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发展林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0:50:35

要大力发展林业,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单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些地方环境事故频发,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有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纠纷明显增多。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多;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的总量达到50亿吨,过去50年因水土流失而损毁的耕地达4050万亩;同时洪涝灾害、土地石漠化、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十分严重,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的生态产品已经成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的产品。

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应当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2009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作出郑重承诺:中国到2020年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着想,必须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历史上曾经山清水秀、林草丰茂,由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如今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日益严重。面对历史的沧桑巨变,我们更加感受到环境对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作碳汇。从一定意义上讲,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固态的碳,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载体,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而破坏和减少森林就会增加碳排放,林地转化为农地10年后,土壤有机碳平均下降30.3%。专家测算,一座20万千瓦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个小时,按一天一个来回算,一年约排放2.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1.5万亩人工林吸收;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吨,可被11亩人工林吸收。

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大力的植树造林,减少工业对气候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