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为何信任1951年才认识的纪登奎-红色秘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1:52:39
核心提示:毛泽东突然严肃地问道:“你杀过人没有?”纪登奎稍稍怔了一下,心想主席怎么问起这个问题。毛泽东的眼光正对着他,他没有再犹豫,立刻答道:“杀过人。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杀了不少人。”


  毛泽东又盯着他,问:“杀错过人吗?”纪登奎答道:“也有杀错的。”他见毛泽东听得那么认真,便进一步解释了杀错的原因,说那是在情况非常紧急时发生的,没有来得及做调查就把人杀了。最后承认:“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毛泽东听到这里,缓缓地说:“还是要刀下留人,能不杀的不杀,能少杀的要少杀。”


  本文摘自《党史文汇》2010年第3期 作者:程秀龙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山西籍的副总理有五个,分别是薄一波、徐向前、华国锋(后来曾任总理)、陈永贵和纪登奎。


  纪登奎原名籍登奎,是山西省武乡县松庄村人。1937年参加牺盟会,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晋东青救总会委员兼和顺县青救会主席,1940年任中共鲁西区党委青救会总会组织部长,1942年任中共冀鲁豫二地委抗联分会组织部长、副主任,1943年任中共冀鲁豫一地委委员兼民运部长。从1946年起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科科长,冀鲁豫区党委党校组教科科长,1948年任豫西区党委工作团书记兼鲁山县委书记。1949年后,任河南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1954年任洛阳矿山机械厂党委书记兼厂长,1959年任洛阳地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委员。1963年后任河南省委常务委员、候补书记兼秘书长,并兼商丘地委第一书记。1968年后,任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委书记。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


  纪登奎从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一步步进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固然要靠自己勤奋努力,并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更主要的是他有机会与毛泽东相遇,从相识到相知,得到了毛泽东的赏识和重用。在“文革”特定时期,毛泽东的一句话,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纪登奎在“文革”以前就与毛泽东相识,并得到毛泽东信任,所以他能从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很快发展成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直至进入中央政治局,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纪登奎出生于1923年,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算起来,毛泽东年长纪登奎30岁。也就是说,纪登奎还没有出生,毛泽东就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两三年了。


  严格地说,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从资历上,毛泽东与纪登奎都称得上是中国的两代人。但毛泽东却把纪登奎称作“老朋友”,这不难看出毛泽东对他的器重程度。


  在全国党代会上,作为中央主席的毛泽东介绍自己“老朋友”的只有一次,那就是九大全体会议上,把时任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的纪登奎作为“老朋友”向全体代表介绍。


  纪登奎何以受到如此厚遇呢?有人说,是因为纪登奎有才,很能干,得到了毛泽东的赏识。也有的说,纪登奎作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对基层和老百姓的情况非常了解,毛泽东几次同他谈话,问到基层和老百姓的情况,他都对答如流。毛泽东非常满意。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其实,毛泽东最欣赏的是纪登奎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在最高领导者面前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包括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他都能一是一二是二地讲出来。


  纪登奎初见毛泽东


  纪登奎第一次见毛泽东是在1951年春。这要从毛泽东的许昌情结说起。


  许昌是位于河南中部的一个小城,古为州治。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由洛阳迁往许昌,使这里成为汉代后期的京城,被时人称为许都。曹操在这里建功立业,威镇四方,成了历史名人。说起曹操,就不能不提到许昌。毛泽东对曹操的武功文治很是佩服,自然也就对许昌多了几分关注。


  1974年“五一”节,纪登奎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游园联欢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南下视察,路过许昌时,总要停一停,听一听许昌的工作汇报,作一些批示,还亲自视察了这里的襄县、长葛县等几个地方。


  1951年春,毛泽东乘专列由北京沿京广铁路南下视察,途经许昌时,停车听取许昌地区领导人的工作汇报,着重想了解县、市一级党的建设和宣传工作情况。


  纪登奎当时是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登上列车,见到毛泽东,不免有些紧张。他自报家门,说:“主席好,我是纪登奎。”


  毛泽东见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示意他坐下,说:“你年纪不大嘛,有30岁吗?”


  纪登奎回答:“快了,今年28岁啦!”

  我58岁,过两年就是耳顺之年了,你还不到而立之年。”毛泽东说着,点燃一支烟:“路过这里,想听听你们这里的情况介绍。”


  纪登奎先扼要地介绍许昌地区的地理人口、历史文化、乡土风情、资源物产等方面情况,汇报土改、治淮、抗美援朝、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等工作,然后,着重汇报许昌地区如何建立党的宣传网,以宣传工作为龙头,带动其他工作蓬勃开展,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经验。


  纪登奎操着一口带山西腔的河南话,说得非常流利。他本来准备了一个稿子,因为这些都是他工作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很熟悉,用不着看稿子也说得很清楚。在说到一些数字和具体事例的时候,他有意放慢速度,放缓口气,以便让毛泽东能够听得更清楚。


  纪登奎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如果不是给他规定的时间已到,他还会滔滔不绝地讲下去。


  毛泽东对纪登奎的汇报比较满意。他看着这个不到30岁的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听着他的工作汇报,常常不住地点头,还不时在本子上记着。


  纪登奎汇报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就在这时,毛泽东突然向他发问:“你挨过整吗?”


  纪登奎感到十分突然,把杯子放下,不知道毛泽东为什么问他这个问题。


  他抬头看着毛泽东,毛泽东也正看着他,等待他的回答。


  纪登奎未加思索,立刻直言不讳地说:“挨过,挨过两次。”


  毛泽东对他的坦诚感到满意,马上联系到自己,坦率地说:“我挨过三次,比你多一次。”接着又说:“挨点整,有好处。”像是在安慰他。


  说完,毛泽东看着他又问道:“人家整你,是整对了,还是整错了?”


  纪登奎说:“整错了。两次都整错了。”


  毛泽东注视着他,没有说话。


  纪登奎从毛泽东的眼神中,似乎觉得在问他为什么整错了。接着,他简略地介绍了自己在冀鲁豫两次挨整的经过。


  毛泽东听了,话题一转,又反问他:“那么,你整过人吗?”


  纪登奎依然诚实地说:“整过。整人比我挨整要多。”


  “整错过没有?”


  纪登奎说:“有,也整错过。”


  毛泽东突然严肃地问道:“你杀过人没有?”


  纪登奎稍稍怔了一下,心想主席怎么问起这个问题。毛泽东的眼光正对着他,他没有再犹豫,立刻答道:“杀过人。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杀了不少人。”


  毛泽东又盯着他,问:“杀错过人吗?”


  纪登奎答道:“也有杀错的。”


  他见毛泽东听得那么认真,便进一步解释了杀错的原因,说那是在情况非常紧急时发生的,没有来得及做调查就把人杀了。最后承认:“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事后,有人认为毛泽东在听完汇报以后问的这番话,是在考问纪登奎,看他能不能说实话,敢不敢说实话。


  是考也好,不是考也好,纪登奎的汇报使毛泽东比较满意。对毛泽东所问的每个问题,纪登奎都讲了实话,使毛泽东记住了纪登奎这个年轻人,并对他有了一个好印象。


  毛泽东离开许昌,驱车继续南下。一到武汉,他就向中南局负责人王任重讲,要他们派人到许昌调查了解,总结推广许昌地区宣传工作的经验。


  王任重找来中南局宣传部宣传处长郭小川,把毛泽东的指示传达给他,要他完成这一任务。


  郭小川来到许昌做详细调查,不到一个月,就写出《中共许昌地委宣传工作》一文,并在1951年4月29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来。同日《人民日报》还发表《学习许昌地区经验,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的社论。


  许昌地区的宣传工作引起全国的关注。5月,纪登奎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许昌地区宣传工作的经验。


  毛泽东称赞道:“我党的宣传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会议结束不久,纪登奎被任命为中共许昌地委书记。该地区管辖17个县、市,时年纪登奎仅28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地委书记。


  毛泽东要听真话


  1953年春,毛泽东再次到河南视察。他问陪同的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纪登奎在不在?要听听他的汇报。于是,纪登奎再次被带上毛泽东的专列。

  纪登奎上车后在毛泽东对面坐下来。毛泽东要他讲。


  讲什么呢?纪登奎没有准备,也不知道毛泽东想要哪方面的内容,便汇报起许昌地区的全面工作。毛泽东听了一会儿,提出要听许昌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情况。纪登奎就汇报全地区成立了多少互助组,多少合作社,群众如何积极,领导怎样引导等等。


  毛泽东摆摆手,问纪登奎:“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合作社的具体情况?”


  在通常情况下,地委领导掌握的大多是全地区的综合情况和若干重要的统计数字,很少掌握某个合作社的具体情况。然而,凑巧的是纪登奎刚从鲁山县的一个合作社蹲点调查回来,满脑子装的都是这个合作社的事。


  纪登奎把该合作社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汇报中,毛泽东不时插话提问,纪登奎都圆满地作了回答。


  专列行至驻马店车站停下来,毛泽东亲自把潘复生和纪登奎送到车门口,嘱咐随行的公安部长罗瑞卿:给他们买车票,让他们回去吧。


  1963年,纪登奎满40岁。3月,他刚步入不惑之年,就被提升为河南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省委秘书长。他还没有到任,地委接到省委紧急通知:“纪登奎火速来郑州。”


  何以如此紧急?原来是毛泽东在郑州要召见他。


  洛阳地委机关正为他举行欢送会。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火速赶到,他来不及话别,就立即起程,赶赴郑州。


  见到毛泽东,毛泽东要他汇报洛阳地区农村战胜灾荒,克服困难的情况。


  三年“大跃进”带来的后果是“大跃退”。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开始反思过去的做法,总结教训。


  毛泽东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说自己走到哪里,都听不到真实情况。他与老百姓是那么近,却感到是那么遥远。因为此时的毛泽东已被神化,被一种无形的障碍把他与实际隔开了。


  自从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不能自由地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一旦出现在群众中,人们就会像潮水般地涌来,山呼万岁,如痴如狂。到各地去听取汇报,地方要员总是拿着写好的稿子念,稿子大都重复着他说过的话,大讲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东风压倒西风,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他要听真话,不听那些正确的废话,一听就烦。


  对于他想听的情况,特别是地方领导自己治下的问题,老百姓的疾苦、生活情况,他们不是隐情不报,就是避重就轻,挑着说。这使毛泽东很不高兴。


  其实,当时河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自从1957年夏,省长吴芝圃以大批右倾机会主义为名,把省委书记潘复生搞下去,取而代之,当上省委第一书记后,河南浮夸之风就越演越烈,简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