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建筑的博物馆 东方莫斯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1:55:32
哈尔滨——建筑博物馆

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的夜景也很美
文、图/澜涛
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能够再找到如哈尔滨这样一座宛如建筑博物馆般的城市了。
哈尔滨是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但一个城市的个性并不与她脸上风霜的多少成正比。1896年,李鸿章把中东铁路的修营权给了俄国人,俄国人给了我们一个哈尔滨。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时,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和管理中心的哈尔滨,基本形成了一个成为现代“城市”的市区。1914年《英俄协定》签署后,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几万侨民汇聚到哈尔滨,哈尔滨一时成为列强盘踞的国际城市。
历史的疼痛已经远去,但历史给哈尔滨留下的建筑记忆依然清晰。
到哈尔滨,不能不看的经典建筑
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建于1917年,原为协和银行,属文艺复兴式建筑。该建筑采用扁平的穹顶转角部入口,又以虚窗拱檐突出两侧中间入口。一虚一实,手法巧妙。二楼群窗口采用爱奥尼式浅壁支撑拱形券顶,扩大了窗口的视觉感。在寒冷地区既有利于防寒,又美化了外观,是市级二类保护建筑。

具有新文艺运动建筑风格的道里秋林商店
教育书店——建于1909年,原为松浦洋行,是哈尔滨最大的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华丽,造型生动,装饰复杂,轮廓丰富。深红色的阁楼、孟沙式的屋顶和形体多变的半圆穹窿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是市一类保护建筑。
市教委——建于1925年,原为万国储蓄会,属古典主义建筑。该建筑造型简洁规整,仅在正门入口处设两根壁柱,摆脱了任何多余的繁琐装饰,总体效果庄重、大方、朴实,是市二类保护建筑。

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
华梅西餐厅——位于中央大街112号,始建于1925年,原名为马尔斯西餐茶食店。其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有员工120人,年销售额1200万元。经营品种以俄式大菜为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中餐的另一大菜系。一楼为现代派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二楼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设有高级单间;三楼为俄罗斯现代派风格,分南北两厅。现有四名特级西餐厨师亲自掌灶,使华梅的美味佳肴令人回味无穷。
道里秋林商店——建于1919年,属新艺术运动建筑。建筑物主体三层,各层间以腰线分割,自上而下窗口逐渐缩小,显现出稳定感;画龙点睛式的一樘三心挟券圆形扁窗为新艺术运动建筑特色的个性,是市一类保护建筑。
华梅西餐厅正在成为全国俄式西餐的中心
国际饭店——1937年建成,砖混结构,是一座日式的近现代建筑,但它的设计者却是俄国建筑师斯维尔道夫。这座具有新折中主义特点的建筑,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远远看去就像一架手风琴放在了那里。国际饭店在当时的哈尔滨是设施较先进的旅店,也是早期旅店类建筑的代表。现为哈尔滨国际旅行社。
百年老街——中央大街
 
就像不到天安门广场就不算到过北京一样,不到中央大街就不算到过哈尔滨。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灵魂,如果没有这条街,哈尔滨是难以担起“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将中央大街同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座大街、上海的外滩相提并论。
中央大街最让人称奇的是它的路面。
中央大街上的路牌是现代人立的,但它却将现代人指向了一条能品味百年建筑风格的老街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进行城市建设,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拨给散居在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国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钟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顿时显得华贵起来。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制成,其形状活像俄式的小面包,一块块铺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路铺得这样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是少见的。据说当年铺设这条路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要知道,那时候一个银元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宾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现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路宽11米,人行道宽2至6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

走在这条金子铺成般的大街上,感受着那些历经近百年风雨的磨洗和无数行人双脚的打磨已变得光亮可鉴的方石,仿佛就是在触摸历史。比起花岗岩路面来,中央大街更有魅力的地方当然还是建筑。在这条百年名街上,仅属一、二类保护建筑的就有几十座,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的建筑风格都能在这里找到它的标本。这条街上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拜占庭、新艺术运动等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置身其间,就像走进了一座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博物馆。一条小小的街道,包含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包含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其包含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多姿,为世上少见。中央大街的美还在于它是一条步行街,漫步于此,不必操心躲闪横冲直撞的汽车。在这里,人们可以悠闲自在地观光购物。
1997年中央大街改造成亚洲最长的步行街,改造后的中央大街继承和发展了原有的历史文脉,以欧式风格作为街道风貌的主基调,连牌匾、店面都按欧式风格统一设计,街面上210盏路灯全部采用欧式造型。可以说,改造后的中央大街不仅保留了一个城市的记忆,而且保留了一个城市的个性。
今天的哈尔滨人以拥有中央大街而骄傲,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哈尔滨人到这里来逛一逛,哪怕什么也不买,就是感受一下这里温馨浪漫的气氛。哈尔滨的女孩尤其喜欢在中央大街上漫步,她们穿着时髦的衣裙,迈着轻快的步子,浏览着两边的风景。而她们颀长的身材,飘洒的长发,时髦的衣裙本身就构成一道灿烂的街景。中央大街的美,是难以用语言传递的,她仿佛像是哈尔滨的眼睛,凝视着哈尔滨的历史和历史留下的所有深沉。
100年前远东最豪华的宾馆——马迭尔宾馆

在哈尔滨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中,最有魅力的当属马迭尔宾馆。一位诗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哈尔滨是一个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少女,那么中央大街就是她胸前佩戴的一枚光彩熠熠的胸针,而马迭尔宾馆则是这枚胸针上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1901年由于铁路建设的发展,来往于哈尔滨的外国人也逐渐增多。此时,来自俄罗斯的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在哈尔滨开了一家修理钟表的小店,后开始经营珠宝银器。就这样他用盈利得来的钱并多方筹集资金,于1906年建成了哈尔滨具有涉外功能的马迭尔宾馆。马迭尔宾馆建筑式样是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路易十四风格的三层建筑,外观自然古朴,但由于建筑材料大多选自欧美,所以又给人典雅豪华的感觉。马迭尔宾馆落成后,约瑟·开斯普曾说:“马迭尔一定会风流百年。”现在看来他的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自宾馆开始营业起,就是贵族名流、海外来客聚集的场所,30年代初期是宾馆的鼎盛时期。后来,由于战事宾馆的经营逐年衰落。不过,在1946年,当时的战地记者刘白羽曾这样描述马迭尔宾馆给他留下的最初印象:“和哈尔滨这个城市一样,马迭尔充满了俄罗斯民族色彩和贵族气派,一进门两侧立着两座雪白的石雕希腊神像,花岗石地上铺满了大红地毯,房间的沙发、窗帘都是红天鹅绒做的……桌子上镶嵌着镀花的铜饰,闪着金光,青铜台柱上镂刻的浮雕,彩藻纷繁……”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经战乱,但宾馆还是保持着它所固有的风采。

现在,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这座建筑杰作依然风采不减,走进那一扇扇紫铜色的门扉,不经意间就可触摸到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痕迹,宋庆龄、郭沫若、沈钧儒、斯诺、刘白羽、徐悲鸿、田汉、丁玲、马寅初、溥仪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曾下榻于此。凭栏追思,总能生出许多感慨。
城市建筑名片——圣·索非亚教堂

从索非亚教堂的正面能明显看出俄罗斯拜占庭式的教堂风格
哈尔滨的教堂是哈尔滨建筑特色的重要内容。
当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和俄国人的不断涌入,作为俄国国教的东正教堂堂而皇之地在哈尔滨传播开来。1898年7月,铁路局所属的第一座东正教堂在香坊率先建成,至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陆续建造了近30座东正教堂,其他如基督教的教堂也纷纷建立起来。今天,岁月的鞭打使许多老教堂已经不复存在,著名的俄罗斯拜占庭式的教堂——圣·索非亚教堂的屹立就显得更加珍贵。
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的士兵的军心而建教堂,1907年,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索菲亚教堂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布局的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七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七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久远绵长。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该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那场文化浩劫中,索非亚教堂能够幸运地保存下来,是因为它当时被一家百货公司当做了仓库。谁也不会想到,是那些拥挤在四周的破败平房,以及室内散乱堆积的杂物挽救了索非亚教堂的命运。
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将索菲亚教堂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索菲亚教堂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政府对索非亚教堂周边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索非亚教堂的命运才真正改变。教堂的四周被清出来一个小广场,游客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她,而每一个角度都不是雷同的。红砖衬托着“洋葱头”和“帐篷顶”式样的屋盖,高耸的十字架下是自由的鸽子,在闹市中给人以宁静祥和的享受。

索非亚教堂的侧面显示出它的墙体
是采用的清水红砖,虽历经岁月它还保持的很好
据说索非亚教堂修缮以后,有过是不是恢复教堂功能的讨论,甚至俄国人都说愿意派牧师前来,比较遗憾的是因种种顾虑,最后她成了以展示老照片为主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今天,走进教堂,正中是教堂附近以前布局的沙盘模型,墙壁上是反映哈尔滨城市变迁和建筑艺术的老照片……光影交错,处处都可以让人感觉到时光的足音。
今天,气势恢弘、精美绝伦的索菲亚教堂已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她不仅成为外地游客光顾的景致,更是当地新人婚礼外景必不可少的去处。今天,她已经不再是哈尔滨的疼痛,她已经被宽广包容的哈尔滨人改写成这座城市历史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