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 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1:04:27
李 元
很多朋友向我介绍“色影无忌”,认为它是华人摄影界具有非常创意性和影响力的摄影对谈。其实说来,在这个网站里,也曾经有几次有人谈论过我的一些摄影追求。由于每次我得知消息总是过迟了,一直未能参与这些讨论。在10月份的《摄影之友》,吴欣还编辑以“可以和他直接沟通….这也是李元所希望的”结束她对我的采访,鼓励我和读者影友之间的沟通。的确,摄影被称为“视觉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它既是表现,但更是沟通。而任何沟通,在我认为,总应该是双向的。不论在我教学或是摄影的经历上,我总觉得对方的问题和反应会为我带来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认识和体会,不仅扩张我的视野,也帮助了我在作品或文章里沟通的能力。
记得在2001年,我曾以“135相机和风光摄影”为题,在一些佳能公司所举办的几个讲座里谈到我拍摄风光的一些体会时,曾有网友在“色影无忌”上,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其实,摄影的应用既是广泛,也因个人的偏爱而异。在艺术的追求上,特别在器材的使用这个问题,总不会是那么黑白分明的绝对。
在今年初,我在《中国摄影》的“灯下漫谈”一栏中谈到把诗词的表达手段应用到摄影里。这几篇文章被网友转载到“色影无忌”上。也曾经引起一些网友的诗兴。真正地来说,不论在任何一种媒体里,思维的表达建立在创意者沟通的能力。不论是用诗词来配照片,还是用照片来阐述诗词,如果需要借助另一种媒体来说明自己的追求,在我认为都只能说明自己对摄影媒体本身的“字汇”和它的独立性发挥得不够充分。
今天国内摄影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摄影爱好者,在摄影广泛使用的今天,我们除了需要接受摄影的多元性以外,可能也有必要来探讨摄影的深度。
我在这里把我对摄影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先说出来:
在我认为,摄影和其他媒体的基本上的差异在于摄影是实物成像。特别在风光摄影里,摄影者必须先由观察从而有启发,很难说一开始就想创意或是谈深度。当然像郎静山的摄影或是目前的一些人像摄影以至当今的所谓观念摄影,在这些追求上,摄影只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工具,那就是另外的一个出发点了。我总觉得风光摄影的极致就像传说中所说的曹植的七步诗一样。通过观察而发现(也得到了)对当时现象的命题,而需要在现象消失之间掌握住它突发的瞬间。
对我来说摄影的追求是一个兴趣,但也是出自一个概念。而且,每一个动机,选择和实践也和我个人的性格与习性分不开的。对于网友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我做了一些择要的回答,我想在这里,再从一些基本理念上做一些原则性的答复。
在我的摄影追求上,我用了十六个字来概括:“以影会友,以影求知,以影养性,以影寄情”。在1982年,当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我来国内交流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以影会友”。现在在摄影界,这四个字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当然,这既不是我的专利,也不是我的“发明”,在过去就有“以文会友”和“以武会友”的说法。在“以文会友”的观点下,一人做诗他人和。有兴趣的文章相互传阅。“以武会友”,就不同了,即使在所谓“点到为止”的友谊相会情况下,也总有个高下。对我来说,我的“以影会友”所指的是和“以文会友”同样的精神。
在“以影求知”这方面,我第一次的体会是在开始拍照的头一个秋天,突然间我发现野外的色彩似乎从来没有那么丰富过。我意识到为什么照相机被认为是“第三只眼睛”。它让我找到了很多我在过去忽略的,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通过摄影,我的视野变得开阔,而在摄影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为我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鼓励我去寻求解答。如果说在讲座或者在网上,大家觉得我对一些问题有明确而且说得出来的解释,这多是“以影求知”为我带来的。其实在网上有人谈到所谓“深度”,我觉得在这方面这可能也是“以影求知”为我带来的。
“以影寄情”是很多人都谈到的。的确,我在摄影上找到了一条表达的渠道。
从早年到了一个国家公园的时候,我那种不放过任何一个景点的急躁,到今天我们在这里谈“深度”和避免“急功近利”的认识,在我认为,这也是因为多年来的风光摄影,让我认识到在这个追求里,不是我在那里刚愎自用的“创意”,而有需要保持“不是我想拍什么,而是体验到老天爷让我拍什么“的心态。找到了一种“细水长流”逍遥的情趣。当我投入到摄影里,我似乎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困惑,走进到一个无我的环境里。这也许就是“以影养性”的收获。有人说摄影是肤浅的。摄影之所以会被很多人认为肤浅,是因为今天的摄影器材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在偶然的机遇下得到“拍到好照片”的满足。从而为一些爱好者带来“没有好的就不拍”的自信和误识。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在我认为,摄影永远在于找寻和探讨。也就是因为这样,在我的网上,我用了“李元参影”这个名词。它带有一种不懈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