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评官:入木三分彰显好文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9:39:21
闲无事,网上搜得冯尔康先生《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一书,甚好,随存之。书中有一段雍正帝对官员的评语择录。据冯尔康介绍,这些评语载于《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雍正朝朱笔引见单》。读之嚼之,如香茗,大快朵颐。没想到雍正对官员的评语是那么的文采飞扬,才气逼人,中肯见地,灵动有趣,俏皮好玩,如大白话。没有一点官僚评人的酸腐味,瓷砖味,程式味。三言两语,就将一个个官员的形象、气质、人品、才能等构画得微妙微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人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

你看,雍正帝评鲁国华,“一点无浙江习气。”评刁承祖,“人老成结实,忠厚人。”评王游,“大聪明伶俐。”评赵城,“谨慎老成,诚实,可怜见儿的人。……像刘师恕,小些。”评康弘勋,“庸碌老实人。”评郎瀚,“人伶透,紫堂色,少中年,未必信得。”阎尧熙,“光景有本良的人。”徐鼎,“少少年些,不然可以大用。”刘灿,“似老成。苍,正气人。”白映棠,“少年清秀人,甚明白聪明。”史在甲,“忠厚实在,正人,甚可取。……大器。”王凝,“身长瘦,像张太夫人。”袁玑,“老实忠厚人,似夯些。”祝兆鹏,“人明白,去得,似过聪明,细问,老成人将来可用。”张兆凤,“人甚老成历练,外浊内清楚,甚好。……亦非大材。”方显,“似婆婆妈妈的好人。”杨弘俊,“相貌端秀,安静平和人。”尹士份,“人明白,似内少藏鬼,不似大材。”张鋗,“人似老实人,相貌卑寒些。”钮廷彩,“结实,油气些的。”于文灿,“人似老实,夯些。”庄令翼,“像吴士玉,而无不端之气色。深领解朕谕。”李桐,“假夯,有力量的人,欠实。”张仕遇,“看来人糊涂。”汪榯,“人着实去得,但身材相貌卑陋。”王澄慧,“有力量,像侍读学士桑格,轩昂相貌。”殷邦翰,“冒失,急躁人,特快,但不似坏人。似刻薄搜求,无会养人。”许镇,“人苍,着实明白,只恐有浙江习气。”吕耀曾,“人老成,明白,安详。……甚有良心的人。”尹会一,“中年,明白清秀人,有出息。”许登瀛,“人诡诈,不似端人。”孙常,“人着实利害,不要蒙人,严训发往。”杨弘绪,“少年老成,精明,似旗人。……右腮颊有一凹的。”张听枚,“要好,结实大好的。不然,夯,无知,平常。老实少年,未定。”章廷瑎,“紫红面色。”潘体丰,“利害,有本领人,浊胖子。”高梦龙,“里性儿大汉子,人似有本领,恐少利害狠些,而又少信不及。”李根云,“聪明人,因其伶透,着暗记名补青州。……相貌平和,安静端方。器局亦非大用之材,做着看。”倪象恺,“初看着实好,陛辞请训旨,人甚似不及。不然,大诈之人。发旨,总肉着不听,似自立主宰之像。胖大方正,像似不妥。”何宗韩,“身量大汉子。”岳礼,“人明白伶俐,单弱人。……恐有小聪明。……陛辞神色好。”甘士琦,“好相貌,像张廷玉。”常安,“满洲官员中晓事人,恐过聪明,信不及。”德希寿,“小身材,……将来可成人,但恐福泽欠些。”周埰,“俗气未除。”贾秉臣,“像旗下相貌,似查郎阿,而一派正气。明白。似有婆心人。”罗复晋,“似舍木德,而相善。”康忱,“相貌小子,小胡子。”钱元昌,“不似浙江人。好相貌,须参白。”封元震,“黑瘦相,……似谨慎和平,有内力量人。”王廷琬,“丫头是的一个人。”……

雍正帝所评的这些人,有许多人是大官僚或官员的亲属,在内举不避亲的原则下,受到亲人的保举。评语中讲到受引见人的长相,身体状况,秉赋,性情,能力,语言生动形象,多用大白话、俏皮话来表达,令人特别易于接受,不仅如此,而这些内容是研究人物传记最必须的材料,同时是其他文献很少提供的,因此极其宝贵。雍正帝改写了履历单上流水帐式的写法,改写了任职经历的单调情形,他把人物塑造成了立体的雕像,内注了个性,血肉,永远地,活生生的,站立在历史的档案馆里。

读到这些文字,今天的政治家应当汗颜。看看你们装进干部档案的考核评语,什么思想开放啦,立场坚定啦,工作踏实啦,团结啦,廉洁啦,能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啦,等等,千篇一律,没有血肉,如同嚼蜡,无趣无味。这样有档案,老鼠偷之,怕也会食纸而弃字也。读到这些文字,今天的文学家、小说家应该弃笔从农,种地儿去。看看你们的人物描写,从头到脚,描摹了一堆,没鼻子没眼,没棱角没味,唯有一上床,性功能个个都是一流的。那有雍正帝三言两语来得之精,之准,之的。仅这些评语,把“最棒的人物评论家”、“最棒的文学家”、“最棒的小说家”桂冠授予雍正,实不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