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紫癜食物自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58:20
诗华首页 自然与健康 老年性紫癜食物自疗法 老年性紫癜食物自疗法 老年性紫癜是一种慢性出血性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及女性。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肤﹐皮下组织及血管壁本身因素有关。 患者皮肤发生老年性退行性变﹐胶原﹐弹性蛋白逐渐消失﹐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松弛﹐使小血管周围失于支撑﹐血管脆性增加﹐导致局部出血倾向﹐出血斑直径为1-4cm﹐多在轻微外伤后出现。出血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下臂﹐手及小腿﹐紫斑呈深红色或紫红色。紫斑吸收缓慢﹐常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伴营养不良或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明显。

在中医学中﹐虽无明确的老年性紫癜的多称﹐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紫斑”的范围内﹐对此﹐古人有较深刻的认识。张景岳在《景岳金书﹐血证》中指出血症的病因为﹕“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色欲而动火者﹐有以劳倦色欲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在《素问﹐调经论》中提出﹕“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有﹕“心脉微涩为血溢”。其中“孙络外溢”相当于后世所指的肌衄﹐是因终末小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溢”相当于小静脉破裂出血。元代朱丹溪较早提出内伤发斑﹐《丹溪心法﹐斑疹》说﹕“内伤斑者胃气极虚﹐一身火游行于外所致”。外科书籍﹐如《外科正宗》﹐《医宗全鉴﹐外科心法》等﹐将本病称为葡萄疫。在治疗方面﹐至宋代﹐以《太平圣惠方》为代表,己有了许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为主要治则的方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葡萄疫》指出紫斑的初病和久病的症状不相同﹐治疗上初病宜清热凉血﹐久病多宜补益扶正。

病因病机

(1)肝肾阴虚﹕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日久气郁化火﹐肝阴耗损。或年老肾精不足﹐不能养肝﹐水不涵木﹐水少滋荣﹐导致精血不能互生﹐肝肾阴虚。虚火内生﹐血随火动﹐络破血溢﹐渗出于肌肤之间而成本症。

(2)肾脏虚弱﹕年老体弱﹐肾精不足﹐虚热内生。阴损及阳﹐肾阳不足﹐虚寒内生﹐血寒不与气俱行而成紫斑。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土失于温煦﹐导致脾肾阳虚﹐统摄失职而出血。

(3)瘀血内阻﹕年老久病﹐正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而血瘀。或肝肾阴虚﹐津亏不足以载血运行﹐导致血行不畅﹐甚至瘀塞。

临床表现

发病特点﹕主要见于老年人﹐无明显外感史﹐反复发作﹐发病与情志﹐久病﹐劳倦等因素有关。出血现像仅见于肌肤﹐以暴露部位多见。

症候特点

(1)皮肤出现青紫斑点及斑块。

(2)以手背﹐颈部﹐上肢伸侧多见。

(3)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病史。

(4)除皮肤紫斑﹐极少有内脏出血的表现。

诊断

(1)临床表现如上所述。

(2)实验室检查。

(3)血小板计数正常。

(4)止血功能正常。

(5)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有时伴鼻衄﹐齿衄﹐严重者可有便血﹐尿血﹐吐血﹐甚至于脑出血﹐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24小时血块退缩不佳﹐骨髓中巨核细胞有质和量的改变。

(2)感染性紫癜﹐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血管损害所致的紫癜。其机制是由于病原体直接损害血管内皮﹐也可因细菌毒素或自身免疫性反应﹐直接损害了毛细血管壁﹐以及血管炎﹐细菌栓塞形成等因素所导致的出血。本病止血功能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若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机制异常﹐临床上见皮肤瘀斑﹐瘀点﹐并可融合成片﹐严重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药物性血管性紫癜﹕发生于使用一些药物后﹐出现皮肤出血点﹐但并没有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其发病机制据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由服药后发生特异性抗血管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引起血管内皮受损。或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皮肤及结织组炽萎缩﹐使血管壁的脆性增加而引起皮肤紫癜。本病除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止血功能正常。

辨症施治

(辨症)病程长﹐反复发作﹐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伴手足心热﹐口干﹐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鸣﹐腰膝酸软﹐夜寐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施治)补肾活血。

(方药)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丹参﹐仙鹤草各20克﹐丹皮﹐茯苓各15克﹐吐丝子﹐山萸肉﹐补骨脂﹐白朮﹐当归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肾阳虚型

(辨症)皮肤紫斑﹐气短乏力﹐畏寒肢冷﹐面色光(白旁)白﹐腰酸﹐便溏﹐下肢浮肿﹐舌体伴大﹐边有齿痕,脉沉迟。

(施治)补肾健脾﹐养血活血。

(方药)补骨脂﹐骨碎补﹐吐丝子﹐白朮﹐茯苓各12克﹐党参﹐黄氏(草头)﹐地黄各20克﹐当归15克。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个疗程。

(加减)鼻衄﹐齿衄加仙鹤草15克。皮肤紫斑加丹参10克﹐月经过多加乌梅10克﹐川断12克。纳谷不香﹐舌苔腻加苍朮6克﹐陈皮6克。水煎服。

瘀血阻络型

(辨证)皮肤青紫斑点﹐色暗﹐有时伴有身痛﹐头痛﹐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施治)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桃仁四物汤加味﹕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5克﹐生地黄15克﹐丹参20克﹐茜根12克﹐益母草20克﹐鸡血藤30克﹐大枣5粒。

(加减)若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氏(草头)18克。阴虚者﹐加麦冬15克。

调护

(1)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但由于本病属于内伤范围﹐故治疗周期略长。有少数患者因阴虚与火旺﹐血溢脉外与气虚不摄﹐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使出血的病机不易去除﹐会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不已。

(2)调情志﹐勿过劳﹐尽量避免外伤。

(3)保护肢体﹐避免外伤﹐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时间稍长。

(4)平时注意皮肤的保护﹐避免碰撞﹐搔抓﹐摩擦﹐不可从事剧烈运动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