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者必读:一本旧书,一本洞察互联网泡沫和萧条本质的最好的书--方兴东观察——“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1:43:09
互联网创业者必读:一本旧书,一本洞察互联网泡沫和萧条本质的最好的书
摘自《21世纪的书——Blog·信息时代商业思想10×10阅读》(方兴东、杨吉合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10月)
本书从2000年的英文版读起,到今天已经6年多。读书之际正是互联网最火热之际,下面的书评写于2001年,正是互联网最严酷的寒冬之际。但是到了今天,对于互联网泡沫和萧条的透视,依然是最透彻的,每一个互联网创业者都应该读懂它的内涵。没有读懂的就多读几篇,直到懂了。如果对你有大彻大悟般的感觉,那是最佳的效果。读他人之书,能为我所用,是读书的一个境界。与朋友们共勉!

“渡过互联网大萧条时期的惟一办法就是勇往直前,更快地前进。你无法将一架飞机的速度放慢到汽车的速度。停止就会死亡,成长则有生机。”

互联网泡沫和萧条的表现和本质
随着互联网不断下跌的不仅仅是股票,而是相关的一切。当初,随着互联网而升起来的一切,都在不可阻挡地下沉。那些随互联网而喷涌的财富、企业、人物,甚至新生术语,还有人们对互联网的心情都在跌跌不休。当然与互联网相关的图书,都毫不例外地遭遇冷落。过去,无论如何是什么概念,什么模式,都被追捧,都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而现在,无论是B2C,ICP,还是B2B,或者ASP、WAP,再也没有什么是好的了,大家都避之不及。曾经看来极为自然的风险,今天却变成了毫无道理的风险。那么,究竟是互联网错了,还是我们错了?究竟是过去错了,还是现在错了?
其实,与过去相比,互联网本身并没有改变,互联网发展的节奏和趋势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们的心态和情绪。过去,大家都被互联网的乐观情绪所充满,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和信心,大家敢于为互联网遥远的未来投资、喝彩和期待。而今,悲观情绪彻底淹没了最后的乐观。投资者、银行家、分析家、媒体、大众等互相联动的悲观情绪,环环相扣,形成负循环的旋涡,使人们对互联网的未来丧失了信心。那么,如此下去,究竟会发生什么?这是人们共同的疑问。也是迈克尔·曼德尔《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一书要回答的核心。
无论是新经济狂热的支持者,还是悲观的反对者,或者迟钝的旁观者,要透视互联网革命的内质,要判断互联网扑朔迷离的走向,曼德尔的著作无疑是目前最重要的一本。这位《商业周刊》的经济学编辑,因为最早预言和报道了90年代崛起的新经济现象而名重一时。如此这位顶着“新经济学家”桂冠的年轻人,在新经济面临重大挫折的时机,他也不能沉默。
2000年10月,他及时推出新作,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互联网萧条不仅仅影响互联网产业本身,而将波及一切!经济的崩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互联网股票下跌仅仅是一个开端而已。如果政策的最高决策者不能正确应对,那么互联网波动将引发高科技股灾,而高科技股灾的延伸,可能将引发经济全局性的大萧条。因为以科技为发动机,以金融为燃料的新经济的确已经改变了整个经济的形态和性质。“要在21世纪达到同样创纪录的成就,就需要新的政策和新的政治出台,也就是应该考虑到新经济的现实存在。老的政策是老式经济而存在的,它只会使经济下滑延续下去,并延迟重新恢复对创新的支持。”
曼德尔用了一个十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如果传统经济是一辆汽车,那么新经济就是一辆飞机,当汽车出现问题,你可以放慢速度,甚至可以停下来修修补补。但是飞机慢到一定程度就会失速,就会就会坠落。
半年前,曼德尔抛出这观点,看起来惊世骇俗。即使到了今天,这样的警告还显得有点杞人忧天。但不可否定的是,这半年来经济与股市的发展趋势,不是与曼得尔的预言相背,而是越走越近。目前的局势,已经让过去坚定自信地调高利率、打压新经济股票的格林斯潘,也开始心慌意乱,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晚节不保:降低利率能否有效地刺激经济的回升?美国经济究竟是良性的软着陆还是一头下栽的硬着陆?不断向下探底的NASDAQ指数,以及触目惊心的各种经济运行数据,都将格林斯潘的心悬到了嗓子眼。
尽管这不是一本系统、严谨的经济学著作。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的背景足以化解行家里手刻意的挑剔。作者主观性的论断比比皆是,但是他的策略和论证都以学者化的理性为主导。作者指出:“新经济的灵魂在于,对个人与整体社会而言,已经有能力和意愿甘冒更大的风险去追求增长、创新和变革”。如今,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作者认为,互联网萧条对经济产生重大打击会有三个警告:首先,是AT&T、Lucent一类的通售股股价与企业在IT方面的支出同时下跌;其次,是电子用品价格长期下滑的趋势出现减缓;第三,就是曾经唾手可得的风险投资枯竭,新公司上市数量直线下降。如今,三个信号都已经毕现无遗。除了互联网股票普遍跌去90%以后,AT&T、Lucent的股票也跌去了80%—85%之巨,英特尔、Cisco也跌去60%以上。同时,典型的IT产品价格开始逐渐坚挺。风险投资迅速收缩,高科技企业的IPO活动几乎停滞。
显然,曾经使新经济充满活力的那些强大力量,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运转。由此而驱动的创新活力遭受沉重的打击。而笼罩在传统领域上空、由创新力量形成的竞争压力开始减缓,传统企业开始放慢技术投入,使整个高科技需求开始下滑。对就业最敏感的高科技产业出现问题,将使失业率急速上升,热门的龙头股票一起大挫,使整个社会的消费信心将大受打击,从而使衰退波及所有传统经济公司。甚至,损害将超越美国,波及全球,触发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
曼德尔以惟妙惟肖的笔触描绘了即将到来的恐怖的一切,但显然,这位当年新经济的鼓吹者不是改弦更撤,未来陡增恐怖气氛。他的用意无非是发出强烈警告,让整个社会,尤其是经济决策者以更强的忧患意识,严肃认真地对待目前严峻的问题。因为,目前发生严重政策错误的可能性远比经济学家们意识到的大得多。而且经验表明,往往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决策者做错的概率远远大于做对的概率。
当然,要正确预测新经济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不但2000年所有华尔街的分析家都错了,而且互联网发展至今,也基本上不以人类的意志和意愿为转移。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都在人们的普遍预料之外。尤其在中国,以互联网为引擎的新经济是个更加充满争议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高潮,正是在低潮,互联网都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因为新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更是当今世界全新的文化和精神。围绕新经济的对与错,是与非,是乐观还是悲观,我们都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有另一种尺度来评判:那就是他的论断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他的言行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虽然这更多是道德意义上的尺度,但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这个时代学者的良知与责任感。因为,许多人对互联网遭遇的困境幸灾乐祸。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本不希望新经济这架飞机飞上天空,另外一些人则认定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新经济这样的飞机。但是,任何一位真切面对互联网的人都不能否认互联网对中国造成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不能否认由新经济而涌现的一种全新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国内有一批学者,一向致力于新经济推动,比如姜奇平、汪丁丁等,他们值得尊敬和鼓掌。与那些单纯嘲讽、打击,缺乏建设性的学者形成鲜明对照。
互联网本身的困境并不是十分关键。“乐观主义精神让位于悲观情绪,人们从面向未来的投资活动中撤资,因为他们失去了未来的信心”。“悲观主义只会引起人们只为今天活着。”
正如曼德尔所言,互联网萧条对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创新力量形成极大的瓦解,尤其是为新经济添砖加瓦的开放精神和竞争性也都处于危险之中     “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要他们敢于冒险,敢于跨越边界。当情形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要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我们能够干出来的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否认我们拥有的财富,沦为一个守财奴,想把已经到手的一切捂得紧紧的。”
“渡过互联网大萧条时期的惟一办法就是勇往直前,更快地前进。你无法将一架飞机的速度放慢到汽车的速度。停止就会死亡,成长则有生机。”

关于《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
作者:迈克尔·曼德尔
我跟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记者不一样,我当真觉得美国的确存在一种“新经济”,它不是老式产业经济的再度活跃。我相信,互联网和信息革命有力量改变我们的生活。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每一个世纪都比前一个世纪有更快的增长,我们自己这个时代也不例外。我们的孩子会比我们生活得更好,虽然我们对未来的社会保障心存疑虑,但是,今天生儿育女的一代人将乐呵呵地退休,过上很好的日子。稍有一点点运气,新经济就能够波及全世界。
但是,如我1998年在《商业周刊》的文章当中所写的一样,“新经济从来都不是只讲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新经济的繁荣极有可能紧随着一场新经济的不景气。如果决策人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则不景气会演变成互联网大萧条――这是经济长时期的停滞不前,在这个期间,最近几年的经济所得将耗费一空。正视这个阴暗面是很重要的,因此才有了本书。
我的目标之一是要打消两派人的自满,他们情愿在互联网大萧条全面铺开的时候隔岸观火,无所作为。一派人由持怀疑观点的经济学家组成,他们仍然相信美国经济在九十年代的表现只是一种昙花一现的科技“震荡”。这些死心塌地的怀疑论者巴不得大萧条早日到来,以便回归经济常规。另一派人包括对信息革命有能力击败商业周期抱有坚定信心的人,他们坚信,新科技意味着持久不衰的增长。这两派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都有各自的危险。
另一个目标是帮助普通的投资人、商业经理人员或者工人,让他们明白经济朝下滑的时候正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在经济萧条时期做出的决策―――买或者卖,投资或抽逃,偿清债务还是继续支出――对在接下来的年代里谁会发达起来关系重大。最后,我想表达对于未来的希望。如果互联网大萧条的确携雷霆万钧之势如期到来,那会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就好象新经济是海市蜃楼一样,但新经济是非常真实的,当萧条过去之后――一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好日子会再次来临。毕竟,美国经济最终会从萧条中苏醒过来,在三十年代的艰难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到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都还是养活了自己的家庭,那可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啊。稍有运气,加上良好的政策,同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
从很多方面来看,本书都是我过去11年来在《商业周刊》所做工作的派生品。我希望借此机会感谢《商业周刊》的总编斯迪夫·谢帕尔德,多年以来他对本人的支持无以言表;也感谢BasicBooks出版公司的克里斯·法勒尔、塞莫尔·萨克、比尔·沃尔曼、布鲁斯·纳斯鲍姆、威廉·弗鲁西特、威廉·弗鲁西特,还有我的代理人萨娜·查尔冯特。当然,我无尽的谢意归属于朱迪·切拉尔,没有她的话,这本书可能永无面市之日。
中文版
英文版
书名
《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
The Coming Internet Depression: Why the High-Tech Boom Will Go Bust, Why the Crash Will Be Worse Than You Think, and How to Prosper Afterwards
作者
迈克尔·曼德尔
Michael. J. Mandel
作者国家
美国
书籍类别
新经济理论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Basic Books
出版时间
2001年1月
2000年10月6日
推荐级别
价格
16元
2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