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漫画家:方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19:14
漫画家:方成
严 冰 赵树宴摄影报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08月13日   第 16 版)

方成是一个幽默的人。有一次在山西的一个酒厂参观,厂长见到方成,疾步上前说:“久闻大名。”方成也与对方热情握手,幽默地说:“大闻酒名。”

方成最近正在写一本关于普及漫画的书。

每天清晨,方成都在人民日报社金台园里活动身子骨。

查阅资料是创作的第一步。

“知足常乐”是他的养生之道。

方成自画像
中国漫画界传来好消息,经著名漫画家方成提议建设的中国首家漫画博物馆近日在中国漫画的摇篮上海落成,该博物馆首先展出的就是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捐赠的一批代表作品。
漫画家方成是我的前辈同事,同在一个大院居住已经有20多年了。今年7月初的一天,我终于走进了方成的家,自我介绍就住在隔壁楼,幽默的老人上来就幽了一默:“咱们都是‘院士’(指同住宿舍大院里)!”如此的开场白让我们不禁大笑,顿时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拘谨没有了,夏日的居室内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氛围。我注意到,老人的客厅朝西,楼层很高,黄昏可以看夕阳,夜晚可以俯瞰CBD的万家灯火。客厅里挂着老人的肖像照:和蔼、微微含笑、透着幽默和智慧,墙上镜框里是老人亲手画的钟馗像,那上面题着“长恨人间多鬼魅,沐浴熏香画钟馗”。老人正坐在电脑前打字,我看到了文章最后一行字是“天才出于爱好。”老人戴眼镜,穿着短裤,白色的圆领衫,那上面写着“北京三中”,那是老人曾经学习的地方,穿着它,也许可以找到风华岁月里那份年轻的激情!
接着方老告诉我,现在最开心的就是身体上这些零件都听使唤,唯一就是有点“耳背”。先生把助听器插到耳朵上,调整着音量,“我的耳朵是有选择的,有些话到耳边就被过滤了,我听不到也就没烦恼。”“方老如此健康,秘方何在?”“无他,一是常运动;二是凡事要想得通,遇到烦心事不要找根绳子上吊,而要找瓶酒来喝喝;三嘛,要有事忙着,让自己充实起来,无所事事必然容易衰老。”从1986年退休至今,方成每天早起,作画、写文章坚持不懈,每天工作8小时。“随着年岁增长,我正在转型,从画家变成作家啦,已写了10部关于幽默原理的书。”之后,他微微一笑,“念一段打油诗,你们就全明白了——‘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这是方成在一本书里为自己的自画像配的诗,也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写作的时间多了,但没有放弃画画。他刚为台湾作家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画了插图。“我说画漫画是老天爷的旨意。”方成笑着说,“我信‘老天爷教’——顺其自然!”
说起中国漫画界,没有人不知道方成。他与华君武和丁聪并称“漫画界三老”,一幅《武大郎开店》让他在国内家喻户晓,“武大郎”至今仍是嫉贤妒能的代名词,灵感来自于单位一位嫉贤妒能的领导。听到华老离世的消息时,方成一脸平静,转身淡笑着对旁人说:“今年差不多该是我走,哪知他先走了。不用多久,我们仨就又会在那边碰头了。”
老人还有一件开心事,就是3个儿子中老三子承父业,“画动漫画得很好!”看到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能不开心?!告别方老的时候,老人挥毫泼墨为我们写下“知足常乐”四个大字,落款是“九三叟”。在老人送我们的著作中,我看到了方成的《自我介绍》:“方成,不知何许人也。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填表历来如此写法),但长在北京,说一口北京话。自谓姓方,但其父其子都姓孙的。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会。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
引文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