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乌托邦”--浙江在线-浙江潮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48:46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乌托邦”
 

  每天挤公交无聊之时,总爱习惯性的望着窗外,这让我有了不少“新发现”,由此也让一向不关心楼市的我最近突然对楼市有了“兴趣”——或许是因为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是李白的故乡,所以多少遗留了一点“诗仙”的浪漫气息,所以就连房地产广告也做得别具特色。比如某楼盘的“不问天下,只问流水”的临江别墅,再比如“流水依心境,花开意翩然”的靠山公寓……在唯美的宣传画面下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期待。面对如此世外桃源,真的有心动不如行动的感觉和冲动。

  然而,宣传终归是宣传,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朋友刚按揭了一套“不量产”的“伊甸园”,住进去之后大呼上当,后悔不迭——“绿水人家绕”不过是小区中一条水沟,“池塘春晓啼”不过是一小水池。一个都市乌托邦就这样轻易的破灭了。灰飞烟尽,甚至没有烟花短暂的美丽。房地产公司以住房为基础,吹起了都市乌托邦的美丽泡沫。然而,真正构建了城市乌托邦的又何止是其?

  最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余温未退。记不得是何时开始,马路上多了许多戴红袖章的协警,三步一哨,十步一岗,看着过往道德行人和车辆如临大敌。公交车站也多了“文明劝导员”。(这让我第一次在这个城市享受到了排队上公交的待遇。)据说,市政府专门下了文件。“文件精神”要求,创建期间,务必断绝一切“不文明现象”。当然,在文件精神指导下,一些“不文明因素”重灾区被严格的控制了。比如马路天桥上,曾经有十几个流动小贩的地方,现在只留下一个“综合治安执勤点”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而街边那些熟悉的小吃点如今已不知去向,坐出租车时,司机抱怨这说:“这不是瞎折腾吗?”想到这些,行走在街上听着协警的口哨声此起披伏,总觉得是一种噪音。

  走在一个暂时没有小贩,没有“脏乱差”的城市里,虽然“一城尽是文明风,满目都是和谐情”,但感觉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美好。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一座富于人性的公共建筑,要使来访的市民感到亲切,感到被热心接纳,它不能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姿态。”只有让人感到亲切的城市,才能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家园。而这座城市,虽然文明了,也和谐了,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它可爱。对行人友善的城市,它的街道会保持一种令人从容徜徉的尺度,行人可以在街道的两边自由地穿梭,而不会因为街道过宽而放弃光顾一半的街面商店和公共设施。当行人可以尽情地利用全部街道的资源时,他获得的不仅是便利,而是更有安全感。

  朋友说,在美国纽约——这座被人看做无情的国际大都市街边摊是一道生动的风景。纽约州还专门立法保障小贩摆摊的权益。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很长时间以来,全国各城市纷纷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无摊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等名义,以妨碍市容、交通、卫生等理由,欲对街头无证摊贩“赶尽杀绝”。但是,要想在城市完全消灭无证摊贩之类“不文明行为”和与“主流希望”不符合的现象几乎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任务,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明知不可而强力为之,则反作用力等于作用力,结果只能是激化社会矛盾而非解决实际问题。权力的洁癖造就了乌托邦的雏形,政绩思维往火上浇了油。而类似于城管和小贩的人们不过都是“城市乌托邦”的牺牲品。而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必须为用城市来炫耀我们文明的做法而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大卫?哈维力图在《希望的空间》说,我们作为个人生命和未来的建筑师,未来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建设和构造日常生活时空的同时,也要把“视线超越于我们居住于其间的短视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边界”,把“思考和努力投向未来,为更好的未来时空”。在这样的时空里,每个个体都能平等、尊严地活着。也许,这样的乌托邦,需要我们永不停息的追求和构造。这是过程,也是我们生命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