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国模式北京共识很荒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03:59

刘业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从教育学家许锡良先生的博客上看到何兆武先生一句话:“真理不在于它是不是符合国情。假如它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话,那么要加以改变的是国情,而不是要改变真理。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这是我对中西文化的一点认识。”

在中国谈“中国特色”、“本土资源”、“本土意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是一种政治正确,也似乎是一种普遍的“学术正确”。其实这种政治和学术正确的背后是一种制度相对主义立场,这种立场在何兆武先生的“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观点的关照下,谬误之处一览无遗。没有何兆武先生这一质疑,制度相对主义愈走愈远,以至于发展到谈“大国崛起”“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地步而丝毫没有觉察到自我反思的需求。

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也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前者,我们很少或者没有人谈什么“中国数学”“中国物理学”、“中国化学[4.32 0.00%]”,对此也没有人感觉有何不妥,或者政治不正确;但是对于后者,马上有人跳出来,西方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如此特殊,以至于必须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果真如此吗?以经济学为例,经济学是关于交易和秩序的学科,她对中等数目行动主体(有理性的人)基于一般规则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涌现性后果的规律总结具有一般性,这种规律不分国别和民族通行于所有人类群体。毫无疑问各国人民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习惯和风俗,这种特色犹如不同汽车身上刷的油漆颜色,五彩缤纷、千差万别,但是汽车的一般机械构造是一致。不能看到颜色不一样的汽车就以为是具有本质上差异的东西,以至于需要一套新的理论解释不同的颜色汽车的构造原理。

特色是支流,是细枝末节,通行原理是主流,是主干。以特色拒绝通行原理,动辄“绝不照搬……”,拒绝世界各国探索出来的成果,其实是一种夜郎自大,没有自知之明的行为。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那么“硬科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毫不犹疑地说,社会科学的一般原理适用于世界各民族、各个国家。只有在特色和一般原理上正确区分主流和枝干,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才有逻辑一贯的内政外交。由此才能有可理解的逻辑一贯的国内公共政策、法律和制度;才能基价值观还是基于利益的外交政策选择;才能在国际上区分真朋友和假朋友。

那种特色取向的理论,也就是制度相对主义,还是生产日常生活的恶劣影响。正是这种相对主义的立场,人们的行动指南就是完全利益导向的,而且是短期的直接利益导向的,任何跨期理性行为在中国都难以理解,这是很可怕的。作为一种适应性动物,我们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和文化演化进程中,习得和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以各种形式存贮在人群的记忆中,相对主义立场的坚持者不信任那些貌似与即期理性计算相左的行为,这无疑于解构和摧毁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因此我说这种立场很可怕。在公共政策领域,我们经常看到也甚至是欢迎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惠”,所谓“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在城乡统筹、城市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那种给予直接恩惠式的政策,而不是具有迂回特征也往往看不到即刻结果的基于一般权利和规则遵循的程序建设政策。荒谬是全盘性的、弥漫性的,我们认为根治之道——有必要做根本性的观念清理,从制度相对主义转向制度普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