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在黄麻开坛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44:00
  作为晚明思想启蒙运动的旗帜,李贽是一位以“另类”闻名于天下的狂人和奇士。这位“反叛”意识强烈的思想家,以崇尚真奇,反对儒家的泛道德主义,并建立了以“童心说”为核心的新思想体系。尤其是他寄居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一带时,读书修禅,讲学著述,“儒释从之者几千、万人”,满城尽是李贽“粉丝”,成为轰动一时的“学术超男”。
  李贽(1527--1602)回族,晋江(今福建晋江县)人。原姓林,一名载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宏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l566年为避穆宗载忌讳,取名贽。嘉靖三十四年(1555)授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三十九年(1560)升迁南京国子监博士。后历官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中。万历五年(1577)任姚安知府,三年后任满致仕,专心著述。晚年的李贽漂泊不定。万历九年(1581年)他从云南取道四川,下长江,到湖北黄安的天台书院。他白天讲学论道,夜宿好友耿定理、耿定向家中,主业是门客,兼职是家庭教师,自称“流寓客子”,从此在黄麻间讲学著述。
  由于李贽了断俗缘,参禅超脱。55岁的他在追求个性解放自由的旗帜下,在黄安(今红安)标新立异招收的女弟子,这与耿定理的哥哥、刑部左侍郎耿定向的正统观点激烈冲突,因而被视为异端。为此,耿家门人也分成了两派,彼此用拳脚来解决真理问题。及至耿定理一去世,李贽就从耿家搬出来,迁往麻城。
   万历十二年,李贽移居麻城龙潭湖。这一回,李贽似乎吸取了教训,不住朋友家,住寺院。第一站,住维摩庵,算是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第二站,住龙湖芝佛院,在周思敬资助下读书参禅。也许命运垂青他,李贽在麻城火得不得了!自李贽在此开坛讲学后,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猛烈批判程朱学派等新观点,导致满城空巷,听众成千上万。一时间麻城出了个前所未有的“偶像”传遍天下。以至于时任工部尚书刘东星亲自接他去山东创作;历史学家焦竑替他主持新书发布会;文坛巨子公安三袁亲自到其驻地龙湖陪他一住三个月;更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三次与他进行了宗教交流。至此,李贽成了炙手可热地“学术明星”。
  这从他的行程可见一斑。万历二十四年,他开始流转山西沁水、大同等地。万历二十五年,他到北京,寓西山极乐寺。万历二十六年夏,又到南京,居永庆寺,曾三见利玛窦。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春,他到济上刘东星漕署,编《阳明先生道学钞》、《阳明年谱》。接着李贽回到了麻城龙湖,打算结束多年流浪的生活,终老在此。但所谓树大招风,由于李贽早年在麻城的讲学轰动曾引起了官绅的嫉恨,一伙不明真相的人在当地官绅的煽动下,放火烧掉了李贽在湖北麻城的寓所———芝佛上院。李贽失去了安身之处,再加上当地官府的搜捕,年已74岁的李贽不得不离开他寓居20年之久的湖北,改投他乡。第二年,他被一位仰慕者前御史马经纶接到通州居住,并专为其修筑了一处住所。但未住一年,便遭到礼科给事中张问达的弹劾,与此同时,老对头耿定向也发难,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和尚与尼姑宣淫之事。万历皇帝作出了批示:“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令下诏狱治罪。李贽在狱中说:“衰病老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万历二十年(1602年)三月十五日,他自杀于狱中,从容赴死。从李贽北上通州,到殒身狱中,前后不过两年。李贽著作等身,最主要的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所谓成也黄(安)麻(城),败也黄(安)麻(城)。李贽晚年在黄麻所倡导学说由于在朝野引起激烈争论,无疑使他处于时代矛盾的焦点上,并最终身败名裂。从此,宣告了明末思想界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