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寻亲背后:城乡鸿沟下的教育生存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54:32

留守儿童寻亲背后:城乡鸿沟下的教育生存图

www.jyb.cn 2010年08月06日 作者:李泓冰 王伟健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教育的公平意味着起点的公平,如果乡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从人生的起点就开始面临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他们将很难看到上升的空间暂时处于底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挡住他们向上的希望。

  触动 他们就像冬夜里渴望温暖的“火柴女孩”

  任姗姗:两位记者都亲历了云南乡村教师和湖南留守娃寻梦城市的历程,近距离接触他们,最受触动的地方在哪里?

  王伟健:从7月27日到8月2日,我们两位实习生钟灿红、李骞与留守孩子们在一起,见证了他们所有的悲喜。孩子非常懂事,也很独立。表面看,他们与城里孩子没啥区别,但内心却更内向、自卑。长期亲情的缺失,让他们与父母隔阂日深。那个叫唐丽诗的小女孩,给大家印象特别深。她很喜欢拥抱人,即使不熟,也会用手紧紧搂住你的肩膀。那样子,就像是冬夜里渴望温暖的卖火柴女孩。

  李泓冰:这次采访,让我深受感动的瞬间很多很多,两处印象格外深刻。一是乡村教师的那份坚持。光是看看他们的教龄,就肃然起敬。他们是当地教师的佼佼者:有“杰出女性”、德育标兵、优秀教师,在极其艰苦的山区他们坚守了16年、18年乃至20年,肩负教育启蒙和文化传承大任。要知道,在乡村,老师几乎是“全天候”的护雏者,孩子们吃住都在学校,老师们往往还要充当家长,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远远大于城市教师。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的毅力、坚持和爱心,让我深深感动。

  然而,与付出相比,他们的所得实在太少。从目前的机制看,面向乡村教师的培训几乎是全面缺失。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起码要有一桶水。但是,这一桶水能仅仅由乡村教师自己去担吗?他们又从哪里去担呢?现代教育体系本来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产物,不论城乡,教材和教学大纲都是一致的,将来也要共用一张高考卷,可是在教师层面,却存在着巨大的知识断层。很多乡村老师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到了上海才亲眼看到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现代化工业和商业。而物质待遇方面,乡村教师也与城市教师悬殊。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陶行知,那是大师级人物,都曾身体力行去从事乡村教育。过去,一个县、一个乡的中小学校长,往往也是当地的社会贤达,县长、乡长见了,也要给予恭敬的礼遇。如今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不如当年。这是中国发展不得不直面的严峻现实。

  现实 这种差异和隔膜,让人汗颜又心酸

  任姗姗:我注意到你们文章中有个细节。一位云南乡村教师说,希望国家有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计划,让更多人都能有自己的幸运。无论是培训之行还是寻亲之旅,时间都太短,人数也有限,他们的背后,到底是怎样庞大的群体,是怎样的乡村教育生态图呢?

  李泓冰:全国500多万乡村教师,任教于33万多所乡村学校,承担着约1.5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的教育大任。但是,这些乡村教师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资源。在城市,教师普遍享有轮流培训,更可以旅游、上网、阅读,接触的社会资源远远多于在乡村执教的同行。

  这些乡村教师在上海短暂停留10天。若问培训期间哪些事让他们印象最深刻?没想到,老师们几乎异口同声:所有的一切都印象深刻。因为,所有的一切对他们都是第一次,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比如,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理念对城市教师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乡村教师对此却很陌生很惊讶。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这些可敬的乡村教师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这让我们既敬佩,也不无汗颜和心酸。

  诸如此类由民间发起的乡村教师培训很有意义,但相比全国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像“希望工程”,救助的都是失学儿童;而培养一名乡村教师,可能会间接影响到50个、100个甚至更多的农村孩子,这是“一本万利”的事业。在乡村,老师就意味着孩子们的文明之光,老师所拥有的光芒越强烈,学生所能获得的滋养也就越多。

  而现状让我们非常焦灼。建立一个常态、长效的全国乡村教师培训机制,是当务之急。

  王伟健:与乡村教师相比,存在于留守儿童身上的群体困境,同样紧迫。以湖南邵阳为例,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有20万,留守儿童有5万。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普遍存在“亲情饥渴”现象。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范方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就断言,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问题将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延续50年。50年太久,孩子们等不起,不妨从现在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人文关怀开始。

  未来 让乡村看到希望,在给予中获取尊重

  任姗姗:远离父母,令留守儿童患上了亲情饥渴症;而城乡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也令乡村教师成为知识的断裂带。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愈演愈烈。那么,从社会到政府,能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王伟健:是的,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引发打工人员流出地政府的关注。

  这一次寻亲之旅,让全程陪同的邵阳县副县长李军深有感触。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亲情缺失问题,邵阳把全县所有学校的电脑教学室和农村远程教育点都建成留守儿童“亲情视频”室,还免费开放“亲情电话”,在寒、暑假前组织以教师为重点的“代管家长”弥补亲情。

  但在亲情上,老师替代不了家长,视频代替不了见面。长期处于亲情饥渴状态的孩子极易形成叛逆、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的信息特征,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用李县长的话说,“会给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乃至整个民族的未来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

  李泓冰:李县长的话并非危言耸听。教育的公平意味着起点的公平,如果乡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从人生的起点就开始面临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不平等,他们很难看到上升的空间。暂时处于底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挡住他们向上的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训乡村教师,提高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待遇,是营造起点公平的乡村教育的重要环节。往回看,共和国最初的火种就燎原于最贫困的乡村,是他们孕育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往前看,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一个民族强大的梦想,不可能仅仅靠一部分城里人来完成;往现实看,一个起点较高的农村教育,能让农村孩子看到人生幸福的希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王伟健:除了从制度上改变,我们能不能充分发动民间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呢?

  上海有个下岗女工查文红,我曾经采写过她。她自愿离开上海,在安徽的贫困山村从事乡村教育,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普普通通的下岗工人,没有学历,没有教师上岗证,若在上海,根本无缘教师这一职业,但在偏远的乡村,却是当地最出色的老师,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

  李泓冰:对,查文红的故事非常令我感动。我常想,也许正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落差,让“查文红”们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有查文红这样的想法。55岁、60岁退休,他们仍然年富力强又有爱心,很想有到乡村从教的机会。如果由政府或一些民间组织出面,遴选一批这样的人,轮流输送到乡村,义务从事哪怕是一年或者半年的教学,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城乡人才分布很不均衡的大国来说,也许将成为振兴乡村教育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一个渠道。

  而实际上,这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互动,是一个彼此尊重互补的过程。就像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经动容地说过:“要感谢这些乡村教师,给了我们做事情的机会。他们,是我们必须仰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