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报告起草人解读"10年互联网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1:28:38
7月19日上午11:15-12:00,CNNIC报告起草人、CNNIC信息服务部主任王恩海做客腾讯科技,解读中国互联网10年发展。视频实录
相关新闻:CNNIC回应网友质疑 称调查过程严格可信

CNNIC报告起草人、CNNIC信息服务部主任王恩海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关注腾讯科技的访谈!昨天一份全新的互联网报告发布,一组核心的数据实际上书写了互联网10年的发展变迁,因为从97年开始,CNNIC就开始以每年两份的周期发布互联网报告,直至昨天已经整整十年,推出了第20份报告,今天我们就非常荣幸的有请了CNNIC报告的起草人之一王恩海先生与大家分享这10年互联网报告的故事。欢迎您!
【王恩海】亲爱的腾讯网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那我们就直接切入正题。相比中国网民达到1.62亿,报告中还有哪些数字值得我们关注?
【王恩海】这次报告中有很多亮点引起我们关注。网站数量有非常大的增长,在这半年里增加47万多网站,我们国家的顶级域名,CN域名,从去年的680万发展到现在的715万,已经是排名全球第二了。我们作为CN域名的注册管理机构也是非常高兴。第三可能就是这次发现当中有一个新的网络群体,就是用手机上网的网络群体,这个规模已经达到了4430万,这个规模是非常宏大的。这是手机上网群体的起点,接下来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
【主持人】其实我刚才听到关键点,就是网民增长的速度。昨天这份报告也体现出,整体网民的增长会进入一个快速通道,我不知道您对未来的预计是怎样吗?您觉得这个增速会提到什么样的程度?
【王恩海】实际上这个增速已经有明显的体现了。因为我们在前几年,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发展速度是比较稳定的,年增长率大概在20%左右。这一次年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1%,已经开始提速了。而且我们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这10多年来,从导入期到铺垫期到我们现在的发展期,应该说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一个轨道。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创新型的事物,它也属于创新性事物的扩散理论。任何一个创新性事物的发展都是呈现“S”型曲线的。S型曲线下面这个弯我们已经度过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上面这个快速发展期。在未来一两年内,这个速度不会减,会进入非常快的发展速度。
【主持人】有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我看您对数据特别敏感?
【王恩海】要是预测了,不能说非常准确的预测,按照我多年来的经验,在现在中国的网民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是1.62亿,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在2008年底,大概我们在发布第23次报告的时候,我想这个数字应该在2008年会超过2个亿。
【主持人】昨天发布的这次报告还是受到一些网友的质疑。网友说中国的网民没有达到1.62亿、甚至海外有报告称中国网民没有达到1亿?那么我们究竟该信谁?
【王恩海】我觉得对于数字的争执是正常的。这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我们在这之前其实也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我所有的准备是指对我们的调查做准备。因为我们的调查首先是国家对我们的一个任务。我们有必要对国家提供这个真实的结果。把这个工作做好,我们调查专门组织了一个统一调查的专家组。这个专家组都是来自国家统计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对我们的方案进行一些评审。这些专家说我们的方案存在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说,怎么解决。有了问题,他们才会允许我们去做。而且我们在专家没有说认可你的方案之前,我们不会启动一次调查。我们这个方法,我们认为是是非常科学、可行的。我们对这个数据也是有信心的。至于其他的报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看这个调查口径是怎么样的。因为我们对于这个调查口径界定是非常严格的,只有把这个口径界定严格了,这个数据才是有意义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都做到了,这个数字也是很真实的。
【主持人】那是不是说中国的网民就只需要看中国的互联网报告,只需要看CNNIC的报告,而国外的报告就不需要过多的考量?因为它调查口径不一致?
【王恩海】我想我们的网民也是很聪明的,他会去选择哪个是他想看的,或者是哪份是他认为严格的,这个选择权还是在网民。但是我们的报告在这儿,外国的报告也在这儿,选一选。
【主持人】这份报告当中,除了网民的数量、增长速度,还有一些数据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农村上网的数量依然很少,青少年上网的时间依然过高,网费依然过高等等这些问题。你们在调查这些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反应特别强烈?
【王恩海】调查的时间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调查当中,确实也体会到了普通网民的声音。比如说刚才说青少年上网的问题,有的时候打电话打到一个家庭,接电话的可能是家长,他们说,你们能不能帮帮孩子们,让他们从网吧里出来,从网络游戏里出来,好多人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谈到这些,当然这个不是调查的内容,但是他会希望我们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一下。实际上中国整个互联网发展确实很快,但是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关注,绝不只是网民对互联网的关注,一些非网民他们也对互联网非常关注的,他们也希望互联网能够健康发展。
【主持人】在调查数据当中,听到了很多的民情。
【王恩海】对。
【主持人】反过来说,我注意到这份报告在谈到青少年上网问题时,有你们的一段主观的评论。比如说建议青少年尽量少上网。您觉主观评论会不会有损报告的公立性?
【王恩海】我不认为是这样的。我们的报告原先只是数据的一些罗列,这次我们增加了一些分析。这个变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需求变迁的过程。因为一开始,好多人知道知道数就行了,现在知道这些数,我怎么去解读?而且我们的报告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报告。在业界和政界,都是有一些人在阅读或者是在评判我们的报告。因为他们会给我们反馈这个意见。就是说,你这个报告要加强一下分析,要多出一些观点。这个情况下,我们根据我们的情况,设法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非常去尊重这个事实。因为我们所有的观点和刚才你说的加的主观分析,都是基于我们的数据。我们的数据就说明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观点也是一个客观的观点。只不过是我们把它写出来了,这些观点还是比较客观中立的,不会有太多负面的东西。
【主持人】我想问一些细节,这样是不是每一次做调查的时候,您都会亲自打电话?
【王恩海】我不会亲自打电话。但是我会去亲自到电话的调查现场,因为我们调查现场人很多,他们调查访问员的访问质量对我们报告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关头要把住关,让他们的访问数据非常准确,问到的确实是我们想知道的问题。这样的话,我会在调查现场去巡逻,我听到哪些不好的,我会让他改正,而且我会跟所有人说,这个问题,这样访问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这个我们会尽量避免这些事情,然后去规范这种访问。实际上,我们在调查方面,我们认为是非抽样误差,我们在尽量减少这种非抽样误差,来保证数据的准确。
【主持人】所有的这些抽样调查,都是随机性吗?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王恩海】实际上从访问样本上说,是完全随机的,所以它的代表性是非常强的。统一调动,只有样本完全随机,才能完全的反映真实情况,所以它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主持人】报告中还有说到上网费的问题,我觉得也是一个热点。比如说现在这份报告出具的数据,中国网民平均每月费用是75元,您觉得上网费居高不下是不是影响网民增长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王恩海】这个75元,主要是上网付费的平均值,有些人上网是免费的,比如说在单位。我们从调查报告来看,上网费用每年在下降,我们认为这个对网民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有些网民认为,还是下降的幅度不够,这个可能需要一些电信运营商考虑一些价格的问题。可能它对互联网的发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在我看来,它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我们发现,阻碍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没有上网的技能和上网条件。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是没有上网的设备。这个实际上说明,第一个反映的是我国整体的国民的教育水平的欠缺。好多人因特网不知道怎么上,不知道怎么用。第二,设备实际上是反映了经济情况。而你刚才说的每月的上网费用,实际上应该是居于设备之下的一个因素。所以这个因素不应该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它会有一定阻碍作用。
【主持人】那您觉得这个费用到底是高还是低?
【王恩海】我个人认为,现在还是有点高。
【主持人】您觉得作为出具报告的一个主要起草人,您有义务去提出一个降低上网费的呼吁吗?此前有看到新闻说,印度将实现全部上网免费。
【王恩海】其实我们就是把这个数字做出来,然后给有关部门。我想作为价格制定者或者是实施者,他们都会看我们的报告。这些报告如果看到了,相当于我们的建议已经到达了。至于这个采纳程度,是需要他们和从市场整体考虑的。可能这个不能简单看,是为了让一些非网民接触互联网,你要降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方面的费用,需要综合考虑因素。
【主持人】您是从第五份报告的时候,开始起草报告的。回顾15次,您在调查方法上,有什么样的变化和创新呢?
【王恩海】我是从第五份报告开始参与的,一开始也是从一个前期的学习者逐步过渡到现在第20次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不但感受到中国互联网的快速的发展。实际上也感受到了我们调查方法的一个变迁,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严谨的变迁。最开始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发展还不是很普及,中国的电话覆盖率也不是很高。所以当时我们只是在网上挂问卷的形式去的调查报告。后来电话普及率高了,我打电话以后问到的网民也多了,这个时候电话量还成为可能。大概是1999年底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切换成电话调查了。从那个时候,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就更强了,而且出来的数据,准确度更高了。这样的话,实际上这个电话调查,电话访问,它也是国际通行的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他们的成本相对低一些,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用户访问了,我当面到用户家里去,这个成本会更高一些。在中国目前这个阶段,这种电话访问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然后我们又通过严格的抽样来保证了样本的随机。在严格的随机样本下,我们的电话调查能够真实反映情况。
【主持人】调查方法变得多元了,在出具报告的周期上,未来会不会缩短。比如说现在是半年,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个季度出一次?
【王恩海】这个我们没有这个打算。实际上我们的报告呈现给读者的只是一个报告,实际上对后面意味着很多的劳动。我们每年做两次,我们最快也要准备两个半月才能出具一次报告。这份报告我们从五一放假之后,就开始准备这些报告。一些技术数据的准确梳理,调查方法的评审,调查专家的认可,还有出具的数据,样本的分配等等,这些是在默默的进行。
而最后关注的是我们的报告,报告只是我们的一个环节而已。大概需要两个半月,五一一过到现在是7月中旬,两个半月才出具一份报告。照这个速度的话,我们不可能一个季度出一个报告。一个季度的话,刚做完这一次,又要做下一次了。如果每季度做一次的话,对于市场的指导价值就会不是那么高。因为一个季度对于互联网发展很快,但是对于全国的形势来讲,变化不是太大,有点浪费财力的感觉,所以近期不会特别考虑缩短周期。
【主持人】CNNIC的报告已经发布第20份,今天恩海也把97年的第一份报告带过来了,非常珍贵,向网友展示一下吧!
【王恩海】非常荣幸,这是我们第一份中国互联网的统计调查报告,当时我们做的是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是97年10月份的一个统计数据。当时可以看到,我们的报告是非常薄的。如果看到今年的情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就是这个厚度。可能是从3、4页纸一直发展到现在的70页纸。这个厚度说明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原先你想调查70页的内容,互联网都没有这么多内容来调查。现在只关注到互联网的热点已经到了70页了。而且我们从装订上也不一样了,这是早期的装订方法,现在已经是这种。我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能更多的互联网的内容或者是指标会被纳入到我们的调查体系中。
【主持人】不知道对比这两份报告,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数据?哪些数据发生了质的飞跃?
【王恩海】其实说这个质的飞跃,我觉得,有一个宽带接口,中国在1994年接入互联网的时候,就从我们单位哪一个楼里接出去的。当时是64K,那个时候收一个邮件,那要一个晚上才能收完,而且费用非常贵。现在已经有300多个G了,300多个G和64K的比例和倍数,差距非常大。这个确实看到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飞速发展,另外对国际的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拓宽得非常好,实际上,这也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是一个全球供应的一个平台。
【主持人】对比这两份报告,网民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包括港澳台地区加进来了。网民定义改变,会不会有特意提高网民数量的嫌疑?
【王恩海】实际上网民定义修改,我们认为是符合大众趋势的,一开始在97年做第一份报告时,很多网民因为上网非常贵,我们上网只是偶尔上一次,然后就赶紧下来,节省费用,同时那时候互联网没有太多的应用。当时的互联网可能就是发布了一个网页,而且那个网页数量很少,一个网站可能就十几个网页,多的主要是邮件。现在发展到QQ聊天,有咱们的视频,有好多好多的游戏,都开展了。那个时候很多人蜻蜓点水式的上网,这种网民,我们认为被定义成网民不太合适。因为我们要调查网民,我们实际上是想调查活跃网民,是经常上网的人,他才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能引导中国互联网的一些发展。所以我们当时界定每周上网一小时,这些网民应该是活跃的网民了。我们当时找到了这些活跃的用户,我们去统计他。
现在网民数量发展非常快,只要是一个新网民一上来可能就是一个活跃网民,他对整个互联网都是有推动作用的。这样的时候,我们就想到了把网民定义进行一定的修改。因为这个定义是很多年前定义的了。现在我们认为他有更合适的方式。
这个主要是什么呢?我们这次把它改成半年内使用互联网的人,这个定义也是经过慎重的一些调研。全球现在好多国家对网民都有不同的定义,这种定义可以说,就我查到的不下10种定义,有的说是一个月上过网的,有的说是一个季度上过网的,有的是一年内上过网的。在这个调研过程当中,采用“半年内使用互联网的人”这种口径的国家是最多的。我查到的这些国家当中,有十几个都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就想改变,这同时,我们一定要计算误差,因为这时候我们算了一下,我们按照一周上网的网民算出来的数和按照半年上网算出来的数,误差非常小。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两个口径已经非常靠近了,我们的误差是3%。也就是说,具体的误差数字就是500万。全国的网民定义一改变以后,有500万的差距。如果说在我们统计上来说,这3%,我们认为这个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一个误差范围。
【主持人】这也是你们为什么选择在20次的时候改变网民的定义,而不是在第19次或者是第18次?
【王恩海】第19次的时候,我们的误差还没有那么小。我们认为第20次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一结合之后,我们就认为顺其自然了,也不会有太大的不一致。因为我认为这个修改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修改之后,不但和原先接轨了,而且和国际接轨了。中国和国际上就可以做国际交流了。
【主持人】您本人是看了20年的报告,做了15年的报告,您对中国的互联网有没有特别深刻的事情?
【王恩海】我看了20份的报告,其实对互联网印象比较深刻,总的来说是网民有了更多激情和热情。在调查数据中,我只是感觉到网民数字增加了多少。但是我在调查过程当中,我能接触到一些网民,他们确实非常热情,他们对中国互联网的热情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我们认为一个网民上一会儿网,使用互联网就好了。但是这些网民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关注和担忧,甚至他们想通过我们给中国互联网提一些建议,他们的层次非常高,觉悟也非常高,这一点让我们很欣慰。大家一起在想应该怎么发展,对不良的现象怎么治理,他们有一些声音,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挺好的。
【主持人】您最担忧的是什么?
【王恩海】谈不上担忧,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初期跟国际上互联网发展还是有一些差距,我们在快速发展期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总的方向还是非常健康良好的。因为有国家的推动,推动互联网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我说一小点担忧,就是对青少年上网这一块,青少年上网群体远远高于我们整个的群体。这是一块。第二他们上网时间确实过长,而且我们调查青少年学生网民群体。首先他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学业,而不是上网。而我们调查的时候,上网还不是主要去看学习,去辅助我的学习,可能主要是去聊天,去玩网络游戏。他大量的时间用在这方面,实际上影响了学业。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但是确实从上网时间看,大约有18%的学生网民,他的上网时间每周超过20个小时,那就是平均一天三个小时,一天三个小时对于一个正常上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过多了。因为青少年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果你该学的学业没有做好,你做这些东西,那么对我们将来的发展,对于祖国的发展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有些人通过这个互联网,我也能成才,但是我想,这是一些很个案的事情,不应该用全国的来推理这个事情。
【主持人】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下互联网报告的10年,其实这10年也是见证了CNNIC10年的历史,我们来看CNNIC10年的发展。其实很多老网民认识CNNIC是因为它最早做了网络门户的排名。为什么后来CNNIC选择要放弃呢?
【王恩海】一开始我们CNNIC就有一个职责,推进互联网在中国的一些发展和普及。当时互联网不是很发达,我找信息,不知道到哪个网站,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我们有责任的把这些优秀的网站推荐给我们的网民,让他尽快的去获得最想获得的信息或者是最全面的信息。现在实际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认为,我们推优秀网站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而且也已经对互联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很多工具,搜索引擎什么的,能给网民提供很便利的去搜索,去获取的这种技能。他已经有自己的能力去找到哪个是好网站,哪个是不好的网站,哪个是我最想要的网站。因为他们网站已经有这个能力了。我们认为,我的使命完成了。然后我就先不做这个,因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我们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域名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发展。对基础资源的发展以后,我想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会更大。而这一块应该是我们工作的一些重点。
【主持人】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ALEXA和尼尔森的排名,那CNNIC有没有反思为何没有成为中国尼尔森,在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方面会不会有所遗憾?
【王恩海】实际上我们CNNIC做这些事情,我们并不是想搞影响力或者是商业价值,我们就是想完成我们的职责,我们的职责就是推荐优秀网站,让中国网民使用优秀网站,现在我们的使命完成了,我们没有什么遗憾,他们进来以后,有他们的方法。这方面,我们觉得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做互联网基础资源的推动作用,这个推动作用应该比这个排名更务实一些,更符合国家层面的任务。
【主持人】当中国没有自己国家出具的排名时,您觉得会不会让网民有一点遗憾?
【王恩海】实际上刚才我说的网民有自己的判断力,我觉得,遗憾的应该是一些投资机构。投资机构觉得怎么没有投资方向了。实际上现在我们的调查也好,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咨询也好,这个行业正在渐渐发展,他们有自己的渠道获得这些信息,而他们获得的信息,我们认为,他们自己获得信息,他们认为是准确的。而如果说,我们再去做这些事情,我觉得,可能会没有原先做的这么让大家统一去信服了。因为现在互联网技术确实是发展太快了,我们觉得不需要我们去做这个事情了。我们作为国家的网络信息中心,应该是关注于互联网基础资源这一块的发展、CN域名的发展和相关标准的制定、中文寻址等等,这是我们更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说到中文寻址。可能大家都会想起CNNIC跟3721的官司。不知道这些官司和竞争对CNNIC最终带来了什么?
【王恩海】其实这些是是非非,网上会有。我们想说的一点,我们还是从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我们当时推出通用网址和中文域名,都是方便中国的国人用我们自己的文化去访问互联网,去认识互联网,而且去降低上网的一个门槛。我们这个初衷现在也没有变,我们还会再继续推进这方面的事情。也不像网上说的,你是官商,你跟商业公司去争名夺利,我们没有必要跟他们争名夺利,我们始终说的是他们是一个商业公司,我们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我们是一个国家层面的一个互联网的基础资源的管理机构。而且现在实际上通过几年下来的市场的运作,我们发现,这种市场的事情应该让市场去作主,而不应该强制的去用一些什么手段。因为我们现在就用一定的市场手段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这个应该是我们以后还要坚持走的一条路。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市场的自动推进。您觉得打官司是不是在处理纠纷最佳的方式?
【王恩海】其实打官司应该是一个不得已的手段。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它是严格的。如果说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都是为了推进互联网的发展,都是为了推动技术人员的提升或者是信息安全方面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合起手来一起做。这个应该是从国家层面去考虑,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公司的商业利益来说。如果这样,这个层次就越来越小了。
【主持人】回顾过去十年,CNNIC有几个关健词,比如说像网络、报告、CN域名,您觉得今后会烙上什么新标签?
【王恩海】其实CNNIC经过十年的发展,对自己的定位也有重新的认识。正如刚才说的,我们要注重地址资源和基础资源这一块推动。我们觉得以后CNNIC可能就是要以一个中国信息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者、运行者和管理者的这么一个机构出现在大家面前。
【主持人】最后憧憬一下未来。先说互联网报告,过去10年让报告变得越来越厚,不知道今后10年,在报告的调查方式、载体、报告本身会有什么突破呢?
【王恩海】我们仍然会坚持去做,因为这也是受国家委托的一个事情。第二个就是,我们肯定会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在调查内容和方法上会与时俱进。出现新情况,我们一定要有新的方法来保证我们的数据是准确的。第三,我们可能会加强一些对政府的政策建议,我们现在的数据非常丰富,但没有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再加工,进行再提炼。如果去做了挖掘,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的分析观点,甚至一些政策建议。这样,我们会及时的去提交给社会,提交给我们政府。这样的话,使我们的报告能够产生更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说给读者,给企业有更大的参考价值。这个是我们作为我们这个报告来说要继续努力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针对中国的本土国情,中国的网民用户,还有上网的使用率等等,这些报告的展现形式也会有没有新的创新?
【王恩海】这个肯定会有。因为首先说这个报告是一个非常宏观的一个全国层面的,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细化到一些省,一些重点区域,一些重点群体,可能我们会进行相关的一些深入的一些调查或者是写一些报告。而且我们这个报告现在是一个全国的大的宏观的报告,我们也会继续进行数据的挖掘。以后会出一些更有价值的,不敢说比这个报告要多厚,因为它会细化到某个行业,比如说搜索引擎,或者是某个地区,比如说农村地区,某个群体,这样的话,我们就想对这些群体,有更细致的一些分析。他得出来的数据可能会对国家更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去鼓励他的健康发展,或者是制定一定的政策去保障他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那您个人呢?站在互联网十年发展的分界点上,您觉得未来10年会有什么样的东西是特别值得期待的?
【王恩海】大方面来说,刚才我说的中国互联网是处于起步阶段,上升到高速发展阶段,我想大的方面,一个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提升到10多亿人口,因为现在互联网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了,它对国家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大了。互联网的发展也对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一个推动工具。另外,互联网在中国现在的应用还不是很普及,真正进入互联网应用,不只是看看新闻,聊聊天,我认为这是互联网的应用,但是它对整个中国带来的价值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它的价值应该带来生活的便利,比如说我要出门买一个机票,那我通过网上来买。再细一点,我早上起来没菜了买菜,如果这种都通过互联网来发现,那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而这方面,中国还很欠缺。目前只是突出在游戏或者是网络广告这方面,有一定的发展模型。未来还可以把传统行业的一些服务完全搬到互联网上来实现,这个做得还不够。经过再一阶段的发展,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时候,它对中国带来的便利,给中国大众带来的便利,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的提升都会是非常大的。我非常希望这一天能够越来越早的到来。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问您个人。您已经是起草了15份的互联网报告,不知道在将来,您还会继续写下去吗?然后怎么样保持这种做报告的这种敏锐度和新鲜度?
【王恩海】其实都是业内人士,我从事这个报告,我更早的是从事互联网这个行业。对于这个报告来说,其实我现在有一份依依不舍了,我们10多年,我们做的报告回头看看,不管是有没有缺陷,好象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在随后,我们还会继续做这个。但是在每次做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并不是上一次模式的照搬,我们还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新问题,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怎么样在这种挑战当中,根据国家的发展,根据专家的意见,怎么样解决掉问题,仍然给国家提供出更准确的,更有指导意义的报告。这是我要做的事情,也是下一步要关注的。
【主持人】我们也很希望能够和您共同见证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感谢您今天作客腾讯科技的访谈间,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