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剪纸并非后继无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03:23
读者李荣海来电称:“我是贵报的忠诚读者。几年来,贵报报道了很多汕头潮阳剪纸得到传承发展的信息,令热爱地方文化的我欢欣不已。然而,近日我在某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潮阳剪纸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读了这篇文章,令我狐疑不定:是贵报历来做虚假宣传,还是这篇文章失实?”

    我赶快找来这篇文章一读。果然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新闻”稿件。这篇文章题目很长,为叙述方便,这里简称为《剪纸》。

   《剪纸》写到:“现在潮阳民间剪纸的主要传承人有张佩龙、蔡名英、李婵仙等。但健在的老艺人平均年龄已在75岁以上。潮汕剪纸艺术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针对《剪纸》这段失实的文字,我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目前上档次的潮阳剪纸艺人(参加过省级以上展览的艺人)有20名之多(其中多数是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有名册在档),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许遵英、魏惠君、陈雁淑等。这个群体自2004年以来多次参加过政府部门举办的国际、国级、省级的作品展览,获得的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等奖项有三四十个之多,每次赛事的奖牌数总是在全省首屈一指。完全可以说,潮阳剪纸不仅已走出薪传乏人的困境,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潮汕各地诸如揭阳市的剪纸的发展局面也是可喜的,多次到汕头市办展与同行交流。

    《剪纸》作者还以很专家的口吻说道:“当前对潮汕民间剪纸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有几方面的工作要抓紧抓好。一是……三是努力让民间剪纸艺术进校园,通过举办培训班、展览、表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年轻一代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剪纸》这段文字实系拾人牙慧。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本世纪初就提出这样的工作思路并积极实践,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其成就其经验本报以及其他多家传媒单位多次予以宣传。为什么有的同行竟一无所知呢?

    本世纪初,汕头德华学校、汕头市南海职业高中就在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把剪纸艺术引进校园。汕头德华学校至今还坚持上剪纸课。汕头市新苗学校在德华学校的引领下脱颖而出。该校将剪纸定为校本教材。校方于2006年特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广锡以及会员、剪纸艺人魏惠君到校授课,培训一批剪纸师资。剪纸教育在该校逐步推广。2007年猪年春节,该校剪纸初出成果,剪了一批神态各异的福猪为汕头日报的读者祈福;当年五·一劳动节参加第五届汕头民俗文化节,师生们在汕头农科园为游客献技;当年八·一建军节到驻汕某部文化拥军,该部队将该校师生赠送的作品视若珍品悬挂在军营各显眼之处;今年元宵节……不久,这所学校将举行大型的师生剪纸展。

    《剪纸》最关键的内容都经不起验证,其它的不实之词,就不一一辩正了。

    行文至上,适高级工艺美术师、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广锡来电。他说他刚读了《剪纸》一文,非常气愤。他肯定这是一篇闭门造车,抄摘老资料拼凑起来的东东。他说:“报纸具有权威性,这篇失实的东东登在上面,客观上把汕头市工艺美术界和民间文艺界几年来抢救剪纸作出的成绩否定了,混淆了社会视听。”

    曾广锡还说:“有关汕头工艺美术界被混淆社会视听,严重失实而且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并非始自这一宗。”他举了很多例子,这里记录两例———2004年,本报配合工艺美术界抢救潮汕传统工艺的活动,刊发了一系列的记者调查文章,报道了不少传统艺种濒临灭失的状况,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然而,却有其他的报纸大唱反调,说道汕头的工艺业正兴旺发达经济效益顶呱呱,不信,请看澄海每年生产的工艺饰品和玩具创收有多少多少……在这里,其笔者把“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读者竟来电来信批评本报作虚假报道。

    去年,几家媒体把一个艺术未到火候在鹅蛋上作画的青年人捧到艺术殿堂的正座,竟然称其“艺术”是“潮汕工艺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外地艺人闻讯前来寻芳,结果大失所望,骂道:“潮汕工艺原来是这个鸟样!”很不幸,潮汕工艺因这不实的报道而蒙羞。

    潮汕彩蛋曾经名闻遐迩,上世纪70年代为国家挣来了大笔的外汇。潮汕彩蛋的材质,也即作画的载体必须是鸭蛋壳,并且必须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并非随便找来一枚鹅蛋壳涂涂抹抹就成艺术品。潮汕彩蛋尽管在历史上为国家经济利益立下功勋,却是达不到“潮汕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价位。

    数百年的潮汕工艺生存状况,从轰轰烈烈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式微到濒临灭失到目前的“星星之火”,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反馈其信息,必须做过细的工作,切不可“合理想象”。须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最基本的新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