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首应《记忆》质疑:仔细构思多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0:41:37
   “根叔”首应《记忆》质疑:仔细构思多次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毕业典礼上的一篇致辞《记忆》感动全国,7000余名毕业生齐声高喊“根叔!”的场景直撼人心。

  昨日,李培根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采访。谈到校长和学生关系的处理,李培根给自己打70分,而未完成的30分则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必须深入到教师干部心目中去,现实和这个理想还有很大距离。”

  我亲手把《记忆》敲进电脑

  对于走红的毕业致辞《记忆》,其文辞优美、情真意切,让不少人怀疑:“这是一个院士自己写的吗?”

  对此,李培根有些得意地说:“不仅是我想的、我写的,而且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在电脑上敲出来的。”而《记忆》中那些网络热词、身边人物、学子牢骚则都是他长期“潜水”该校白云黄鹤BBS的结果,“在上网时看到一些有趣的句子、需要关注的问题等,我都会留心摘录下来。”

  李培根笑着表示,类似的致辞和教育方面的思考性文章,他都是在宾馆或飞机上完成的,《记忆》不是一气呵成,仔细想了好几次。

  “根叔”让我感到很亲切

  《记忆》不但让在场的学子们深深感动,也让李培根有了很大的被认同感:“学生喊‘根叔’时,我感到非常亲切。”

  这两天,不少华中科大的学子将网络签名改成了“爱根叔”,还有熟悉或不熟悉的学生都给李培根打电话或发短信。“受到追捧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李培根介绍,自己对特殊学生尤其关注,一方面是很好的学生,如画漫画的“吉丫头”、写书的刘里鹏;另一方面是很困难的学生,像因网瘾频频退学的孩子;还有就是残疾学生等。毕业典礼上,李培根看到一个拄着双拐的毕业生,自然地走上前去拥抱他,并和他聊天,“我们之前就在办公室聊过。”李培根说道,《记忆》中提到的每个学生,他和他们都再熟悉不过了。

  对我的批评你们没有看见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相对于学生的追捧,李培根对学生的批评印象更深。他对记者说:“学生的批评往往是对的,更有价值。你们只看到了追捧,没看到我受到的批评。”

  李培根回忆,听到学生最尖锐的批评是“学位门”事件时(据报道,2007年,华中科大的二级学院文华学院1300名毕业生中,有超过700人拿到主校文凭,这引起本校学生的强烈不满)。“有同学在BBS上骂我下台、双规……”李培根后来专门就此事当面和同学们澄清,事态才平静下来。“学校高层也有异议——不同意我站出来,觉得越讲越讲不清。”当时,李培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学生意见那么大,学校不管有没有道理,都得面对。”

  站出来却下不了台怎么办?李培根说:“如果学校有失误,就坦言失误;如果学生了解不全面,就讲清楚。只要真诚,不至于下不了台。”他相信:真诚之后就有了一份自信,大学校长只要真诚面对学生,一切都好办。

  给学生深刻印象的老师太少

  不少人说,“根叔”的称谓显示出一个大学校长的平民视角与人文关怀,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先行者。在李培根心中,“去行政化”意味着“以学生为本”,“如果就这一点来打分,我怀疑大学是否能及格。”李培根说,大学缺失的主要表现不在于饱受诟病的后勤等部门,而在于“被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这受到社会逐渐变得功利这个大环境的影响。”李培根“晒出”自己的工资来解释,以自己这个一级教授(院士)为例,如果没有奖金、津贴等,工资就是2800元。“大家都知道,教授的收入不止这么多,但实际的收入基本上是通过‘蚕食’对学生关注的时间来达到的,他们不得不写论文、搞科研、开会议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李培根有些痛心地说:“不少大学老师课上完了就走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太少。”他表示一直希望倡导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可也有些“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