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转身政坛背后:儿子常喊我“阿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3:27:19

邓亚萍转身政坛背后:儿子常喊我“阿姨”


摄影 佟思敏、马云佳、阮番玉 
  国手也好,博士也罢,邓亚萍留给中国人最深的印象永远是她在乒乓球桌旁的喊杀。退役后的她,没有成为教练,没有转而经商,而是开始11年的求学之路,从初识abc到戴着剑桥的博士帽骄傲回国;从在国际奥委会任职到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为中国申奥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从“明星志愿者”到北京奥运村“村官”,面向世界推广中国……邓亚萍每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都演绎着一次华美的转身。如今的邓亚萍转型从政,现任共青团北京市市委副书记。

  
“五加二,白加黑”是工作常态

  对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已让人疲惫不堪,可是“五加二,白加黑”却是邓亚萍的工作常态。她的工作表里没有“周末”,星期日永远等于星期一,晚上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邓亚萍接任共青团北京市市委副书记前始料未及的。

  2009年末,邓亚萍和其他团干部一起筹备“两节送温暖”活动,不得不放弃与家人一起过团圆节,她才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辛苦。“许多共青团的工作都是如此,为了保证学生正常上课,活动只能被安排在周六周日或节假日进行。所以,别人休息的时间常常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

  “十几年的运动生涯,学到最多的就是能拼能扛。”邓亚萍在国家队时,训练刻苦有目共睹。国家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练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六时,她就延长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错过吃饭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在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两个小时,而且腿上还绑着沉沉的沙袋。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的球像连珠炮一般袭来。邓亚萍一接就是一千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的数量超过了一万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她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我不比别人聪明,我也不比别人有多少潜力,我也更不比别人路子宽,那靠什么,努力,这不用说。”如今邓亚萍沿袭了做运动员时的那股拼劲,并将之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日积月累的工作使得她和家人一直聚少离多,以至儿子小翰铭常喊她“阿姨”,这深深刺痛了邓亚萍的心。

  工作努力也不代表她能免受挫折。2009年她上任时恰逢国庆60周年,团市委牵头举办国庆群众游行活动。活动之大,人数之多,她的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邓亚萍没日没夜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也从未间断过跟进调查。学生们训练,邓亚萍和他们一起练,顶着骄阳汗流浃背;学生们凌晨在天安门彩排,邓亚萍也赶到长安街。就这样,随着国庆大典日的临近,微词少了,自豪声多了。“想成功不难,不受折磨,不扒层皮,不掉点儿肉,怎么可能?!”这是邓亚萍对成功的最好回答。
重视“赢人”更重视“赢心”

  一直以来,邓亚萍在办公室里的人气特别高,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对她的谦虚、和蔼赞不绝口。在问及这其中的缘由时,她坦言自1983年进入河南省队,再到1997年宣布退役,14年的乒坛生涯,除了带给她光荣与梦想外,更多的是教会了她做事做人的真谛。比如团队精神,比如平等,比如坦诚。在这浮躁而竞争激烈的社会,太多人抱着一颗功利的心在做事。可是这是邓亚萍最不耻的一种行为。她重视“赢人”,更注重“赢心”。而这种认知也与她的运动生涯紧密相关。

  1988年“亚洲杯”乒乓球赛在菲律宾举行,邓亚萍作为中国队队员首次走出国门。有场关键比赛是邓亚萍对阵李惠芬。当时局数2比2平,李惠芬一个回球,擦边。裁判没看到。李惠芬用手指着擦边,她的教练也表示是擦边。而邓亚萍当时看到那个球其实对手并没有失误,应该得分。但是由于第一次出国参赛,急于获得一个好成绩来展现自己。所以当裁判判定邓亚萍得分时,她选择了沉默。最终她也赢得了这场比赛。可这成了邓亚萍以后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儿。她不仅跟李惠芬道了歉,还写了书面检讨。后来在北京亚运会上,邓亚萍、乔红在一场双打比赛中,对方也打了一个擦边,乔红没看见,裁判也没看见,但邓亚萍主动提出对手擦边。结果那场球输了,金牌也丢了。可邓亚萍人站在亚军的领奖台上,心比上了冠军的领奖台更坦然,更开心。她做到了“赢人赢心”。

  就拿对年轻人的看法来说,很多人不看好刚毕业的年轻人,而邓亚萍却有着别样的体悟:共青团工作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在经验上,在对事物的把握上,不一定那么准,但年轻人很能抗,很能拼,这是他们的优点。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包容和理解。“事实证明,随着实践的磨砺当代的青年朋友是非常出众的。”每每提及在她身边工作的同事们,邓亚萍总是肯定,正是这种肯定赢得了大家的心。

  志愿者的代言人

  现在为人熟知的志愿者代言中,邓亚萍算是熟面孔了,经历过北京奥运志愿者的人们应该还会记得在奥运志愿者启动仪式上,邓亚萍那段慷慨激昂的致辞,也会记得第一张志愿者招募宣传海报上,邓亚萍那真诚灿烂的笑容。回忆起那段四处奔波的日子,邓亚萍仍旧津津乐道,没有一丝抱怨。“对志愿者精神发自心底的认同让我丝毫察觉不到工作中的辛苦。”

  十几年海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让邓亚萍对志愿者三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顺利在国外大学毕业,课程、研究能力、公益是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方式,让从事公益成为衡量公民社会道德的重要标准。邓亚萍海外求学时接触过很多学习能力很强的中国学生,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却不能顺利毕业,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社区服务积分。“我们的学生不是没爱心,也不是不想出力,只是在国内缺少一个给他们做事的平台,没能培养足够的公益意识。”为此,邓亚萍对分管的志愿者的工作格外上心,她希望日后的年轻人能够“德艺双馨”。

  说起志愿者,邓亚萍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但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感动绝不是因为你的钱多,不是因为你名大,是因为你做的事情,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到此处,邓亚萍对记者笑问:“你会因为一个人中彩票后成为富翁而被感动吗?绝对不会!”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有责任感的人,正如肯尼迪演讲提到的,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对于中国的志愿事业,她不仅是代言人更是推助手。

  “天天拿个学位,说我是谁,有意思吗?”

  为了了解现今大学生,邓亚萍会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走进校园走到学生身边与他们交流,想同学们之所想。而对进城务工的青年人,她和同事们则详细地做了一个调查问卷,还深入体验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难处,尽一切可能解决他们的困难,并科学地制定工作方案。这就是邓亚萍的工作之道,寒窗苦读11年的收获——解决事情要寻找方法。

  1997年,邓亚萍在乒乓事业的巅峰退役下来,转而走进校园开始学习,清华园、诺丁汉、剑桥都留下了她的足迹,11年的求学之路,从26个英文字母学起,最终用英文撰写出几万字的经济学博士论文,邓亚萍的学业与她的运动生涯一样辉煌。

  当记者问及邓亚萍最重视荣誉其中的哪一个时,她却笑侃道:“天天拿个学位,说我是谁,有意思吗?很多拿着名校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工作能力不及大专生”。所以,她更认可那句老话,学历只说明你有学习能力,别的什么也不能证明。

  成功就是“成功没有秘笈”

  对于未来,邓亚萍说:还想为这个社会继续自己应尽的责任,就像打球时教练经常跟她讲的那样:“你们比赛的时候不要总去想冠军,你只管把球打好,一分一分地争取。”

  邓亚萍的传奇还在继续,不知道何时她又会给我们一个华丽的转身,传奇的背后我们看到一路汗水耕耘,邓亚萍真正参透了成功秘笈:努力付出,没有捷径。邓亚萍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执着坚定,无怨无悔。


资料照片:2002年,邓亚萍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