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明代)紫砂壶壶艺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24:10

紫砂雅壶:时大彬(明代)紫砂壶壶艺鉴赏

茶文化休闲网  http://www.teaw.com   茶网茶世界 作者:    时大彬:字少山, 明代万历、崇祯间(1573-1644)宜兴制壶名家。生于明万历间,卒于清康熙初年。
  大彬对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等,均研究深入,成就卓著。  善用各色陶土,或在陶土中掺杂砂缸土、碎瓦片,有“沙粗质古肌理匀”之赞语。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都不满意,就一只不留。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
   大彬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 改作小壶。这是紫砂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影响所及,直至今日,都以制作小壶为主。擅长创新,“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为前后名家不能及。”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用竹刀刻出,后自己运刀成书,字体闲雅。其所制砂壶造型,主要有四方、梅花、菱花、八角、六方、僧帽、汉方、龙蛋和提梁等式。 作品: 六方紫砂壶    通高11.0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8.5厘米。一色赭红,坯体含有小砂粒,所以,虽经打磨,仍少平整,欠明润。壶身由六片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平面组成一个菱柱形体,形态自然,无衔接之感。壶嘴、壶把和壶口处于同一高度。壶盖圆形,中有圆锥形纽。这可能与时大彬的“天圆地方”的观念有关。整把壶素面无饰。只是壶底刻有“大彬”两字,无署款盖章 。 雕漆紫砂壶    壶身呈四方形,其足由壶身的四个面延伸而成,每边呈拱桥状,看上去毫无故作姿态之意。此壶全身外髹红雕漆,做工十分细腻, 。 壶身靠视线一面雕刻而成的“ 高士品茗图 ”十分传神,使品茗者更能体察到饮茶的乐趣。在这幅图中,天空的云彩,对面的群山,近旁的大树和流水,展现了一派具有超脱凡尘野趣的品茗环境。而高士半倚方桌,茶童近旁奉茶,更加平添了“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气氛。 三足圆壶   通高11.3厘米, 口径8.4厘米。壶身呈球形,素面无饰。只是在壶盖面上,环绕壶纽饰有四瓣柿蒂纹。壶的底部有三只小足,与壶身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无粘接之感。壶嘴外撇,与柄对称。在壶柄下方的腹面上,横排阴刻“大彬”楷书。壶的通体呈褐色,面上有浅色针装颗粒,虽不细腻,却有“银砂闪点”之誉,后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
  1994年, 邮电部发行的《宜兴紫砂陶》邮票中, 其中有一枚的画面就是时大彬的三足圆壶。它饮誉国内外,是明末紫砂器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每每为收藏家所称誉。 僧帽壶    通高9.3厘米,横宽9.4厘米。壶身的上部,口沿长有五瓣莲花,壶盖呈正五边形,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盖钮为佛球状,犹如僧帽之顶。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僧帽壶之名,也由此而得。僧帽壶的壶底为正五边形,再加上壶的嘴和柄的造型也非常奇特,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 。                 提梁壶
葵花壶
        品茗居:说说红茶 徽州茶文化 饮茶·吃茶·茶膳 法国的咖啡馆 北京的茶食 《千古茶圣-陆羽》 在成都有滋有味地喝茶 品茗居:漫话茶叶包装 品茗居:武夷山品茶       茶,咖啡与酒 中国茶文化(中英双语) 现代家居生活中的紫砂壶 蓝山咖啡的故乡 茶文化旅游:神秘的茶马古道 英国早餐茶、伯爵茶和下午茶 世界各地的咖啡文化 散文:网络时代,做时尚茶人 《饮食科学·茶文化》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