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迫在眉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23:08
作者:Joergen Oers…    文章来源:亚洲时报    点击数: 389    更新时间:2007-7-24
当心:全球金融危机迫在眉睫
撰文 Joergen Oerstroem Moeller
2007/07/18, 周三
新加坡 --- 在过去15年里,全球货币市场虽然遭遇了几次小的震荡,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相比之下,如今的货币市场才是激流暗涌,危机四伏。
国际货币危机的爆发历史上早有先例,但是现阶段 “热钱”流动的规模、深度、速度以及破坏力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应该会出面干预进行风险控制。但是和以往一样,他们也许只是在挽救一个已经失去市场信任的货币体系。
和平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70年代初,以固定货币汇率为主要模式。
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货币汇率开始在一定区间内浮动,其中以“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制度最为闻名。
如今货币市场进入了第三阶段,其特点是各国央行开始追求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允许货币汇率自由浮动,使货币丧失了作为传统经济调控工具的作用。
纵观历史,固定汇率模式非常符合从1945年到70年代初的国际形势。市场认为,当时的汇率能够反映出货币的相对价格和竞争价格,因此维持固定汇率的代价并不大。的确,固定汇率模式一直到60年代末期,在美国经济失衡的巨大压力之下才开始出现裂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货币汇率并不是经济和货币政策中的重点讨论问题。在迈入60年代中后期以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处在萌芽阶段,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规模,还没有达到需要惊动各国央行的地步,因此固定汇率的弊端尚未完全显现。
在70年代初以后的20多年里,货币震荡却似乎成了一个主旋律。当时,波及全球的投机活动让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的价格频繁波动。于是各大央行纷纷建立了一种可控制货币汇率制度,与一篮子外国货币相挂钩。
采取这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时人们认为货币汇率浮动会影响贸易和投资,进而阻碍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制度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市场不相信政府控制下的汇率水平,对汇率目标常常不予支持,因此使得央行摇摆不定。
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迈入了第三阶段。在通胀目标制的主导下,15年来一直没有发生重大的国际货币危机。然而一些迹象显示,也许好景不长了。
从90年代初以来,各国央行几乎都把通胀目标设定在2%左右,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5年来,全球通胀率一直维持在2%左右,而市场对这一模式逐渐建立了信心。不管是央行政策还是其它因素促成了这个局面,最重要的是这个局面已存在了。
然而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其它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使得通胀率超出了既定目标。中国货也许再也不能维持和以往一样的低廉价格;石油价格继续开创新高;在亚洲中产阶层需求扩大的刺激下,农产品价格也开始上涨。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通胀率必然升高,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生产力也在提高。但是这些现象却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低通胀时代已宣告结束。
由于各国央行高举通胀目标制的大旗,而且毫不客气地自认功劳,所以市场会依靠央行来阻止通胀率超出可接受的范围。然而,央行在降低通胀率方面的影响力,其实十分有限,同样,在抑制价格上涨方面也是力不从心。
央行提高利率,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而这将会宣告,全球流动资金过剩的时代走到了尽头。同时,这也可能会使市场对央行政策产生怀疑,打击市场对央行及其决策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市场对国际货币体系失去信心。
引导市场、公布汇率政策,既是央行和货币管理部门的特权,也是其职责所在。但是市场只有在相信当局政策的情况下,才会听从政府的引导。如果市场对政府引导失去了信心,市场力量可能会变成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随着通胀率的逐渐升高、利率的上调、和通胀目标制普遍受到质疑,全球市场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者。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否有能力、有威望胜任这一角色,仍然值得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货币体系将会向区域化而非全球化发展。大型的区域性货币组织,将会积累足够的资金,来对抗国际性的恶性资本流动。能够单独抵抗投机灾难的货币,几乎不存在。
对亚洲、特别是经历过1997-1998金融危机的东亚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加强区域货币政策的合作。一些亚洲国家在货币信用合作领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不过随着危机的临近,亚洲应该加强协作采取下一步的预防措施。
欧洲耗费了30年时间,完成经济和货币整合所得出的经验,央行决策的秘诀以及对抗投机性资本流动的方法,就在以下三句容易被世人遗忘、但极为宝贵的话语当中:
一、货币区越大,干扰性资本流动所遇到的阻力也越大。(池塘愈大,就要投进更大的石头才牵起涟漪。)
二、货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但信心一旦耗尽,就无法维持。
三、只有通过行动和政策落实而不是发表声明,才能换取人们的信心。行动比说话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