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11:51

《尚书》_互动百科

尚书学习 2010-08-07 09:45:41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

《尚书》

7分

开放分类:中国历史著作中国古籍中文书籍书籍

目录
  • 1 名书简介
  • 2 体裁
  • 3 背景搜索
  • 4 目录
  • 5 内容精要
  • 6 社会影响
  • 展开全部
  • 1 名书简介
  • 2 体裁
  • 3 背景搜索
  • 4 目录
  • 5 内容精要
  • 6 社会影响
  • 7 专家点评
  • 8 妙语佳句
  • 收起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尚书》-名书简介

     《尚书》作者:孔丘

类型:哲学论著

成书时间:春秋时期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体裁

     尚书正义谈到有两种分类法:
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来自“可能是孔安国所撰”的古文尚书序。
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来自孔颖达监修的尚书正义。

《尚书》-背景搜索

     孔子画像1《尚书》原称《书经》,也可单称作《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历史文件原始材料。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里, 《尚书》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尚书》对于上古史的记载,分为四书,共58篇,各有篇名。它记载了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历史。可是整个《尚书》的历史记载,除了最后一篇《秦誓》以外,都没有年月可记。虽然如此,它还是从公元前21世纪的开始,依其时代先后,把这一部中国的上古史留给了后人。

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 下所书, 故谓之《尚书》”。( 王充《论衡·正说篇》

在上古的时候,自有文字以来,国家组织的雏形已经具备了。为了给君王记载言行,以及当时所发生的事件,由史官分门别类的记录下来。《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谓言与事分别言之,机械地说,左史记言,这个言就是指的《尚书》,右史记事,事为《春秋》。也有人将左、右二字颠倒起来,即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不管怎样,这种把言与事截然分开的做法,过于拘泥。实际上,《尚书》不仅记言,也有史实。在唐朝刘知几的《史通》里,把史论分为六体,其中便有《尚书》,这也充分证明了《尚书》中言论和史实是并存的。

《尚书》的编定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被人们称为“万世师表”,与老子同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出色的教育家———首创私人办学,公开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从而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一定的社会范围。并主张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受教者的主动精神。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50多岁时,由中都宰擢任司寇,参与国政;3个月后终因政见不合,离开鲁国,游历齐、魏、宋、陈、蔡、等国。晚年时返回鲁国,继续讲学。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他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得意门人有包括颜回曾参冉求等在内的72人。

《尚书》是五经中学术价值最高,但也是最为艰深难读的,这部古籍素以文辞古奥难懂著称。特别是从先秦唐代,这部书的版本和内容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和曲折离奇的历史,其中已掺入了不少伪造的篇章。诸多社会历史原因,使之面目全非,越发难于整理。经过两千多年不少学者的努力,虽然有了点头绪,但距离彻底清楚之日,似乎还很遥远。

孔庙《尚书》定本编成以后不久,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实施了各项改革。在文化方面,规定用一种比较简便的隶书作为日常通用文字。官方所用的《尚书》,应该是用隶书改写过了;而民间所收藏的却未必全用隶书改写。因此,这个时期很可能使《尚书》产生了字体不同的版本。到了秦始皇晚年,下令焚书。经过这次焚毁,凡是先秦文字所写的《尚书》原本差不多全部被销毁。幸而当时的博士伏生将《尚书》藏于墙壁的缝隙之中,保留了完整无缺的29篇,其他篇章已佚失。

秦朝灭亡后,汉高祖明白了“不能马上治天下”,为使国家长治久安、欣欣向荣,汉高祖下旨尽力寻求天下失亡之书。汉文孝帝时,寻求专门研究《尚书》的人,经多方打听,最后才知道有位在民间传授《尚书》的大师伏生还健在,想请他讲学。

西汉初年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亡于晋朝,西汉中叶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亡于唐朝,只有刘宋时期出现的伪《孔传古文尚书》保留到了今天。尽管我们明明知道这个本子包含了许多篇伪书,但还是不得不用它作为研究《尚书》的惟一蓝本。[1]

《尚书》-目录

     孔子画像虞书 尧典第一
虞书 舜典第二
虞书 大禹谟第三
虞书 皋陶谟第四
虞书 益稷第五
夏书 禹贡第一
夏书 甘誓第二
夏书 五子之歌第三
夏书 胤征第四
商书 汤誓第一
商书 仲虺之诰第二
商书 汤诰第三
商书 伊训第四
商书 太甲上第五
商书 太甲中第六
商书 太甲下第七
商书 咸有一德第八
商书 盘庚上第九
商书 盘庚中第十
商书 盘庚下第十一
商书 说命上第十二
商书 说命中第十三
商书 说命下第十四
商书 高宗肜日第十五
商书 西伯戡黎第十六
商书 微子第十七
周书 泰誓上第一
周书 泰誓中第二
周书 泰誓下第三
周书 牧誓第四
周书 武成第五
周书 洪范第六
周书 旅獒第七
周书 金滕第八
周书 大诰第九
周书 微子之命第十
周书 康诰第十一
周书 酒诰第十二
周书 梓材第十三
周书 召诰第十四
周书 洛诰第十五
周书 多士第十六
周书 无逸第十七
周书 君?]第十八
周书 蔡仲之命第十九
周书 多方第二十
周书 立政第二十一
周书 周官第二十二
周书 君陈第二十三
周书 顾命第二十四
周书 康王之诰第二十五
周书 毕命第二十六
周书 君牙第二十七
周书 冏命第二十八
周书 吕刑第二十九
周书 文侯之命第三十
周书 费誓第三十一
周书 秦誓第三十二

《尚书》-内容精要

     孔子画像2撇开伪古文不说,介绍一下全书最重要部分———真古文33篇的内容精要

《虞书》四篇记载的是我国上古唐、时代的历史传说,包括唐尧禅位虞舜,虞舜和他的大臣皋陶等人有关政治的谈话等情节,这四篇都以虞舜为中心,所以称为《虞书》

《夏书》二篇中的《禹贡》记载了禹治水以后全国的地理面貌,另一篇《甘誓》记载禹的儿子启征讨诸侯有扈氏的誓师辞,都是夏朝初期的事情。据传说,夏朝经历了400多年,这两篇所涉及的只是夏朝历史的点滴而已。

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上述《虞书》和《夏书》六篇都不是虞代和夏朝当时的历史记录,而是战国时期,甚至晚至秦代的作品。其中只有《甘誓》一篇已出现于战国前期学者墨子的著作中,文字和今本《尚书》大同小异。因此,这一篇的来源较早,至少在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

《虞书》四篇中的个别词句也曾被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引用过,但当时所见的篇文是否与今本相同,很有疑问。此外,从不同角度考察,这四篇似乎仍保存了不少有关尧舜时代的可靠传说,所以仍不失为研究我国上古历史的重要资料。《禹贡》一篇的内容,未见征引于前秦任何著作,可能出现的时间最晚,但它是我国古代对地理面貌做出综述的第一部文献学术价值极为重要,人们现在普遍把它作为战国晚期左右的地理文献看待。

《商书》7 篇,除第一篇《汤誓》记载商汤伐桀的事情以外,其余6篇都是商朝后半期的史料。其中《盘庚》三篇记载盘庚迁都于殷的时候告谕臣民的讲话。其余3篇都记载商朝末年的事,有两篇与商纣王有关,和《周书》中前一部的内容是直接相连的。这7 篇中,只有《汤誓》被人们认为是后来追叙的历史传说,其余6篇都是比较直接的档案

《周书》20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从《牧誓》《立政》为止的十四篇,这十四篇内容最为丰富,是全部《尚书》的精华所在。它们集中地报导了周朝灭殷(即商朝)以及周人如何巩固对殷人的统治等情况,主要情节内容以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家周公旦为中心人物;后一部分包括《顾命》以下的六篇,其中《顾命》和《康王之诰》性质内容文字来看,本是一篇,所以,也可以说是五篇。这五篇中,时代早的属于西周前期,时代晚的属于春秋中叶。前三篇是周朝中央王室的档案,后两篇则分属于鲁国秦国。一般认为,《周书》二十篇大体都是可靠的真实档案文献,其中只有《洪范》一篇记载箕子对答武王的谈话,内容全系五行学说,似乎应是战国时期五行学家兴起以后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五行学说起源很早,《洪范》即其渊源。总之,抛开这一篇不说,其余十九篇都是我们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全部内容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组。(一):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二):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的关联。

孔子和弟子《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记事”或“记言兼记事”。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把《尚书》的文体分为十类,未免过于琐碎。我们现在归纳一下,可以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典”,例如《尧典》。“典”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表示尊重的意思,所以,凡是受人尊重的书册就称为“典”。“经典”、“典范”这类意义都是由此而来的。《尚书》中的“典”即“经典”之意。属于这种体裁文献在《尚书》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

第二类是“谟”,比如《皋陶谟》。“谟”字读音和字义都与“谋”字相通,“谟”的意思就是“谋议”。属于这种体裁文献在《尚书》中也很少见。

第三类是“训”,例如《伊训》。“训”就是“教训”的意思。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现仅存《伊训》一篇。

第四类是“诰”,例如《大诰》。还有一些虽不以“诰”为篇名,但实际上也是“诰”。如《盘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等。“诰”的意思就是“告谕”,无论从口头上或用书面告谕别人都叫做“诰”。《尚书》中的“ 诰” 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或统治者对臣民群众讲话。“诰”体大多记录讲话者的口语,一来由于商、周时代的口语和近代口语距离很远,二来由于口语本身不能像书面文字那么有条理,往往重复琐碎,所以“诰”体文献特别生涩难懂,也是《尚书》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以致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也感觉“诰”体文章读起来结结巴巴很不顺口,故而评论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在这33篇中,属于“诰”体的文献占了半数左右,是《尚书》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五类是“誓”,例如《汤誓》。“誓”一般指的是出兵征伐时或交战前所宣布的誓师词。属于“誓”体的文献在《尚书》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诰”体,是比较多见的。“誓”辞大多有节韵,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秦誓》,其中写道:“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这里的“扬”、“疆”、“张”、“光”押韵,字句整齐,韵律鲜明,犹如诗歌一样。“誓”体力求简捷明了,所以比较容易读懂。

孔子授业图第六类是“命”,例如《文侯之命》。“命”本来就是“命令”的意思。《尚书》中的“命”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命辞”,它们大多数是君王奖励或赏赐某个臣子时所宣布的命令。《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晋文侯所发布的一道奖令。属于“命”体的文献在《尚书》中很少。

既然传说中《尚书》是孔子编订的,而孔子又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因此,《尚书》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归纳起来,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实行仁的手段,这就是“以仁为本,以礼为用”。它反对苛政滥刑,主张“为政以德”,在做人修养上,注重发扬“仁”的品德。《尚书》开篇便体现了孔子这种主张以“仁政”治国观点,其中说道:“古时候的帝尧??光辉广披四海,以至于天地上下、明察秋毫而贤才兼人;亲近各族人民,各族人民既已和睦相处;使百姓明辨是非,百姓所视明白;能团结天下万国,随着尧的德行的感化,风俗大和。”

孔子画像4《尚书》中还记载:尧在位已70年了,想选择贤能之人以便禅位。当时想推举四岳为继承人,四岳说自己德薄,不能有辱帝位。于是推选纯孝之人的舜,当时的舜以孝闻名天下,所以才被物色为天子的继承人。由此可见儒家倡导“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儒家的“孝”与“忠”的思想是相连的,俗话说: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孔子说“孝慈则忠”,所以说,忠于其君,忠于其国,必须以孝为基础。我们在《尚书》中可以看见忠于人民的汤、武革命。同时,可以看到两个忠于其君与其国的伟大典型,这就是商汤的伊尹和周初的周公旦了。尤其是周公旦,孔子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把他树为后世忠臣的楷模

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倡议后,从此在中国开创了以儒家为正统学说的局面。因此,从西汉开始,已形成了学习儒家的经典热。以后的董仲舒刘向郑玄韩愈朱熹王阳明等人,步孔子的后尘,更加发展了儒家学说,这个学说根深蒂固地植于历代中国人民思想中,成为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两千多年以来,儒家的思想始终统治着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由于《尚书》在儒学上的重要地位,在当时的封建主流社会备受推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外,《尚书》中也反映出了儒家学派孕育中的民主思想《尚书·五子之歌》里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也就是说百姓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安定,国家才能昌宁。

《尚书》-社会影响

     孔子讲学图《尚书》包括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的,应该分别看待。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新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

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原是纪录的意思;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尊信的意味。至于《书》称为 “经”,始于《荀子》 ;只是到汉代才普遍罢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⑥。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流传开来。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钞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

汉武帝提倡儒学,立五经博士;宣帝时每经又都分家数立官,共立了十四博士,每一博士各有弟子若干人。每家有所谓“师法”或“家法”,从学者必须严守。这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尚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博士,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当时去伏生已久,传经的儒者为使人尊信的缘故,竟有硬说《尚书》完整无缺的。他们说,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星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吗!这二十九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作过注;可是那些注现在差不多亡失殆尽了。[2]

《尚书》-专家点评

     汉朝的时候,朝廷提出了统一思想独尊儒术政策,因而把儒家的经典定为官方学术研究科目知识分子为了想做官,就大批的学习经学,于是经学开始大为盛行。当时各经都有不同的学派朝廷对各经只选定某一学派作为官方规定的科目,这个被选定的学派便称为“立于学官”。汉亡后,魏、蜀、吴三国时期,古文经学仍盛极一时,仍尊重集经学大成的郑玄(127-200年)的学说。魏国把郑玄的《古文尚书》和其他著作立于学官,还刻了古文石经,其中包括《尚书》、《周易》《论语》等,是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所写的,又称《熹平石经》。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将《尚书》等刻石为经,可见《尚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

正因为《尚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历代都有不少文人政客研究。比如东汉著名经济学马融,又如前面提到的郑玄,他所注的《尚书注》风靡一时,压倒了其他各个学派,甚至连他的老师马融《尚书传》也相形失色。此外,清代的段玉裁孙星衍孙治让等学者,他们都留下了关于《尚书》的著作。

现代集《尚书》之大成者,应该是顾颉刚先生(1893-1980年)了,在《尚书》学的研究工作当中,他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倡导应以科学态度研究《尚书》,实事求是地找出根据,以还《尚书》的本来面目。顾先生是今文学家(今文学:研究《尚书》的学派之一),但他并不为学派的成见所囿,对今文二十九篇中的《尧典》《禹贡》《皋陶谟》提出了怀疑,认为此三篇是战国时的作品。顾颉刚先生对今文做出如此大胆的怀疑,等于是涉足了谁都不敢染指的禁区,在研究《尚书》的研究史上尚属罕见。

前面我们多次说过,《尚书》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究竟难懂的地方何在呢?主要在于它的时代太古,它所用的字眼、词汇、语义和语法结构都是属于殷、商时代的上古汉语系统,不仅和我们今天的白话文不大相同,就是和我们所常见的一般文言文也不相同。一般的文言文我们通常叫做“古文”,这种“古文”基本上是以战国、秦、汉时代的古汉语作为典范的,但《尚书》中的汉语比这种汉语时代更古、形式更有所不同,所以又比一般的古文更难懂了。

纵观古今,记载中国上古史的书品类很多,大抵为神话传说,令人难以信服。只有《尚书》,无论在史料价值上、在儒家的思想上,都能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它垂范后世已有两千多年了,并经过历代学者千百人的刮垢磨光,历久弥光。

《尚书》-妙语佳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引文来源  《尚书》_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