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释放“后发力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19:05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湖南释放“后发力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
本报赴湖南采访组 《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7日   01 版)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沙城市新貌。
为什么是湖南?
3年前,中部的湖南,没有过硬的经济基础,却承担起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天,是2007年12月14日。
3年后,还是湖南。
2010年8月2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通过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确定“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争取率先建成“两型社会”,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两型社会”,不再只是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梦想”,将成为湖南全省人民实实在在的未来生活。
重大的历史使命,重大的历史机遇,重大的现实挑战。
“两型”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湖南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释放出巨大的“后发力量”,驶上绿色发展快车道。
“绿金”的魅力
“两型”试验,是金字招牌、政策红利,催生强大竞争力
“绿金!”
7月上海,由湖南主办的投资“洽谈周”中,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项目,点燃了德国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热情。
无独有偶。
8月初,宝岛迎来“2010年台湾湖南周”,“两型社会”建设也成了最大的“金字招牌”。双方签署41个投资合作项目,总额16.17亿美元。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给湖南省最大的‘政策红利’。”提及“两型”试验,许多官员、专家这样形容。
先行先试的历史机遇,敢为人先的湖南已盼了多年。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湖南,是全国5个粮食输出省之一,用占全国3%的耕地保证了占全国6%人口的用粮。这成就了湖南“水稻第一大省”的骄傲,却始终没甩掉中部欠发达省份的标签。
综合了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征,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又兼备绿色发展的基础和潜质。这两点,正是国务院推进“两型社会”试验,选中湖南的重要原因。
此后两年多时间,“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大步向前,从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周边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5市;又从“3+5”城市群,扩展至全省。
也有人心中打鼓:搞“两型社会”建设,会不会制约湖南经济发展?
湖南省委副秘书长贺安杰的答案是,应该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后发地区搞‘两型’,困难很大;但不搞‘两型’,现在和将来的困难更大。在国内外都在转方式的大势下,走‘两型’道路不但不会影响发展,反而会成为最大的竞争优势。”
山清水秀,是湖南最好的发展资本;“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湖南发展最大的竞争力。如今,这已成为湖南的广泛共识。
实践的答案,令人振奋:
GDP历史性突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湖南经济却逆势而上。2008年首次进入GDP总量“万亿俱乐部”。2009年,全省GDP再涨13.6%;全省万元GDP能耗则下降5.1%,降幅创历史新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2005年相比,2009年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提高3.7%和0.5%,一次产业比重降低4.2%。
特色行业做强做大。2004年,最大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仅396亿元;2009年,有了机械、食品、文化等7个千亿级“巨无霸”。
不小的成绩面前,秉承先忧后乐精神的湖南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两型”也是“两难”——
“两型”建设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如何协调;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如何解决;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碰撞,如何统筹;旧体制老机制对“两型”试验的掣肘,如何突破?
这些深层次的冷静思考,在烈日炎炎的8月,化为省委、省政府刚刚通过的这份转方式、建“两型”决定,正视困难,指明方向,确定思路,提出要求。正在起草的湖南省“十二五”规划,将对加快转方式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和指标。
这份在全国率先通过的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的转方式决定,凝聚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深思熟虑和科学决策。而其广泛地征求意见,又最大程度地反映了湖南的民声民情、吸纳了民意民智。
在省委书记周强看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抢占新一轮制高点、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湖南将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为推动体制改革、科学发展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这是中央交给湖南的重大任务,也是湖南的重大机遇。湖南将全力打好这场大硬仗!”周强的决心,代表了6000万湖湘儿女的心声。
长远的实力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乱发展,就是发展
“两型社会”的愿景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然而通抵的道路却没人走过。这条路上,政府、企业、城市、乡村,方方面面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摸索者们不约而同碰到过数字难题。
创业初期,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选择战略投资者时,犯了难:是接受私人老板给出的每股4元,还是与只报每股1.8元、却拥有良好前景的湖南电广传媒合作?
坚持走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湘潭九华示范区名头日渐响亮。曾有一个产值40亿元、但占地2000亩之多的塔吊生产企业意欲入驻,要还是不要?
享有湖南“金三角”美誉的昭山,有美丽的仰天湖,一度受无序发展的“吃鱼一条街”困扰。拆掉这条街要1个多亿。拆还是不拆?
其实,这是同一道难题:要眼前短暂的可能后患无穷的蝇头小利,还是长远发展的宏大蓝图?
拓维选择了电广传媒。副总经理张忠革给出的回答是:“不要贵的,只选对的。”在他看来,企业要靠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九华坚定地向低劣质企业说“不”。一手创办九华的湘潭市副市长杨亲鹏说:“发展最大的困难,在于是否经得起诱惑。”
杨亲鹏曾在县开发区招商,颇有成绩;但用20天跑遍全国17个工业园区后,他反思“犯了错”:不该“捡到篮里都是菜”!九华如今的成功,他这样概括:“产业发展须走园区之路,园区须走集群之路,集群须走‘两型’之路。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两型’的。”
昭山去年坚决拆掉了所有违章建筑。示范区综合管理部副部长严学文相信:“发展要耐得住寂寞!我们会倍加呵护这片绿色,为她找到最好的‘意中人’。”
中部后发崛起,必然会碰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对渴望崛起的湖南来说,不但要现在的实力,而且要未来的实力;不但要短期的实力,更要长远的实力。加快转方式,走“两型”发展之路,才是符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根本之道。
洞庭湖畔的岳阳纸业,每生产1吨纸,环保投入超200元;近年来环保总投入已超4亿。这么大的环保投入,值得吗?
“值得!我们要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勇为告诉记者,“只有向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企业转型,纸企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空间”。
“只要绿色GDP,决不能再走以前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老路。”这正成为湖南上下一致的切实实践。
只有创新,才能抢夺发展制高点,才能引领未来制高点。在湖南,南车株洲、中联重科、博云新材料、中电48所,等等,一批创新型企业风生水起。
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边走边看,党群工作部部长张良荣很是自豪:“给上海地铁1号线进口机车换‘中国心’,运能大大提高。”“自主研发6英寸晶闸管,比国际同类产品降价30%以上。”“收购全球半导体巨头,拥有了国际领先技术‘IGBT’”……
如今的南车,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先行者”到“自主创新领导者” 的历史性蜕变,前景诱人。
转方式,建“两型”。湖南把自主创新当作核心动力,用它撬动发展提速前行。去年,湖南在财政压力增大情况下,仍设5亿元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全省专利申请量超1.5万件、授权量7500件,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居全国第三。
国际标准,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采访中,我们一再听到类似表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面向全球招标;昭山示范区将自己定位于“国际品质”,要求规划至少50年不落后……背后,是对长久发展、长远利益的更多关注、更高追求。
“一体”的合力
区域发展,环境治理,城乡统筹……“牵手”带来更大效应
28年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议首次提出,却终被搁置。当时普遍的观点是,长株潭已是湖南最富裕区域,省里政策不应再倾斜。
28年后,长株潭已向经济一体化大步迈进,经济总量占全省42.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50%。此时的湖南人却认为,长株潭一体化进程还不够快,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仍需加强。
认识不断升华。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深入人心。
事实上,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两型”试验2年多来,一体化融合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规划一体化。八市要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在一个示范区内部,也要科学规划。比如,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就采用了国际上最流行的“反规划”建设理念:先确定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区域,再确定开发区域。这里近2/3的面积被保护起来。
先导区党工委委员李爱诚解释,这意味着优先保护绿地、山体等良好生态,使之将来不会因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因素遭到破坏。
建设一体化。长株潭通信同号升位,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并网升位的城市群,通讯资费下调,三市400多万固话用户、800万移动用户直接受益;“3+5”城际铁路6月开工建设……在即将迈入的“十二五”,这里将实施示范区管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建设、户籍社保等十个“一体化”,“两型”建设日趋丰满立体。
一体化进程中,也有障碍。比如现有行政区划的体制性障碍。如何破除?
湘潭市将湘潭县1个乡镇划归雨湖区,将3个乡镇交九华、昭山示范片区托管;长沙市将望城县3个镇划归岳麓区管辖。行政管理学专家这样点评:“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改革拆除了行政体制壁垒,让‘两型’试验走得更顺畅。”
湖南的环境治理一体化,同样值得关注。比如,湘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上下游联动、城乡联动、水路联动、江湖联动、部门联动,全力推进。
曾是湘江“污染大户”的株洲冶炼集团,花20个亿进行循环化改造。党委副书记邓灿烂的观点是:“转方式,不仅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我们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坪塘老工业基地,位于湘江长沙上游,曾聚集了大批水泥、建材和化工企业。2009年6月,这里启动污染企业产业退出,将在今年底完成。全部退出后,河西地区每年可减少向湘江排污15万吨……
“对污染企业的退出,坪塘采取了三种模式:政策引导,限期退出,倒逼机制,解决了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单由谁来买的问题。”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表示,要通过环保体制改革,建立对生态环境的区域性、流域性和全域性保护。
就这样,这条湖南“母亲河”的水清澈起来。
6月21日,《湖南省湘江流域管理规划》顺利通过评审。它的出台,有助于打破地方保护的阻隔,更好地对湘江流域整体保护。
“把湘江打造成中国莱茵河”,这是湖南的豪言。对湘江的一体化治理、保护,让这个目标离现实越来越近。
“两型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不能忘了农村。
见到李联华时,他汗流浃背,刚刚从城里送葡萄回来。
59岁的李联华,是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农民。他跟镇里签订了葡萄园种植项目,利用自家8亩地,又租了2亩地。如今每年纯收入10多万,最忙时要雇上5、6个人帮忙。
新墙镇的农民,大多有3份收入:种田,打工,出租土地。镇党委书记王靖告诉记者:“土地向大户、向能人集中,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促进产业发展,还促进农民增收。”
先行的活力
一项项全国首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发展环境
没有模本,没有范本,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只有从无到有的开拓创新、先行先试。
7月21日,“两型社会”建设的6项试行标准新鲜出炉。
记者从长株潭“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手中接过这本“标准大全”,厚厚一沓,像中学课本,涉及“两型”产业、企业、园区、县、镇、农村六大类。这些标准经“两型”办精心梳理,特色鲜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比例不低于70%;LED灯饰普及率不低于45%;太阳能普及率不低于60%……这些标准,会根据现实状况,动态修订。
“标准既结合了湖南的现状,也带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陈晓红告诉记者,在产业标准上,参考了日本京都等城市群标准;在环保标准上,参考了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北九州等标准。
新生事物,必然遭遇新旧观念的交锋,也必然面临旧体制的“掣肘”。如何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给“两型社会”建设腾飞的翅膀?
湖南代省长徐守盛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涉及经济一个领域,还包括社会、体制等方方面面内容。应当从规律上来把握,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在先行先试中探索路径。
湖南敢闯敢试的背后支撑,是一份成熟的理性:把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作为试验区最大的政策和机遇,在制度和机制层面确保“两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推进。
两年来,突出创新驱动,湖南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第一个成立长株潭“两型”办,从省到市一直延伸到县,全面统筹协调“两型”建设。“不越位,不缺位”,陈晓红这样定位“两型”办的角色。1年多来,制定规划、参与立法、发布标准、考核督促,等等,新机构成功扮演了“两型社会”建设统筹协调人的角色。
第一个为“两型”试验进行地方立法——《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用法律规范,用法治“护航”。在此基础上,省里牵头编制了12个专项改革方案和16个专项规划,各市、县编制了实施方案和下位规划。
第一个编制区域系统性融资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系统性融资规划》,与国家开发银行紧密合作,破解“两型社会”建设的资金瓶颈。目前,“两型”试验区内的投融资平台已达13个,发行债券102.8亿元。
第一个试点环境污染责任强制性保险,将化工等高污染企业作为重点范围,并在全国成功实现受理环境责任险理赔。截至目前,湖南全省投保单位已达140多家。
第一个出台地方性行政程序规定,正在加快制定全国首个政府服务规定。湖南省政府法制办主任许显辉表示,行政程序规定明确政府怎么做,政府服务规定明确政府做什么,两者相辅相成,加速湖南省各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的法治软环境。
哪里有改革,就有突破;哪里有创新,就有进步;哪里有先行先试,就有发展活力。
全面启动资源节约、产业优化等核心改革,配套推进投融资、财税等体制创新,两年多来,曾经制约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诸多难题,正在一一破解。
有专家指出,这些体制机制创新的积极探索,这些加快转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不仅仅是湖南的财富,也是全国的财富。对于和湖南处在相近发展阶段的中西部其他省份,甚至东部发达省份,都具有积极而现实的借鉴意义。
后劲十足,后发制人,后来居上。
未来5年,长株潭试验区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两型社会”建设也将在湖南全省纵深推进。一个代表中国未来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蓝图,将一步步变成现实。湖南正紧紧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机遇。
科学发展看湖南,中部崛起看湖南。
(本报记者吕明军、吴兢、李鹤、颜珂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