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3:31:26
陈氏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

  陈氏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 (转)

  「户枢不蠹」这句古代的名言,远在《吕氏春秋》就有记载,它在我国人民中广为流传,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懂得了[运动]有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华陀传》中,记载了华陀所创的[五禽戏],就是摩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用来活动关节,以防病延年。

  我国古代道家的[静坐]、[导引]之术,均为养生疗病之道。《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冶宜导引按矫」。《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都充分说明[运动]和[清静]各从不同的角度养生,达到强身疗病的生理效应。

  自古迄今,养生疾病之术,种类颇多,各有特色。

  而太极拳则是总结了前人各种养生之术的精华,结合阴阳之理,把运动熔于清静之中,把清静化于运动之内。这种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产生了内气催外形、思维与动作、快与慢、开与放、分与合等动作意气的相互协调。从而在思想上得以安逸,从形体器官上得以锻炼,元气得生、宗气得充、精气得保、身体强壮。

  (一)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1. 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 以适应外部 环境变化的需要。太极拳中清静用意、「意守丹田」,乃为静功养身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因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提高健康水平。

  心静勿虑,意守丹田,是鼓动内气的基础,是产生毅力的条件。毅力是练拳的保证,锻炼持之以恒,就可以从内气到外形协调一致。使气沈于丹田,贯于尾闾,环流周身,从而使脏腑得充,周身得养,精力充沛,有利于病变和精神创伤的修复,有利于病体的恢复和精神的保养。由于它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完善,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协调,对精神创伤,神经类疾病,如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

  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物质交换的场所。一个久练拳的人,苺分钟心律在60次左右,这种由于久经锻炼而得来的心律减慢,延锾了心脏舒张期,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

  持久锻练,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减少肌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疾病的恢复,特别是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症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下纳于肾是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肾纳气,则气沈丹田,肾不纳气则上浮胸中而喘。

  太极拳锻炼的呼吸方式要求深长匀柔,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脑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氧及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增强。经过长期锻炼,可使呼吸频率减少,增强呼吸效果,具体的表现是在练拲时“汗流夹背不发喘”。他对防治慢性肺气肿有一定的作用,对防治各种慢性肺部病变均适宜。

  3. 强健肌肉,改善骨质的理化物性,畅通经络,有利于营卫气血的通行。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 肢百骸,都寓于[动]中。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运动都熔为一体。从脏腑组织到肌体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肌肉豊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的理化特性得以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脱臼能力。对老年人关节病 (关节僵硬,行走坐起不便,足膝萎软,屈伸无力、骨质增生) 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健康与否,与经气畅通与否密切相关。练太极拳的人,练到一定程度,就有小腹发热,四肢末梢发胀、发麻之惑。中医针灸学认为这种现像是[得气]的表现,也就是调动内气,打通经络,经气运行。

  太极拳运动,[主宰于腰],[虚领顶劲,[气沈丹田],腰为肾之府,又为带脉所绕之处。腰脊运动带动身形,行于手指,行于四梢,复归丹田。丹田乃小腹部位,任督脉冲乃一源三岐,出会阴,复灌诸经。长期锻炼,可使肾气旺盛,带脉充盈,阴阳调和,神清目明。

  [尾闾中正]乃太极之要领,这是稳定自己重心,加强发劲的根本。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与[尾闾中正]上下相应,[百会穴]与[长强穴]相互灌注,有利于督脉经气的畅通。百会、长强乃督脉之要穴,气通此穴后,便能升提中气,增强韧带及扩约肌功能。故对脱肛、痔疮、子宫下垂,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总上所述,[尾闾中正]、[虚领顶劲]有利于任脉、督脉经气的运行。任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手足三阴经脉),督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手足三阳经脉 )。内联奇经八脉,使之畅通。加之[气沈丹田,螺旋缠绕],从内到外,从躯体到四肢末梢,得以特殊的运动,「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华陀传)。当然,要使其起到防病健身作用,井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动作正确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刻苦锻炼,不管男女老幼,都可收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

  (二) 太极拳的技击作用

  陈氏太极拳不仅健身有法,而且技击奥妙。中华武术,门派繁多,攻防技巧,各有所长,拳打脚踢,谓之一般。然而,陈氏太极拳却独树一帜,流传三百余年,仍保持本来特色。它以掤、捋、挤、按、采、列、肘、靠为中心内容,在沾、粘、连、随的基础上将抓、拿、摔、滑、打、跌、熔为一炉,内外兼练,成为武坛上最优秀的拳种之一。

  练习陈氏太极拳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练到上乘功夫,可达周身一家,以静制动,以逸代劳,以不变而应万变,亦可行机得势,舍已从人,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引进落空,借力打人。(推手歌)云,「掤捋挤按须认真,周身相随人难侵,任人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推手,不仅可以检验姿势是否正确,也是锻炼技击技巧的好方法。有人说,「推手有何技巧,力大者即可取胜」。《拳论》中说,「斯技旁门甚多,虽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耆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可见,太极拳推手不是比方而是比技巧。「壮欺弱、慢让快」那是自然的本能,不是技巧的功能。所谓技巧,则是顺应自然以克制自然,达到「弱胜壮、慢胜快」。自然界中的杠杆支点和螺旋转化的原理,就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推手利用这种原理,即可揉化一功重力,此为化劲。有此化劲功夫,就可轻制重。

  同时,太极拳的运动是运用了离心力,井以腰脊作中轴,使一切动作皆走内圈;走内圈速度虽较慢,但仍可胜过走外圈的快,这是「后人发,先人至」的缘由,也是「慢胜快」的关键所在。

  《拳论》是太极拳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对推手也是一种很好的指导,细心研究其内容井用它来指导练习推手,则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来指导推手实践昵? 应遵守以下四项基本准则,

  (拳论) 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古时所称[太极],是对立统一的象征,是一切动静的枢机,由太极生阴阳,如顺逆、柔刚、轻沈、虚实、合开等皆属于此。运动时充分利用了离心力和向心力,因此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 为阳、合为阴。

  陈鑫说,太极两仪,天地阴阳,合辟动静,柔之为刚」,就是指这种规律。这种矛盾存在于推手的整个过程中,井贯串 于每一个动作过程的始终。

  因此,推手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它符合事物运动的矛盾法则,即「阴阳开合」

  2.推手时双方搭手对练的过程,也是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拳论》中所说,「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就是指动作必须符合下列四点,

  (1) 必须「无过」,无过称为「沾劲」,过则称为「顶病」,

  (2) 必须「能及」,能及称为「粘劲」,过则称为「匾病」,

  (3)必须「随曲」,随曲称为「连劲」,不随而曲称为「丢病」

  (4)必须「就伸」,就伸称为「随劲」,伸得太早称为「抗病」。

  推手的一切过程都要求具有「沾、粘、连、随」四功,不发生「顶匾丢抗」四病。陈鑫说,「沾粘连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整重。」所以第二个基本原则是「沾粘连随」。

  3. 《拳论》中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枮;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这是为了做到四功, 避免四 病的措施。这就是说, 人刚则我柔, 用 "走" 以引之,这是被动局面 下的 "卷合" 运用。 同时, 为了问劲, 运用顺遂的势和劲,迫使对方 成为"背",转化为我刚人柔,用粘以逼之。粘走时,对方动急则急应之,动缓则缓随之,这样就可有四功而无四病。陈鑫说,"前后左右, 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相将〞。

  所以第三个基本原则是 "急缓粘走"。

  4.《拳论》中说,"由看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在推手时熟练地掌握了前面三个基本原则后,就可领悟人劲,探测对方的劲力与方向,所谓懂得人劲。到此时,可信手而应,达到自动的神明" 境界。这是多年反复揣摩、实践和理论研究最后得到豁然贯通的结果。所以第四个基本原则是 "知行合一"。

  《拳论》中说,"虚领顶劲,气沈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显;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独知人、英堆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因此,为了运用四项基本准则,就必须按照上列拳论做好以下六点,

  l.顶劲要虚虚领起,则棈衶自然提起,同时气沈丹田,周身放松。由于身体上领下沈,即使身躯放长而产生弹性成为掤劲。陈鑫说, “沿路缠绵,静远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 若是周身僵力,就会失去朋鞥朋硼劲,也就不能通过沾、粘、连、 随去求懂劲。

  2.立身须中正安舒,具有支撑八面之势,使推手时身躯不致偏于一边或依赖于对方身手之上,以免己劲为人所识,若偏一边,就不易顺遂地运用枯走功夫。

  3.在神气内隐则柔,外显则刚的前提下,推手时要具有忽隐忽显的刚柔变换作用,这正是求懂劲过程中不断间劲的表现。

  4.推手时要求做到两手有虚实,两足有虚实,一手一足上下亦要分虚实,形成处处分阴阳,处处有虚实。陈鑫说,“虚实兼到,忽见忽藏; 实中有虚,人己相参; 虚中有实,熟测机关。” 待虚实的转换熟练后,只要注意一只手,其它一只手两只足由于上下相随,自然也就能随看灵活转换。所以陈鑫又说,“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不可空谈。”这是问劲、化劲和达到懂劲的基础。

  5.对方仰来则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之感而失去重心; 对方俯来则愈向下引,使 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之感; 对方近迫则愈引愈虚,使有长不可及之感; 对方退走则枯逼,使有迫促之感。这是符合沾、粘、连、随的化劲与发劲要求的,这样就可避免发生顶匾丢抗四病,使推手技巧迅速提高。

  6.推手时棈神须提起,这样周身才能轻灵贯串,井要轻灵得具有 "一羽不能加" 的敏感。同时螺旋缠丝也须不断变动,要旋转得形成 "蝇虫不能落" 之气势。若动作表现出迟重不灵,则不易懂劲,若运动没有缠丝,则失去化劲,也失去半化半进、明化暗进、即化即进的缠丝劲技巧。没有化劲就变成比方,就不成其为太极拳推手了。能化而不能发,能柔而不动刚,刚柔不能相济,都非太极两仪之全。

  具有上列六项功能,就能贯彻推手的四项基本准则,达到懂得人劲而不为人懂的功夫,再加上干干不懈苦练之功,便可使推手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高级境界。

  作者:陈正雷

  【武式太极传人及内功练法 (转)】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沈阳地区最流行的太极拳是武式,而沈阳的武式太极又分两种,一是霍梦魁先生所传,在沈阳地区较早形成了影响。另一种就是阎志高先师广泛传播的武式太极小架,在辽沈地区盛行不衰。这两种武式太极拳在拳架的主体上基本相同,但内功心法还是有差异的,很多拳式也有区别。

  一、阴阳潜换气定闲

  霍梦魁先生是河北清河人,生于1890年,卒于1962年。霍先生自幼从学于姐夫葛显斋,据吴文翰师叔考证这位葛显斋很有可能就是葛顺成先生。关于葛顺成先生的记载见于徐震的《郝和传》等资料:“清河葛老泰,精八方捶,授徒千佘,闻亦畲名,请师事,亦畲使从学于为真,泰殊勉强。亦畲知其意,命与为真相搏,甫合,为真以推手中擒拿法进擎泰膊,泰臂不能脱,足不能移,身不能转,呼曰:“释我!释我!’泰自此心服,且命其子顺成来就学。”葛老泰的年龄想必与郝为真不相上下,因此令葛顺成来学,那么顺成师从何人?

  李亦畲仙逝于1892年,其时顺成仅两岁,不可能从学于李大先生。又据吴师权考证得顺成先生真传者是霍梦魁先生,但霍先生后又拜李福荫为师。再据李福荫先生(字集五)在廉让堂《太极拳谱》序中所云:“清河葛顺成,均从先祖学”,集五的先祖即李启轩也,说明葛顺成的功夫主要源于李家,与李亦畲传郝为真一系稍有不同,而李集五先生虽也拜人郝为真的门下,但其功夫主要得于家传。由此可知,霍梦魁的拳法也以李启轩一系为主。但因为霍先生与葛顺成是郎舅关系,按过去的礼法不可能成为师徒关系,因此霍先生真正的递帖师傅还是李福荫先生。

  霍梦魁先生是最早来东北传播武式太极拳者,在此之前,虽有冯先生和顾胤柯等先贤在奉天传授过武式太极,终因传授面人窄,而没能形成影响。据考证,霍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到沈阳传过拳,在40年代形成了影响,连一些武学名家也人其门下学拳,如通背门的周元升,戴家心意拳嫡传陈明洁先生等均带艺投师。

  陈明洁先生是山西祁县祁城人,9岁始受教于戴文熊的弟子程天祥(程大)、程天禄(程二)及戴魁先师,深得戴家心意拳之精妙。随霍先生学拳后,尊师重道。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霍先生回老家请来了阎志高大师后,其门下弟子多投入阎志高先生的门下,陈明洁虽也师从于阎先生、但仍对霍先生不离不弃、敬重如初。因此霍梦魁先生对陈先生的人品一直是赞不绝口,将其太极拳艺倾囊相授。

  可惜霍先生不通文字,不擅言语,一些太极拳精要无法准确地表述出来。在传授太极内功吋,反复强调:武派小架是重(视)内而不重(视)外,伞*内里转换。有弟子问如何转换?霍先生一急就把上衣脱了下来你们来看,于是就演练给弟子们看。学生们见霍先生的丹田处有一个球,这个球按阴阳鱼的弧线有规律地运转,带动着拳架的演练。霍无生传下的太极内功就是这种阴阳潜换,霍梦魁先师曾用最粗浅的道理跟陈明洁先生说出了太极拳练习丹田功夫的精义:你把两个腰子当成合在一起的一扇磨,别去想它、也不去管它,让它们自己相互对转研磨,一阴一阳,一上一下,时间长了,丹田自己就热了。

  霍先生传下来的拳架还是武式老派的练法,每一转换要旋髁转膝,实足的脚跟拧捻转动。这种练法源于道家之“踵息”,见庄子的《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是说丹道修炼者用脚后跟呼吸,吸入的是仙炁,并将此天地之精华运及周身。霍先生最初教的练法是:实足旋髁转膝,而虚足不动。近年来,我在小河沿见有霍先生的再传弟子行功走架吋虚足与实足一起转动,不知是霍先生从清河接来阎志高后自己作的修改,还是其门下传人擅自进行的改革。

  限于文化基础,没有留下背丝扣、阴阳线的理论,也不懂什么是牝牡四卦和八方线,拳和人一样:朴实无华。其后辈有将霍先生的拳架划成一百多个式子的,也有人分成八十四式的,陈明洁先生根据“九二见龙”的丹道理论,取“九九归一”,郑重地将霍老师的拳架归纳为九九八十一式。

  这趟拳我先后请教于陈明洁先师门下的弟子阎祝山、陈一鸣和王善德等诸先生,其中在5年之内跟陈明洁之子陈一鸣先生反复地学过3次,下的功夫可谓大矣!

  二、运转子午小周天

  阎志高先生是郝为真的大弟子,又精通少林、形意和八卦,内外诸家功夫均入化境。他早年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与李景林、蒋介石等近代名人是同窗。在20世纪初即是中国武术界的成名人物,1923年出版的《近今北方健者传》一书中对阎先生有所记录,阎先师在津、京二地期间与李存义、杨明漪、程有龙等名家过从甚密。阎先生于l928年--1937年供职于南京国民政府,在此lO年的时间里遍访名山洞府中的仙家隐士,得传诸派之丹道修法。]950年应霍梦魁、高云五和李荃英等7位沈阳武林界人士的邀请来奉(天)传授武式小架太极拳。抵沈后先与沈阳各门各派的名家高手比手切磋,令沈阳武术界的练家们心服口服。然后设帐授徒,四方俊彦慕名拜入门下,一时间武式太极拳成了辽沈地区的第一大门派。

  阎志高先生不仅是近代屈指可数的武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明师,他的明理、明言和明手能够折服任何一位习武者。他在继承先贤的武学思想的同时,又提出了独到的拳学理论。早在中华武士会期间,对于太极拳就道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不丢不顶,太极意也,以不丟不顶为极则而恪守不化,则牵动凹两拨千斤之妙用”,一时间在20世纪初的太极拳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阎志高先师对于释、儒、道三家学说均有一定的造诣,曾精研佛学,对于丹道则另有仙传,因此他的太极拳学思想非常完整精辟。阎先师归纳出了太极拳的三步功夫:先练形,后练气,再练神。有关阎先师的太极拳学理论体系和拳谱,家师常春先生的大作《武派太极拳》一书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家师的著作里记述甚详,我在此就不必画蛇添足了。

  阎志高先师传授的内功是独门绝学,层次分明,功效显著,且不能出偏差。拳架内外兼修,拳式不仅可应用搭手较技,更适用于散手搏击。行功讲究以丹田带实足脚跟和虚足脚尖同时捻转而成落地梅花,九九八十一式太极拳先要越练越慢,慢到一定程度则又自然越练越快。有人偷看过阎先师独自练拳:一趟拳两三分钟就练完了,一个转身摆莲腿能在空中旋转一圈半,要知道那是一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了。

  得到过阎先师传授的弟子有600余人,其中入室弟子有数十人,陈明洁先生和刘常春先生则是入室弟子中的佼佼者。而刘常春先生又是阎师爷拳社的管帐先生,得到阎师爷的东西自然比别人多一点。我和常春先生的机缘很特別,是先学拳,后递帖拜师,又重新学拳。记得那是一个末伏天,我正在小河沿的树林里打拳,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常春先生。那时他没有留须髯,腰身笔直,双目如电,快7O岁的人了没有一根白发,不知道的人看他不会超过50岁。他先给我讲了阎先师和陈先生(陈明洁)的一些轶事,然后说:你站个太极桩给我看看。我一站,常春先生开始挑毛病了,讲起来滔滔不绝,我挺奇怪这人怎么回事?我还没说要跟你学呢,真是诲人不倦当常春先生说到“弹簧腿、麻花腰”的时候,我知道这位老先生有真东西了。就这样,一年来小河沿六七次,等到没人的时候教我点东西。有一年秋天,我说要带摄制组去长海县采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常春先生有点兴奋,告诉我:他就是长海人,接着讲起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习武的经历。我很感兴趣,邀请他随我们一起回老家参加采访拍摄,老人家谢绝了。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常春先生把阎志高先师的太极拳一个式子、一个式子地教给了我,等学完拳我突然感到;这才是我要寻找的老师,于是我决定登门拜师。拜完师,常春先生说:其实磕不磕头、拜不拜师都一样,我就是想把阎老师的东西传给你,你算是我的秘传弟子吧。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磨难和故事,以后再讲。

  阎先师的太极拳正是有了像常春先生这样的传人,今天才能在辽沈大地上一枝独秀,远播海内外,使沈阳与永牛和上海并称为武式太极拳的三大发祥地之一。

  三、落地梅花化红泥

  按陈明洁光生的总结,霍、阎两位先师的拳架基本上差不多,霍梦魁先生的九九八十一式中比阎先师传的套路多出了一个“斜飞式”。另外,两家的“云手”和“抱虎归山”的练法也不相同。在掌形上,霍派的是中指伸直四指微屈的“瓦垄掌”,也叫“瓦棱掌”;而阎派则是食指伸直、虎口微撑。正宗的武式小架都讲究“落地梅花”,阎派是丹田带着双脚一起转,而霍派则是实足踵拧转。

  在内功上,霍派强调:要修炼丹田内气,以内带外。而阎志高先师因深得丹道真传,则不急于求气,按修炼金丹的程序行功先站太极桩,在虚无状态下得先天炁,完成玉液还丹;再“摸鱼”? (走太极步)通子午小周天,与涌泉和双腿的经脉形成循环,这种内功俗称“缠丝球”。待修炼拳架吋,则能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通开任督二脉。在打手方面,霍梦魁善于擎引松放,沾上你就别想进退,而阎志高则是接手就打没二下。阎先师在南方那]0年间没少跟人比武;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南方的练家到沈阳出差,还跟阎先师的弟子提起过当年的一些往事。

  阎志高先师生于l882年,卒于1961年。从沈阳开往天津的火车上,阎先师背着一口大铁锅回家,车厢里人多没座位,老人只能站在车厢的过道上。火车一个急刹车,阎先师背上的铁锅猛地撞在了车厢的钢板上,铁锅撞个粉碎,铁片刺进了老人的后心。霍梦魁先师则是死于腹泻,跟我的另一位师傅王辉璞先生一样。丹田炼出的是混元气,一吃点生冷腥腐之物就拉肚子,止不住!正是3年自然灾害,有东两吃就不错了。哪管它是不是新鲜的!可惜了,这两位太极拳宗师。

  作者:张方

  【试谈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转)】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研究事物与事物间的区别,就要十分重视研究它的特殊性。研究太极拳也是如此。中国的太极拳主要有陈、杨、吴、武、孙、赵堡六大门派,拳架风格各个门派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陈式太极拳善用缠丝弹抖之劲,爆发力强;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柔化着称,但具有杨式小架灵、快、直、变的特点;武式太极拳源于杨式和赵堡架,姿势紧凑,出手不过脚尖;孙式太极拳,又称开合太极拳,强调“开手”、“合手”,它吸收了太极、形意、八卦三家之长,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敏捷自然,步法善走莲枝步;赵堡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则是轻、柔、活、中、正、平、圆,轻在于灵、灵在于手、柔在于松、活在于节、中在于势、正在于身、平在于稳、圆在于转。正因为上述六大门派相互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才能流传下来。但建国以后,国家体委公布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都是按杨式太极拳改编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比赛套路也以杨式为基础,又吸收了陈、吴、孙式的某些特点,所以杨式太极拳在国内外流传最为广泛。

  那么,杨式太极拳到底有哪些特点?近几年,一些专门介绍杨式太极拳的书籍不少,但介绍练拳好处和拳架动作的多,而介绍杨式太极拳特点的并不多,有的仅是只言片语,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把太极拳的动作要领误认为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关于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在杨式亲族传人杨振铎、杨振基老师的著作中,都有重要论述。笔者的先师、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赵斌先生,在《杨式太极拳正宗》一书第四章“太极拳问答一百条”中,也专门讲了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形象地概括了七句话:“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其拳架风格“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杨澄甫的另一位人室弟子崔毅士先生也曾经论述过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浑厚庄重”。上述特点,有些是各大门派所共有的,而杨式太极拳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则是杨式太极拳所特有的。赵斌老师在晚年授徒教拳时,又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讲过一些自己的重要观点,我曾经当面聆听过老师在这方面的真切教诲。现结合自己练拳三十年的实践,试图从以下十个方面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加以说明。

  一、立身中正安舒。对于身法,太极拳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身法要求。但“立身中正安舒”这一特点,尤以杨式太极拳最为见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地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口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生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认为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须到位。上下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是“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这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最突出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之所以名扬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杨禄禅到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数年,后自成一派。杨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幼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最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要说几十次。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四、行功速度均匀。有的太极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的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上一个动作与下一个动作的过渡衔接自然协调。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22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40分钟到一个小时,而且起势时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拳架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速度始终如一,“迈步似猫行,运劲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得稍快一些,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速度均匀。即便是转身双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招式虚实分明。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到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之重要。杨式85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势转回身右蹬脚的过渡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而且杨式太极拳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半实半虚到全虚全实,全实全虚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着地,最后才全部踏实;后退时脚尖先落地,脚掌、脚跟依次着地,最后才全脚踏实,就像太极图当中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式太极拳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作者:胡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