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守、社稷守与“儒”及儒家的产生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21:04
齐晏恒子卒。晏婴粗  斩,直   、带、仗;营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
晏桓子即晏弱,是晏婴之父。曼婴居丧的这一套制度,同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士丧礼》等记述的完全一致。这是孔子出生之前的事,可见当为传统旧制而非孔子的杜撰。春秋《叔夷钟》大约即是晏弱之器,其铭文称:“夷   其先旧,及其高祖,     成唐。”“丕显穆公之孙。”成唐即成汤,穆公为宋穆公,这说明晏子亦为殷人之后,在齐国做官,所以保存了重视父母丧礼的传统。
然而,周人对这一套并不遵行。《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滕定公死时,孟子向滕文宣传说:“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滕文公准备照办,但遭到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故今亦毋庸行之。可见,滕国群臣所说的周族的鲁、滕等国的制度并没有像孟子所说的那种隆重的丧礼。徐中舒先生因而认为孟子宣扬的儒家那一套“三年之丧”,只是殷人的传统制度,也是宗法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25)[NextPage]
其实,殷人是否真实行了“三年之丧”?这也不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即使殷人果真实行三年之丧的制度,也只限于比较狭小的区城。孟子认为是三代共有,这只能是他本人主观上的一相情愿,难怪乎要在滕国碰钉子了,这也就是儒家胶柱鼓瑟之处。《孟子·滕文公上》论“三年之丧”道: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竞欠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先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也,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吾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  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孟子是最爱夸夸其谈的,故其尽管承认自己没有学过诸侯之礼,却仍不肯放过大谈特大以炫耀自己的机会,硬要说“吾闻之矣”!也许他真的道听途说,更可能是他以此掩盖自己的胡诌。如果上自天子放下政务、下至庶人放下生产,尽皆忙于“三年之丧”以博“吊者大悦”,社会岂不混乱?庶人尤其没有能力行此三年之丧。孟子却依然振振有辞,说三年之丧是“三代共之”。但正如滕国王室贵族所反对的那样,鲁国先君并没有实行过;“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宗礼乐文明的正统,尚且不能实行三年之丧,遑论“三代共之”!孟子之所以大谈三年之丧,或许是为自己一帮人谋饭碗求营生,因为从事丧礼本是“儒”之本行,而若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不知道何为“三年之丧”而又都要力行丧事,孟子一帮人不正好大显身手吗?
如果按《淮南子·道应》的说法,三年之丧本是统治者抑制人口(“令类不善”)、麻痹人民的一场阴谋,那末就无法理解在孩子多多益善,统治者恨不得把他的臣民变成生育机器的上古,为什么要推行这“令类不善”的三年之丧。“厚葬久丧”使人倾家荡产,乃是千页万确的事实。
总之,三年之丧既不可能“自天子达于庶人”,也不可能“三代共之”。孟子及其他儒家流派无不大谈丧制、丧礼,此乃其拿手本行,因为最早的儒郎以司仪为职业。但后来的“君子儒”对此讳莫如深,绝口不提他们的直接来源,像荀子还要对之攻出不遗余力。当然,宗周礼乐文明与儒家关系最大。
[NextPage]
[注释]
(1)《 国语·鲁语下》。
(2)杨向奎:《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第319页,济南出版社1995年版。
(3)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章太炎全集》(四)第12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6)《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九卷(下),第7102页,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7)上书第八卷(上),第6034页。
(8)上书第八卷(下),第6225一6226页。(9)上书第七卷(上),第4832一4833页。
(10)该文载《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11)杨向奎:《人生境界论一一自然空间与理性空间》,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2)《龚自珍全集》第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3)参阅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册)第16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4)《金文丛考·金文无所考》,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15)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489一493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16)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第417一419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7)《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八卷(下),第6390一6391页。
(18)上书第十卷,第8009页。
(19)上第三卷,第1742页。(20)《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第412一414页。
(21)《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七卷(上),第5029一5030页。
(22)上书第九卷(下),第7577一7578页。
(23)《先秦史论稿》第305——306页,巴蜀书社1992年版。
(24)《墨子·非儒》。
(25)《先秦史论稿》第306——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