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部制改革受阻编内干部:98位局领导难安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2:58:51

深圳大部制改革受阻编内干部:98位局领导难安置

2010年08月03日 08:45财经国家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深圳大部制改革开启一年之际,目标仍显模糊,机构仍然肿胀,人与事仍有错配。这是大部制改革后遗症,还是先天不足?深圳样本值得钧鉴。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鹏

“由于本次改革精简力度大,尤其是市科工贸信委等超大部门,在改革过渡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部门副职超配的现象。”2010年7月20日,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福金对媒体记者说。

孙福金这番表态,是对此前曝光的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主要领导“一正20副”状况的回应。至此,这场深圳舆情风波暂告一段落。

7月31日是深圳市大部制改革开启一周年。2009年7月31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和广东省委批准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深圳大部制改革启幕。科工贸信委即属于调整后产生的“七大委”之一。

再过一个月,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庆典将隆重举行,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进入而立之年。而大部制改革被称为“深圳30年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机构改革”。

“多出”98位局领导

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主要领导“一正20副”现象,源自一年前启动的深圳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大部门体制)概念肇始于2007年党的十七大。2008年全国两会后,国务院机构改革率先启动,全国各省、区、市随后纷纷拿出机构改革方案,提速对接大部制。

2009年7月31日,深圳大部制改革方案以全市干部大会的形式正式公布,与会政府官员的印象是,“精简、合并的力度超出想象。”

根据当时的正式方案,深圳市政府工作部门减少15个,精简比例达三分之一。进而整个政府架构被重新调整,组建了7个委员会、18个执行局和6个办公室,共31个政府部门。

改革前的46个部门中,只有7个没有编制方面的变动。原属市政府组成部分的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等12个机构要进行撤销或合并。这直接导致“多出了”98位局级领导。方案的第一道考验正在于此,直至现在仍引发了一场“一正20副”的舆情风波。

7月22日,深圳市政府一位年近七旬的已退休领导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新生的“七大委”,职能上本分别对接分管副市长,一把手原拟由他们担任。“但斟酌再三之后,为了稳定局级领导,采取了从现任各局局长中精选负责人的稳妥办法。”

查阅深圳市大部制改革形成的31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名单,可以发现,委、局单位副职领导数在2~4名的仅有农林渔业局(海洋局)一个部门,其余领导职数几乎全部超过5名,卫生人口计生委、科工贸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副职人数甚至都超过10人。这与《公务员法》等国家有关规定明显不符。

深圳市委、市政府拿出过不少分流安置办法。比如,对需要分流的局级领导实行全市统筹安排任职,让达到一定年龄的转任同级非领导职务或提前办退,到市人大、政协等部门任职。

但广东省委组织部一位要求匿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局级领导的稳定任务至今仍然较重。“到现在,这些常规办法只消化了52名局级领导干部,刚过一半。”<< 前一页12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