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文革的反思不够—读《兄弟》[冯一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31:09
中国人对文革的反思不够——读《兄弟》
2006-4-19
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我看完了余华的《兄弟》。余华是我敬重的作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个活着的作家——一般来讲,对一个活着的作家产生敬重感,难度比对一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作家产生敬重感要大得多。出于这个原因,我没有去特价书屋买《兄弟》,而是买了一本“正版”。还好不贵,16块钱就够了。
《兄弟》是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为余华带来巨大声誉的《活着》,也有文革背景。因此,在没有阅读之前,就可以想见《兄弟》会是一部沿袭《活着》内容和风格的小说。对于文革的描述,余华显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敬重的人之一。讲到文革,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段荒唐岁月,但我始终觉得中国人对文革的反思还远远不够,文革的某些因子仍然附在中国人的身上。只要条件具备,再发生一场类似于文革的运动,也不是没有可能。就对文革的反思而言,中国人应该特别感谢下面这几个人:余华、张艺谋、高行健、巴金,当然肯定还有其他人,但他们是我现在能马上想到的几个人。
看余华小说对文革的描述,真的是让人有一种心惊动魂的感觉。余华对于那种大苦大悲大难的表现力,在所有作家当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兄弟》里面至少有三个情节,可以让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让人倒吸凉气:一是宋凡平在汽车站被红卫兵活活打死——红卫兵先是用木棍往死里狠狠地打宋凡平(外加拳打脚踢),以致木棍都打断了,于是红卫兵干脆用打断的木棍插进宋凡平的身体,然后拔出来,再插进去,终于将一个大活人活活打死、插死;二是曾经当过红卫兵的中学生孙伟,因为反抗红卫兵剪他的长头发,而被红卫兵用剪头发的工具剪断了他脖子上的动脉,鲜血当场喷涌而出达两米之高;三是孙伟的父亲,也曾经当过红卫兵,在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死后,情绪大变,因而遭到红卫兵的残酷折磨;而他的妻子在其儿子死后也成了疯子,在不堪折磨和对生活绝望的情况下,孙伟父亲用一种残酷的方式自杀了——他把一根两寸长的铁钉生生砸进了自己的脑门。
这就是余华的小说,可以残酷到让人窒息。然而即便如此,余华还是说:其实现实比我的小说更为惨烈。
我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
文革,用另一位作家高行健的话来说,是比白色恐怖还要恐怖的红色恐怖。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行健在国内的“知名度”很小。
但是,文革的确是一场红色恐怖大浩劫,文革让中国人的人性完全扭曲。如果你觉得文字不够直观,我建议看看张艺谋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拍的电影《活着》。我个人认为这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顺便提一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里面也有一些文革的记录。
至于巴金,他的《随想录》我没有看过,因此不作任何评论。
总而言之,生为“70后年代”的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文革,但文革对我却是一个很强烈的字眼,而且我总觉得中国人对文革的反思,其实还不够。
通读了一遍《兄弟》后,觉得《兄弟》虽然不能和《活着》完全相提并论,但余华对于中国人又一次唤起文革记忆、再一次反思文革的作用和努力,应该受到我们的敬重。
就阅读上来讲,《兄弟》前半部的叙述是比较平淡的,甚至有点乏味,但是你又不得不阅读下去,因为这是余华的小说。而且从前面的文字当中,你已经隐约感觉到了悲剧的成分。可以说,前半部是一个长长的铺垫,小说真正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在后半部。
不知道在还未出版的《兄弟》下部当中,是否将继续余华式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而这种表现力和震撼力,如果往更大的方向讲,我想余华小说所指向的不仅仅是文革,而是人性吧。
冯一刀 200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