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不当暴利是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10:51
 

一、经济增长过快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达到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大大高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与此同时,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4168亿元,占当期GDP的50.7%,与过去几年相比,国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呈节节攀升的态势,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在逐渐加大,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规模导向的经济增长。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规模导向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

在规模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全国各地掀起快速的城市化浪潮,大量占用耕地,大兴土木。与这种近乎盲目的城市化相配套,各地大量复制低端产业以提供城市居民就业机会,从而造成普遍的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资源耗费以及环境污染。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随后也出台了一系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产业暴利所推动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那么当前什么产业是巨大的暴力产业呢?当然就是房地产与原材料。本质上房地产价格与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大幅度下降,而货币购买力下降又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

无论是盲目的城市化跃进,还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飙升都离不开货币的宽松。截止到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总量达到377832亿元,与2002年6月末183246亿元相比,增长超过100%。而同期的外汇储备分别是13326亿和2427亿美元,分析表明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中的90%是由外汇占款所导致的。当然,如果央行不对外汇占款进行对冲操作,目前的广义货币可能会超过100万亿。

因此,我国当前经济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资源耗费过大,污染浪费严重等经济问题,本质上讲是流动性过剩下城市化跃进的结果。

二、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

1991年的“华盛顿共识”开启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近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基本维持在每年8000亿美元的水平。按照GDP的统计方式,美国经济失衡非常严重,而按照GNP来统计,美国1991年以来的经常项目逆差之和大致上与其在海外的资产总量相当,鉴于世界各国在美国的投资,美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但没有经常项目反映的那样大。同样地,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33万亿,累计利用外资总额也超过7000亿美元,考虑到外资在我国的增值因素,以GNP计算我国经济基本是平衡的。

由于美国经济的失衡,自2001年6月美元开始步入贬值的漫漫长路。以经常项目来看,似乎美国的经济失衡主要反映在中国,实际不然。以GNP来看,美国的经济失衡对象主要是日本和欧洲,因为日本与欧洲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投资,而与我国经济几乎无关。

随着美元的逐步贬值,人民币汇率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汇改,截至今年7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7.56,累计升值10%。考虑到商品出口退税的取消,以及加征出口关税,人民币实际升值的幅度更大。在人民币快速升值过程中,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迅速上升。经常项目顺差从2004年的686亿美元,快速上升到2006年的2498亿美元。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没有实现可兑换的条件下,许多热钱通过经常项目潜入国内。据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的研究结论,2006年热钱通过贸易夹带潜入总额占贸易顺差的2/3。

热钱的大量潜入,造成了中国经济严重失衡的假象,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笔者认为我国经济目前基本不存在外部失衡,只存在内部失衡。笔者认为,在外资企业占中国经济比重不断增加的条件下,维持适度的顺差是必需的,我国目前GNP基本上是平衡的。

三、化解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效果不显著

由于汹涌而来的热钱,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形成庞大的基础货币投放。为此,央行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外汇调期,成立中央汇金公司等多种手段回收流动性。以存款准备金为例,自2003年9月经过9次上调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6%提高到11%,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调控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抑制热钱流入,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出台了“反洗钱法”,并加大了打击游资的力度,但游资流入依然如故。本质上,只要有利可图,游资潜入就不可避免。在公司跨国经营的条件下,人民币资本项目限制的效果有限。因为,当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转移定价将利润留在国内,而当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时,跨国公司则可以把利润留在国外。所以,当前的资本项目限制既不能根本上防止热钱的流入,也不可能防止热钱的流出。

从形成外汇储备的另一个构成贸易顺差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经过大幅度升值,我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在不断攀升。短期内,这一趋势很难改变,说明了世界经济增长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是长期的。因此,由此形成的流动性过剩也很难扭转。

笔者认为,目前央行化解流动性过剩的努力固然不能放松,但仅此是不够的,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此外,提高实际汇率也不能简单地看成是降低外贸顺差,而应该看成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是世界产业格局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保证经济安全的内在需要。

四、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是消除不当暴利

对于由世界经济失衡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理论上讲央行可以通过外汇占款全对冲来收回,但对经济不一定有利。只要有房地产、原材料这样暴利的行业存在,资金就会流入这些领域,从而抑制与之关联度不高的其他行业发展,使经济结构出现畸形。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可以说是经济、金融结构畸形的现实表现,说明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结构性资金供给不足,说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加快。

要存在不当暴利,国际游资的流入就不可避免,从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就不可能扭转。在人民币升值一段时间以后,如果经济结构的畸形仍然没有得到改观,势必会为我国埋下金融危机的种子。也就是说,不当暴利行业的存在会使我国经济、金融安全恶化。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关键在于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战略决策落到实处,第一步就是消除不当暴利。消除不当暴利一方面可以让游资无利可图,阻止其进入。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我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经济、金融安全。

消除房地产暴利的基本手段是对第二套住房征收物业税,征收物业税的目的是恢复房产的固有属性,也就是房产是生活必需品,而非投资品。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耕者有其田”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对第二套住房征收物业税是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

消除资源性行业暴利的基本手段是加大资源税的征收,以降低资源型企业的利润到平均水平。从世界经验来看,资源价格的上涨应该归于国家,归于人民而不能归于资本。否则,只会带来社会的不平等。

金融的目的在于支持什么,抑制什么,抑制了不当暴利,我们应该支持那些低资源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的自主创新型的企业,其利润越高越好。如果游资流入这样的企业,我们还需要抑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