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三七开”是反科学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16:1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有些人热衷于对毛泽东一生的功过是非进行“三七开”,或者“四六开”、“五五开”、“倒二八开”,极个别人甚至全盘否定毛泽东,恨不得将毛泽东戮棺鞭尸、挫骨扬灰。在诸多对毛泽东的开法中,“三七开”的说法最流行,并且大有历史定论的味道,而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占多数,至于到底有多少人,也实在不好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开出他们的比例来。热衷于对毛泽东进行“三七开”的始作俑者,骨子里主张毛泽东思想的光辉遗产人人有份,而所谓的路线错误,则要由他毛泽东一人承担。

        在讨论对毛泽东一生的功过是非进行“三七开”有没有科学依据之前,我们不妨首先了解一下对毛泽东进行“三七开”的历史依据。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两个凡是”的问题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能够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

        毛泽东有没有谈到“三七开”的评价方法呢?查一下《毛泽东选集》,结果在第四卷里毛泽东还真谈到过“三七开”的评价方法。

        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革命的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例如,成绩究竟是三分还是七分?说少了不行,说多了也不行。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末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

        也有人说,“三七开”的评价方法,最早是由毛泽东送给邓小平的。查一下,毛泽东还真是送给邓小平过一个“三七开”的评语。

        1973年12月15日上午,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由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军区负责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介绍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但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毛泽东还对邓小平说:“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错误。” 

        有的人对于“三七开”这种评价方法提出质疑,理由是“三七开”的说法在中央的相关决议中找不到出处,没有依据。其实“三七开”这种评价方法早在1949年就有了,而且首先提出者就是毛泽东本人。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分清的是,一般谈话和正式决议以及历史定案的区别,其次要分清对一件具体工作成绩打比方性的评估,和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量化评估的区别问题。毛泽东对某项工作“三七开”的说法也好,对邓小平“三七开”的说法也好,邓小平对毛泽东“三七开”的说法也好,只是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谈话,不算是决议性的东西,更不能算是历史定案。为什么不写进某个决议里边去,不写进历史里边去?毛泽东明白,邓小平明白,史学家们也明白:对政治家一生的功过是非盖棺定论时,要分清其行为的主流和非主流的东西,是不能用简单的数学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运算的。

        回过头来看一看,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三七开”,其实就是在谈话中的带有估计性的口气,只是说“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并不是历史定案的意思,何况其后邓小平又活了24年呢!邓小平的人生轨迹最粗的线条是在毛泽东逝世以后,因此,不能认定毛泽东真的对邓小平的一生给予了“三七开”是历史定案。至于邓小平对毛泽东的“三七开”更是一种谈话形式,而且是一种口头转述形式:“……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能够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这段话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毛泽东希望身后最好的结果就是人们对他一生功过“三七开”。当然,这可以看作毛泽东的原话,但是根据中国人的风格,这其中难道没有自谦的味道么!况且,从这段口头转述的话里,也丝毫看不出邓小平要对进行毛泽东“三七开”的意思啊!

        再来看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的这一段话:“……在革命的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例如,成绩究竟是三分还是七分?说少了不行,说多了也不行。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末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在这段话中,毛泽东在谈到对一项工作正确与错误,作主流与非主流的评估时,提到了“三七开”。但谁都应该明白,这只是打一个比较通俗的比方,并非一定要求人们对什么工作都要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量化,这里的“三七开”只能是对工作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约略估计,并没有肯定其精确的意思。事实上,这种对工作量化的百分比或十分比的评估方法,现在某些地方和单位还在用,比如干部政绩测评,工作人员晋级考评等就常用这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结果从来都不会记入正式历史档案!

        严格起来说,客观的东西可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而抽象的东西就不能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在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的重量和体积的增减变化可以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动植物的数量可以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工作、工程等的进度可以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但唯独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的历史定案,不能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毛泽东一生的的所作所为,从概念上说和普通人一样,有时可以表现为客观的,有时则可以表现为抽象的。比如说吃了几个馍,喝了几杯水,写了几个字,讲了几句话,批了几个文件等都比较客观,都可以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但对于毛泽东在一生的革命过程中,所做工作的对错每件应该打多少分,错百分之几,对百分之几可以简单地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计算么!可以按百分比或十分比去几几开么!比如红军时期毛泽东对百分之几,错百分之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百分之几,错百分之几;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百分之几,错百分之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百分之几,错百分之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又对百分之几,错百分之几怎么计算?从另一个角度说,毛泽东每主持制定一项方针政策,如果是对的,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占其一生功绩的百分之几怎么计算?如果是错的,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和经济损失占其一生过失的百分之几怎么计算?

        按百分比或十分比去约略估计一项或几项工作、一项工程或几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是可以的,但按百分比或十分比去为一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实在没有先例,自三皇五帝以来都没有!当然,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非正式地用百分比或十分比去口头约略评估一下,从情理上说是可以的,但这种评估的方法从正史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而更不能把评估结果当作信史去看待!

        其实对毛泽东一生的功绩和错误进行“三七开”,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为什么对毛泽东不“幺九开”、“二八开”、“四六开”、“五五开”、“倒二八开”呢?可见领袖们也“是人不是神”,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毛泽东对邓小平“三七开”,邓小平也想对毛泽东“三七开”,大家扯平,两不亏欠!

        实事求是地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有关于“三七开”的谈话,但通过分析论证可以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三七开”的谈话,都不能作为对毛泽东一生功过是非“三七开”的理论依据或政策依据,因此对毛泽东一生的功过是非只能就事论事地合理评价,否则,不管几几开都是不容易做得合情合理的,都是反科学的!

        在人类社会,每个历史时代都有人民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有流芳千古的,有遗臭万年的,也有平庸无为的。由于立场观点和阶级地位的制约,后人对这些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见仁见智,真正有统一定论的是很少的!但不管怎么说,后人对这些领袖人物的评价,大体上是看其主流,看其政治主张,看其施政效果,看其对历史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孰轻孰重,而不会依据其同时代个别人的受益或受害程度,去为这些领袖人物评定优劣的——在阶级社会里,同时代人对领袖人物的评价往往会带有时代偏见,因为“一将功成万骨枯”吗!领袖人物的成功,往往要惠及一部分人,而同时又往往要以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要以剥夺一些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受益者对其褒扬,受害者对其咒骂是很正常的——毛泽东也是一位人民领袖,所以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也会有褒扬,有咒骂。但褒扬也好,咒骂也好,都不会影响历史的公正性,事实将会证明,历史绝不会凭个别人的受益或受害程度去为毛泽东盖棺定论的!

        永远不要指望同时代人对领袖的评价多么合理,因为同时代人是利益攸关者,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时代偏见。受益者可能只会看到领袖正确的地方,而忽略或故意掩盖领袖错误的地方;受害者则可能只会看到领袖错误的地方,而忽略或故意掩盖领袖正确的地方!

        附加的话: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说过:“我们应该承认,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大部分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