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小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1 00:08:55

世界博览会之概述——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1 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世博管理组的介绍——

国际展览局: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的国国际展览局际组织是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国际展览局成立于1928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章程为《国际展览公约》。该公约由31个国家和政府代表于1928年在巴黎签署,分别于1948年、1966年及1972年作过修正。

国际展览局(BIE)的宗旨是通过协调和举办世界博览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国际展览局的常务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该处的最高领导,现任秘书长是洛瑟泰尔先生。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 Association of Horticultural Producers

 

国际展览局(BIE)与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关系是什么?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规定,非会员国家若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首先必须取得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的批准认可,然后由该会推荐,报国际博览局批准、注册。1994年10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46届会员大会通过决议,同意接纳中国为该协会成员。

国际展览局成员国:

至 1999的5月底,国际展览局成员国名单共87个,名单如下:

欧洲地区(30个):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摩纳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爱尔兰、冰岛。

北美洲地区(2个):拿大、美国

中美洲地区(16个):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格林纳达、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圣克提斯与内维斯、圣艾森特和格半提内斯、圣卢西亚、特立尼达与多巴哥

南美洲地区(8个):阿根廷、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巴西

非洲地区(11个):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塞舌尔、南非、坦桑尼亚、刚果、突尼斯、乌干达

亚洲地区(13个):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韩国、老挝、黎巴嫩、马来西亚、蒙古、阿曼、菲律宾

大洋洲(3个):澳大利亚、瑙鲁、帕劳

截止 2009年1月18日,有154个。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1851 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867 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看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便以往的所有坞博会都默然失色。

1962 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 太空时代的人类。博览会展出F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 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历届世博会标志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主题的格调高雅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 年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 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闻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 年日本大阪举办丁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世界园艺为内容,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省市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百次在亚洲实现了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 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历届世博会标志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世博会占地面积478万平方米,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的6000多万人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博览会是1993年韩国大田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

筹备世界博览会是一个浩翰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国家政府的重大行动,它不仅成为纪念某个重大历史性事件的国际活动,而且可以展示和传经济、文化、科技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筹备时间,一般都需要5~6年的时间。在本世纪以末前已经拟定的世博会有: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1998年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洋年,博览会的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财富。博览会占地55公顷,特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接待观众预计2000万人次,这是一个专业性博览会。

1999 年中国在昆明申办AI类专业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5月1日,中国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开幕。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全球性园艺盛会,其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博览会展示了各国的园艺传统和园艺品种,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历时184天,于1999年10月31 日闭幕。

2000 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21世纪第一个国际博览会,使汉诺威闻名世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展会名称: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举办地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会期:

2010.5.1—10.31,共184

吉祥物:

海宝

展会类别:

综合类

参展方数量:

240个国家地区组织

投资成本:

450亿人民币

会场面积:

5.28平方公里

参观人数:

预计7000万人次

 

申办历程(Bidding Process )——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

  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

  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

  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

  2002年12月4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会场位置(Expo Location)——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区域,并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包括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范围约为3.22平方公里。

 

展会主题(Expo Theme)——

 

主题(Expo Them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English meaning: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副主题(Expo Sub-theme):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2.城市经济的繁荣

  3.城市科技的创新

  4.城市社区的重塑

  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展会目标(Expo Goal)——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展会会徽(Expo Emblem)——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在2004年11月29日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仪式上公布,会徽图案以汉字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展会吉祥物(Expo Mascot)——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于2007年12月18日20时揭晓。吉祥物由巫永坚设计,命名为海宝(HAIBAO),即取四海之宝意,主体为蓝色字造型。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的作为创意点。而吉祥物的蓝色则表现了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吉祥物整体形象结构简洁、信息单纯、便于记忆、宜于传播。虽然只有一个,但通过动作演绎、服装变化,可以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展现多种风采。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海宝体现了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体现了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体现了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也体现了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他还体现着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以汉字的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展馆分布(Distribution of Pavilions)——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分为AE片区。

  A片区:中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其它亚洲各国国家馆。

  B片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片区: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国国家馆。

  D片区:部分企业馆。

  E片区:部分企业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举办意义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志愿者团队这次团队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在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Expo 2010 Volunteer)

 

 

志愿者标志(Volunteer Emblem):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和热V志愿者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义;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志愿者口号(Volunteer Slogan):

  

    主口号(Main Slogan):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At Your Service at EXPO)

 

副口号(SubSlogan):

  志在,愿在,我在。(My Will,My Help,My Joy)

城市有我更可爱。 (Our City,Your Joy)

2010,心在一起。 (2010,Were Together as One)

 

举办意义(Meaning of Holding Expo)——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

 

主题诠释(Explanation on Expo Theme)——

 

    主题解析: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副主题解析: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从发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多元文化同时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2、城市经济的繁荣

最早的城市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集聚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基于其研究实力,但更多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富有创造性的互动。创业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财富有关,但其实更多地植根于鼓励创业的文化传统,而城市是否具备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关乎一个城市的经济前途。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毋庸讳言,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减少生产中的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以及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3、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巨大舞台。城墙之内,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由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城市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令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科技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物质生活命也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4、城市社区的重塑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人通常生活空间形式。健康的“细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谐的城市。文化融合、经济繁荣,无不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的。

城市社区的建设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最直接的任务。如何才能让贫困社区从城市的社会地图上消失,曾经是城市发展史上最鲜明最持久的困惑。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令这项任务更为繁重。联合国人居组织在其《千年宣言》中提出了建设“无贫民窟城市”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使世界城市中的一亿贫民区内居民的生活获得重大改善。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21世纪城市社区的重塑意味着必须创造“均衡社区”,而“均衡社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合理的居民构成、合理的房屋所有权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宜人的居所环境,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以及深厚的社会凝聚力。

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自城市诞生的那天起,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

城市的扩张给不可再生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规划的新思想、建筑和能源科技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种压力。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农业地区丧失了竞争优势,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业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与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紧密相关。

目前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差异促使有关国际组织呼吁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