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中国繁荣远未结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49:04
今年上半年的“富士康事件”标志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已趋于饱和,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转型之痛正在演变成转型之路。


  中西部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生产要素(如土地租金、水电费)、政策优惠、矿藏资源等巨大优势。随着运输网络的建立,从东部到中西部的运输成本已不再是企业经营中首要考虑的成本问题。而且中西部有着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东部沿海经过黄金10年,已从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而中西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人均汽车和空调拥有还不到东部一半。加上文化、经济关联因素的考虑,大部分企业乐意内迁而不外迁至东南亚各国。这次内迁基本以低端加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


  企业内迁将导致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同时促使中国经济一体化和内循环系统的形成,并进而使中国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繁荣的道路。企业内迁使大批面临困境的低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企业得以存活下来,并找到了一条发展之路;内迁之后,东部沿海城市可以专注于高端产业,告别之前的粗加工工厂时代,加速向规模优势、高科技产业转化。


  对于中西部来讲,随着东部企业的内迁,将迎来下一个黄金的10年。一方面大量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的“内迁”,加上政策优惠,中国的中西部将成为中国下一轮经济投资增长点,将引发中国经济第二波和第三波发展高潮。同时,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内迁将就地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使中西部人口压力转变成劳动力优势资源,从而结束持续几十年农民工返乡离乡的中国奇观,并最终逐步消除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不平衡状态。


  对中国来说,企业内迁将促使中国经济内循环系统的形成,加速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趋同性,从此摆脱对外循环系统长期的依赖性。中国经济发展30主要依赖外循环系统,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轨迹,将由中国企业和中国需求决定,而非迁就于外来跨国公司。


  目前全球研发和财富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是一种“北高南低”的格局;但从投资利润空间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因为有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却是“南高北低”的格局。正因为此,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接着是中国沿海,使其一级一级走上致富的道路,而目前中国企业内迁,不会因为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而削弱其影响,而是导致投资中心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拉动中西部的发展。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和经济繁荣现象,现在我们马上就要看到第二幕了。▲(作者是旅加华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