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两依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30:20

聚散两依依

陈新闻《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6日   24 版)

  从几千年前的《诗经》到现代前卫的诗歌,从等级森严的西周王朝到自由开放的新中国,从神州大地到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都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话题。几千年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只要听说了这个故事,就会为之感叹!牛郎织女故事具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多年以来,中国民俗专家大多从民族情感的角度来分析,认为“牛郎织女”传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感情,表达了大多民众对家庭团圆式安宁生活的向往,其中男耕女织、儿女成双的情节,是古代中国民众最容易接受的文化模式。

  牛郎织女故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那就是灵魂的“聚散两依依”。从故事情节上看,在牛郎织女故事中,“聚”和“散”变换空间,交替进行,扣人心弦。在人间,牛郎和织女相聚相爱,却遇到阻力,被王母娘娘拆散了。“散”了以后,能不能再“聚”呢?答案是肯定的。故事就这样从人间又转换到天上,牛郎和织女在银河上相“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只有一夜相聚的时间,“聚”了以后还要“散”!牛郎痛苦,织女幽怨,读者们、听众们也不高兴,怎么办呢?这就有了年年相聚、岁岁分散、周而复始的凄美千年七夕。

  从情感上来看,七夕夜之前,是三百多天的相思。距离产生美,就有了“聚”的愿望,时间越长,这种愿望越强烈。

  好不容易等到七月七,可是“聚”的时间只有一夜。可以说,“聚”的开始,就是“散”的开始。空间产生爱,后来的三百多天,无论是人间的牛郎,还是天上的织女,无论是银河东边的织女,还是银河西边的牛郎,都在苦苦等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七月七的“聚”。

  “散”是“聚”的开始,也是“聚”的延续;“聚”是“散”的噩梦,更是“散”的奢望、“散”的追求。“聚”的结果是“散”,无限惆怅。“散”的漫漫等待是“聚”,刚一相聚,却又要面对“散”的无奈,无限感伤。

  年年岁岁“聚”相似,岁岁年年“散”不同。地老天荒,爱情不死,矛盾交织,交替轮回。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故事有这样的特点。说是喜剧,却笑不起来。说是悲剧,却有爱的结晶,有婚姻,有儿有女,比喜剧更有发展,还有每年一次相会的待遇。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爱情结晶,只有无尽的遗憾。七夕之爱,悲中有喜,喜中含悲,绝望中总有希望,希望后又要面对失望,没有结局却胜似结局,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散散聚聚,千年轮回。

  这就是“聚散两依依”。相聚是幸福的,却要面临离别的痛苦;分散是痛苦的,却总有相聚的希望。这种包含距离美、空间美、残缺美于一身的爱情故事,不但世代相传,还影响了它后世的几个著名爱情故事。牛郎织女故事之后的三大爱情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都有“聚散两依依”的影子。

  七夕文化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是 “聚散两依依”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制造起伏的结构,能展现扣人心弦的情节,更能打动人性最脆弱的情感。几大民间传说中不但都有它的印记,细品《红楼梦》、《西厢记》等中国古典小说,都有 “聚散两依依”的结构或影子。最后,笔者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对七夕文化中“聚散两依依”的理解:

  一个七夕,千年守望;一曲情话,千年吟唱;仰望银河,千年迷茫;低头轻叹,千年惆怅。万般无奈,还有“聚”的希望;千缕柔情,又生“散”的感伤;百转千回,你在我心里,我在你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