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的教师?——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3:24:20

 

曾有许多人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总是微笑地告诉他:我是教师。总有一些人带着羡慕的口吻历数做教师的种种优越:工作轻松,假期舒服。对于他们的看法我总是一笑置之。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又怎能得到完整深刻的认识?做老师所要面对的压力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的。如果有人进一步问我:你是怎样的教师?我想我肯定会愣在那儿。虽然我的目标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是优秀和不优秀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界限。学生时代,曾唱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于是就激情澎湃地想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工作了,听过一些优秀教师的演讲、报告,想向许多先进的老师看齐,于是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我始终没法给自己定一个类型。这种迷惑一直持续到我读叶澜教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诚惶诚恐地拿自己与书中描写的种种作比照:我做到了哪些,我还有哪些地方不具备。

书中谈到三种类型的教师。“生存型”教师,他们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把教师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把教师职业看成是寻找“更好”职业的跳板,我想我绝对不是这一种类型。“享受型”教师,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我想我正在朝这一方面努力,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可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付出,不注重学习吸收,提高自身素养,你能永远“给”下去吗?于是我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发展型”教师身上。我也像书中一样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是否对自己的教育活动经常进行反思和研究?

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有时是在“研究”。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总是花精力查阅资料、反复备课,再讲给其他老师听,几番修改,几番试教。有时一堂课下来,发现自己课堂用语不够严谨,教学思维不够周密,便在备课过程中对每个环节反复斟酌。在大环节备好的同时,小问题也一定要逐个思考。一堂课上完,和其它老师交流上课中的体会,针对课堂、作业中出现的疏漏及时进行改进。凭心而论,我还没有真正把反思和研究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当然也就不可能高屋建瓴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所以从中吸取的经验是零碎的,得到的启示也是零散的。

2.是否把终身自我教育作为工作的推动力?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专业的自学,我想在提升学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每次参加听课、评课,我总是尽可能地吸收一切可以学习的内容。每次向其他老师请教、与之交流,我也总在捕捉言谈中的信息,努力改正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陷。空闲时,总是翻阅各种报刊杂志,不断积累理论底蕴。我渴望自己不断地发展、进步,也许我不会做到最好,但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3.是否有给予也有收获?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肯定的。我觉得只有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时,我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面对学生我洋溢着快乐,甚至体会到幸福。曾经和学生面对面谈心,把我做学生时的感受告诉他们,将心比心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曾经逐个给差生分析难题,他们每取得一小点进步我都会欣喜不已。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教了两年的学生,第三年不教他们了,他们却还念念不忘我,一位女同学寄来一张贺卡,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我是一个给她印象最深的老师,她深深地记着我们在一起欢笑流泪的日子。被学生记住,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席勒曾说: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我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我全身心地投入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我愿意尽我所能去教育学生。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发展型”的教师,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集体服务,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劳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