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炼该换换脑子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3:43:26

胡晓炼该换换脑子了 钮文新   

 
我一点都不反对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但我实在无法忍受央行高管对问题认知得如此浅显、机械而教条,更不能容忍他们自己困住货币政策的手脚。

比如,胡晓炼用了较大的篇幅告诉我们,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个多目标政策,既要关注通胀,又要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就业等问题,还要推动金融改革。同时,又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

不仅如此,胡晓炼还把中国老百姓绑架进来。说: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受通货膨胀损害最大的是低收入群体,尤其是我国4000多万的城镇低收入群体和近亿人的农民工,处理不当容易对社会公平和稳定造成影响。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货币政策是管理通胀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确保实现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对于中央银行而言,首要的责任是币值的稳定,防止产生高通胀的风险。

言外之意无非是说: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多目标,但不管多少目标,其它都是次要的,控制通胀最重要。

我可以举一个理论上的反例。胡晓炼用的所谓“不可能三角”,这个经济现象的发现者之一名叫保罗·克鲁格曼,同样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著名论著《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明确指出,治理诸如日本经济出现的“流动陷阱”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管理型通胀”――让利率低于通胀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

这就是说,有意识地加大货币供应,构造通胀预期,让人们相信“银行储蓄”会蚕食财富价值,这是扩大内需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中央银行,“管理型通胀”是完全可以使用的、拉动内需的手段。谁都不愿意看到恶性通胀,但是不是因为要防止恶性通胀排斥“有管理的、可控的通胀”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所以我认为,胡晓炼的想法,不是在解开货币政策的手脚,相反是在为货币政策上枷锁。

我希望胡晓炼副行长好好研究一下,在美元强势地位未改,人民币客观上早已被规定为弱势货币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不是可以对冲“输入性通胀”?我认为,不能。

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输入性通胀”的根源,而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无关,而更多的是美元(大宗商品计价货币)贬值、金融炒家操纵的结果。所以,无论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都不会抑制美元的贬值,甚至会给国际炒家“中国需求论”的借口――你越升值,他认为你卖得越多,越供不应求。

实际上,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不管汇率如何浮动,在开放条件下,弱势货币国家没有“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除美国之外,大家都一样。不是吗?欧元比人民币强势得多,但它有“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吗?这是世界的现实,非常残酷,央行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再看一个现实问题。胡晓炼认为,中国贸易发展应更趋于平衡,适当通过汇率等价格手段调节贸易不平衡和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缓解外汇流入和储备积累过快的压力,实现经济更加平稳、可持续的发展及货币供给平稳有序的增长。

这简直就是一种“不明利益立场的混话”。我可以肯定地讲,中国的贸易失衡是美国人、西方人强加给我们的,是他们大规模地把生产加工的产能转移到中国的必然结果。不是吗?中国60%以上的贸易都是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必然是顺差(出口货值一定大于进口货值,顺差使我们的加工费)。

我们做一个极端的假设,如果中国的对外贸易全部都是加工贸易――进口是用于加工的原材料、出口是加工之后的商品,那中国的贸易顺差一定会刚性积累,请问,人民币升值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平衡这样的贸易?显然这是无法办到的事情,除非中国人不吃不喝给外国人白干;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美国企业滚回美国本土去生产。

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一般贸易是逆差37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的贸易条件正在加速恶化,而我们的央行副行长还认为这是好事,这不是很奇怪吗?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全球化分工的前提下,根本就不存在平衡的可能。奥巴马主张“重新恢复世界的平衡”,那是试图把金融危机的责任推卸给“世界经济不平衡”,推卸给中国的出口导向。目的是以此为由,让中国把辛辛苦苦赚来的美元,无偿地归还美国,这样世界就平衡了。

所以,所谓的“平衡”这不是经济,而是政治。身为央行高级官员,难道连这么浅显的问题都看不懂?为什么还要拿着西方人的愿望,对中国人说叫。

请胡晓炼副行长注意,世界正处于衰退之中,全球性的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您是不是更该去多想想,传统金融学、货币学是否是用于新的经济现实?有没有更新的方法解决,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前提下,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过去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今天的现实了。现实的问题需要大家从新思考,从新求解,需要理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