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说曾因太畅销而被认为不入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32:36

书如果畅销,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似乎又是一件坏事。好事是书受到欢迎是大家都希望的,书总要找到更多的人去读,有更广泛的传播当然就会有更大的影响,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坏事是我们常会认为,畅销书就不会有永恒的价值,畅销在某种程度上会被认为是媚俗的代名词,这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社会对于畅销的态度也相当矛盾,一面出版社和作者、读者都对于畅销书有强烈的期望,另一面却又有诸多的怀疑和批评;一面大家都不得不面对畅销书主导市场,但另一面却对于此耿耿于怀。这中矛盾的态度似乎是我们面对畅销书的常态。

应该说,这种态度有其理由。无论是对于畅销的肯定或否定,其实都自有其相当充分的根据。畅销当然不是书的罪过,许多畅销书后来也沉成为了文化的经典之作,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六十到八十年代从港台开始直到大陆,始终是畅销书。八十年代初入大陆的时候,都是在街边的租书店里大家租一本看得已经封面脱落,页面卷曲的书来看。许多人当时也把这看做不入流的标志。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逐步经典化,到了今天,其具有的文学经典的意义已经确立,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把金庸的小说还看做不入流的作品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其实只是一个几乎普遍的规律的一部分。不少文学经典正是由畅销小说逐步转变而来的。三十年代的张恨水等“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今天也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经典,而张爱玲的小说也早已经典化了。西方文学研究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些过去畅销的通俗文学作品,过去在文学史上地位不彰,在后来如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潮流的影响之下,却被重新发现,成为重要的文学经典。文学史就有这种化俗为雅,变流行为经典的功能。当时看不入流,未必永远不入流;当时看高雅,人人称道,有时候在历史中却经不起考验,难免被遗忘的命运;当时遭遇冷遇,无人理睬,甚至出版都有困难,但后来又被人发现,一时畅销,这都是经常有的事情。

当然,事情还有另一面,确实有不少畅销书到了后来也就湮没无闻,其价值并不能得到肯定,除了还具有某种文化史的意味之外就被遗忘的现象也所在多有,如曾经一度流行过的张资平的小说,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了。当时流行或畅销并不是一种质量的保证,反而是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最后就仅仅是一次性的消费,之后就被迅速地遗忘的状况其实相当普遍,也是常态。还有些现象是到今天还并不清晰的,还有待历史检验的畅销书,如琼瑶的小说或者三毛的随笔。他们到今天还都有自己的影响,但却还没有经典化,却在现在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文学价值还存在诸多疑问,但其文化上的重要的意义却已经得到了确认。是否可能成为经典,似乎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这些情况是常态,因此对于今天的畅销作品,我们也不必一笔抹煞,完全忽略。只要畅销有适应了当下读者的兴趣的一面,一纸风行就有理由。但畅销并不是这部书好坏的唯一的标准,畅销不是质量的保证,既不能说凡是畅销的都好,也不能说凡是畅销的都坏,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畅销其实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概念,它的标准只有市场的反应一个,这当然是一个必要的参照,但也是一个有局限的参照。做出版,就往往期望畅销,但其实也有分层次的畅销。如我们常说的“纯文学”或者一些具有某些专业性的书的读者就是“小众化”的,只要在这个小众读者里畅销,就有自己的良性的循环,也大可不必追求人手一册的快感,大可不必抱怨还不够流行。真正的大众化的畅销书,其实也有自己的受众,有自己的接受的更广泛的面。这或者是触动了社会的热点,或者是回应了人生的问题,或是焦点人物或是关系到个人。今天的畅销书大概都是和中等收入者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的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关的书。如中等收入者关心的职场生活就是持续的焦点,而青少年的趣味也有左右图书市场的能力。

目前有关畅销书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完整有效的书评机制,难以分辨书的价值,没有相对客观和比较具公信力的书评,使得畅销本身缺少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的标准。书评的影响力往往和书的营销相联系,这就使得畅销难以得到更多方面的评价。二是书籍市场的“跟风”现象很普遍,看到一本书畅销,同类的书就一哄而起,造成好坏难辨的相似的书,使读者选择困难。许多出版者和作者也还缺少自己发现新的畅销的“点”,只有靠跟风来生存,使得书籍市场的畅销变得问题重重。

当然,书籍市场上永远需要畅销,但也需要不畅销,两者都有好书,也都有不好的书。读者的选择当然有用,但出版者、作者和书评人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