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湖北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品牌创建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0:03:14
弘扬民族“七夕文化”传统  创建鄂西旅游文化品牌

 —— 评湖北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品牌创建工程

杨 洪 林

 

以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为核心的“七夕文化”,在中国相沿成习、家喻户晓。由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的复归,“七夕文化”亦受青睐,出现了“七夕文化”起源的诸种说法和观点。比较诸说,“汉水说”更具有原创性,置身汉水中游的湖北郧西构建“七夕文化”不仅有地理学、民俗学、文化学优势,而且能打造成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民族文化品牌,形成一道靓丽的旅游文化风景线。

 

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起源于汉水,处于汉水中游的郧西创建“七夕文化”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

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同所有的神话故事一样,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作为先秦经典的《诗经》奠定了汉水流域是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发源地的地位。《诗经·小雅·大东》表明,牛郎、织女是与汉水、农耕文明融为一体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蕴含着汉水流域农耕文明的基因,作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发源地这三者缺一不可。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正是因为地上有了一条自西北朝东南走向的汉水,汉水流域的先民们才得以想象并命名天空中相似走向的星河为云汉、天汉、银汉、河汉;正是因为有了汉水流域炎帝神农氏开创的农耕文明,以及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才有了天上的“汉”水和牛郎、织女及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这是由唯物史观得出的必然结论。

数千年来,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汉水流域产生、传播、创新、发展,形成了优秀的“七夕文化”传统。成书于汉魏六朝的《荆楚岁时记》,是现存最完整的记录荆楚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书籍,为生于汉水流域并在荆楚做官的宗懔所作。书中详细记载了汉水流域、荆楚大地“牵牛织女、聚会赋情”,“结綵穿针、乞求巧幸”的淳朴风俗。汉水儿女不仅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而且代代相沿成习、创新发展,保留了大同小异的多种传说版本,为形成中华民族“七夕文化”优秀传统做出了历史贡献。

处于汉水中游的湖北省郧西县,由于几千年来处于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文明背景下,保留了原生态的“七夕文化”民俗,与《荆楚岁时记》所载一脉相承、相沿至今。郧西不仅有汉水环绕于南,而且有条堪称奇迹的一条作为汉水支流的古河——“天河”,她自北向南纵贯郧西全境。“天河”的历史几乎同天河流域的古人类历史一样悠久(黄龙洞发现5-10万年的更新世晚期智人)。天河流域有着丰厚的“七夕文化”积淀,在天河与汉水交汇的天河口,不仅流传着版本古老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而且至今保留着“牛郎庙”;在天河口不远的北面,矗立着一座秀拔而威严的“娘娘山”,传说王母娘娘不仅用簪子划出了一条天河,拆分了牛郎和织女,而且还待在这里执守天规;在天河中游的郧西县城有隔河遥遥相望、永恒相守的两座山,由牛郎化成的“石公公”、织女化成的“石婆婆”;在天河上游有隔河默默远眺的“牛郎山”和“织女山”等。郧西有着悠久的“七夕文化”民俗,她深深植根于丰沃的民间文化土壤之中。与其他诸种“七夕”说相比,居于汉水中游的郧西具有更加坚实的学理依据及文化优势。

二、郧西建设“天河七夕文化”的目的在于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理论和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相契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及创造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属于此。作为由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熔铸而成的“七夕文化”,是由包括郧西人民在内的古代汉水儿女所创造、传播,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被中华民族所认同而成为优秀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这一定义,为构建“七夕文化”提供了指南与经典范式:第一,它基于一定群体的社会实践,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第二,具有特定的载体,文化场所、实物及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第三,与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在世代传承中得到创新,具备认同感和历史感;第四,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郧西建构“天河七夕文化”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其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起源于汉水,是包括郧西在内的汉水儿女所创造的农耕文明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郧西构建“七夕文化”秉承了这一基于实践进行文化建设的精神,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付诸新的社会实践而且将产生新的实践成果。其二,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有自成体系的原生态的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唱本歌谣,有历史悠久的以牛郎、织女命名的牛郎山和织女山、石公公和石婆婆,娘娘山、金钗石,牛郎庙建筑等;郧西在保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一系列新的“七夕文化景观”,如“七夕文化园”、“七夕广场”、“鹊桥景观”、牛郎织女雕像等,其载体、文化场所及表现形式将得到进一步保护、丰富与完善。其三,它与郧西天河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代代相传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在世代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郧西民间千百年相沿成习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风民俗,在郧西广大人民群众中具备广泛的认同感和历史感;郧西正在收集、整理传说故事,搜寻碑刻、建筑遗存、民间工艺品,编辑《天河七夕文化论文集》”、《天河民风民俗集》,建设七夕民俗陈列馆等,既能充分展示厚重的原生态的“七夕文化”积淀,又得以彰显当今郧西人民的创造力及其丰硕的非物质文化成果,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四,郧西“天河七夕文化”以其独特的民俗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创新,成为中华民族“七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郧西构建“天河七夕文化”,有利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中华民族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郧西不仅具备了“七夕”民俗文化的基本文化史前提,而且正在发掘、打造这一文化品牌。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范和要求相契合,具有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充分依据。

三、郧西构建“天河七夕文化”,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推动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并力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发掘、保护、继承、创新“七夕文化”,郧西经过民间文化调查和科学论证,提出了《郧西县天河七夕文化建设方案》,明确了其目标与价值、特征与功能、任务与措施。《方案》指出:“天河七夕文化”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元素;通过深度发掘、科学论证、敢于创新,努力使郧西成为“天河七夕文化”的拥有者和中国七夕文化的贡献者,使“天河七夕文化”成为郧西旅游立县的主流文化;使研究成果广泛运用,天河生态、景观、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配套,“天河七夕文化”形成品牌;并全面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湖北省委、省政府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两圈一带”即建设武汉“1+8”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郧西所处的鄂西地区属于华中、华南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和调节的重任。同时,包括郧西在内的鄂西地区属于老、少、山、穷、库地区,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立足于鄂西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旅游文化产业为切入口、突破口,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把鄂西地区推上发展的快车道,这就成为湖北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成为郧西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郧西构建 “天河七夕文化”的理念及实践,证明他们主动融入并抓住了这一战略机遇,敢于迎接严峻的挑战。他们思想解放,用打造“天河七夕文化”品牌的新理念、新思路和创造性的实践,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了一种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勇于竞争、激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

由于“七夕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在构建、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种辩证关系:

第一,发掘、整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七夕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尊重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成果,要尽力发掘、收集、整理原汁原味的文化实物,保留其原始、古朴的风貌;同时,在保留、继承郧西民间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恰当地融入现代元素,彰显当今郧西人民的创造力。要提高“天河七夕文化”建设项目的创意水平,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打造优秀旅游系列品牌产品。

第二,原生态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开发、服务的关系。“七夕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一旦保护不当遭到破坏就失去其依托,难以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难以实现其生态保护功能;同时,作为旅游文化开发项目,必须具有文化性、审美性和便于观赏性,因此,必须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结合的旅游决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反而会更加光彩夺目、赢得当代人的青睐与后世人的敬重。放眼世界,通过振兴文化来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各国旅游业的大趋势、大潮流。

第三,“天河七夕文化”民风民俗的表达形式、技能、载体、主体的承传与世界性、现代性传播以及注册、申遗的关系。要保护民俗、民间文物、传统技能、传承者,保护原生态的民风民俗,若保护不当导致失传就失去其文化遗产的根基。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文化创新、旅游产业的珍贵资源和宝库,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互促互进,共同发展,能够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桂林山水、壮族民歌被张艺谋创设为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国古代“木兰诗”,河南嵩山“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被美国改制为动画片“花木兰”,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等,这些文化创新与传播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了世界性、现代性。恪守传统民俗则民俗必衰,抛弃传统民俗的创新则失去其本,错失注册、申遗的先机则失去珍贵的资源和权益。唯有将原创性、民俗性与世界性、现代性相结合,及时注册、申遗,才能既具有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历史感,又能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创造活力。

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打造成民族文化的知名品牌,推动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争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能够改变郧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面貌,造福郧西人民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作者: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

  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