。

  (8)体形适宜。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过瘦或者过胖都是病态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风和痰火等病症。

  (9)记忆力好。脑为元神之府,为髓之海,人的记忆全部依赖于大脑的功能,髓海的充盈是维持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理解力好的物质基础,也是肾精和肾气强盛的表现。

  (10)情绪稳定。中医认为情志过于激烈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大脑皮质和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精神恬静,自然内外协调,能抑制心理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   人体的阴阳平衡

  夏朝时,古人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将它们分为“阴阳”两类,建立起一套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这就是“阴阳说”的雏形。到战国时,《吕氏春秋》将其进一步具体化,使“阴阳说”成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它所提出的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和现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

  如今一提到“阴阳”,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易经》。从表面上看,《易经》是一部讲“占卜”的经典,其实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中国整个阴阳文化的基础。比如这个简单的“易”字就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的。《易经》中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意思指天地初开之时是一片氤氲元气,之后才逐渐划分为阴阳,形成了这个世界。

  那么什么是阴阳呢?古人解释说,凡是向着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与之相反,凡是背着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就称为“阴”。比如天和地,即天为阳,地为阴;昼和夜,即昼为阳,夜为阴;还有外为阳,内为阴;出为阳,入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等。阴和阳相互对立,但又相互统一,只有这种统一才能生成万物,成为一切事物的始终。

  就我们的身体而言,同样是分为阴和阳两个部分,比如上身为阳,下身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的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素问?宝命全角论》中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五脏六腑也有阴阳之分,大肠、小肠、膀胱、胆、胃和三焦为阳,心、脾、肾、肝、肺为阴。再具体一点,每一个脏腑也可以分为阴阳两部分,比如心脏可以分为心阳和心阴,肾脏可以分为肾阳和肾阴。由此可见,人体既有阴阳的对立统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同时它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阴和阳的关系既有对立也有协调和统一。具体而言,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即双方处在相反的属相,比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它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互根即对立的双方又同时存在着互相依存和互相利用的关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记载:“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和阳都必须以另一方来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便没有阳,没有阳,阴也就不会存在。当双方失去了互为依存的关系,也就不能再生化和滋生。天地法则的维系,依靠的就是阴阳的互利、互化作用。阴阳互根使万物生生不息、循环不已。

  就人体而言,日常的生理活动都是以物质为基础,它依赖的是阳气的作用,而阳气的产生又依赖于阴精。《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果阴阳不能彼此为用,导致分离,那么人的生命活动也会随之停止。

 

阴阳消长的关系正如《易传?系辞》中所说:“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的对立双方是处在不停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之中的,双方一直维系着此消彼长的状态。比如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再变成白天,这就是宇宙的变化规律。太极图的中间是一条S曲线而非直线,即说明阴和阳总是处在不断的消长之中。如果脱离了这个规律,就会出现阴阳消长的异常反应。

  针对人体来说,我们的生理活动为“阳”,体内的营养素为“阴”,要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必须消耗掉一定的营养素,此即“阳长阴消”。而“阴长阳消”则是营养素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掉生理活动能量,如此,就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阴阳一方出现偏盛或者偏衰的状况,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反应。

  《易传?系辞》中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里讲的就是阴阳转化的关系。万物之间的阴阳两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使阴阳长期共存,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局面。

  当我们体内的阴阳出现失衡时,我们的身体便会表现出相对应的病症,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记载:“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在对这些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医生关于“由阴转阳”或者“由阳转阴”的说法,这就是利用阴阳转化的道理来重新恢复体内阴阳的平衡,以实现治病的目的。

  那么“阴阳平衡”又是什么呢?所谓的阴阳平衡,指的就是阴和阳之间保持的相对协调和稳定的状态。世间万物时刻都处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阴和阳也是如此。所谓“此消彼长”,最后必定会形成相对的统一,《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当中说:“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意思是说,阴和阳的中和才能促进万物的生长,这是天地之间最大的法则。

  其实,这种阴阳的平衡是一种相对且动态的平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人体的活动也是如此,比如体内气的升降、血液的循环、物质的代谢、精气的转化等,都在不停地运动之中。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言:“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果事物的变化永远处在阴阳消长的转化中,那么宇宙便也会总是处在瞬息万变的状态,自然也就不会有生命诞生和存活。所以说,只有保持这种阴阳的平衡,才能维系我们所生存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健康。

 

第三节  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人体就像是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每个内脏皆负责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维持整个身体的正常运转。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是维持我们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而人体内阴阳的平衡则是生命活动的根本。

  《黄帝内经》中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人体的阴阳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偏盛或者偏衰的情况,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体的正气分“阳气”和“阴精”,致病邪气分“阳邪”和“阴邪”;阳邪多则导致阳盛伤津之热症,阴邪多则会产生阴盛伤阳的寒症。此外,如果阳气衰竭不能制阴,就会导致阳虚阴盛的虚寒症,假如是阴精亏损不能制阳,则会导致阴虚阳亢的虚热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会使人健康、有精神,而一旦阴阳失衡人们便会患上各种疾病,出现早衰的情况,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持体内阴阳的平衡。一般来说,人体阴阳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血液的酸碱度会保持在7.35~7.45之间,此时人体的免疫能力正常,很少会出现生病的状况。但是,假如我们食用了过多酸性或者碱性的食物,使血液呈现偏酸或者偏碱,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血液偏酸会降低体内钙盐的含量,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引起各种疾病,常见的有食欲不振、驼背、便秘、龋齿、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胃溃疡和脑溢血等。因此,为了避免酸碱出现失衡,我们必须对饮食进行合理搭配,水果、蔬菜等是碱性食品,而鱼、肉、蛋奶等属于酸性食品,在饮食中我们要注意荤素的合理搭配,这样不但可以避免酸碱的失衡,也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其次,动静平衡。我们的生命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现代的医学专家认为,生命不仅要运动,还需要静养,需要动静结合。理想的分配是三分运动七分静养。运动,锻炼的是我们的筋骨,当我们进行全身性的运动时,能够有效增强氧气供应,增加肺活量,使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促进肠胃的蠕动,达到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目的。但是运动过量的话,会使体内的能量消耗过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此时,我们需要用静养来调节身心,静养锻炼的是我们的精、气、神,当肌肉和大脑的神经处于松弛状态时,体内的血液流量会比平时提高15~16倍,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为全身的组织器官输送足够的营养素。所以说,只有动静合宜,保持身体动静的平衡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进一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最后,心理平衡。每个人在社会上皆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这种平衡对我们的健康很有益处。一旦这种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时,人们往往会失去心理的平衡,陷入苦恼和烦闷之中,这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因此,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我们必须要对别人多一点理解、爱心和诚心,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乐观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素问?宝命全角论》中记载:“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机能的下降和衰老都是阴阳失去平衡的表现,再复杂的疾病都可以用“阴阳失调”和“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理论来概括。阴阳任何一方的虚损和亢盛都会引起相对的生理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

  我们的生命活动除了要以自己身体内的阴阳作为依据之外,还必须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记载:“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地。”其中又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进一步地阐述了人体和大自然的紧密关系。

  所以说,唯有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才能维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和养生的目的。

  第四节? ? 人体为什么会阴阳失衡

  人体阴阳的平衡并非固定不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因此,阴阳平衡很容易会被打破。这是因为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并非绝对的静止的平衡,阴阳两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又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协调,如此,才有我们身体的健康。

  前面我们讲过,阴阳双方的关系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等。当其中的一方出现偏盛或者偏衰的情况时,另一方就会代偿弥补,此时体内的阳气和阴精如果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的平衡,那么阴阳也会随之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具体来说,导致阴阳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体的老化

  我们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不断老化的过程,从出生、成长到衰老,阴阳的失衡始终都会伴随着我们。开始的阶段,由于新细胞生成的数量和代谢速度超过旧细胞死亡的数量,因此这种失衡所表现出来的影响便不明显。随着我们身体功能的不断增强和完善,成年以后,体内的阴阳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如此也维持了我们身体的健康。

 

到了晚年,由于新细胞生成的速度越来越慢,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同时开始逐渐地衰退,这会导致阴阳失衡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身体的疲劳感和各种疾病也随之而产生。这就是人体成长和衰老的自然规律,假如我们能够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就可以延缓衰老、常保健康。

  2.七情的影响

  《素问?举痛论》中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一个人情绪的剧烈变化会对阴阳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阴阳的失衡,使体内的气血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气血功能也随之而出现紊乱。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一旦其中一情出现问题,会连带着使整个人体的气血、脏腑和阴阳出现失调的状况,引起各种疾病。

  3.六气的影响

  六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从四季的气候来看,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中还包括自然界的各种复杂变化。正常的六气是不会导致阴阳失衡,但当气候出现异常的变化时,六气随之发生异常,出现太过或者是不及的情况,此时,它就会对人体的阴阳造成影响,导致阴阳失衡,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除了以上的几个因素之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加剧、大气污染、绿化面积减少、电子产品污染、食物污染、噪音污染等,这些也都会严重破坏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

  第五节   阴阳失衡,百病始生

  《易传 系辞》中记载:“原始及终,故知死生之说”,“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素问》中也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平衡一方面是健康的根本,但阴阳的失衡也是疾病的诱因,一旦人体的阴阳出现失衡,就会引发相对的病理反应。

  阴阳的失衡包括脏腑、气血、经络和营养等的失调,以及上下升降、表里出入等气机运动的失常,它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依据。在病理上,阴阳失衡主要的表现有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其中阴阳盛衰是最基本的病理反应,它又分为寒热两种症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的盛衰指的就是其中一方的偏盛或者偏衰,具体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阴胜则寒

  阴胜是由于体内的阴气过于亢盛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它多是由于感染风寒阴邪,或者食用了过冷的食物,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导致的阴寒内盛。

 

阴的特点是寒、湿、静。因此,阴气偏盛产生的病变多表现为肢体寒冷、口淡不渴、脉迟、苔白等。同时,由于阴气过盛,相对的阳气就会出现偏衰,以致于引发腹痛、恶寒和溲清便溏等症状。

  2.阳胜则热

  阳胜是由于体内的阳气偏盛而产生的病理变化,阳主热,阳气的偏盛会引起身体功能的亢奋和代谢的亢进,增强身体的反应。

  阳的特点是热、燥和动。所以,阳气偏盛所导致的病变多表现为烦躁、发热、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

  3.阴虚则热

  阴虚指的是体内的阴液不足,它多是由阳邪伤阴、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者久病耗阴所引起。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面红升火、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消瘦、盗汗、脉细数无力等。

  4.阳虚则寒

  阳虚指的是体内的阳气不足,它多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过劳、久病失养、饮食不当、过度受寒、药物过量等所引起。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舌淡、面色 白、脉迟、小便清长、下痢清谷、喜静蜷卧等。

  由此可见,阴阳的失衡是导致病变的根本原因,无论病理的变化再复杂,也都是由于阴阳的失调所致。所以,加强对阴阳两气的维护就是我们养生和保健的最大课题。

  第六节   以饮食平衡人体

  《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人的一生都处在阴阳的不断消长和转化之中,生命储备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基础,而饮食又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透过饮食来调节体内阴阳的平衡,是养生的关键。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药食同源,充满了养生的智慧,所谓“药食相配,食借其力,药助食威”,指的就是不同药理的食物有着不同的特性和作用,只有合宜的饮食搭配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在饮食养生上,中医讲究荤素搭配、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烹调有方和四时宜忌等原则。饮食要注重对五脏六腑的滋养,所谓“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养”,如果人体丧失了饮食的功能,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从四季的属性上来看,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来选择不同的食物。在人体上,每个器官的属性各不相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在食物的选择上也是大有区别。

  人体阴阳的失衡常常表现为阳虚和阴虚两种症状,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在饮食的调理上也是大不相同:

  阳虚是体内的阳气不足所引起的,它通常又分为脾阳虚和肾阳虚。其症状一般是手足发凉、畏寒肢冷、体温偏低、腰背怕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阳痿、舌淡苔白和脉沉迟无力等。阳虚的人应该食用温热的食物,最适合热量高而又富含营养的食品,生冷之物对阳虚者来说是大忌。比较适合阳虚者食用的食物有羊肉、姜、胡椒、肉桂、茴香、冬虫夏草、人参、鹿肉、羊骨、牛鞭、海虾、淡菜、韭菜、大葱、丁香、豆蔻等。

 

阴虚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减少,或者久病阴伤、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其症状一般表现为形容憔悴、身体羸瘦、咽痛咽干、口干喉燥、大便干燥、小便短赤、骨蒸盗汗、呛咳、消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阴虚的人应该食用清补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蔬菜瓜果可以食用,但辛辣刺激和温热香燥的食品一定要忌食。适合阴虚者食用的食物有小麦、糯米、黑芝麻、绿豆、黑木耳、银耳、猪肉、乌鳢、牡蛎、蛤蜊、乌贼、梨等。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五大类,即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只有使各类营养素摄取均衡,才更有利于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如果营养摄取失调,会导致体内阴阳关系紊乱,引起各种病理反应。具体而言,要做到饮食均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氨基酸平衡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主要包括八种,即离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白氨酸、异白氨酸、羟丁氨酸及甲硫氨酸。当其中的任何一种氨基酸缺乏时,就会造成体内氨基酸的失衡,也会影响人体对其他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

  八种必需氨基酸是我们的身体不能够自行合成的,必须经由摄取蛋白质食物来获取,而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又取决于其中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只有它们的比例越接近,才能创造出更高的营养价值。当它们能够被人体彻底吸收时,就代表氨基酸处于完全平衡的状态。

  2.保持热量平衡

  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的物质主要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此它们又被称为热量营养素。当人体对三者的摄取量适当时,它们才能在体内发挥出各自的功效,对身体功能具有促进和保护的作用。反之,如果三者的摄取失衡,就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医学研究认为,人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量最恰当的比例是6.5:1:0.7,当它们被人体完全吸收后,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身体提供60%~70%的热量,蛋白质可以提供10%~15%,脂肪可以提供20%~25%,此时体内的热量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但是,如果其中一种的摄取量过高,造成了比例的失调,就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当碳水化合物过量时,会使消化系统和肾脏的负担加重,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素的摄取,还会造成体重的增加;当脂肪的摄取过量时,会导致高血脂、肥胖和心脏病等病症的发生;当蛋白质的摄取过量时,则会对蛋白质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使体内的氮处于失衡的状态。

  此外,三者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比如当体内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缺乏时,会削弱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因此,在饮食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营养素的均衡摄取。

  3.保持各种营养素摄取均衡

  在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并且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应该和标准供给误差不超过10%,在这种状态下即被视为营养均衡。

  饮食是生命储备的基础,只有保持饮食的均衡才能为我们带来健康的身体,进一步维持体内阴阳的平衡,最后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二章   五脏的阴阳平衡——人体的太极图

  第一节  人体的五行

  在古人的观念里,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物质的运动变化构成的。正如《河洛原理》中记载:“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随含万物。”五行学说就是在“阴阳说”的基础上,以五行生克的规律进一步地解释人体脏腑的阴阳,说明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复杂关系。其实不管是自然界中的阴阳和五行,还是人体的阴阳和五行,最注重的是这种人和大自然的有机统一,即“天人合一”。

  五行中的“五”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行”则是运动不息的意思,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推动和维持世间万物生长、发展和变化的基础。

  《命理探源》中是这样解释五行相生的关系:“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地,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需隐于石里,依附着山,浸润而坐,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出,故水生木也。”至于五行相克,《白虎通义》中记载:“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通俗的说法即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人体的五脏同样也可以分为五行,即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按照五行相生的逻辑,肝藏血可以济心,这就是木生火;心的阳热可以温暖脾气,是火生土;脾透过运化功能产生的精微可以滋养肺部,是土生金;肺气的下行有助于肾水,是金生水;肾精又可以补肝,为水生木。

  同样的,按照五行相克的逻辑,肝的条达作用能够疏泄脾的壅郁,为木克土;脾的运化功能能够防止肾水的泛滥,是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作用能够制止心火太过旺盛,是水克火;心的阳热则能对肺的清肃具有制约作用,是火克金;肺的清肃又能抑制肝阳的上亢,这就是金克木。

 

人体的五脏六腑不仅在生理上是相互关联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某个内脏的病变往往会转移到其他的内脏上。比如肝病会转移到脾,脾虚又会对肝产生影响。肝脏的病变还会影响到心脏、肺和肾,同样,其他内脏的病变也是如此,在病理上它们都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灵枢?本脏》中记载:“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内脏的病变还会透过我们的外表反映出来,器官的异常会引起皮肤色泽、形态、声音和脉象等方面的异常,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总体而言,五行有相生,才不会使某一种气的运动出现不足,五行有相克,才能避免某一种气的运动太过。正是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才能维持我们身体的平衡、稳定和健康。

  第二节  肺属金肺的功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天气通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也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可以说,人体所有的气脉都由肺所主宰,皆归属于肺。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气和由脾吸收的水谷之精气,在胸腔中结合成宗气,这些都是透过呼吸来完成的。而肺又是主导呼吸的重要器官,在肺的调节作用下,人体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使体内的气体得到交换,调节全身的气机,来维持呼吸的顺畅和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

  《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以说,肺也是调节水道的重要器官,在肺的作用下,体内的液体变成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当肺的功能失调时,排泄系统也会受到牵连,发生无汗、水肿、尿少等症状。

  此外,肺还有朝百脉和主治节的作用,肺能够促进血液在心脏中的运行,血液循环必须在心脏和肺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素问?灵蓝秘典论》中记载:“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心脏能够对全身产生主宰的作用,而肺则能够辅助心脏,具有治节的功效。

  中医对肺进行描述时说:“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为娇脏”。因此,肺既怕湿气又怕干燥,恶劣的气候很容易对肺的功能造成影响,出现少痰干咳、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痰中带血、五心烦热等症状。此时,便要从饮食上对肺进行适当地调理。

  润肺的食物

  干燥的气候常常会对肺产生影响,我们日常中润肺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薏仁、山药、白萝卜、百合、绿豆、荸荠、马齿苋、荷叶、梨子、银耳、玉竹、鸭子、燕窝、蜂蜜、薄荷、菊花、金银花等。在平时只要我们适当地多吃一点以上这些食物,即能够对肺产生很好的滋养作用。

 

但润肺也要对症下药才行,尤其是本身患有疾病的人,在食用前更要先了解食物的性味,看看是否适合自己,以免误吃造成不良后果。比如白萝卜适合咳嗽和痰多的人食用;山药适合大便稀溏的人食用;绿豆适合内火旺盛的人食用;荸荠能生津除热,既可以生吃也可以泡水;百合能止咳润肺,以熬粥和泡水的方式食用效果最佳。我们每个人的体质皆不相同,所以,在食用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恰当选择,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下面介绍一些针对肺的保健作用比较特别的食谱:

  鸡蛋豆浆

  准备材料:鸡蛋一个,豆浆适量。

  调理方式:鸡蛋打破后,放进碗里拌匀,将豆浆煮沸后冲入碗中,放入适量的白糖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滋阴润肺、宁嗽补血。

  适用对象: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咳嗽、肺结核等疾病患者。

  梨汁粥

  准备材料:梨、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梨洗净后榨汁备用,白米洗净后放进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粥,快熟时,把梨汁倒进粥里煮沸拌匀即可。

  保健功效:生津除热、润肺止咳。

  适用对象:燥热咳嗽、咽干口渴、痰少黏稠、食欲不佳、营养不良、腹胀等患者均可适量食用。

  木耳粥

  准备材料:黑木耳、大枣、白米、冰糖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木耳用温水泡发,清洗干净后放进锅里,将白米和大枣洗净后放入锅里与木耳一起熬粥,等木耳炖烂时放入冰糖拌匀即可。

  保健功效:滋阴润肺。

  适用对象:咳嗽、气喘、肺阴虚、肺结核等疾病患者。

  萝卜汤

  准备材料:白萝卜、生火腿、天门冬、麦门冬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天门冬和麦门冬洗净后放进锅里,下生火腿加入适量的水煮沸,接着放入料理米酒熬汤。火腿煮熟后捞出切成粗丝,萝卜切成细丝,把天门冬和麦门冬捞出来,放入萝卜丝煮熟,最后加入味精、盐、胡椒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止咳润肺、下气化痰。

  适用对象:阴虚内热、肺燥、咳血、心烦及口干舌燥等病症患者。

  冰糖银耳

  准备材料:银耳、鸡蛋、冰糖、猪油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清洗干净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熬煮,直至银耳煮烂。将冰糖放进另一个锅内,加水熬成汁,并用纱布过滤。将鸡蛋打匀,加入清水搅拌后倒进锅内煮沸,最后将鸡蛋、银耳和冰糖一起煮沸,起锅放进猪油即可。

  保健功效:生津益气、滋阴润肺。

  适用对象:咳嗽、咽干、咳血及高血压、失眠、胃炎等疾病患者。

  四汁饮

 

准备材料:生藕汁、生地黄汁、葡萄汁、蜂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三者汁液和蜂蜜一起拌匀后,以小火煮沸即可。

  保健功效:生津除热、润肺凉血。

  适用对象: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涩痛、尿血等病症患者。

  蜂蜜百合

  准备材料:蜂蜜、百合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百合洗净后与蜂蜜拌匀,接着装入蒸碗内蒸熟即可。

  保健功效:止咳润肺、补虚。

  适用对象: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咽干唇燥、大便干结及老年慢性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患者。

  水晶桃

  准备材料:核桃仁、柿霜饼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核桃仁放进压力锅里蒸熟,然后和柿霜饼一起放入瓷碗里蒸煮,直至两者完全熟烂融在一起即可。

  保健功效:止咳化痰、润肺补肾。

  适用对象:咳嗽、气喘、口干舌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肾不足、大便干结等疾病患者。

  山药炖鸡

  准备材料:母鸡1只,山药、玉竹、沙参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母鸡清洗干净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将山药、玉竹、沙参洗净后用纱布包好放进锅里,再加入葱、姜、料理米酒用小火熬煮,等到鸡肉煮烂时放入盐和味精即可。

  保健功效:止咳润肺、健脾益气。

  适用对象:咳嗽、咳血、口干舌燥、盗汗、肺结核等疾病患者。

  银杏鸭肉

  准备材料:鸭子1只,银杏、豆粉、猪油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银杏去壳后放进锅中加水煮熟,捞出后将皮去掉,切掉两头挖去核心,以沸水烫去苦味,放进油锅中稍微炸一下捞出备用。将鸭子剁去头和爪后以盐、胡椒、料理米酒涂抹均匀,放进碗内加入葱、姜、花椒以蒸笼蒸1小时,取出由鸭背处剖开,将骨头剔净,鸭肉切成丁状,和银杏拌匀后蒸上半小时。在锅里放汤、料理米酒、味精、盐等调味料,以水淀粉勾芡,放入猪油一起淋在鸭上即可。

  保健功效:止咳润肺、利水消肿。

  适用对象:咳嗽、气喘、水肿、盗汗等疾病患者。

  肺病的饮食禁忌

  除了医学上的治疗之外,良好的饮食也能够提供肺病患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帮助治疗。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一些水果,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蛋制品中的维生素A也能够对气管产生保护作用。但对肺病患者来说,乳制品和甜食应该少吃,以减少肺里的黏液分泌。

  具体而言,患有肺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辛辣油腻的食物。肺病属于急性热病,它会损耗人体的正气,对脏腑的功能造成影响,降低消化系统的功能。辛辣的食物更容易化热伤津,使病情加重,油腻的食物也会生内热,使肺气受阻。所以,患有肺病的人忌食辣椒、胡椒、芥末、大鱼大肉等食物。

 

(2)忌高盐食物。高盐的食物会在人体内形成钠水滞留,进而导致水肿,使心脏衰竭的症状更加严重。

  (3)忌烟、酒。烟会刺激患者的支气管黏膜,使黏膜出现发炎状况引起咳嗽,酒也属于辛热之品,同样会对咽喉和气管产生刺激,导致局部出现充血水肿的状况,肺病患者应要忌食。

  (4)忌营养不良。如果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我们的体质会变得虚弱,抵抗力也会随之而降低。所以,慢性肺病患者更要注重对营养素的摄取,以增强体质,减缓病情。

  (5)忌咖啡和浓茶。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茶叶中的茶碱都会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使其处于舒张的状态,增加排痰的难度。

  (6)忌腥膻发物。这类食物会滋痰生湿,比如白带鱼、黄鱼、虾、蟹等,阻碍肺病患者的康复。

  (7)忌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对脾阳和肺阳具有遏制的作用,生痰滋湿,加重咳嗽、心悸、气喘等病情。

  第三节   肝属木肝的功能

  《素问?调经论》中说:“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也说:“人卧血归于肝。”意思是肝脏具有储存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当血液在肝内储存的时候,可以对肝脏进行滋养,对肝阳产生制约,还能防止出血的发生。

  当肝脏将血液储存起来以后,会对血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根据身体的需要来改变血液的供应。比如当我们剧烈运动时,身体外围血流量增多,此时肝脏就会减少库存来满足身体的需要。相反,当我们处于安静的状态时,身体外围血流量会减少,肝脏内储存的血液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当人体肝脏功能失调时,便会导致出血病症的发生,比如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无力,以及妇女月经减少和经闭等症状。

  此外,肝脏还主疏泄,《素问?五常致大论》中记载:“土疏泄,苍气达。”肝的正常疏泄对我们的情志具有调节的作用,使气息更加顺畅,精神更加欢愉。假如肝的疏泄失常,会造成肝气的郁结或者亢奋,出现性情孤僻、多疑善虑或者暴躁易怒、女子月经不调和男子精液排泄受阻、失调等症状。肝的疏泄功能还能调节肠胃气机,对食物进行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调,便会导致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等。

  养肝的食物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没有痛感神经,因此就算发生一点小毛病我们也感觉不出来。再者,只要有30%的肝脏发生作用就可以维持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一个很有潜力又非常顽强的器官,只有出现大毛病时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但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往往很难治愈,非常棘手。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对肝脏加倍呵护。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黄豆、蚕豆、胡萝卜、菠菜、油菜、香菜、蟹、鸡肉、虾肉、牛肉、羊肉等,来增强肝脏的功能。此外,肝细胞对营养素的缺乏,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缺乏非常敏感,这些养分一旦缺乏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因此,我们还要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蛋类、乳类和豆制品等。冬菇、猴头菇和灵芝类的食物具有解毒的作用,能够消除肝脏内的毒素,平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下面介绍几种滋补肝脏的食谱:

  芹菜粥

  准备材料:芹菜、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芹菜洗净后切段,白米洗净后和芹菜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熬煮,直至白米煮烂时,放入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清肝热、降血压。

  适用对象:头晕、头痛和高血压病症患者。

  菊花粥

  准备材料:菊花、白米、冰糖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菊花研磨成粉末,白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粥,快熟时,加入菊花末和冰糖,再用小火稍煮即可。

  保健功效:养肝明目、清热疏风。

  适用对象:肝炎、头痛、目赤、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

  番薯粥

  准备材料:番薯、小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番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将小米洗净,两者一起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熬粥即可。

  保健功效:补肝养胃、益气通乳。

  适用对象:便秘、便血、产后缺乳、夜盲等病症的患者。

  枸杞面

  准备材料:枸杞、面条、鸡汤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枸杞洗净后放进锅里,加入鸡汤先以小火煮10分钟,接着下面条改用大火煮熟,最后加入葱花、酱油等调味料即可。

  保健功效:滋补肝肾、益精补髓。

  适用对象:头晕、目暗、腰肌劳损、肾亏等病症患者。

  爆炒羊肝

  准备材料:羊肝、黄酒、淀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羊肝洗净后切成薄片,以盐和淀粉拌匀后放进油锅里爆炒,然后加入黄酒、葱、姜、醋等调味料调味炒熟即可。

  保健功效:补肝明目、养血。

  适用对象:体弱血虚、产后贫血、肝虚有热引起的眼病、小儿衰弱及肺结核等病症患者。

  菠菜炒猪肝

  准备材料:猪肝、菠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猪肝洗净切成柳叶片,菠菜洗净切成长段。将猪肝放进碗里,先用淀粉和酱油拌匀,接着放进油锅中,快炒熟时加入菠菜与调味料即可。

  保健功效:养肝补肾、填精养血。

  适用对象:头晕、耳鸣、失眠、心悸、肝肾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病症患者。

 

鸭肝汤

  准备材料:鸭肝、何首乌、西红柿、胡萝卜、木耳、高汤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鸭肝切成片,木耳以温水泡发,西红柿和胡萝卜洗净后切成片,何首乌加入高汤内熬煮,接着再放入木耳和胡萝卜煮沸,最后放进鸭肝、西红柿、盐、味精等调味料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滋补肝肾、养精补血。

  适用对象:血虚、眼花、头晕、头发早白、掉发等病症患者。

  银耳羹

  准备材料:银耳、天麻、杜仲、冰糖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银耳以温水泡发,清洗干净撕成片状,冰糖放进锅内加水溶化后熬成黄色备用。将杜仲放进砂锅里加水煎熬三次左右,接着加入天麻继续熬煮10分钟,将药液取出后放进锅里,加入银耳和适量的水煮沸,等到银耳煮烂时再放入冰糖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潜阳补肝、息风壮腰。

  适用对象:肝肾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和头晕目眩等病症患者。

  猪肝炒豆角

  准备材料:猪肝、四季豆、淀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四季豆清洗干净,洗净后切成小粒,猪肝洗净后切碎放进碗里,以盐、淀粉、胡椒拌匀。先把猪肝放进热油锅里翻炒片刻,接着放入四季豆炒熟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补肝明目。

  适用对象:肝血不足引起的夜盲、面黄肌瘦等病症患者。

  蜜糖鸡肝

  准备材料:鸡肝、蜂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鸡肝洗净后与蜂蜜一起放入碗里,蒸熟即可。

  保健功效:滋补肝肾、补虚明目。

  适用对象:肝虚不足引起的视力减退、角膜软化、体弱贫血、肺结核等病症患者。

  肝病的饮食禁忌

  许多肝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病情恶化或者复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患有肝病的人在日常饮食上要特别谨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生冷的食物。患有肝病的人大多正气不足,脾胃比较虚弱,尤其是肝硬化和肝积水患者。而生冷的食物在食用后往往会导致肠胃道不适,引起肠炎。如此,吸收的蛋白质将会随着腹泻而流失,造成腹积水量增多,加重病情。

  (2)忌油腻食物和豆制品。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往往都会伴随着胆囊炎,而油腻的食物和豆制品会对胆汁的排泄造成阻碍,出现腹胀、肋痛、打嗝加重等症状。

  (3)忌高盐食物。食盐会阻碍腹水的消退,使病情加重,尤其是患有肝腹水的人,一定要少吃。

  (4)忌高蛋白食物。高蛋白类的食品在人体消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胺类物质,这类物质是含有毒素的,需要经过肝脏的分解作用才能消毒。而肝病患者肝脏解毒的功能下降,如果高蛋白食品摄取过多将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食物中的毒素也不能完全被清除干净,进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5)忌胡乱进补。患病的人往往都会选择大量的补药来滋补身体,但是如果滋补不当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会使病情加重或者复发。因为保持身体健康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饮食均衡,所以肝病患者在平时切记不要胡乱进补。

  (6)忌加工类食品。很多快餐或是看起来很鲜艳的食物,其中往往添加了色素、防腐剂、香精等添加剂,这些物质要在肝脏里完成代谢,无疑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7)忌烟、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肝脏的功能造成损害,酒精中的亚硝胺也会导致肝脂病变甚至是癌变。因此,肝病患者一定要戒掉烟、酒。

  第四节   肾属水肾的功能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也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意思是说肾具有储存和封藏精气的作用。当精藏于肾里的时候,便被称为肾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就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自于水谷,是身体不断从水谷等物质中摄取的精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肾中精气的充足。

  精能够化成气,肾精所化之气就叫做肾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人在幼年的时候,肾气开始逐渐充盛起来,到了青春期,肾气更加充盛,于是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它是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功能的重要物质,因此男性才可以排出精液,女性则按期来月经。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会逐渐衰竭,人体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也会逐渐减退以至消失,人体也逐渐衰老。所以说,肾气和我们的生、老、病、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肾精不足,会导致发育缓慢和早衰、性功能减退、男女不孕等疾病;假如是肾阴不足,会出现阴虚和生内热的症状;肾阳不足时则表现为阳虚和生内寒;如果是肾精亏损,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病症。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肾者主水。”《素问?逆调论》中也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意思是说肾脏管辖全身的水液代谢,具有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功能。人体水分的新陈代谢主要是透过肾阳的气化作用来实现,肾阳能够推动肺、胃、脾等在水分的代谢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被各器官利用后的水分,也会经过肾脏的气化升清降浊。

  当肾脏主水的功能健全时,体内的水分就能够恰当地回收和排泄,以保持代谢的平衡。相反,肾脏主水的功能失常便会使水分的代谢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的病变,比如肾气虚衰、小便不利、水肿等。所以说,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肾脏的保养和调理,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强肾的食物

  肾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先天之本”,肾的亏损十分危害健康,还会缩减寿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虚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元素和锌元素所致,在日常饮食中多选择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对改善肾的功能十分有帮助。补肾的食物主要有韭菜、山药、芡实、胡桃、莲子、猪肾、海参、冬虫夏草、茯苓等,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选择。

  下面介绍一些对肾有滋补作用的食谱:

  海参粥

  准备材料:海参、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海参以温水泡软,以剪刀剪开后去除内脏洗净,放进水里煮沸约10分钟,关火浸泡2~3个小时,之后将海参取出切细。将白米洗净后放进锅内加水煮粥,半熟时放入切好的海参和盐、生姜调味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益精补肾、润燥养血。

  适用对象:遗尿、阳痿、神经衰弱、咳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中风及产后血虚等病症患者。

  羊肾馄饨

  准备材料:羊肾、山茱萸、川椒、五味子、干姜、桂心、面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羊肾、山茱萸、川椒、五味子、干姜、桂心分别捣碎后做成肉馅,接着和面包成馄饨加水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壮腰、益气温阳。

  适用对象:尿频、尿失禁、腰膝酸软、慢性支气管炎及脾肾虚寒引起的腹泻、腹痛和体乏无力等病症患者。

  鸡肠饼

  准备材料:鸡肠一具、面粉、食用油适量。

  调理方式:将鸡肠洗净后从中间切开,放进锅里烘干,取出后研磨成粉末。将面粉放进碗内,再加入鸡肠粉以适量的水拌匀,和成面团,加入调味料做成饼,烤熟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缩尿。

  适用对象:人尿频、遗尿等病症的中老年患者。

  山药汤圆

  准备材料:山药、糯米、红糖、胡椒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山药研磨成粉末,放进蒸锅里蒸熟,再加入红糖和胡椒粉做成肉馅。将糯米浸泡片刻,磨成糯米粉,再将山药馅和糯米粉做成汤圆放进锅里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补肾。

  适用对象:肾精亏损、脾虚少食等病症患者。

  羊肉汤

  准备材料:羊肉、枸杞、胡椒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羊肉洗净后切碎,放进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熬煮,等肉煮熟时,加入枸杞继续将羊肉煮至烂熟,接着放入葱、姜、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壮阳、养血益精。

  适用对象: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肾虚阳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老年体虚等病症患者。

  双耳汤

 

准备材料:黑木耳、银耳、冰糖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木耳和银耳以温水泡发,清洗干净后一起放到蒸碗里,加入适量的水和冰糖,放到蒸笼中蒸熟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滋阴润肺。

  适用对象:肺肾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气喘及高血压、血管硬化、眼底出血等病症患者。

  韭菜炒胡桃

  准备材料:韭菜、胡桃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韭菜洗净后切段,胡桃去皮,将两者一起放进芝麻油锅里炒熟加入调味料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固精、通便润肠。

  适用对象:老年肾虚、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频、遗精、阳痿、白带增多及肺肾不足引起的虚寒咳喘等病症患者。

  猪血炒豆腐

  准备材料:猪血、豆腐、猪肉、胡萝卜、蒜苗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猪血洗净切成块状,豆腐切块,猪肉切成薄片,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块。先将猪肉放进油锅中翻炒片刻,再放入胡萝卜、猪血、豆腐和蒜苗炒熟,加入调味料入味即可。

  保健功效:益气强身、生血补血。

  适用对象:体虚、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大便干结、肠燥津枯等病症患者。

  韭菜炒河虾

  准备材料:韭菜、鲜虾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韭菜洗净后切段,鲜虾以清水洗净,然后去壳。将韭菜和鲜虾一起放进油锅内翻炒,炒熟时放入盐、味精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助阳、固肾益精。

  适用对象:遗精、精冷、遗尿、阳痿、早泄、宫寒不孕等病症患者。

  肾病的饮食禁忌

  俗话说:“饮食不忌口,坏了医生手。”有许多患者在病情稍微好转后就开始大吃大喝,结果造成病情的反复甚至恶化。对患者来说,需要特别注意平时的饮食,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都要斟酌,才能使身体早日得到康复。那么,一个肾病患者的饮食有哪些禁忌呢?

  (1)忌辛辣的食物。牛肉、羊肉、海鲜、酒和所有的发物等都要忌食,尤其是阴虚的患者。而阳虚的患者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热性食物,总体而言,还是要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2)忌胡乱食用补品。肾病患者本来身体就比较虚弱,此时盲目地进补只会增加内脏的负担,引起腹胀、胸闷、脉滞等症状。一些容易上火的食品,比如巧克力、荔枝等应该忌食,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来代替。

  (3)忌高盐的食物。肾病患者,尤其是水肿病人,过多的盐分会使浮肿加剧,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4)忌高脂肪的食物。过量的脂肪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引起血管破裂,甚至是中风。尤其是高血压肾病患者,在烹调时可以选用植物油,也可以适量地食用一些海鱼,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将胆固醇氧化,防止中风。

 

(5)忌高蛋白的食物。适量的蛋白质可以改善血管的弹性和畅通,更利于尿钠的排出,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过量的蛋白质则会使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增加,尤其是高血压肾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取。

  (6)忌糖分高的食物。过多的糖分进入体内后会转化成脂肪,更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这是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的。

  (7)忌食动物内脏,以及啤酒、鱼虾等,尤其是血尿酸高的患者。

  第五节   心属火心的功能

  《素问?痿论》中记载:“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也说:“诸血者,皆属于心”,意思是说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具有主血脉的功能。心脏和血管直接相连,在心脏的主导作用下,血液流向各组织器官,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素,并将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代谢的废物带走,以维持细胞代谢功能的正常。

  同样的,体内其他内分泌产生的激素和体液,也必须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运行到靶细胞,以调节体液的平衡,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所以说,心脏功能的健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当心血亏虚时,人体就会出现心悸、疲乏无力、脸色无光和脉细等病象,如果是心血受阻,会出现胸闷、脉涩不畅、舌头青紫淤斑等。

  《灵枢?邪客》中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说明心脏具有藏神的功能,能够主管我们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反应,它分属于五脏,具有藏神功能的就是心脏。心脏主管着人的精神活动,当心神失常时人们会出现神经异常和精神错乱的病症,如果血不养神,还会导致心悸和失眠多梦,使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发生疾病,此时便要在饮食上对心脏功能进行调养。

  护心的食物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并且心脏和肾脏在生理和病理上总是相互影响,很多中老年人常常出现心肾不交、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等情况,这就是肾气渐衰造成的。护心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燕麦、大豆、菠菜、鲑鱼、百合、大枣、龙眼、橄榄、浆果、坚果等,一些补肾的食物同样也具有补心的效果,两者可以相互搭配。

  下面介绍一些补心的食谱:

  甘蔗粥

  准备材料:甘蔗汁、白米。

  调理方式:将米淘洗干净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等粥煮熟时加入甘蔗汁拌匀即可。

  保健功效:生津益气、润燥清热。

  适用对象:心烦、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病症患者。

 

枣仁粥

  准备材料:白米、酸枣仁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酸枣仁放进锅里炒熟,取出后,放入陶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熬煮,留汁备用。将白米洗净后放进锅里,再倒入药汁一起煮至米烂即可。

  保健功效:补心安神、养阴。

  适用对象:心脾两虚引起的心烦失眠等病症患者。

  龙眼汤

  准备材料:龙眼肉、大枣、生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龙眼、大枣和生姜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即可。食用时去除姜片,可以喝汤吃龙眼肉。

  保健功效:安神养心、健脾益气。

  适用对象: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病后血虚、产后失血过多等病症患者。

  百合鸡蛋汤

  准备材料:百合适量、鸡蛋黄一个。

  调理方式:将百合以水浸泡一夜,然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熬煮,最后将鸡蛋黄拌匀倒入即可。

  保健功效:安神清心、养血滋阴。

  适用对象:神经衰弱、心悸、失眠、虚烦、热病后期、阴血受损等病症患者。

  茯苓包子

  准备材料:茯苓、猪肉、面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茯苓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煎煮1小时左右,将汁取出来备用。将面粉放进碗里,加入茯苓汁和成面团,把猪肉剁碎加入酱油等调味料拌匀,做成肉馅。最后用茯苓面粉和肉馅做成包子蒸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养胃、安神养心、利水消肿。

  适用对象:心悸失眠、脾胃虚弱、痰饮咳逆、小便不利等病症患者。

  枸杞膏

  准备材料:枸杞子、桂圆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枸杞和桂圆一起放进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煎熬,等到枸杞和桂圆无味时,取出汁液去掉残渣继续熬成膏。

  保健功效:安神养血、壮阳滋阴。

  适用对象:心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精血亏损、阳痿、遗精、头晕眼花、头发早白等病症患者。

  白醋鸡蛋

  准备材料:鸡蛋一个,白醋适量。

  调理方式:将鸡蛋打在碗中搅拌均匀,倒入白醋放进蒸笼里蒸熟即可。保健功效:安神养心。

  适用对象:心悸、失眠、心气虚、心血不足等病症患者。

  雪梨百合

  准备材料:雪梨、百合、冰糖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雪梨和百合分别洗净,雪梨切成小块,与百合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放入冰糖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养心润肺、安神止咳。

  适用对象:咳嗽、心烦、失眠、神经衰弱、虚劳咳喘等病症患者。

  芹菜枣仁汤

  准备材料:芹菜、枣仁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芹菜洗净后切段,然后和枣仁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汤,熟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安神养心、滋阴润肺。

  适用对象: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患者。

  桂圆炖鸡

  准备材料:鸡肉、桂圆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鸡清洗干净后以沸水汆烫一下,接着和桂圆、葱、姜、料理米酒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炖煮,肉熟烂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养心安神。

  适用对象:精神不振、失眠、健忘、心悸等病症患者。

  心病的饮食禁忌

  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日常的饮食保养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忌高盐的食物。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和氯,过量的摄取会使小动脉产生痉挛,血压升高。钠还会吸收人体内的水分,如果过量食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食盐的食用量最好低于3克。

  (2)忌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这类食物不仅会增加体重,还会使调节血脂的药物作用降低,发挥不出应有的疗效,甚至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动物的油脂、肝脏、肥肉等,平时一定要忌食。

  (3)忌高糖分食物。过多的糖分进入人体后不能被完全利用,最后转化成脂肪,加重动脉硬化和高血脂患者的病情。

  (4)忌热量高的食物。人体内的热量过高时,会使胆固醇升高,加重病情。尤其是患有肥胖症的病人,更要注意节食。

  (5)忌辛辣刺激的饮食。比如辣椒、胡椒、生姜、咖啡、浓茶等,这些刺激性的饮食会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跳加快,还会使心律发生紊乱,加重心脏的负担,损害心肌瓣膜的功能等。因此,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瓜果来代替,这样还能防止血管硬化。

  (6)忌大量饮酒。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病人有一定的益处,但是过量饮酒就会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同时,饮酒也是诱发心血管急症的罪魁祸首。

  (7)忌烟。香烟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并和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降低其输送氧气的功能,使心肌出现缺氧缺血的情况,危害心脏。

  第六节    脾属土脾的功能

  《素问?灵蓝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管,五味出焉”。中医认为,脾具有主运化的功能,它对进入体内的食物加以消化,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再将其传送至心肺。可以说,脾是气、血和津液的化生之源,它的健全与否关系着人体水分和营养素的代谢,如果脾的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痰饮和水肿等疾病的发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意思是说脾具有主升清的功能,即将其吸收的水谷精微传送到心肺,然后化生气血,具有滋养全身的作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由于脾具有升清的功能,在升清的同时还能使内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如果脾的升清作用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出现腹泻、腹胀、目眩、头昏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内脏下垂、久泄和脱肛等。

 

此外,脾还主统血,《金匮要略》中记载:“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对血液有固摄的作用,能够使血液保持在脉内运行而不溢出,防止出血状况的发生。如果人体的脾气虚弱,无法调节血液作用,就会出现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和崩漏等症状。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脾的调理和养护。

  利脾的食物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想要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就要加强对脾的保护和调养。在生理上,脾和肾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它们的病变也常常相互影响。因此,很多食物的搭配都会注重对脾、肾的双重补充。健脾的食物主要包括萝卜、大枣、茯苓、党参、冬瓜、豆芽、山楂、肉桂、橘皮、薏仁、黄花菜、香菇、糯米、泥鳅、鲤鱼、鸭肉等。

  下面介绍一些这方面的食谱:

  大蒜粥

  准备材料:大蒜、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大蒜去皮,白米洗净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等到米烂时放入大蒜煮熟即可。食用时也可以加入少许的盐来调味。

  保健功效:解毒行气、防癌、降血脂、抗衰老。

  适用对象:肺结核、高血脂、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症患者。

  黄芪粥

  准备材料:黄芪、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黄芪磨细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煎熟,去掉残渣。将白米洗净后,放进黄芪汁液里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利水消肿、补中益气、固表升阳。

  适用对象:气虚脾弱、食少便溏、小便不利、水肿、盗汗、脱肛、子宫脱垂、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

  蚕豆粥

  准备材料:蚕豆、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蚕豆磨成粉末状,和白米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养胃、利水消肿。

  适用对象:脾虚水肿、消化不良、小便短少、大便稀溏、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患者。

  莲藕粥

  准备材料:鲜莲藕、白米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莲藕洗净后切成块状,将白米洗净,和莲藕块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养胃、益气补血。

  适用对象:食欲不佳、病后初愈及老年体弱等病症患者。

  大麦汤

  准备材料:羊肉、大麦仁、草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大麦仁洗净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稍微煮一下备用。将羊肉洗净切块,和草果一起放进锅里加水炖煮,稍后将羊肉和草果取出,羊肉切成小块,将汤和大麦仁汤倒在一起重新煮过,加入羊肉和盐调味匀。

 

保健功效:健脾补胃、温中下气、止烦解渴。

  适用对象:脾胃虚寒、腹痛、腹胀、烦渴等病症患者。

  鸡肉馄饨

  准备材料:鸡肉、面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鸡肉洗净后切碎,加入葱、姜、胡椒搅拌成肉馅,将面粉和适量的水和成面团,并制成馄饨皮,将肉馅包好下锅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化痰、补中益气。

  适用对象:脾胃虚弱、腹胀、吞咽困难、食道癌、食道神经官能症等病症患者。

  长寿粉

  准备材料:糯米、莲子、薏仁、茯苓、芡实、党参、山药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糯米洗净,沥干后放进锅里炒熟,接着磨成粉。将莲子、薏仁、茯苓、芡实、党参、山药分别研磨成粉末,和糯米粉一起拌匀,加入适量的红糖以沸水冲调即可食用。

  保健功效:健脾益肺、安神养心。

  适用对象:食少便溏、盗汗、形体消瘦、病后体虚、咳嗽等病症患者。

  凉拌猪肚

  准备材料:猪肚、莲子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莲子用温水泡发,去心,将猪肚洗净,把莲子装进猪肚后缝好,然后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将熟透的猪肚捞出放凉切成细丝,加入盐、葱、姜、蒜汁、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养胃、益气补虚。

  适用对象:脾胃虚弱、腹胀、水肿、溏泻等病症患者。

  醋豆腐

  准备材料:豆腐、米醋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豆腐切成片,放进油锅中稍微煎一下,接着放入盐和米醋煎煮片刻即可。

  保健功效:养胃和肠、止泻。

  适用对象:腹痛、腹胀、泻痢等病症患者。

  胡萝卜炒猪肝

  准备材料:胡萝卜、猪肝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萝卜洗净后放进锅里蒸至半熟,取出后切成薄片,猪肝洗净切成薄片,放进碗中加入盐和淀粉拌匀,再用味精、酱油和淀粉煮汁,接着将猪肝放进油锅中翻炒,最后加入葱、姜、料理米酒和萝卜片炒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滋肝、明目养血、补中下气。

  适用对象:贫血、脾虚腹胀、肝血虚、晕眩、夜盲等病症患者。

  脾病的饮食禁忌

  在中医上来讲,脾是后天之本,进入人体的营养素都要在脾胃的运化功能下完成消化和吸收。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出现失常,就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五脏六腑和四肢皆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我们的健康也会随之出现问题,通常表现出身倦乏力、面黄肌瘦、精神疲惫、腹胀、大便溏泻、四肢寒冷、妇女脾虚带下等,这些症状都是脾虚的反映。

  导致脾虚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的饮食、过度疲劳或者久病体虚,脾虚还会引发失血症。饮食对脾脏的保养尤其重要,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脾的功能,满足身体营养的供给,比如甘平或者甘温的食物,效果都很不错。而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则会加重脾的负担,伤害脾气。所以,脾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脾气造成损害,比如黄瓜、茄子、芹菜、冬瓜、苦瓜、茭白、莴笋、西瓜、绿豆、豆腐等。

  2.忌油腻的食物。太油腻的食物会减弱脾的运化功能,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比如猪肉、牡蛎、鸭肉、牛奶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下面这些食物,同样是应该忌食的:

  甲鱼    甲鱼属于清补的食品,有凉血滋阴的作用,食用之后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虚者应该忌食。

  田螺   《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田螺多食寒中,脾虚者忌。”它属于寒性食物,会对脾气造成损害。

  螺蛳   《本草汇言》中说:“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

  蚌肉   蚌肉也属于寒性食物,《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虚便滑者皆忌。”

     梨性凉,《饮食须知》中说:“多食令人寒中,损脾,生食多成冷痢。”所以,脾虚尤其是腹泻便溏的人更要忌食。

 

第三章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四季饮食中的太极图

  人的身体会随着天气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伴随着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体也会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系列规律的变化。

  第一节   春生

  春季六大节气养生原则

  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进入春季的标志,“立”原本就是开始的意思。从立春这天开始,就算是真正进入春天了。从这天开始,气温慢慢回升,人体内的阴寒之气也逐渐融化消散,阳气开始慢慢生发起来。

  但是此时春寒料峭,气温变化大,人体如果不能对这种变化做出快速调整,就容易被风寒邪气入侵,因此,这个时候最容易感染流行性疾病;同时,随着天气转暖,各种病毒、细菌会快速繁殖,肝炎病毒也会有机可乘,因此,春季养生宜养肝。

  雨水

  雨水节气到来后,降雨量开始增多,天气进一步转暖,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会随着阳气生发而继续上升,如果此时不能实时对肝气进行疏泄条达,便会影响脾胃的健康。这也是为何我们春天喜欢发脾气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忧郁症为什么容易在春季发作。此时,养生要根据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扶助阳气,同时还要保护脾胃健康。

  惊蛰

  所谓惊蛰,就是春雷一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下冬眠的小动物们。这一时节,人们身体中的肝阳之气继续上升,阴血开始略显不足,此时养生最宜养阳补阴。

  春分

  春分这天白天和黑夜是一样长的,因此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说法。这时的养生要注意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我们身体的各种功能,将身体保持在一种相对和谐平衡的状态。另外,春分前后人们最容易出现“春困”的现象,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睡眠可适当调整,也要多吃一些对抗“春困”的食物。

  清明

  对养生来说,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此时气候变得潮湿,人体会出现疲倦嗜睡的感觉。天气冷暖变化大,会使白喉、猩红热、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发作,也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此时养生宜调和阴阳,扶助正气,采取综合调养的方法养生。

  谷雨

  春季里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如果不注意,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各种神经痛正是此时最容易发作,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

  此时养生应需顺应时令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饮食宜综合调养,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预防疾病的侵扰。

  针对以上六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总结出春季饮食养生原则:

  原则一:春季养阳,重在养肝

  (1)要掌握好平衡的原则,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应尽量多食用新鲜蔬果和一些高维生素、高矿物质、低脂肪的食物,减少辛辣、油炸、煎烤食品。

  (2)春季养阳宜选择辛甘发散之物,不宜食酸收之味。应尽量多食用一些像葱、香菜、花生、大枣、豆豉等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物。

  (3)顺应春升之气,宜多食温补阳气的食物。早春时宜多食韭菜、葱、姜、蒜、洋葱、芥菜、香菜等性温味辛的食物,有利于抑杀细菌;晚春时则应多食菠菜、荠菜、芹菜、荞麦、菊花苗、莴笋、蘑菇等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水果可食用甘蔗、梨、香蕉等。另外,春季易上火,可自制清火茶饮,如煮些绿豆汤、菊花茶、莲子心茶等。

  (4)春季多风干燥,宜多喝水少饮酒。早春时天气较为寒冷,肝阳难以开发,少量饮酒具有通经、活血、化淤的作用,进而达到肝脏阳气生发的目的,但切忌不可贪杯,否则容易伤肝。

  原则二:春季宜养脾气

  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提出的春季食养原则之一:“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春天肝气旺盛,容易伤及脾脏。根据“食甘健脾”原则,春季宜多食甘味食品,少食酸味食品。

  所以,春季应注意尽量少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幼儿和老人,味酸、辛辣、冷凉以及肥腻之物应少吃,尽量多食白米、糯米、玉米、蜂蜜等食物。

  原则三:营养均衡,防病保健

  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各种病菌和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成为疾病的易发期,若能均衡营养,人体体质得以增强,便能达到防病保健的效果。

  早春时较为寒冷,人体为了御寒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来保持体温,此时的饮食就应以高热量为主,高蛋白食物就成了首选,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以及豆制品等应多食。另外,一些干果类食物如核桃、花生,还有乳制品也应多食。

 

气候由寒转暖后,应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摄取,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维生素大量存在于新鲜蔬果中,像春季里常见的山楂、橘子、柠檬、枇杷、樱桃、柚子等,以及蔬菜中的西红柿、韭菜、菠菜、胡萝卜、红薯、菜花、小白菜等,都应多多食用。

  春季相宜的饮食搭配

  春季五谷的饮食搭配  五谷在古代原本是指“黍、稷、菽、麻、麦”五种粮食作物,但到了今天,五谷已经成为各种粮食的统称了,即现在所说的五谷杂粮。

  关于我们老祖宗吃“五谷”的说法,《礼记?月令篇》里早有记载:“春食麦,夏食稷,秋食麻,冬食黍。”老祖宗的这句话里蕴含了关于粮食与季节的饮食智慧,也就是说什么季节吃什么粮食,都是一定的。所以,我们五谷杂粮的食用也要随季节变化而有所调整。

  到了春季,由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人体的抵抗力有所下降。所以,春季的饮食要选择既有营养,又较为清淡,还有助于散热作用的食物。并且春季是宜养“肝”的当令时节,饮食中也要选择平、温的养肝护脾类食物。五谷杂粮中能满足以上春季特别要求的种类有很多,如下皆可:

  小麦    小麦营养丰富,被营养学家称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不仅营养丰富,还是防病治病的良药。中医认为,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益肾、和血润燥、除热止渴的功效,尤其适合心脏病患者在春季食用。并且小麦还有促进人体代谢,延缓身体衰老,改善肝脏功能等作用,对春季养肝十分有帮助。

  另外,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含量,进而达到预防乳腺癌的目的;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预防作用。

  对女性朋友而言,小麦还有很好的嫩肤、除皱、去斑的功效。而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则更要多食未精制的小麦,因为小麦可以帮助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稻米   稻米,是五谷之长。稻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聪明耳目、补五脏、壮筋骨、通血脉、消烦止渴、止泻等作用,经常食用能让人“强身好颜色”。

  由于春季气候较为干燥,如果每天能喝点米粥,可以有效预防春季口舌干燥。除此之外,稻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稻米米糠的粗纤维分子有助于肠胃蠕动,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预防胃病、便秘、痔疮等;稻米可预防过敏性疾病、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症。

 

玉米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还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效,是粗粮中特别的保健佳品。

  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可预防便秘、肠炎、肠癌等;玉米中的维生素E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玉米中的麸氨酸能帮助和促进脑细胞呼吸,清除体内废物,帮助脑组织里胺的排除,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经常食用玉米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尤其是爱美的女士们,由于春季干燥,皮肤容易干燥起皱,玉米中的营养素能帮助抑制、延缓皱纹的产生,保持皮肤细嫩光滑。

  黄豆   黄豆,俗称大豆。对于黄豆,民间俗语有言:“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意思就是如果每天能吃点豆类食品,就不会生病。黄豆营养价值极高,有“元素的宝库”之称,是豆类中具有最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也有“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美称。

  黄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因此,春季脾胃虚弱者可经常食用。黄豆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预防心脏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黄豆中的卵磷脂可以增进和改善大脑机能,增强记忆力,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黄豆还富含有机锗,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关节炎等症;黄豆制品如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尤其适用于痰热咳喘、伤风外感、咽喉肿痛者。

  对女性朋友而言,黄豆中富含异黄酮素,它对预防乳腺癌,改善妇女的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症等有特效,经常食用还能有效改善皮肤粗糙、头发枯黄等,具有养颜美容的作用。

  但要注意,黄豆及其制品中普林含量较高,痛风病人不宜食用。

  黑米   黑米是米中的珍品,素有“药米”、“黑珍珠”、“补血米”、“长寿米”之美誉,所以在我国民间也有“逢黑必补”的说法。

  中医认为,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贫血、头昏、视物不清、头发早白等多种病症。

  黑米有很强的抗衰老效果,经常食用对于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作用;黑米中的钾、镁等矿物质还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黑米当成春季膳食调养的食物,而健康的人则可以通过食用黑米达到春季保健的作用。

  薏仁   薏仁,又称薏苡、六谷米等,是我国古老的药食皆佳的粮食之一。因为薏仁的营养价值很高,不论用于滋补还是医疗,作用缓和且效果极佳,因此被称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薏仁还被誉为“生命健康之禾”。

 

中医认为,薏仁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作用。

  薏仁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并且容易被人体消化与吸收,是年老体弱及患病者极佳的滋补食品。薏仁中丰富的维生素B1对预防脚气病十分有用,其中的硒元素对于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尤其是对于胃癌和子宫颈癌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对于春季爱美的女性,更应多食薏仁,因为薏仁中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帮助皮肤保持细腻光泽,还具有消除粉刺、色斑,美白皮肤,减少皱纹的养颜功效。

  但是,便秘、尿多者及怀孕早期妇女则不宜食用薏仁。

  荞麦   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玉麦,营养丰富,其中的离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比稻米、小麦都高。而且荞麦性凉、味甘,是典型的“三降”食品,即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而且荞麦中的某些黄酮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和降血糖的功效。

  但荞麦中含有多种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所以体质敏感的人在食用荞麦时要多注意,不可多食。

  除了以上食物外,适合春季食用的还有芝麻、燕麦、豇豆、黑豆、豌豆等。

  一般情况下,这些食物最适合的调理方式,就是混合搭配面食和煮成杂粮饭、粥来食用。

  (一)春季面食

  由于早春时节气候较冷,人们需要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来帮助御寒。因此,主食应尽量以面食为主。如将小麦、玉米、大豆、小米、高粱等磨成粉制成面食食用,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将这些粮食做成馒头、面条、蒸包、水饺、馄饨、煎饼、烤饼、窝窝头、锅贴等,制作方法可以是蒸、炸、煮、煎、烤、烙等。

  当然,在以上所有的吃法中,最营养、最健康的食用方式还是蒸法。因为烙或烤制成的面食外皮较硬,不利于消化;煮会使面食中营养流失到汤里去;油炸面食可能比较受人喜爱,但是由于油炸食物热量过高,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过高的油温会破坏粮食中的维生素,导致营养流失,所以油炸面食在春季还是少吃较好。

  另外,同一种食物营养势必单一,因此混合搭配食用是最营养健康的吃法,比如日本人就比较推崇“长寿五谷饭”,就是用米、小米、红豆、小麦、大豆混合煮成的饭,这种混合饭比单一的粮食营养价值要高很多。为了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达到营养均衡,我们不妨也将谷物杂粮进行合宜的搭配,做到粗细兼备,杂粮混合,既能满足我们对口味的追求,又能实现其保健养生的营养价值。

  在此,推荐几款春季主打面食:

  春卷  早在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就已经出现将春饼包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而且现在很多地方也流传着立春吃春卷的习俗,人们在立春这天一定要吃春卷,而且要从头吃到尾,寄予着新的一年里能吉祥如意、消灾去难的美好愿景。

  制作春卷很简单,一般调理方式都要制皮、调馅、包馅、油炸4道工序,将烙熟的圆形薄皮卷裹上调好的肉馅,呈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

  当然制作春卷肉馅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口味。肉馅花样有许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搭配,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可用肉丝炒韭菜、菠菜、蒜薹、笋丝、香椿、荠菜等,也可以将酱肉、熏鸡、酱鸭等撕成肉丝,加入葱丝、甜面酱等调配而成。当然这些是荤菜,如果喜欢吃素菜馅,可以加入炒豆芽、韭黄、粉丝或其他时鲜蔬菜。也可以做成豆沙馅、枣泥馅、草莓馅、绿豆沙馅,随你喜欢,什么馅料都行。

  不管是用什么馅料制成的春卷,做出来后一般色泽金黄,皮酥脆,馅鲜嫩,风味各异,口味鲜美,会让你吃了还想吃。

  蒸菜包  我们将多种粮食磨成粉,然后掺和在一起揉成面团,制成面皮,然后包入馅料上蒸锅蒸制,就是热腾腾香喷喷的菜包!

  制作面皮的用料可以是玉米面团、黄豆面团、小麦面团甚至是红薯面团,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即可。馅料也可自由搭配,就像制作春卷一样,可荤可素,不过春季里的时鲜蔬菜当然是制作馅料的首选了,比如荠菜、菠菜、蓬蒿菜、白菜等,再加入一些辅料如粉丝、豆腐、木耳等,这样调制出来的馅料香嫩鲜美,加入各种粮食营养成分丰富多样,如此制作出来的菜包最适合春季里日常食用,并且百吃不厌。

  (二)春季养肝粥

  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所以,春季宜喝粥养肝。

  胡萝卜粥  将白米与胡萝卜放入水中煮成粥,早、晚食用。此粥有利于春季消除烦躁和降低血压,还有助于麻疹患者解表透疹。

  荠菜粥  将米加水煮沸后,加入荠菜,煮沸后转文火熬煮成粥。可每日食1~2碗。

  此粥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适合高血压、热淋、小便不利、尿浊、肝热目赤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者食用。

  猪肝绿豆粥  将绿豆、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加入适量食盐和味精即成。

  此粥具有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的作用,适合脸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经常食用。

 

梅花粥  将米煮成粥后,再加入适量白梅花,然后继续煮沸2~3分钟即成。可每餐食一碗,连续食用3~5天。

  此粥可疏肝理气,刺激食欲,适合无食欲者食用,即使是身体健康者食用也可以精神倍增。

  (三)春季杂粮饭

  除了养肝粥外,五谷杂粮相互掺杂也可以煲成饭,如果再加入一些坚果,风味更加独特,营养也更加全面。

  如下几种杂粮饭不妨煲来尝一尝:

  五谷饭  将糙米、小麦、小米、荞麦、薏仁、芡实一起焖煮成五谷杂粮饭,口味独特,并具有益肠胃、降血压、健脾利水的作用。

  红豆玉米饭  将米、红豆、玉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煲成红豆玉米饭。每天食用一次,有利水除湿,降血压的效果,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春季食用。

  全麦红枣饭  将米、大麦、小麦、荞麦、燕麦加入几颗红枣,加水焖煮成全麦红枣饭。不仅味道清香,而且营养全面,养生保健功能也十分显著,适合作为春季日常主食。

  糙米饭  将糙米、白米一起放入锅中,再放入几颗红枣,加水煮成糙米饭。糙米饭味道中有一股特有的枣香味,既保存了营养,又可改善口感,如果长期食用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二、春季蔬菜的饮食搭配

  春季饮食,需要在荤素搭配上做适当的调整。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血液酸碱度应该是呈弱碱性,即PH值应该在7.35~7.45之间,如果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身体才是健康的。如果一旦形成酸性体质,人体的血液会变得黏稠,血液循环不顺,进而新陈代谢变慢,导致人们出现疲劳、烦躁、肥胖、动作迟缓和抵抗力下降等现象。

  到了春季,我们应该将冬季的荤食为主调整成以素食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量荤食搭配,这样才能将偏酸性的体质调整成偏碱性,维持我们体质的酸碱平衡。

  说到蔬菜,不能不提到野菜。因为野菜不仅鲜嫩可口、清淡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口味与养生兼具的绿色佳蔬。

  人们食用野菜的传统历史悠久,民间就有“家菜不如野菜香,野菜当菜又当粮”的说法。野菜不仅风味独特,而且不含脂肪、胆固醇,没有经过农药和化肥的喷洒,是绿色天然食品,其营养成分甚至还优于人工栽培的蔬菜。

  日常中我们常见的野菜主要有以下几种:

  香椿  香椿是春日里特有的美味之一。鲜椿芽不但味美,营养也极为丰富。中医认为,香椿芽味苦性温,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抗菌消炎、杀虫、固精等功效,并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十分有利于人体健康。

  在食用香椿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新鲜香椿中硝酸盐的含量较高,如果在烹制前能过一下沸水,方可放心食用。另外,对于阴虚、火旺、疮疡患者则尝尝鲜就行,千万不可贪食。

 

荠菜  清明前后,正是荠菜采集的最佳时节。民谣说:“二月三,荠菜当灵丹。”中医也认为,荠菜性平,味微甘,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降压、益胃、明目等功效,高血压、吐血、衄血、肾积水等患者在春季可以经常食用。

  荠菜营养丰富,可用来预防结膜炎、夜盲、目赤肿痛、白内障等各种眼疾,以及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荠菜含钙量较高,缺钙者春季可多食;荠菜还可预防便秘,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同时改善血糖,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大有好处。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其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利胆、清肺利痰、消肿散结、养阴凉血、通乳益精、舒筋固齿等作用。其嫩叶不管是生食、炒食、调羹、凉拌、做汤,还是制馅包成水饺、蒸包,都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既可益寿延年,又能防癌抗癌。

  除了以上野菜之外,田野中可以食用的野菜还有有“山菜之王”美誉的蕨菜,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降气、化痰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等症有一定的疗效,而且对流感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此外,像苦菜有解毒、降火的功效,可适量食用;茴香的嫩叶也可作为春季蔬菜食用,具有行气、散寒、止痛的作用。

  野菜虽然好吃且能保健养生,但是也要注意,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所以也不要过量食用野菜。除了以上春季所特有的野菜以外,也有很多蔬菜适合在春季食用:

    葱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兼具,葱中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从药用价值来讲,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发汗、祛痰、杀菌的功效,其中所含的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因此,在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适当吃些生葱有一定的预防效用。

  另外,葱浑身是宝,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汁可散淤血、止痛、解毒,葱根能治便血及消痔。

    姜是春季养阳蔬菜,它能提升人体的阳气,加速人体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因此,春季可适当多食些姜。

  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对于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都有显著的疗效。

  但是,生姜一次不宜进食过多,以免姜辣素刺激肾脏,并且阴虚内热、热病、疮疡、痔疾者不宜食用。另外,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因此烂姜、冻姜不能食用。

  菠菜  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之称,其茎叶柔软滑嫩,不管热食还是凉拌,吃起来都是味美色鲜。

 

《本草纲目》记载,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菠菜熟食后易消化,特别适合老、幼、病、弱者食用。菠菜能通小便、利肠胃、清积热,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者可多食菠菜。不仅如此,菠菜能够防止口角炎、夜盲症等春季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菠菜有延缓衰老、促进细胞增殖、健脑益智的作用;菠菜对缺铁性贫血具改善作用,能令人脸色红润、光彩照人。因此,菠菜被推崇为“十大养颜美肤食物”之一,女性朋友不妨多多食用。

  另外要注意,因菠菜中含有草酸,容易与人体内其他食物中的钙质结合,会形成难溶解的草酸钙,进而影响人体对钙质的正常吸收,因此,炒食时应先过一下沸水。

  韭菜  韭菜营养丰富,不仅可作为调味佳品,还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佳蔬良药。从药用价值来看,韭菜温中下气,具有补虚益阳、调和脏腑、止泻血脓的功效,并且韭菜的助阳固精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又有“起阳草”、天然“威而刚”之称。

  春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暖,需要保养阳气,因此,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最宜人体养阳。另外,韭菜还能促进食欲,并能降低血脂,对高血脂及心脏病极有好处。

  春笋  春笋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其味甘性寒,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和“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及“清肠、透毒、解腥、发痘疹”等功效。

  不仅如此,春笋是预防便秘、大肠癌、乳腺癌的佳蔬,对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糖尿病、气喘及痔疮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并且春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等特性,因此,也是减肥的佳品。

  但是要注意,春笋是清寒之品,脾虚肠滑、慢性肠炎及泌尿系统结石者应慎食;年老体弱及小儿脾虚者肠胃功能较弱,食后不易消化,宜少食。

  了解了春季可以多吃的蔬菜后,接着介绍如何将蔬菜搭配成既营养又美味的菜肴。

  在制作蔬菜佳肴时,我们要先确认春季菜肴的原则。因为减少了肉类的食用,为了营养均衡的需要,在选择素食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吃蔬菜也需要掌握多样化原则,即不能只吃其中几样菜式,否则难免营养单一,只有多变花样才能摄取多样化的营养,维持营养平衡。

  第二,蔬菜中蛋白质的含量原本就较少,现在又减少肉类的食用,则要考虑适当地加入豆类食品,如黄豆、毛豆、绿豆芽以及豆腐等豆制品,以补充不吃肉造成的蛋白质损失。

  第三,因为都是蔬菜,在烹调的方法上也应该注意,为了减少蔬菜营养成分的流失,在制作过程中,用油不宜过多,更不宜用油炸或烘烤的调理方式,要以清淡、少盐、少糖为原则。

 

掌握了以上原则后,在此推荐几款春季主打菜肴:

  椿芽炒鸡蛋  准备材料:新鲜香椿芽200克,鸡蛋两个,盐少许。

  调理方式:香椿洗净,以开水略烫后,捞出切碎;将鸡蛋打散成蛋液,与切碎的香椿末混合后,加入少许盐搅拌均匀;锅中倒油,热后倒入混合蛋液,翻炒1~2分钟,炒散后起锅即可。

  此菜味道香醇,风味独特。香椿芽除了可以炒鸡蛋外,也可以与营养丰富的豆腐共同入菜,口味清爽香醇,还可以将香椿芽与鸡蛋、面粉拌匀炸成“香椿鱼”,香酥鲜嫩,风味独特,既可一饱口福,又可疗疾防病。

  春笋豌豆  准备材料:春笋尖200克,嫩豌豆肉50克,盐、味精、淀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豌豆入沸水汆熟,然后漂冷水沥干备用,春笋切丁,入沸水烫过,备用;炒锅置中火上,待油热后,放入豌豆和笋丁略炒,加入少量的水,沸后,加盐、味精、水淀粉勾芡起锅即成。

  此菜碧绿色艳,口味鲜嫩,是春季时令佳肴。

  姜汁白菜  准备材料:大白菜取嫩心150克,鸡汤50克,姜(最好是老姜)、料理米酒、淀粉、盐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白菜心粗略地掰碎,以热水烫熟,捞出后用冷水漂凉,放入盘中备用;姜榨汁或切成细末;将鸡汤煮开,放入盐、姜汁(末)、料理米酒,以水淀粉勾芡淋在白菜上,即可食用。

  由于春节期间人们吃的特别油腻,食欲下降,此时不妨以一盘姜汁白菜,来去腻开胃。姜性温散寒,有“御百邪”之效,白菜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的功效。开春食用可排毒,调理气血,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山药炒木耳  准备材料:山药200克,黑木耳100克(泡发后),青椒50克,葱、蒜、花椒、蚝油、盐、鸡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青椒洗净,切成小块;木耳泡发后清洗干净;山药洗净去皮后,切成滚刀块,沾上干面粉,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锅中油热后放几粒花椒,炒出香味后捞出,再放入葱花和蒜片炒香,加水,放入木耳,加蚝油、盐调味,大火煮一会儿后,再倒入青椒和山药,加入鸡粉,收汁即成。

  黑木耳益胃滋肾,具调理中气的作用;山药则有“聪耳明目、不饥延年”的作用。春季多食此菜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健胃滋肾的功效。

  五彩缤纷菜  准备材料:菠菜、芹菜、荠菜、胡萝卜、竹笋、海带、黄豆芽、香菇、金针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以上各菜洗净切丝,分别炒熟,再烩炒在一起即可。菜量多少按照个人口味自行调制,此菜颜色五彩缤纷,味道各异,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调制成自己喜欢的味道,是春季老少皆宜的桌上佳蔬美肴。

 

五彩缤纷菜里材料丰富,富含各种营养,春季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免疫力,促进消化和吸收,并且还能抗癌防癌,尤其是对预防结肠癌、直肠癌及其他许多癌症皆有效。

  除了以上菜肴外,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花卉也是春天的美味佳肴之一。以花卉入菜,不但看起来赏心悦目,增进食欲,吃起来也是清香宜人,并且有些花卉还具有保健作用。如槐花、白玉蓝、栀子花、玫瑰花、桃花等花卉都可入菜,成为保健养生的食疗佳蔬。

  三、春季水果的饮食搭配

  在中国,春季自然成熟的水果较少,一般都是头一年秋季储存下来的,这样的水果储存时间较长,随着天气转暖,容易变质,因此,食用这些水果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而一些非正常季节成熟的水果,如在春季成熟的西瓜、水蜜桃、草莓等,大都是采用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催熟的水果,虽然看起来甜美诱人,食用过多却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这类非正常季节的水果还是少吃为好。

  水果有寒、凉、温、热等属性,人与人的身体状况又各有不同,所以,春季吃水果也大有讲究。

  因此,针对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需要,春季水果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宜选择温性水果

  早春季节天气尚寒冷,人体依然需要消耗能量来御寒,而且春季人体的脾胃较弱,消化能力也不强。因此,此时人们应选择一些温性水果来食用,苹果、桃、甘蔗、乌梅、木瓜、橘子、山楂、菠萝、樱桃等,这些温性水果同时还有助于顺应春升之气,帮助人体抵御春寒。

  另外,水果的外皮一般比较阳性,果肉则比较阴性,所以,春季吃水果的时候,最好将水果皮一起吃掉。

  2)多吃甜少吃酸的水果

  “省酸增甘,以养脾胃”,是春季食养的原则之一。因此,春季挑选水果多以甜味为主,否则酸味摄取过多,会助长肝气,使之过旺,不易于春季养肝,影响到脾胃的健康。春季甘味的水果有甘蔗、樱桃、大枣、草莓、菠萝、栗子等。

  当然,也并不是酸味的水果一点都不能吃,可适当食用,因为酸味水果如杨梅、梅子、柚子等,还是利于增强肝脏功能,促进食欲,并能够抵御过盛肺气的入侵,仍然有一定的好处。

  3)清热解毒的水果应多吃

  由于春季气温变化大,细菌、病毒容易入侵人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而且春季天气干燥,气候变化无常,人们在春季很容易因内热而生肝火,进而出现“上火”现象。

  针对这些情况,应注意多食一些清热解毒的水果,既能增强抗病能力,又能祛火润燥。日常生活中,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又能加强抗病毒能力;苹果能有效抵抗感冒病毒;枇杷则有润肺、祛痰、止咳的作用;梨用水煮过之后有祛火、润燥的功效;香蕉是很好的降火水果之一。

 

中医认为,水果也与蔬菜、五谷等其他食物一样,有“四气五味”的属性。其中“四气”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内,会产生寒、凉、温、热的作用,如果不温不热,也不寒不凉,则归于“平性”;“五味”是指食物的酸、甘、苦、辛、咸五种滋味。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为“性味”。

  由于每种水果的性味不同,调节人体的生理环境和身体功能也不同,并且有些水果性味不同,如果一起食用还会起冲突。因此,吃水果时如何合宜地搭配,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吃水果,搭配体质

  中医强调,养生宜讲究阴阳均衡、调和,所以,吃水果的时候,也要搭配体质,体质偏热的人应多吃寒凉性食物,体质偏寒的人则需多吃温热性食物。

  所谓寒凉水果,一般是指糖分低、热量密度低的水果,这类水果多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合热性体质、热性症状者食用。寒凉性水果主要有:香蕉、甘蔗、芒果、枇杷、苹果、梨、草莓、柚子、橙子等。

  所谓温热水果,指的是糖分高、热量密度高的水果,这类水果多有祛寒、补虚、温经、活血、通络等作用,适合寒性体质、寒性症状者食用。温热性水果主要有:樱桃、桃子、大枣、橘子、金橘等。

  2)吃水果,注意性味搭配

  春季的水果中多以酸味和甜味的水果为主,所以我们要认清哪些是酸味水果,哪些是甜味水果。

  春季里的酸味水果主要有橘子、葡萄柚、枇杷、山楂等,这类水果大多有收敛止汗、开胃生津、助消化的功效;甜味水果常见的有甘蔗、梨、西瓜、香蕉、樱桃、橘子、大枣、莲子、桂圆肉、枸杞子等,这类水果大多有滋养、补虚、止痛的功效;有些水果微酸又微甜,则归为平性水果,如苹果、木瓜、杨桃、菠萝、草莓、百合等。

  吃水果也要讲究搭配,因为有的水果的性味不同,往往也不宜一起食用,如有些甜味水果就不宜与酸味水果一起食用,因为酸的水果会干扰甜的水果,影响其排空时间,如香蕉、西瓜、樱桃等不宜与梨、山楂、草莓等一起食用。

  而平性水果则可以相互搭配食用,也可与甜味或酸味的水果搭配食用。

  如在春日里,将苹果与菠萝搭配,苹果性平,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的作用;而菠萝性平,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生津止渴、止泻利尿等,两者搭配食用,有消除疲劳、排毒、抗病的效果。

  还有,可将枇杷、樱桃和菠萝三者搭配食用,枇杷性微凉,菠萝性平,樱桃性温,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健脾和胃的效果十分明显,但要记住水果搭配最好不宜超过三种。

 

3)水果与其他食物巧搭配

  水果除了可以与水果搭配外,也可以与一些蔬菜,如胡萝卜、芹菜、生菜等搭配,以增加活力酵素;水果也可以与一些坚果搭配,如核桃仁、瓜子仁、芝麻等,能够相互帮助,让其营养成分更加多样、均衡,满足人体的需求。

  春日里可将山楂和核桃搭配食用,山楂性微温,具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降压降脂的功效;核桃仁性温味甘,具有补肾润肺、平喘止咳的功效,是滋养强壮品。食用时,可将山楂与核桃熬成核桃山楂汁饮用,此汁对于补肺益肾、润肠消积都有很好的功效,还能治疗肺虚咳嗽、气喘、腰痛等症,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及老年便秘患者在早春的寒冷季节饮用。

  另外,苹果搭配胡萝卜也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因为胡萝卜能补中益气、健胃消食、壮元阳、安五脏。可将苹果与胡萝卜榨汁饮用,春季经常饮用可帮助恢复活力,还能预防感冒和呕吐。尤其是对爱美的女士而言,更要多饮用,因为此汁有排毒、美容的作用,可使皮肤变得光滑细致。

  四、春季饮食的禁忌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大自然中可以供我们食用的食物非常之多,但每种食物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食用。每一种食物都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各自的属性,在搭配上也是有其独特性,如果食物和我们的人体不合,食用之后可能造成五脏的功能失调,引起诸多疾病。

  春季万物生发,此时的饮食便要根据自身的生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来进行适当选择和搭配,针对每个月份的详细情况如下:

  农历一月

  一月的气候还有些微寒,正是人体的肺气和肾气衰弱的时候。中医认为肺主辛,此时的饮食要适当地增加辛味的食物,而忌食过酸或者是过咸的食物。但葱不应多食,因为它能通阳发汗,使骨节散开,多食的话会对体内的津血造成损害,使虚气上冲,五脏闭绝,严重时还会使人神志不清。

  在春季多食用蜂蜜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蜂蜜不能和葱混着吃,否则会造成腹泻。一些不合时令的食物,比如龟、蛇、蛙等,在这个季节也是不宜食用的。

  农历二月

  二月时,人体的肝气最旺,而肾气则相对衰微,此时在饮食上应要多辛少酸,以滋补肝肾。在这个月份应该忌食的食物有黄花菜、蒜、鸡蛋、兔肉等,黄花菜此时多食会引发旧病复发;蒜会导致气壅不通和气机不畅;鸡蛋会抑制气血;兔肉则会使人神魂不安。

  农历三月

  三月的饮食讲究补精益气,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应该多辛少甘,此时应该忌食的食物包括鳖、动物内脏、生葵、鸡蛋和蒜等。三月多食鳖会导致消化不良和精神恍惚;多食动物内脏,尤其是脾和血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更有致命的危险;多食生葵会引起胀气和旧病复发;蒜的过量食用也会使心力受损。

 

在各种食物的搭配上,春季的饮食要特别注意比避免以下几种:

  葱、菠菜和豆腐   葱和菠菜中的草酸与豆腐中的钙混合后,会生成草酸钙,这种物质难以被人体溶解,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导致结石。

  西红柿和黄瓜   黄瓜中含有一种能够将维生素C分解的酵素,两者搭配会大大降低西红柿的营养价值。

  黄瓜和菠菜   菠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同样非常丰富,和黄瓜搭配会被分解掉,降低其营养价值。

  黄瓜和花生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油脂,而黄瓜是寒性的食物,两者搭配很容易导致腹泻。

  黄瓜、南瓜和辣椒   黄瓜和南瓜中都含有一种分解酵素,可以将辣椒中丰富的维生素C分解,破坏其营养。

  虾皮和菠菜   虾皮中的钙和菠菜中的草酸结合会生成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马铃薯和香蕉   两者搭配会导致脸部生斑。

  盐和红豆   红豆具有利尿消肿和促进心脏活性的功能,但盐会降低其疗效,不宜搭配。

  杏仁和小米   杏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小米能够健脾养胃,但两者搭配很容易导致恶心呕吐。

  豆浆和鸡蛋   豆浆中含有一种叫做酪蛋白的物质,它会抑制人体对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

  第二节   夏长

  夏季包括农历的四、五、六月,从立夏到立秋的这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湿度高。此时,人的生理功能也会出现和其他季节不同的特征。人体具有自动调节体温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它总是保持恒温状态,大体在36℃~37℃之间。当外界的气温超过这个温度时,会抑制体内热量的散发,使毛孔呼吸困难,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受到限制,如此就会增加体内热量的堆积,出现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导致中暑和“高温病”。

  夏季六大节气养生原则

  随着夏季的来临,需要我们顺时调节,来维持身体的健康。

  立夏   立夏是夏天开始的标志,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大好时节,这一天过去之后天气会逐渐变热。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持续高温更容易对人体的心脏造成影响。

  在立夏之时,老年人更易气血易滞,血脉受阻,因此,立夏之季应要养心,加强对心脏的保护,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小满   小满的意思就是夏熟的农作物在这一天已经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达到真正成熟的程度,所以只能叫做小满。小满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鼎盛时期,消耗的营养素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多,因此,此时应要实时补充营养,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此外,小满也是皮肤病的好发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此时的饮食应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同时多吃具有清利散热作用的食物。

  芒种   芒种指的是小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成熟的时节,也是农民播种下田最繁忙的时节,因此,这一天又被称做“忙着种”。此时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空气的湿度也随之增加,人们常常会出现四肢无力、委靡不振的状况。

  此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得太咸太甜,同时要多喝水,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

  夏至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这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节,《礼记》中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此时的人体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中医理论上来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因此,饮食应要顺应阳盛于外的原则,加强对体内阳气的保护。

  小暑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意思就是说天气已经开始炎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做小暑。小暑时,人们常常会感到心烦意乱、疲倦乏力,这时也是消化道疾病好发的时节,饮食应要做到干净、适量,也要改掉偏食的不良习惯。

  大暑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此时正是“中伏”前后,气温最高,农作物的生长也最快。由于高温的影响,这时人们最容易出现中暑、疰夏等症状。

  中医上常讲“冬病夏治”,所以对于肺气肿、支气管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每逢冬季就会发作的慢性疾病,可以在此时重点治疗,细心调养。

  俗话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季节吃什么菜。”夏季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夏季的饮食也就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加强对阳气的保护。具体而言,夏季的饮食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健脾胃、忌寒湿

  《姬身集》中记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意思就是说夏季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冷饮,这样既能降温解暑,也能促进消化。但是,过量食用会使胃肠道的负担加重,导致腹痛、腹泻等。所以,夏季的饮食应要清淡、温热,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按照中医养生学的理论,过湿还会对脾造成损害。为了恢复脾的功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平时应多吃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将体内多余的积水排出,在这方面,芹菜、香瓜和西瓜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也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这样既可以提高食欲,帮助消化,又能促进排汗,增加身体的凉爽舒适感。

 

原则二:实时补充身体的营养

  夏季由于出汗过多,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营养素的消耗。比如蛋白质在高温下会被加速分解,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取。维生素可以提高人体的耐热能力,也能保持体力,适当地增加摄取量也是必需的。

  当身体大量出汗时,还会使体内的钠和钾流失过量,导致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降低耐热能力,使人体更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应注意增加对这些营养素的摄取。

  原则三:调养心神最重要

  《养生论》中记载:“夏日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思是说夏季更要保持心胸开阔、神清气和,不能因为日常的琐事而徒增烦恼,烦躁不安。夏季高温闷热,空气的湿度也增大,很容易使人“情绪中暑”,出现某些过于激动的行为,给心脏带来极大的压力。再加上身体功能的紧张运行,更提高了发生中暑、休克,甚至是心肌梗塞的几率。所以,情绪的平和稳定便变得非常重要。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吃玉米、马铃薯和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帮激动的情绪降降温,同时提高心脏功能。

  《素问?臧气法时论》中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多吃一点食用醋和西红柿等酸性食物,不仅可以敛汗、健胃消食,还具有杀菌的作用。苦瓜、苦菜等苦味的食物能够退热消炎、舒张血管和加快血液循环,适当的食用是夏季调养心神的最佳选择。

  夏季相宜的饮食搭配

  一、夏季五谷的饮食搭配

  五谷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最根本的饮食,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功效。《黄帝内经》之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唐代的名医孙思邈也说过:“大米能平胃气,长肌肉;小麦能厚胃肠,强力气……”在夏季常食五谷更具有疏通血脉、醒耳明目和补益五脏的作用,可以说是夏季养生的最佳保健品。那么,在夏季我们应该选择哪些五谷来进行养生呢?

  小米   小米又叫做粟米,通常也叫做谷子,去壳以后就是小米。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12,还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胡萝卜素,不仅营养丰富,也利于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小米性凉、味甘咸,具有除热解毒、健脾和胃、补益亏损和益肾的作用。夏季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觉得没有食欲,再好的东西也吃不下,如果此时来一碗小米粥,一定能够胃口大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除此之外,它还能预防口角生疮、反胃、呕吐,滋阴养血。夏季在睡觉之前食用些许小米粥,还能解除燥热、促进睡眠。

 

对老人和孕妇来说,小米是最佳的滋补品,但是身体虚寒、小便清长以及气滞者应该少食甚至禁食。

  糯米   糯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对食欲不振、脾胃虚寒和腹胀、腹泻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糯米味甘、性温,据《本草经疏论》记载,其能“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食之。”

  夏季的饮食应该注重对肠胃的调理,尤其是经常腹泻的人,更要多食用糯米。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红糯米可以补血,对盗汗、尿频也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在所有的谷类食物中,糯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是最高的,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也正因如此,患有糖尿病、肥胖者、肾脏病和高血脂的人就要谨慎食用,痰热和肠胃虚弱的人也要少食。

  高粱   高粱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淀粉和钙、铁、磷等微量元素,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五谷之精”。中医认为,高粱味甘涩、性温,具有温中利气、涩肠胃和止霍乱的作用,其中的单宁酸还具有止泻的功效。高粱中的膳食纤维还对肠道的蠕动具有刺激作用,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排出体内毒素,稳定血糖,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夏季食用高粱的时候,最好和其他粮食搭配食用,如此人体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素。一般而言,脱糠率为20%的高粱是营养成分最高的,能够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绿豆   因为豆皮呈现绿色而得名,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钙、磷、铁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素,被李时珍称做是“菜中佳品”。绿豆味甘、性寒,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清热解毒、抗过敏、抗肿瘤、保肝护肾和止渴利尿等作用。

  绿豆可以说是夏季饮食中的上品,在炎炎的夏日喝上一点绿豆粥,不仅甘甜可口,还能祛热消暑。绿豆之于药用的话还对痱子、小孩消化不良、皮肤病、麻疹等具有治疗的效果,常食绿豆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肾炎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因为绿豆性寒,因此,不适宜脾胃虚弱的人食用。没有煮烂的绿豆会有一股强烈的腥味,食后会出现恶性呕吐症状,应该谨慎。此外,在服药时不应配食绿豆制品,否则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大麦   大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钙、铁、磷和多种氨基酸。大麦味甘咸、性凉,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长沙药解》中也说:“大麦粥利水泄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者。”

 

在夏季食用大麦,还能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具有养生的功用。大麦的药理功效特别适宜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具有强脉益肤、消化谷食、充实五脏、饱闷腹胀等效果。但怀孕期和哺育期的妇女应该忌食。

  红豆   红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物纤维、淀粉和钙、铁、钾、锌等微量元素,被李时珍称做是“心之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红豆中含有的皂角化合物具有解毒和消肿的作用,尤其对肾脏和心脏的水肿具有很好的改善功能。此外,红豆能健脾益胃、消热除烦、降低血糖和血压。

  在夏季常食红豆能增加人们的食欲,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状态,维持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平稳。因为红豆中含有大量的铁质,尤为适合女性朋友,食后不仅能增加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补血的目的,也会让脸色看起来更加红润光泽,具有美容的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之外,玉米、薏仁、荞麦、黄豆等也是比较适合在夏季食用的。

  (一)夏季面食

  在炎炎的夏日里我们总是觉得没有食欲,口味清淡一点根本难以下咽,口味重了又会上火,真是麻烦透顶。那么不妨来点面条,不仅简单方便、促进食欲,还具有消暑除湿的功效。

  面条在中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东汉时就有食用面条的记载。如今,面条不仅更加美味,调理方式更是千变万化,成了夏季的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以前的面条多是以小麦制成,夏天正好是小麦收获的季节,这时候用新鲜小麦做成的面条不仅口感极佳、营养丰富,还有一股浓郁的麦香,更能挑起食欲。除了小麦之外,燕麦和荞麦等也可以做成面条,并且保健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荞麦,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烟碱酸和一种叫做芸香素的物质,芸香素和烟碱酸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软化血管和预防脑出血的功效,对患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来说,是绝佳的食品。但由于荞麦性凉,脾胃虚寒的人应该谨慎食用。

  燕麦的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可以说是中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尤其是其具有降血脂和血糖的功效。燕麦同时具有利尿的功效,因此遗尿的应该少吃。此外,还有用豆面做成的面条,蛋白质的含量非常高,营养价值更高。

  除了用五谷杂粮做成的面条之外,尚可以用许多蔬菜,比如南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和面粉一起做成面条,这样和一般的面条比起来,不仅可以增加口感,也提高了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下面推荐几种夏季比较适合食用的美味面条:

  凉面   凉面在古时候叫做“冷淘”,据说是武则天在入宫之前,有一次吃山西面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舌头,于是研究出了凉面的调理方式。诗圣杜甫曾经写了一首《槐叶冷淘》来描写凉面:“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凉面的吃法有很多种,各地的口味皆不相同,比如四川是“红油凉面”,广东是“鸡蛋凉面”,湖北是“炸酱凉面”,山东是“麻酱凉面”,山西是“柳叶凉面”,蓝州是“清汤牛肉凉面”等。

  凉面的调理方式也很简单,将面条煮熟之后,用冷水冲洗,放到碗里,放入准备好的调味料和蔬菜即可。调味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香油、醋、蒜泥、黄瓜丝、麻油、辣椒油、火腿丝是常用的调味料,也可以加入鸡肉丝和牛肉,口味会更加美好。

  炸酱面

  炸酱面也叫小碗干炸,将面条煮好以后配上炸酱和菜就可以。炸酱炒的时候稍微麻烦一点,要把肉切成小丁,放在锅里炒出香味,然后放入甜面酱和少许的温水,当变成红黑色的时候再加入葱末、料理米酒、香油等调味料就可以了。炸酱面既可以吃热的,也可以用冷水过后凉拌来吃。

  炸酱面中的肉丁一般多是猪肉,而且要半肥半瘦的,这样炒出来才会顺滑浓香。酱在调味的时候,喜欢吃辣的可以加点豆瓣酱,不吃辣的就加点黄豆酱,同时配菜的选择也很多,比如豆芽、黄瓜等。

  云吞面

  云吞面最早起源于广东一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广州有不少在街上摆摊卖面条的,为了招揽顾客便以竹板敲出“独得独得”的声音,才有了云吞面的称法。云吞面在吃的时候相当讲究,首先面条得用面粉和鸡蛋制成,一点水也不放,这样才会使面条更有韧度;其次云吞里的馅要用新鲜的虾球,吃到嘴里爽口的那种,再者面汤也要既鲜又清,千万不能加味精。此外,在面条里放入一点韭黄口感会更好,而且也更加清脆。

  云吞面在做的时候要先把馅剁碎,南方一般都选择用虾肉来做馅,然后以云吞皮将馅包起来,就像馄饨一样;其次将云吞放入高汤中煮上十分钟,接着在汤里放入虾壳、鱼骨、猪骨、豆芽或者青菜等,最后把汤淋在煮好的云吞面上即可。

  在包馅的时候不能包太满,一定要包紧,以免被开水一煮皮就爆开了。淋汤时,不要把全部的面条都泡进去,要在外面放入一部分,这样才能保持面条的弹性。

  (二)夏季养心粥

  夏季天气炎热,常常会让人心烦意乱、躁动不安,这个季节就要加强对心脏的保护,除了在平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之外,多食用一些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薄荷米粥

  将薄荷煎成汤,放凉以后去渣留汁备用;把米放入锅内加水煮粥,快熟的时候加入薄荷汁和冰糖煮沸即可。

  据《本草纲目》记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清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因此,在夏季常食此粥具有清心宁神和疏风除热的功效。

  皮蛋瘦肉粥

  将米和瘦肉洗净,再将瘦肉和皮蛋切碎,瘦肉以醋、酒和葱、姜腌制入味;将米放进锅里煮至糊状时,加入皮蛋、瘦肉和调味料煮沸即可。

  这是一款在夏季常见的粥补品,不仅能够宁神消暑,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

  西瓜粥

  将瓜肉去子后切成丁状,橘饼切成粒状,白米洗干净后用水泡到发胀,然后把瓜瓤和橘饼放进锅里加水和冰糖煮熟,最后再放入白米稍微煮一下就可以了。

  夏季西瓜是去暑的最佳食物,此粥更是有清热解毒、消除水肿和止渴除烦的功效。

  龙眼米粥

  将米洗净,大枣去核,黑豆以水泡发后放进锅内加水煮沸,再放入大枣和米,等到黑豆煮烂的时候放入龙眼肉继续煮开,加入调味料即可。

  龙眼肉有补心养血的作用,大枣能健脾益胃,米可以利水祛风,三者搭配起来具有养气安神、补虚益肾的功效,尤其适合大病初愈、手术后身体虚弱和心脾气虚的人来食用。

  百合粥

  将百合、杏仁和米一起煮熟,放入适量的冰糖即可。此粥具有清心安神和止咳润肺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季食用。

  (三)夏季杂粮饭

  除了养心粥之外,将五谷杂粮互相搭配起来做饭,不仅看起来颜色漂亮,顿生食欲,也可以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五谷的巧妙搭配会使其中的营养成倍增加,又可以减少副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莲子绿豆饭

  将绿豆提前一天泡好,将莲子、米用水洗净,然后一起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焖煮成饭,放入冰糖煮开即可。

  夏季食用具有清心安神、解毒利尿、益肾固精、健脾止泻和延缓衰老的功效。

  芡实八宝饭

  将适量的芡实、薏仁、红枣、桂圆、百合、山药、莲子、白扁豆和糯米、白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焖煮成饭,食用的时候可以放点糖。

  夏季食用具有养血安神、健脾养胃和益肾补气的功效,对治疗失眠、虚肿、体虚乏力等有很好的效果。

  白米小米饭

  将白米和小米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焖煮成饭。小米有“代参汤”的美称,孕妇在夏季食用非常有益,具有安神宁心的作用,小米和白米搭配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和胃和除湿泻热的功效。

  小麦糯米饭

 

将小麦和糯米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焖煮成饭。小麦有养心宁神的作用,能够治疗夜间经常出虚汗的症状,糯米能够健脾益气,在夏季将两者同食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补充体内的营养素,还具有清热养心和消暑止汗的功效。

  小米芝麻饭

  将小米和芝麻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焖煮成饭。芝麻是滋补的佳品,和小米一起食用时具有滋补养心、健脾养胃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尤其是在夏季心慌气短、脾胃虚弱的人和孕妇,多吃这种饭能达到调养和滋补的目的。

  二、夏季蔬菜的饮食搭配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期,但也最容易受到暑湿之气的侵犯,加强对体内阳气的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在饮食上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中医认为,只要人体能够保持阴阳平衡的状态,就不会罹患任何疾病,但实际上,一般人都喜欢吃甜的东西,对苦味的食物特别讨厌,如此就会导致阴阳失调。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必须多吃一点苦味的食物才能更好地养生保健。

  在夏季,人体的热量消耗是最多的,此时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素,仅仅依靠蔬菜并不能达到此目的。因此,夏季饮食在清淡的基础上,再适当进食一点肉类,不仅可以增进食欲,也能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

  下面就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一些比较适合在夏季食用的蔬菜:

  苦瓜

  苦瓜又叫凉瓜,它既是美味的蔬菜,还是很好的中药,素来就有“君子菜”的美称。《本草纲目》中说苦瓜可以“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说:“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明目解毒、益气壮阳、清热消暑和解乏清心的功效,对治疗目赤肿痛、暑热烦渴、中暑、烧烫伤、少尿等都有良好的效果,人们还常用一条熟透的苦瓜来治疗痱子,效果也非常不错。此外,在炎热的夏天敷上一片苦瓜薄片,不仅能让肌肤立即变得凉爽,还能美白皮肤和保湿呢!

  苦瓜还有降低血糖、抗病毒和防癌的功效,所以在夏天为了减少湿热之苦,多吃点苦瓜才是真正的福自“苦”中来啊!但是苦瓜性寒,因此,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苦菜

  苦菜的别名有很多,比如荼草、苦苣等,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烟碱酸和钙、铁、锌等,还有酒石酸和苦味素等化学物质。《本草纲目》中说:“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陆游也曾经写了一首诗来称赞苦菜:“解渴黄粱粥,尝新白苣齑。”这里的“白苣齑”指的就是腌制后的苦菜。

 

苦菜性寒、味苦,具有清心除烦、消暑开胃的作用,在夏季吃苦菜不仅新鲜爽口,更是涩中带甜、清凉嫩香,是夏日佐饭的美味。

  黄瓜

  黄瓜也叫做胡瓜,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内地,后赵时期才改名叫做黄瓜。

  黄瓜性凉、味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钙、铁、磷等,《日用本草》中说黄瓜可以“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陆川本草》中也说黄瓜对“治热病身热、口渴、烫伤”有很好的效果。

  夏季多吃黄瓜,不仅具有生津止渴、消暑解毒和利水消肿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的效果。并且黄瓜也是降血糖和美容减肥的佳品,具有安神和促进睡眠的作用,最适合肥胖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水肿、癌症和热病等患者食用,但腹痛腹泻、脾胃虚弱和肺寒咳嗽的人应该少吃。

  冬瓜

  冬瓜在成熟的时候表面上会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它又被叫做白瓜。冬瓜性寒、味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粗纤维和钙、铁、磷等,其中的钾尤其适合肾病、水肿和高血压患者食用。冬瓜是解热利尿的理想食物,具有清热祛暑、润肺生津、化痰止渴和利尿消肿的作用,带皮煮汤效果会更加显著。

  冬瓜还有减肥的功效,能促进体内的糖和淀粉转化为热量,尤其适合夏季想减肥的美眉。经常食用冬瓜还会使皮肤变得洁白有光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冬瓜性寒,脾胃虚弱、阴虚火旺、腹泻便溏和久病的人要谨慎食用,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和寒性痛经者更应该忌食。

  西红柿

  西红柿又被叫做洋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西红柿红素和钙、铁、磷等,被称为是“神奇的菜中之果”。西红柿性微寒、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消暑解毒、补血消食和健胃平肝的功效,对食欲不振、贫血、头晕、肝炎、肾炎、高血压和夜盲症等诸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还能预防癌症,保护心血管。

  对女性朋友来说,经常食用西红柿不仅会使皮肤更加红润光泽,也有减肥和抗衰老的作用。但西红柿在食用时也要注意,脾胃虚寒及月经期间的妇女不能生吃,空腹的时候也不要食用,还有未成熟的西红柿是有毒的,更要忌食。西红柿在长时间高温加热后,会失去其中的营养素,无法达到保健的功效,这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紫菜

  紫菜又叫做海苔,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有食用紫菜的记载,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说:“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其中还提到了紫菜的食用方法。到了北宋时期,紫菜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

 

紫菜性寒、味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铁、钾等,具有清热利水、补肾养心和化痰软坚的功效,尤其适合甲状腺肿、水肿、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食用,常食的话还具有预防贫血、防衰老、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人们习惯上都将紫菜煮成汤来食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食用方法,比如炒食、凉拌或者和其他主菜搭配起来等,都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紫菜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用清水泡发,来清除里面的毒素,同时不能食用太多,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腹痛腹泻的人更要谨慎食用。

  百合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并且还带有一股特有的清香。百合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养心等作用,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改善睡眠,对痛风和关节痛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夏季食用百合,对预防肺燥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适合患有肺气肿、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嗽咳血等患者,以及妇女更年期的神经官能症和肺癌、鼻咽癌患者,但脾胃虚弱、腹泻和感冒咳嗽的人应该忌食。

  同时,百合有一定毒性,再加上品种众多,千万不能随便采食,最好是咨询过专业的人士之后再来食用。

  茄子

  茄子又叫做矮瓜或者昆仑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茄子有“活血、止痛、消痛”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对皮肤疮疡、肠风下血和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具有特别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茄子还能抗衰老,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心脏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说它既是菜也是药。但是茄子性凉,气喘和脾胃虚寒的人应该少吃,腹泻者也要谨慎食用。

  了解了这些夏季可以食用的蔬菜之后,接着介绍如何将它们搭配成既营养又美味的菜肴。

  大体来说,夏季的蔬菜搭配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夏季的饮食虽然讲究清淡,但也不能绝对拒绝荤菜。

  在做菜的时候,适当地加入一些瘦肉和蛋、奶、鱼等,以凉拌或者清蒸的方法调理,只要不是太过油腻就可以,这样不仅能补充身体的能量,同时菜肴更加美味可口,促进食欲。

  第二,夏季尽量不要吃剩菜,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卫生

  夏季是细菌大量繁殖的季节,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感染疾病,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是夏季饮食的一大关键。

  第三,多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夏季人体大量出汗和肠胃功能的减弱,造成了体内盐分和营养素过度流失,平时应该注意对盐分和维生素实时补充,才能维持体内酸碱度的平衡,保持健康。

 

掌握了以上几点原则之后,下面推荐几款适宜夏季食用的美味菜肴:

  双菇苦瓜丝

  准备材料:苦瓜、香菇、金针菇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苦瓜、香菇和金针菇分别洗净,苦瓜和香菇切成细丝。等锅中油热时,放入姜丝爆香,再放入苦瓜和香菇,炒至苦瓜变软,加入金针菇一起炒片刻,放入调味料即可。

  苦瓜是夏季饮食中主要的苦味蔬菜,能够促进食欲,香菇和金针菇也能降低胆固醇,尤其适合在夏季食用。

  虾仁油菜

  准备材料:虾仁和油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油菜洗净后切段,用热水烫熟,再将虾仁切成块状和油菜搅拌均匀,淋上调味料再次拌匀就可。

  此菜的滋味非常醇厚,再加上油菜鲜绿的色泽,乍看起来如同翡翠一般,特别适合在夏季食用。

  西红柿炒西蓝花

  准备材料:西红柿和西蓝花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西红柿和西蓝花分别洗净切好,等到油热时一起下锅翻炒,最后放入点盐和鸡粉即可。

  两者都是纯粹的素菜,不仅营养丰富,鲜嫩的色泽和爽脆的口感会让人食欲大增,可以说是夏季素食的最佳选择。

  茄子拌青椒

  准备材料:茄子、青椒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茄子和青椒洗净后放在火上煮熟,接着将皮剥去撕成细丝放入盘中,再加入调味料拌匀即可食用。

  这道菜非常清淡,不仅能提高食欲,还能缓解生活压力带来的疲劳,也可以增进肠胃的蠕动以防止便秘,是夏季的一道营养菜肴。

  炒黄瓜

  准备材料:黄瓜、辣椒、花椒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黄瓜洗净去皮切段,油热后加入花椒和辣椒煸炒,然后再放入黄瓜快炒片刻,加入盐等调味料即可。

  黄瓜清脆,口感极佳,再加上花椒和辣椒的入味,滋味更加可口。再者黄瓜也有减肥的作用,尤其适合在夏季减肥的美眉食用。

  西芹百合

  准备材料:西芹、百合、腰果、胡萝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西芹、百合、胡萝卜分别洗净,胡萝卜切成小丁;先把腰果放入油锅里炒熟,捞出后备用;接着把蒜茸放入锅内爆香,将胡萝卜先炒熟,再加入西芹翻炒片刻,最后放入腰果和百合炒匀调味即可。

  西芹具有降血压的功效,百合性寒,适合夏季食用,胡萝卜也能清热解毒,腰果的营养价值更是丰富,此菜可谓一举多得,在夏季食用还具有降火气的效果。

  三、夏季水果的饮食搭配

  《本草纲目》中记载:“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粒食,以养民生。”水果对养生的重要性不需赘言,它不仅可以对人体的代谢机能进行调节,还对各种疾病具有预防作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夏季正是各种水果盛产的季节,此时吃水果不但要用嘴巴,还得用脑子,吃得对、吃得健康、吃得恰当,才能吃出一副好身体,下面几点原则就必须注意一下:

 

1)莫贪凉

  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喜欢把水果放进冰箱里冷藏后再吃,这样不仅口感好,吃下去也更加解暑。殊不知,长时间食用冷冻的水果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冷冻后的水果会损害脾胃功能,不仅影响了胃液的分泌,还会导致消化不良。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吃了以后还会引起各种肠道疾病,比如厌食、腹泻等。再者,食用冷冻的水果也会影响口感,由于温度过低,会造成味觉神经、牙周神经和唾液腺处于麻痹的状态,进而降低了对美味的感受能力,还可能导致牙痛和咽炎等不良反应。

  2)莫过量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也跟着降低,于是很多人选择以水果来代替正餐。尤其是正在减肥的美眉,起床后一个苹果,中午一个苹果,晚上再吃一个苹果,一天的饮食就算应付过去了。这样体重是减下来了,但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水果虽好,也要适量食用才好,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比如西瓜等寒性的水果,吃太多会影响脾胃的功能,降低消化能力;热性的水果吃多容易上火;含糖分多的水果大量食用则会导致糖尿病;酸性水果更会引起胃酸、胃炎等。尤其是老年人,随着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减弱,过量的食用水果更会引起疾病,况且夏季也是肠胃道疾病多发的季节,更要控制食用量。对儿童来说,在身体机能还没有完全成型的状态下,过量的食用只会加重肠胃的负担。

  3)选对水果,因人而异

  夏季的水果品种众多,让我们可以做出许多选择。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必须选对适合自己体质的水果,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寒性体质的人应该选择温热性和平性的水果,比如荔枝、芒果、桃、杏、李子、龙眼等。但是,这类水果不能吃太多,以免上火;实热体质的人应该选择寒性的水果,比如苹果、西瓜、木瓜、哈密瓜、草莓等,尤其对中气不足和容易疲劳的人来说,这是很好的滋补品。脾虚和气虚的人不要吃寒性的水果,如果禁不住嘴馋非吃不可,可以选择在饭后两小时或者是饭前一小时,适当少吃一点。

  4)不合时令的水果要慎吃

  此时尚有许多水果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就被经由催熟或者使用膨大剂之后上市。比如草莓,有一些看起来比一般的草莓要大很多,其实这些都是过量使用激素造成,吃起来口味很淡;再比如葡萄,也会使用乙烯剂来催熟。这些水果必须谨慎食用,否则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儿童,过量食用会导致智力下降。

  了解了吃什么之后,接着要在水果的搭配上下一番工夫。水果的“四气五味”在春季篇里已经介绍过了,此处主要讲一下水果之间的搭配,比如在夏季甜性的水果是可以搭配起来吃的(如山竹和榴莲),甜性水果和亚酸性水果也可以互相搭配(如桃和香蕉,无花果和木瓜),酸性水果可以和亚酸性水果同食(如桑葚和草莓,奇异果和无花果),但是酸性和寒性的水果不能同食(如奇异果和草莓,哈密瓜和香蕉等)。

 

了解了这些夏季水果搭配的原则,在平时食用时自己要多注意一下,便可以促使更多的营养素被吸收,来维持身体的需求。

  夏季饮食的禁忌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适当地食用一些冷饮可以达到清热解暑的目的,但大量食用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腹泻、腹痛等。针对每个月份,夏季的饮食也有一定的禁忌:

  农历四月

  此时不宜食用的食物有香菜、鸡肉和蚕豆等。香菜具有发汗的作用,能够消食下气,但也很容易耗气伤身。尤其是患有狐臭、口臭、脚气、龋齿和生疮的人,食用后更会加重病情;鸡肉中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和一些有毒物质,食用后会使人虚冷,对健康不利;此时食用蚕豆很容易患上“蚕豆病”,尤其是儿童和家族里有这种病史的人,更要忌食。

  农历五月

  此时天气逐渐变热,应该忌食的食物有韭菜、鹿肉等。韭菜辛温,在炎热的季节里食用会使人感到乏力;鹿肉是发热之物,它会使阳盛血热,导致体内阴阳的失衡,引起各种疾病。

  农历六月

  此时的天气已经变得相当炎热了,也是人体内阳气最盛的时候,在饮食上一定要忌食羊肉,因为羊肉性热,此时食用很容易伤身。

  针对食物的搭配,在夏季应该注意以下几种:

  萝卜和水果

  萝卜在代谢之后会产生一种叫做硫氰酸的物质,它具有抗甲状腺的作用,而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被分解后会生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它们会使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加强,导致甲状腺肿。

  海鲜和水果

  海鲜中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它们和水果中的单宁酸结合后会降低蛋白质的价值,钙和单宁酸生成的物质还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导致呕吐、恶心等。

  黄瓜和菠菜

  菠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同样非常丰富,和黄瓜搭配会被分解掉,降低其营养。

  牛奶和橘子

  橘子中含有丰富的果酸和维生素C,但它们在遇到牛奶后会产生凝固,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引发腹胀、腹痛和腹泻等。

  第三节    秋收

  俗话说“多事之秋”,秋天不是一个安生的季节。首先考验我们的就是凶神恶煞的“秋老虎”,比酷暑都要可怕。之后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温度变化之大让人很难适应,甚至一阵小风一场细雨也会使身体大受其害。从雨丝弥漫的夏天步入干燥的秋季,是人体最容易患病的季节。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扁桃腺炎、面瘫、支气管炎等症接踵而至,此时也是妇科疾病的好发期,子宫肿瘤、乳房肿块、黄褐斑,不知不觉地就会找上身来。

  秋季六大节气养生原则

  面对季节的更替,需要我们做好自身的保健,来适应这种变化,在饮食上由内而外进行调养,可以有效地减轻秋季的燥、凉对身体的危害。

 

立秋

  立秋是秋天开始的标志,历书上说:“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民间也有一句谚语:“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之后许多地区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秋季,但在北方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变凉了。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因此,立秋之后要尽量地少吃葱、姜等辛辣的食物,适当多食一点酸味的蔬果来收敛肺气。

  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天很快要过去了。这时冷空气开始南下,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也会增大。

  此时在饮食上要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辣椒、酒,主食仍以补气的面食为主,同时别忘了收敛肺气的酸味食物。

  白露

  俗语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露就是水汽在低温作用下凝结而成的水珠,实际上,白露象征着天气已经开始变凉了,秋天此时才真正的到来。

  在饮食上,此时也是支气管气喘的好发期,因此,海鲜、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要少吃,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同时多补充一些维生素。

  秋分

  《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因此,白天和黑夜各12个小时。俗话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到了秋分,中国东北清晨的小草上已经覆盖着一层白白的薄霜,气温也会越来越低。

  秋季是肠道疾病的好发季节,况且秋属肺金,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鸭肉等,多吃酸味甘润的蔬果,少食辛辣。

  寒露

  《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记载:“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说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加低,地面上的露水都会凝结成霜。

  此时气温更低,是感冒的好发期,饮食上仍以甘淡滋润的养肺润肠食物为主,早晚可以适当喝一些粥,中老年人也可以多吃一点莲子、红枣和山药等。

  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北方清晨会笼罩在一层白霜之下,南方的气温也越来越低。气候学上把秋季的第一场霜叫做“早霜”,也叫做“菊花霜”,因为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在饮食上,仍要以润肺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一些白萝卜、鸡肉、山药、荔枝、梨子和苹果等。

  秋季是一个迎来送往的季节,所谓“寒将至,暑将往”,由热转寒,气候多变,温差也比较大。在人体的生理机能上也是“阳消阴长”,外凉内燥,很容易使新陈代谢产生失衡。中医上讲究按照四季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而秋季的饮食则主要以“守阴”为主,即加强对体内阴气的保护和肺功能的协调。具体而言,这个季节的饮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补益肺气

  秋天气候干燥,最容易对肺阴造成损伤,伴随着夏季众多的细菌也会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和肺炎等疾病,一些气喘病也会在此时复发或者加重。所以,加强对肺阴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上讲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养肺不仅能使肺气更加充盈,增强肺的主气,也能治疗由于肺虚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在食物的分类上,甘润的食品对肺是最有益的,例如梨、荸荠、枇杷、甘蔗、柚子等,还有众多的粥品,更是养肺的首选,例如银耳冰糖粥、百合莲子粥等。

  原则二:多吃润燥的食物

  秋季的主气是燥,燥伤津,更伤肺。燥分为内燥和外燥,内燥是体内津液的亏损引起的,宜滋润;外燥是由于感染燥气所致的病症,宜轻宣。秋季人们往往会感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心烦、皮肤干裂、鼻子出血、便秘等,这就是因为体内燥气过多所致。

  《饮食正要》中记载:“秋气候,宜食麻以润其燥。”所以,在这个季节要多吃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比如糯米、蜂蜜、乳制品、核桃、芝麻和甘蔗等,葱和姜等辛辣的食物要尽量少吃,以免耗损过多的津液。

  秋季水果丰富,梨、苹果、荸荠和葡萄也可以适量食用,来驱除体内的燥气,但不要吃太多,以免对肠胃的阳气造成损伤。

  原则三:加强对体内阴气的保护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季节,人体内的阳气开始逐渐地收敛,阴气则慢慢滋长起来。中医上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如果能够加强对体内阴气的保护,便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肾功能的衰竭,肾中的精气越来越少,肾阴也随之衰减,更容易出现肾阴亏虚的状况。此时,就要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例如银耳、木耳、豆腐、豆浆、百合、黑豆和莲藕等。

  原则四:健脾保胃益肝

  秋季是脾胃病的好发期,脾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因此,秋季的饮食要注意对脾胃的保护,以温热为主,尽量不吃寒凉的食物,例如香瓜和西瓜等会损害脾胃的阳气,应少吃或不吃。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大枣、荸荠、香蕉等,来补脾益肺。

  此外,在秋季也要加强对肝脏的保护。在人体的五脏之中,肺主辛,肝主酸,肺气太盛的话会使肝气郁结,所以为了平肺气助肝气,平时要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比如葡萄、菠萝等。

  秋季相宜的饮食搭配

  一、秋季五谷的饮食搭配

  五谷杂粮是人体补充能量必需的基础饮食,是维持生理活动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但现在很多人却觉得一碗米饭没什么营养,营养都在菜里,特别是那些正在减肥的美眉,干脆把米饭等主食给省了,完全用蔬菜和水果来代替。这样下去势必导致体内营养的失衡,危害到健康。

 

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每天应该摄取300~500克的谷类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一年之中,任何一个季节的饮食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尤其是秋季干燥渐冷的气候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更需要这些五谷杂粮来抵御干燥,达到抗秋燥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五谷杂粮的种类繁多,以下几种在秋季食用更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花生

  花生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在全世界都被公认为是最健康的食品,被民间称为是“长寿果”,和黄豆一起被称为“植物肉”和“素中之荤”,其营养价值可以和肉类、鸡蛋和牛奶相媲美。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核黄素、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等,《本草纲目》中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中也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可见其对脾胃失调、咳嗽气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

  花生在食用时要连着外皮一起吃,这样既能补虚又能止血,尤其适合妇女孕期和手术病人恢复期及病后体虚的人食用。

  番薯

  番薯又叫做地瓜、红薯、白薯等,被人们称为“土人参”,是一种味美价廉的长寿食品。其味甘性平微凉,能够生津止渴、润肺滑肠、补脾益胃、通利大便,还具有抗癌的作用,在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中,番薯名列榜首。

  番薯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还能阻止碳水化合物变成脂肪,在秋季食用能够起到减肥的作用。但是番薯不可一次食用过多,否则会出现烧心、肚胀排气等症状,糖尿病人、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也不宜食用。

  芝麻

  芝麻又叫做胡麻或白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的佼佼者,自古就被人们称为“仙药”。芝麻分为黑白两种,《本草纲目》中记载:“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芝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神农本草经》中说,芝麻能够治疗“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

  芝麻中的维生素E还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治疗各种皮肤的癌症,使皮肤更加白皙光泽,其养血的功效对皮肤粗糙、干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秋季气候比较干燥,此时多食用一些芝麻会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红润光泽,并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会发胖,减肥的美眉可以放心食用啦!

  除了以上几种杂粮之外,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豇豆等也是非常适宜在秋季食用的。

  (一)秋季美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相对越来越高,除了满足最基本的果腹之外,还得美味、营养、方便、多样。这也增加了食品制作的难度,尤其是那些五谷,其本身的口感并无特别,那么如何把它们变得既美味又营养呢?

 

花生

  水煮花生的营养价值最高,将花生放进锅内加水来煮,再撒上一点盐,吃起来十分清爽;其次就是老醋花生,不仅美味可口还能降低血压;油炸花生在秋季最好不要吃,因为会增加秋燥。

  黄豆

  黄豆的吃法也很多,豆浆、豆腐、豆腐干,还有煮黄豆。将黄豆用水煮熟后,撒上点盐,放进冰箱里冷冻一下,吃起来十分清凉可口。

  番薯

  番薯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还能做成番薯粥、番薯糖水、油炸番薯等。在煮番薯的时候可以放入一点盐,或是以盐水浸泡一下,这样煮出来的番薯吃了以后较不会引起腹胀。

  芝麻

  芝麻一般作为调味料来食用,比如做凉拌菜、烧烤和油炸食品时,也可以做元宵馅料的作料。将芝麻压碎以后再食用,不仅能增加香味,还更易于人体吸收。

  (二)秋季养肺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写了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司长年在目前。我得宛立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但粥的种类繁多,有哪些粥适合在秋季食用,以达到养肺的目的呢?

  地瓜粥

  将地瓜洗净去皮后切成长块,米洗净后放到锅内加水熬煮,接着放入地瓜一起煮熟即可。

  此粥具有润肺通便、健脾养胃和益气通乳的功效,尤其在秋季食用还能降低胆固醇,减少脂肪,延年益寿。

  小米银耳粥

  将小米和银耳分别洗净后,放到锅里煮粥,快熟的时候放入几块冰糖,然后煮熟即可。

  此粥具有润肺补肾和止咳生津的作用,尤其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猪肝山楂粥

  先将花生和芝麻放到锅里煮熟,然后放入米,等米煮烂时,再放入猪肝和山楂煮上10分钟即可。

  此粥具有养血补肝、润肤通脉和益肾明目的功效,在秋季食用能够使身体更加强壮,也能使抑郁的情绪得到改善。

  胡萝卜粥

  将胡萝卜和米分别洗净,胡萝卜切成小丁,一起放入锅里煮熟即可。

  此粥对秋季经常出现的皮肤干燥、嘴唇干裂和眼睛干涩等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菠菜粥

  将菠菜洗净后用热水烫一下,然后切段,将米洗净后放进锅里煮熟,接着再放入菠菜熬成粥,加入盐等调味料就可以。

  此粥具有润肺养血、清热解毒和补养胃气的功效,特别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三)秋季滋补汤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汤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尤其是秋季气候干燥,平时就需要对身体补充更多的水分,除了日常的饮水之外,多喝点营养又美味的补汤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猪肺萝卜汤

  将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块状,橄榄洗净后先用清水浸泡,猪肺切成厚片,用水浸泡后放到锅里煮上5分钟左右,接着捞出来漂一遍冷水,沥干后和萝卜、橄榄一起放到陶锅里煲熟即可。

  此汤具有润肺止咳和清热利咽的功效,是秋季养生的佳品。

  鸡蛋银耳汤

  先将银耳用温水浸泡半小时,洗净后撕碎放到锅里煮熟,接着把鸡蛋在碗里打匀后倒入锅中,将表面浮上来的泡沫捞起,最后将冰糖用火烤化后淋到锅里即可。

  此汤具有润肺止咳、醒神补血和滋阴补肾的功效,是秋季传统的保健佳肴。

  花生大枣汤

  将花生和大枣洗净后一起放到砂锅内加水煮熟,接着再放入冰糖即可。

  此粥具有润肺止咳、养心益气和健脾补肾的功效。

  百合莲子汤

  将百合和莲子洗净后一起放进煲里,再放入适量的瘦肉和蜜枣煲制,直到百合出味、莲子松软即可。

  此汤具有养神降压、滋补中气和润肺养颜的功效,不仅美味可口,也是养生保健的佳肴。

  雪梨杏仁汤

  将杏仁以水浸泡后去皮,雪梨洗净后切成块状,接着将两者和适量的砂糖一起放到盅里炖熟即可。

  此汤具有润肺补阴、清热生津和化痰止咳的功效,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二、秋季蔬菜的饮食搭配

  从夏季到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发生相对的变化,此时“阳消阴长”,脾胃的阳气不足,使之更容易受到损害,尤其是食用寒凉的食物之后。因此,对脾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秋季食物丰富,种类繁多,此时,必须选择合适的饮食,以维持体内营养的均衡。秋季气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燥”,秋燥增加了津液的消耗,如果不实时化解的话,会使人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口渴、尿少便秘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说,秋季的饮食要先从润肺养肺做起。

  适合在秋季食用的蔬菜有很多,下面几种在平时多加食用会使你拥有一个不再干燥的秋天:

  菠菜

  菠菜也叫做菠棱、波斯草、鹦鹉菜等,在唐代时就已经有食用菠菜的记载,古人还将它称为“红嘴绿鹦哥”。菠菜味甘辛、性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叶酸、铁和钾,具有补血止血、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利五脏和通血脉的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头痛、目眩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食疗本草》中说菠菜“利五脏,通胃肠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这样记载:“菠菜,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疮人宜食之。”不仅如此,其中的维生素E和硒还具有抗衰老和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对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具有预防的效果。菠菜中的核黄素还能治疗秋燥引起的症状,比如皮炎、口角溃疡等。

 

秋季是肠胃病的好发期,菠菜能够调理胃肠的功能,此时更应该多食用菠菜,尤其是胃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但是,肾炎和肾结石患者不宜食用菠菜,因为菠菜中的草酸和人体内的钙盐结合后会形成草酸钙结晶,加重病人的病情。

  南瓜

  南瓜又叫做倭瓜、金冬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淀粉和钙、磷等,深受人们喜爱。《本草纲目》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本草再新》中也说,南瓜可以“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阴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现代的医学专家研究得知,食用南瓜对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动脉硬化、糖尿病、胃黏膜溃疡等疾病具有预防的作用。

  清代的名医陈修园曾经说过:“南瓜为补血之妙品。”经常食用南瓜还具有通便的效果,使肌肤更加丰美,尤其是对女性朋友来说,具有美容的功效。

  芹菜

  芹菜味甘辛、性凉,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本草推陈》中说芹菜可以“治肝阳头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芹菜还可以“清胃涤热,通利血脉,利口齿润喉,明目通鼻,醒脑健胃,润肺止咳”。由此可见,它对高血压、黄疸、水肿、头痛、头晕、妇女月经不调和赤白带下等病症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芹菜中丰富的钾除了能治疗高血压外,对神经衰弱和血管硬化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其中的铁更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最佳选择。芹菜中的粗纤维能够刺激肠胃的蠕动,在干燥的秋季具有促进排便的作用。

  芹菜味美,即可以炒着吃,也可以拌,可以煲,还能做成饮品,在“多事之秋”食用一些芹菜,对这个季节频发的众多疾病都有抑制作用,是秋季蔬菜的理想保健品。但是芹菜性凉,脾胃虚弱和肠滑不固的人在食用的时候就要特别谨慎。

  胡萝卜

  胡萝卜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多种蔬果的30~100倍,因此,又被人们称它为“大众人参”。

  中医认为,胡萝卜具有润肠通便、健脾化滞和清凉降热的功效,对高血压、癌症、干眼症、夜盲症、皮肤粗糙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患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胡萝卜还能治疗腹泻,尤其是秋季患腹泻的人喝上一碗胡萝卜汤,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胡萝卜时不可饮酒,因为胡萝卜素和酒精一起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产生毒素,导致肝病的发生。

  马铃薯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淀粉、木质素和矿物质等,还有“第二面包”和“地下苹果”的美称。

 

中医认为,马铃薯味甘、性平,具有宽肠通便、健脾利湿、活血消肿、和胃调中、降糖降脂和抗衰老、美容的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关节疼痛、皮肤湿疹、胃火牙痛等病症皆有治疗作用。高血压患者在秋季经常食用马铃薯,还能预防血管内的脂肪堆积,使血管富有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可食用太多马铃薯,腐烂、发霉和发芽的马铃薯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其中过量的龙葵素很容易引起中毒。

  木耳

  木耳又叫做黑木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和脂肪,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在古代是帝王专享的佳品。《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木耳可以“补气耐饥,活血,治跌仆伤。凡崩淋血痢,痔患肠风,常食可廖。”它具有润肺补血、补脑强心、滑肠益气和美容的功效,对腹泻、脱肛、崩漏、牙龈疼痛、尿血、便血等病症皆有治疗作用。

  木耳中的维生素K可以使血液中的凝块减少,预防血栓,进而达到预防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木耳中大量的铁除了能预防缺铁性贫血之外,还具有美容的效果,经常食用会使皮肤更加红润光泽。

  秋季是肠胃病的好发期,木耳中的胶质能够将消化系统内残留的灰尘吸附聚集,具有清理肠胃和润肺的作用,是治疗胃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一味良药。

  莴苣

  莴苣也叫做“千金菜”,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蔬菜。它味甘、性凉,营养素丰富,李时珍说:“莴苣,通经脉,开胸膈。”具有清热利尿、通经脉、利五脏和清胃热的功效,对小便不利、乳汁不通和尿血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的营养学家也把莴苣看做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材。

  莴苣中的钾元素还能减轻心房的压力,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特别有益;其中的碘能够调节情绪,在秋季食用可以消除紧张,促进睡眠,并且常吃莴苣也能减轻肠胃的负担,对痛风、关节炎和风湿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莴苣叶的营养素远远高于茎,因此,在食用的时候不要丢掉,它还具有止咳的作用。再者,莴苣怕咸,制作时要少放盐,清淡一点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油菜花

  油菜花指的是油菜所开的黄色花,又叫做花菜,是一种营养丰富、质量鲜嫩、风味鲜美的蔬菜。油菜花味甘、性凉,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物纤维和钙、铁、磷等,具有润肺止咳、补脾和胃、补肾填精、健脑壮骨的功效,尤其适合肢体痿软、脾胃虚弱、久病体虚、耳鸣健忘的人食用。

  菜花还具有抗癌的作用,尤其是在秋季食用,能对胃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和上呼吸道肿瘤达到预防效果。况且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期,食用菜花无疑更能达到保健的作用。

 

了解了这些适合在秋季食用的蔬菜之后,接着介绍秋季菜肴的制作原则:

  第一,要防燥润肺。秋季是一个干燥的季节,气候的干燥很容易对肺造成伤害,使人体出现皮肤粗糙、口角溃疡等状况。因此,要多食用一些甘润的菜肴,来达到补阴养肺的目的。

  第二,在中医上,肺属金肝属木,金太旺的话会克木,使肝脏受到损伤,而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所以,秋季要平肺气以防肺气太胜使肝气郁结。如此,提醒我们在秋季要多吃点酸味的菜肴。

  第三,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偏食、挑食,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菜肴。凡是对我们的健康有益的,都应该给它们上桌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抵抗力,确保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掌握了以上几点原则之后,推荐几款秋季的主打菜肴:

  香菇炒油菜

  准备材料:香菇、油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油菜洗净切段,香菇洗净泡软,将大蒜捣成末备用;锅中油热时先放入蒜末爆香,再放入香菇、油菜和调味料炒熟即可。

  此菜在秋季食用具有提神明目、滋润肌肤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木耳炒山药

  准备材料:木耳、山药、枸杞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木耳用温水泡发,山药去皮后切成片,和淀粉搅拌均匀;锅中油热后放入山药炸至微黄,捞出后放入葱、姜、蒜爆香,再放入木耳和枸杞翻炒,最后放入山药和调味料炒匀即可。

  木耳和山药搭配具有润肺健胃、滋阴清热和益气养血的功效,尤其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百合莲藕

  准备材料:百合、莲子、莲藕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百合和莲子洗净,莲藕去皮后切成小块,先把百合和莲子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莲子熟时,再放入莲藕和白糖,继续煮到莲藕熟烂即可。

  三者都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秋季经常食用此菜可以达到补正气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马铃薯炖南瓜

  准备材料:马铃薯、南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马铃薯和南瓜分别洗净后去皮切成小块,接着一起放入热油锅中炒至金黄,加入适量的盐、鸡粉和胡椒粉炒匀,再倒入适量的水炖汤,等到马铃薯和南瓜都炖烂时用大火收汁即可。

  此菜具有降血压、润肺滋阴和益气补血的功效,是秋季养生的理想食品。

  小素炒

  准备材料:蘑菇、莴笋、胡萝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蘑菇洗净后切成厚片,莴笋和胡萝卜洗净后去皮切片。将葱、姜末放到油锅中爆香,然后再放入蘑菇、莴笋和胡萝卜炒匀,加入盐和鸡粉炒至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最后淋上香油即可。

 

此菜清淡鲜嫩、味道鲜香,润肺止咳的效果非常显著,是人们在秋季养生不可多得的素食佳肴。

  俗话说:“蔬菜巧搭配,营养能翻倍。”中医认为素食是最益于养生的,只要我们将各种蔬菜进行合宜搭配,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健健康康地度过一个干燥低温的秋季。

  三、秋季水果的饮食搭配

  秋季是寒热交替的季节,由于酷暑耗损了人体大量的能量和津气,以至于阴阳失调,再者秋季干燥,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缺失,这个时候多吃点水果,可以使情况得到改善。但秋季吃水果也是有讲究的,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多吃点酸味的水果

  秋季气候干燥,身体最容易出现皮肤粗糙、口舌生疮、咳嗽和便秘等状况,这皆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尤其是消化液的不足。而一些酸味的水果中含有有机酸、单宁酸和纤维素等物质,能够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胃的蠕动。只有肠胃系统正常运转,才能使体内各种分泌正常,达到滋阴润燥的效果。所以说,秋季多吃一点酸味的水果,才能维持身体的生理机能,对抗秋燥。

  2)选水果分清体质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比如虚寒体质的人在秋季要吃温热性的水果,如龙眼、椰汁、石榴、荔枝等;实热体质的人要吃寒凉性的水果,如香蕉、芒果、香瓜、梨等。有些水果是平性的,比如苹果、葡萄、菠萝、橙子,这些水果在秋季均可食用。

  3)吃水果不要过量

  秋季是属于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盛产,在尽情享用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过量的问题,这样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比如水果吃太多会使肠胃的蠕动变缓,还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说,我们吃什么都要适量,吃得好、吃得对,便会促进健康,反之则会损害健康。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每一种水果也都有不同的性质,单纯的一种水果并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将不同的水果搭配食用。但是,水果的搭配并不那么简单,胡乱组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要想将它们进行合理搭配,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属性,具体而言,

  以下几点经验可以供大家借鉴:

  1)水果和水果搭配

  不同水果之间进行搭配的时候,可以先注意一下双方的颜色,例如红色和黄色(苹果与桃子等)、橙色和绿色(橙子和柚子等)皆适合搭配一起食用,对人体有益。还有一些水果也是可以相互搭配的:苹果与金橘、梨和橘子、葡萄与石榴、红枣、苹果、柿子、梨,这些都可以同食。但是,橙子和山楂不宜搭配食用,两者都是酸味,不但无法吸收营养,还会危害身体。

 

2)水果和食物搭配

  现在有许多人喜欢把水果和蔬菜搭配起来做成菜肴,比如拔丝苹果、肉炒菠萝等,水果和蔬菜的合宜搭配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肠胃的功能;和蔬菜搭配食用最多的水果是苹果和梨子。除此之外,下面几种也是可以相互搭配的:核桃与芹菜、红枣与芹菜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水果和蔬菜是切忌不能互相搭配:橘子与萝卜、牛奶,柿子与红薯、螃蟹,大枣与黄瓜、萝卜。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种水果的特性,掌握一些水果搭配的原则,就可以在满足胃口的同时,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在秋天,除了有众多新鲜的水果供我们食用之外,一些干果也开始陆续上市。干果的营养价值并不低于新鲜的水果,专家研究得出,水果在晒干之后只会流失水分和一些维生素C,其营养和新鲜水果几乎是相等的。但干果一般含有大量的糖分,吃多会导致血糖上升,所以也得适量食用才行。总体来说,以下几种干果最适宜在秋季食用:

  1)板栗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和桃、杏、李、枣并称“五大名果”,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和脂肪酸、糖分等,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身、活血消肿等功效,对腰膝酸软、腹泻、骨折、皮肤生疮、淤血肿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名医别录》中记载:“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现代的医学也证明,它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具有预防作用,是老年人最理想的果品,在秋季食用对多种疾病可以达到预防和调养的效果。

  (2)核桃

  核桃是最有名的“长寿之果”,是世界四大坚果之首,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有核黄素、胡萝卜素、钙、铁、磷等。《本草纲目》中记载核桃可以“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处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肠风。”现代医学也认为核桃有补脑的作用,对大脑和心脏有很显著的医疗价值,尤其适合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病人食用。秋季吃核桃,既能强身又能抗衰老,是非常好的果品。

  3)腰果

  腰果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它的含糖量是最高的,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钙、铁、锌等,对于脑中风和动脉硬化具有预防作用,同时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腰果还有美容的功效,其中的油脂可以润肠通便,使肌肤更加滋润,还能延缓衰老。在秋季经常食用腰果,可以提高抵抗力,使身体更加强壮,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秋季饮食的禁忌

  《饮食正要》中说:“秋气候,宜食麻以润其燥。”秋季是气候最干燥的季节,在饮食上要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加强对体内阴气的保护。同时,秋天又是疾病的好发季节,因此,在饮食上必须特别注意,针对每个月份,其禁忌各有不同:

 

农历七月

  此时应该注意尽量不食生蜂蜜,否则很容易导致中毒。有一些植物的花朵是有毒的,比如海棠、雷公藤、南烛花等,此时的蜜蜂采集了这些花朵的花粉再酿成蜜,容易含有毒素。此外,七月正是大雁孵化幼雏的时候,体内的雌性激素分泌最为旺盛,也不宜食用,否则会损伤神气。

  农历八月

  秋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但螃蟹在下霜前体内会含有毒素,食用以后容易导致中毒。因此,最好等到秋末或者是冬初下霜以后再食用螃蟹。

  农历九月

  秋季注重养阴,此时不宜食用生姜、狗肉等食物。生姜味辛性热,有发散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引起咳嗽,进而耗气伤神;同样的,狗肉也属于发物,此时食用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在食物的搭配上,秋季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种:

  螃蟹和柿子

  螃蟹中的蛋白质和柿子中的单宁酸结合会产生沉淀,而单宁酸具有收敛的作用,会对消化液的分泌产生抑制,致使沉淀物在肠道内滞留,引起腹泻、腹胀和呕吐等。

  火腿和乳酸饮料

  火腿中含有硝酸盐,乳酸饮料中则含有有机酸,两者结合后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亚硝氨,它有致癌的危险,长期食用会危害健康。

  维生素C和虾

  虾中的五价砷在和维生素C结合后会转化成三价砷,即砒霜,导致中毒。

  鸡蛋和豆浆

  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会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鸡蛋中的黏性蛋白和胰蛋白酶结合后也会阻碍蛋白质的分解,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   冬藏

  冬季包括从立冬到立春的这段时间,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六个节气。冬季气候寒冷,应该在饮食方面进行合宜地调整,以适应严寒的气候。

  冬季六大节气养生原则

  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立冬就是冬季开始的标志。其中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的农作物收晒完毕后都放入仓库里,动物们也开始准备要冬眠了。所以,立冬不仅代表了冬季的开始,还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冬季是人体内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季节,也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立冬这一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会选择各种山珍野味来进行大补,只有这样才能抵御严寒的入侵。

  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之后,气温开始逐渐降低,雨水在低温的作用下也变成雪花落了下来。但此时的雪量一般都比较小,并且夜冻昼化,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前后,阴冷晦暗的天气比较多,容易影响我们的心情,尤其是患有忧郁症的朋友,也容易使病情加重。此时除了饮食的进补之外,也要实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对身心进行调养。

  大雪

  大雪的意思是指此时的降雪比小雪时更大,天气也更加寒冷,各地的降水量相对也越来越少。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厚厚的雪花覆盖在地上,就像是给冬作物盖上一层棉被,为它们度过冬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此时的饮食要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丰富并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讲究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和温补助阳。

  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在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此后白天就会逐渐地变长,各地也开始进入最寒冷的季节。“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冬至就是“进九”的标志。

  在冬至这一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比如北方吃饺子、馄饨、宰羊等,南方则吃米团、长面线,同时这一天也是祭祖的日子。但此时的饮食进补千万不能盲目,应该“对症用药”,否则无法达到保健的目的。

  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当中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这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小寒过去之后,就要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天气越冷体内的阴气也就越盛,此时的饮食要多增加一点温热食物,来补益身体,抵御严寒的入侵。

  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中记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和立春交接,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除了进补量要逐渐减少之外,还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春天生发做好准备,也要多吃一点温散风寒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等,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每个季节的饮食原则都不相同,具体而言,在冬季我们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原则一:以养肾防寒为主

  冬季主藏,不仅自然界的万物如此,人类也是一样,只不过我们要藏的是体内的热量和生命的动力,即阳气。冬季是体内阳气最弱的季节,新陈代谢也比平时要弱,而肾是阳气的源头,要想使生命力强盛,必须对肾做好保护。

  冬季养肾最重要的是抵御严寒的侵入,在饮食上可以食用一些热量较高和滋阴潜阳的食物,比如羊肉、甲鱼、枸杞、韭菜、木耳、芝麻、海参、糯米等,只要使体内的阳气不受损害,自然可以舒舒服服地度过寒冬。

 

原则二:多食苦,少食咸

  《四时调摄笺》中记载:“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中医认为,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如果咸味吃太多,会使肾水更加亢盛,增加心脏的负担,此时只有多吃点苦味的食物,才能抵抗过于亢奋的肾水。

  再者,咸味过重还会使体内氯和钠的含量增加,使肾脏的负担加重,甚至还会诱发高血压。因此,在冬季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减少咸味食物的摄取才能调养身心,达到养生的目的,比如茶叶、啤酒、苦杏仁和巧克力等,都是适合在冬季食用的。

  原则三:冬季养神最重要

  “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中医上也认为,惊和恐都会对肾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在冬季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寒冷的天气会使我们的身心低落,出现抑郁、昏昏沉沉、嗜睡懒散等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饮食来对身心进行必要的调养。

  历代的养生家们都认为,清淡的食物能够使心情保持平和,具有静心的作用。现代的研究也证明,清淡的食物不但更利于消化,也能使浮躁的情绪得到改善。所以,我们在冬季必须适当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来达到养生、养心的目的,比如香菇、银耳、皮蛋、豆制品、海带、香蕉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原则四:保护双脚同样重要

  当我们的脚部受寒之后,会影响到内脏,导致腰腿痛、胃痛、腹痛、腹泻和月经不调等疾病。所以说,加强对脚部的保护势在必行,饮食上而言,在冬季就要少吃生冷和黏硬的食物,多食用温热的食品,这样才能为脚部提供能量。

  冬季相宜的饮食搭配

  一、冬季五谷的饮食搭配

  进入寒冷的冬季以后,由于气候的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更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因此,想达到养生的目的,为身体积蓄更多的能量,我们必须在五谷上下些功夫,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五谷的种类繁多,以下几种是特别适宜在冬季食用的:

  荞麦

  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玉麦,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食品。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酸、亚油酸、氨基酸和钙、磷、铁等,非常易于消化。中医认为荞麦味甘、性凉,具有健胃宽肠、清热解毒、脾积泄泻等功效,对疮毒、肠胃热积泻痢、偏头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荞麦中含有叶绿素和芸香素,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其中的黄酮还能降血糖和消炎、止咳平喘,所以,在冬季食用荞麦,对经常“三高”者具有很好的调养作用,达到保健的目的。

  燕麦

 

燕麦又叫做雀麦、野麦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铁、磷、锌等,被人们称为是“绿色食品新贵族”。燕麦味甘、性平,具有健胃益肝、补虚润肠和健脾止汗的功效,非常适合盗汗、体虚自汗和肺结核病人食用。

  燕麦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减少胆固醇在大、小肠被吸收的机会,将其排出体外,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它还能阻止小肠对淀粉的吸收,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对血糖进行调节。燕麦中的膳食纤维也可以润肠通便,解决便秘为老年人带来的烦恼,其中的矿物质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防止贫血的发生。所以,在冬季每天食用一点燕麦,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蚕豆

  蚕豆又叫做佛豆、仙豆、南豆等,相传是由张骞从西域引入。它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钙、铁、磷,具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清热利湿和涩精止带的功效,对高血压、咳血、妇女带下、中气不足和倦怠少食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此外,蚕豆还有消肿和抗癌的功效,对蛋白质缺乏引起的水肿、胃癌和食道癌具有调理作用,其中的膳食纤维还能降低胆固醇,加强肠胃的蠕动,利于通便,非常适合在冬季食用。

  要注意的是,虚寒的人和对蚕豆过敏的人不能食用蚕豆,痔疮出血、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尿毒症和遗传性贫血的患者也不宜食用。

  豌豆

  豌豆又叫做麦豆、毕豆、荷蓝豆等。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钾等,具有益中气、消肿、止泻痢、利小便的功效,对脾胃不适、心腹胀痛、脚气、水肿、呕吐、泻痢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豌豆的食用方法很多,既能和蔬菜炒着吃,也能磨成粉后做糕点、粉丝、凉粉、豆馅和面条,还能做成罐头。豌豆中的维生素A还有润肤的作用,在冬季食用能够改善皮肤干燥的状况。所以,在冬季食用豌豆,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除了以上几种之外,小麦、白米、糯米、薏仁、大麦、黑豆、黄豆、红薯和花生等,也是非常适合在冬季食用的。

  (一)冬季面食

  在冬季,为了获取更多的热量,人们往往会摄取很多的肉类,这样很容易导致高血脂、肥胖和便秘等疾病。其实五谷杂粮对我们的身体更加重要,只不过每天一定要吃,口味又比较单调,因此,不受人们的喜爱。下面介绍一种面食的特殊调理方式,既美味还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萝卜丝饼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萝卜既可以做菜、做汤,也可以做成馅,和面粉搭配吃,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其味道绝不亚于三鲜馅或肉馅。

 

萝卜丝饼的调理方式是这样的:先把面粉和好,萝卜洗净去皮后削成丝,加入适量的盐拌匀,再把汁挤干;放入虾皮、葱末、姜粉、白胡椒粉、盐、鸡粉、熟油做成馅;把面团揉成圆片,放入适量的馅包好,用手压成圆饼;在锅里放油,油热后把饼放进去,用小火煎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面粉最好是用烫面,这样才会比较柔软,萝卜丝在拌馅前也要把里面的水分挤出来,避免包好以后出水。在煎饼的时候要盖上盖子,既可以用锅内的温度把饼烘熟,还能防止水汽蒸发造成饼皮过干。

  (二)冬季补肾粥

  清代的黄云鹄在他的《粥谱》中说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润津,四利嗝,五易消化。”自古以来粥就是养生的佳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里,要想使身体更加强壮,抵御风寒,更离不开粥。

  粥的种类繁多,以下几种是比较适合在冬季食用的:

  腊八粥

  腊八粥的调理方式各地均有不同,但大多是以糯米、红豆、花生、莲子、桂圆、红枣、松子、葡萄干等煮成。腊八粥健脾益肾、润肺止咳、滋补虚损,在冬季食用可以说是养生的佳品。

  黑豆米粥

  将适量的黑豆、米和芝麻一起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熬成粥,在食用的时候再调入一点蜂蜜即可。

  此粥具有补肝肾、填脑髓、润五脏的功效,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在冬季食用。

  山药薏仁粥

  将山药切成小丁,薏仁捣碎洗净,然后两者一起放入煮粥即可。

  此粥具有润肺生肌、补阴健脾、止咳止血的功效,在冬季每天吃上一碗,可谓养生良药。

  皮蛋鸡肉粥

  将鸡肉切成小丁,用水煲成浓汤,接着把鸡肉取出来,放入米煮粥,煮熟后再放入鸡肉、皮蛋和调味料就可以了。

  此粥具有养五脏、开胃生津、补益气血的功效,在冬季食用还具有活血舒筋的功效,特别适合气血亏损的人食用。

  红枣糯米粥

  将红枣洗净后先用清水浸泡,米洗净后放到砂锅里煮粥,煮沸的时候放入红枣和调味料,用小火煮熟即可。

  此粥具有健脾益气、止渴生津和养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合贫血、慢性肠炎和营养不良的人在冬季食用。

  (三)冬季滋补汤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汤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不可缺少的用餐佳品。尤其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饭后喝上一点热乎乎的汤,更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下面介绍几款适合在冬季食用的汤:

  花生红枣汤

  将适量的花生和红枣洗净后一起放进沙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再用文火炖烂,然后放入冰糖稍微一煮即可。

 

此汤具有健脾补肾和益气养心的功效,味道浓郁,鲜美可口,非常适合在冬季食用。

  香菇土鸡汤

  将鸡处理干净后放入炖盅里,再放入泡软的红枣和香菇、调味料,一起炖熟即可。

  此汤具有健脾补肾、疏通血脉和滋润五脏的功效,尤其适合老年人和体虚的人在冬季食用。

  三元汤

  先把莲子用水泡好,然后和洗净的大枣一起放进锅里煮熟,再放入桂圆肉和白糖调匀即可。

  此汤具有补阴养肾、健脾利胃和安神养血的功效,冬季是主藏的季节,这时食用三元汤更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海参木耳汤

  将木耳泡开洗净,水发的海参洗净切成丝,猪大肠洗净后切段。将三者一起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煮烂调味即可。

  此汤具有滋阴养肾和养血补肠的功效,冬季食用还能除燥凉血。

  银耳乳鸽汤

  将银耳泡发后洗净,乳鸽洗净切成小块,将银耳、乳鸽和蜜枣一起放进煲里煲制两小时,最后放入银耳再煲半小时调味即可。

  此汤具有养肾补虚、健脾润肺的功效,在冬季食用能具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二、冬季蔬菜的饮食搭配

  俗话说:“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冬季阴盛阳衰,此时,人体最容易受到寒邪的入侵,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冬季也是进补的最好时机。民间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只要能好好利用冬季来补益身体,自然可以为健康打好基础。

  冬季的饮食应该以补肾养阳为主,温性和热性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但是,一味暴饮暴食只能填饱肚子,却无法达到养生的效果。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里,养生得选对菜肴,适合在冬季吃的蔬菜有很多,每一种蔬菜都能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营养,达到不同的保健效果。

  白菜

  白菜是冬季饮食中最重要的菜肴,素有“百菜之王”的美称,《津门纪略》中记有“黄芽白菜,胜于江南冬笋者,以其百吃不厌也。”白菜味甘、性平微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脂肪和钙、铁、磷,具有清热解毒、养胃生津、利尿通便和除烦解渴的功效,对便秘、丹毒、肺热咳嗽和漆疮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名医别录》中也说白菜“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毒。”冬季的蔬菜本来就比秋季少,白菜不仅味道鲜美,价格也很低廉,可以说是冬季饮食中最健康实惠的蔬菜。

  莲藕

  莲藕又叫做荷藕、水芙蓉、君子花等,甘甜爽脆,既能生吃也可以炒菜,并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清朝咸丰年间,更被钦定为御膳贡品。莲藕味甘、性温,具有健脾益胃、生肌止泻和补益养血的功效,对烦躁口渴、食欲不振、肺热咳嗽和脾虚泄泻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草纲目》中将莲藕称为“灵根”,老年人经常食用莲藕可以安神健脑、开胃养血,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肺结核病人在冬季食用莲藕,也能达到润肺止咳的功效。产后的妇女忌食生冷,但对莲藕却无所顾忌,经常食用还有消淤的作用。由此可见,莲藕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更是体虚者的最佳补品。

  萝卜

  萝卜又被人们称为“土人参”,古代的人说:“萝卜上市,郎中下市。”意思是说萝卜上市以后就不再需要医生了。现在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有的地方甚至还说:“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可见萝卜的确是一个好东西。

  萝卜味甘、性平,具有健胃消食、清热利尿、止咳化痰和解毒除淤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祛邪热气”,它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软化血管,降血压和降血脂,对动脉硬化、心脏病和胆结石都具有预防的效用。

  萝卜既可以做成菜肴,炒、煮、凉拌味道皆鲜美,还能生吃,也可以做成酱菜、泡菜等。在冬季经常食用萝卜,对中老年人能够达到更好的保健作用。

  韭菜

  《本草拾遗》中记载:“韭菜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泄臼脓、腹冷痛,并煮食之。叶及根生捣绞汁服,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欲发者;亦杀诸蛇、虺、蝎、恶虫毒。”此外,它对冬季的好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是冬季必备的保健蔬菜。

  香菇

  香菇也叫做花蕈、厚菇、花菇、冬菇等,在中国食用的历史悠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是“菇中之王”,此外,还有“素中之肉”和“植物皇后”的美称。香菇味甘、性平,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具有健脾利胃、益气补虚和活血养血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香菇能“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其中的维生素还能对肺结核、糖尿病、神经炎及传染性肝炎具有治疗的作用;氨基酸则能降血脂、降血压;麦淄醇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预防骨质疏松症。现在,香菇还被推荐为航天员的必备食品,在冬季多食香菇,对身体大有裨益。

  香菜

  香菜也叫做胡菜、 葛草等,因为它所特有的香味,常被用来作为菜肴提味和点缀之品。香菜味辛、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烟碱酸和钙、铁、磷等,具有解毒止痛和开胃消食的功效。

  《食疗本草》中记载香菜可以“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热饼裹食,根发痼疾。”它对风寒感冒、麻疹、头痛、腹胀、腹痛、丹毒等病症都具有治疗的作用,还能增强食欲,特别适合体弱的人食用。在冬季食用香菜,对稳定中老年人的血压也有很好的效果,更能达到保健的效果。

 

了解了这些冬季可以食用的蔬菜之后,还要掌握一些冬季饮食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意荤素搭配的平衡。只吃素或者只吃荤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荤菜和素菜的合宜搭配。

  (2)注意阴阳的平衡。食物有性味之分,每个人的体质也各有不同,这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合宜地选择饮食,维持身体的健康。

  掌握了这些原则后,下面推荐几款冬季的美味佳肴:

  地三鲜

  准备材料:马铃薯、茄子、青椒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三者分别洗净,马铃薯和茄子去皮切成滚刀块,青椒切成小块。先把马铃薯放进热油锅中炸至金黄后捞出,再把茄子炸黄,放入青椒略炒后捞出。在锅里放入葱花爆香,加入高汤、马铃薯、茄子、青椒和调味料略煮,最后,以水淀粉勾芡即可。

  这道菜结合了马铃薯、茄子和青椒的优点,在冬季食用能够增强食欲、祛寒、祛湿,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五彩素炒

  准备材料:金针菇、香菇、胡萝卜、白菜、油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金针菇和香菇用清水泡软后切成丝,胡萝卜洗净切丝,油菜洗净切段,白菜洗净切条。先将萝卜丝放进油锅中略炒,再放入油菜、白菜、香菇和金针菇翻炒,最后,放入调味料炒熟即可。

  在冬季人们普遍情绪低落,容易陷入忧郁情绪的人不在少数,此菜正好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不仅营养丰富,也能对心理产生保健的效果。

  猪肉炖白菜

  准备材料:猪肉、白菜各适量。

  调理方式:将猪肉和白菜分别洗净,先把猪肉放到锅里炒至变色,然后取出来,在锅里放糖炒成焦色,加入高汤和调味料,接着将猪肉放入煮滚,再以小火把肉炖烂,最后,放入白菜炖至入味即可。

  白菜和猪肉搭配既能增加肉的鲜味,还能减少致癌物质亚硝酸氨的产生,在冬季食用能够补充足够的营养。

  马铃薯牛肉

  准备材料:马铃薯、牛肉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牛肉用大火翻炒,再放入马铃薯块和蒜、砂糖等调味料炒匀,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闷煮,等水快干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此菜不仅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清淡的马铃薯也可以消减牛肉的油腻,充足的热量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特别适合在寒冬食用。

  木耳炒山药

  准备材料:黑木耳、山药、淀粉各适量。

  调理方式:先将木耳以温水泡发,山药去皮后切成片,和太白粉拌匀,接着放进油锅中炸至微黄,捞出后下葱、姜爆香,再放入木耳和调味料入味,最后,放入山药炒匀即可。

 

此菜具有健胃补肾、滋阴清热和养血益气的功效,尤其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在冬季食用。

  三、冬季水果的饮食搭配

  俗话说:“天天五蔬果,健康常伴我。”水果对身体的好处是人人皆知的,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吃点水果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营养,还具有滋润肌肤的作用呢!

  但是,吃水果也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种水果便拼命吃,不喜欢的则看也不看。冬季吃水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多吃温热性的水果

  冬季气候寒冷,我们的身体会消耗更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仅凭蔬菜的供给是不够的,因此,要从水果入手。中医认为,温热性的水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补养正气,具有抵御寒冷的作用,更可以预防感冒,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热量。例如,大枣、桂圆、椰子、荔枝、柿子、橘子等,都可以在冬季多吃一些。

  2)吃水果要结合自己的体质

  水果的性味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体质也不一样,吃对了便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相反则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就要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梨、香蕉等;胃酸的人则要少吃酸味的水果,如山楂、李子、柠檬等;心脏病和水肿病人则不能再吃水分较多的水果,如西瓜等。唯有了解自己适合吃什么,才能了解养生之道。

  3)加强对皮肤的保护

  冬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使皮肤出现干裂发痒的状况,这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地吃一些水分较多的水果,来补充体内水分的缺失。例如甘蔗、梨、西瓜和香瓜等,皆可以多吃一点,可使皮肤变得水嫩。

  4)腐烂的水果不要吃

  很多人认为冬季气温低,细菌都被冻死,吃水果的时候,把烂掉的部分挖掉照吃不误。其实,这种吃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水果的一部分腐烂时,在它周围1厘米的果肉都会被毒素感染,这些毒素还会透过水果的汁液继续扩散,使得整个水果皆含有微生物的代谢物。而当人吃了这种水果之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状况,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在冬季吃水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如果有腐烂或者发霉的部分,当它腐烂的面积超过整个水果的1/3时,最好不要再食用,建议将它扔掉以免感染病毒。

  知道吃什么之后,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该怎么吃。一般来说,在冬季可以进行以下搭配:性温的水果可以互相搭配食用(比如山楂与核桃,红枣和桂圆);性寒的水果则不宜搭配食用(比如哈密瓜与香蕉);酸甜味的水果可以互相搭配食用(比如香蕉和西红柿);酸味的水果不能搭配食用(比如柠檬和橘子等)。

 

只要我们了解每种水果的口味和性质,再遵循以上的几点原则,在冬季里照样可以搭配出美味的水果大餐。这样既享了口福,还能为身体补充更多的营养素,让我们能够以健康的体魄去度过寒冷的冬季。

  冬季饮食的禁忌

  冬季的饮食讲究养肾、养心,适宜食用一些热量高、清淡和苦味的食物来进行滋补,但生冷和黏硬的食品应该忌食,因为这些食物不但会损害脾胃,还会导致足部受寒,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内脏,引起腹泻、腹痛、胃痛、阳痿、月经不调和腰腿酸痛等病症。

  针对每个月份,冬季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农历十月

  十月的天气开始变得寒冷,此时人体的肺气比较虚弱,而肾气则很旺盛,在饮食上要忌食生椒,因为生椒性热味辛,在冬季食用会对人体的血脉造成损伤。此外,在这个月份不宜食用的还包括猪肉和莼菜,因为猪肉会对肾造成损害,导致体内阴阳的失衡,而莼菜性寒,此时食用会损伤脾胃和肾脏,引起胃痛和胃炎。

  农历十一月

  在这个月份不宜食用的食物包括蚌肉、螃蟹、鳖肉、海螺和生菜等,这些海鲜都是性寒之物,虽然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在冬季食用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尤其是患有胃病和体质比较虚弱的人,食用以后会导致腹泻、发热和伤风等病症。生菜也是性寒之物,此时食用会损害心脏,危害健康。

  农历十二月

  此时天寒地冻,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之一,很多蔬果因为霜冻的影响,流失许多营养素,食用后会对脏腑造成损伤。此外,炖猪肉也不要食用,因为它会对体内的神气造成损害。

  此外,在寒冷的冬季以下食物也是不宜食用的:

  橘子

  橘子含有的热量较高,食用过多会导致上火,尤其是在冬季,更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和咽喉肿痛等病症。

  带黑斑的红薯

  红薯表面上的黑色斑点是被黑斑病菌感染所引起的,其中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等物质,会使红薯变得又硬又苦,食用以后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损害,引起中毒。

  过热的饮料

  饮料的温度过高会对皮肤黏膜造成伤害,并且在高温下蛋白质也会变质,在进入人体后,还会造成肠胃道黏液发生不可逆的分解,不仅降低了饮料的营养,更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砂锅菜

  将蔬菜放进砂锅里长时间地炖煮,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质,凝胶液体大量释出,韧性增加,造成口感的下降,对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产生影响。此外,用砂锅炖菜也会造成其他营养素,比如矿物质的流失,而且食物中的异味无法排出,戊酸及低脂肪的残留更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未腌透的酸菜

  酸菜如果腌制不彻底的话,会残留大量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进入人体之后会使血红素发生氧化,致使红血球失去携氧的功能,引起身体缺氧,导致气促、胸闷、乏力和精神不振等症状。同时,它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简单阅读,同样精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