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十大军事原则 炒股也要借一半 - 股票信息 - 谈股论金 - 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10:17
一切理论的基础是实践。构成毛泽东军事思想重要内容的“十大军事原则”就是如此。它当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在陕北的山沟里转悠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妙手偶得之,而是根据前线将领的作战经验,及时总结概括出来,形成文字,然后“放之四海”的。

“十大军事原则”如下: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四、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五、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七、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八、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九、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十、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毛泽东1947年12月发表这十条军事原则的时候,国共“争雄”刚好进行了一年半。

这年8月,也就是军事原则发表的前四个月,毛泽东致电陈毅、粟裕,热情洋溢地褒奖华东野战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这的确是一支战功卓著,傲视群雄的方面军。

从内战爆发伊始到这时,在粟裕的战役指挥下,华东野战军相继取得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大捷,一共吃掉蒋介石的看家老本四十三万四千余人,占解放军全军一百一十二万人歼敌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九。


就在这一年,**军队上下同心,浴血作战,进行较大规模的战役即有四十二次,其中歼灭国军两万人以上的战役达十一次,粟裕指挥了六次,占百分之五十四点五;歼灭国军三万人以上的战役达八次,粟裕指挥了四次,占百分之五十。

对蒋介石而言,这当然是“挖却心头肉”,令其痛不欲生。

他崛起于闾巷之间,靠锃亮的枪杆子起家,他的万里江山与唯我独尊的委员长宝座,也是依赖庞大的军队支撑。没有了枪杆子和军队,他与村野田边的渔父樵夫一样,什么也不是。

毛泽东当然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整天在打着精确的“算盘”,算计蒋介石的数百万人马。

除了常常规定各战区野战军的歼敌任务限期完成之外,他还谆谆告诫麾下的将领们说:“消灭了他(蒋介石)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所谓蒋政权,也就是表现在他的军队上。”

似乎生怕将领们不明白,他还饶有风趣也一针见血地说:“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

蒋介石在开战之初,可谓旌旗蔽空,兵强马壮,有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四百万人马。当年前秦皇帝苻坚才拥兵百万,就傲得不行,喜形于色地说:“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意思是说,我的部队每人把马鞭丢在长江里,就可以让它断流。

比起苻坚,蒋介石当然有更多的资本。因此,他踌躇满志,顾盼自雄。

不想才过去一年,四百万国军就被毛泽东搞掉了四分之一。而其中,粟裕奋勇争先,拔得头筹,竟占了百分之三十九(解放战争四年,也是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歼敌最多,达到二百四十五万)。

苏联耍笔杆子的高尔基老头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中国的老祖宗们也有一句叫苦的话:“万事开头难。”对国共内战而言,最难打的仗也当然在起始阶段。

作为弱势一方的**将领,面对数倍于己之优势国军,不但必须顽强抗击其疯狂的进攻,保存自己,还要千方百计歼灭、消耗其有生力量,所以毛泽东称之为“爬坡”、“到顶”阶段。

战争的中后期,随着双方军事力量的强弱转化,**军队质量、数量均占优势以后,就可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比较容易大量歼灭国军。毛泽东形容说:“有的时候根本不用打仗了,喊一声敌人就投降了。”

比如林彪与聂荣臻联手吃掉国军五十二万余人的平津战役,刘邓大军吃掉国军九十余万人的西南战役,数量听起来惊人,但都是战争中后期进行的。国军望风起义、投诚占绝大多数,的确如毛泽东所估计的,只需“喊一声”就行了。

因此,毛泽东形象地将这个阶段称之为“传檄而定”、“下坡”。

起始阶段的战役,重大意义不仅在于挡住蒋介石最有威力的“三板斧”,大量歼灭其精锐部队,还在于为全军后来的战役提供优秀战例,也为毛泽东概括“十大军事原则”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这一军事原则,粟裕至少贡献了四条经验。

1946年7月至8月,粟裕以弱击强,以少胜多,创造了苏中三万人对十二万人七战七捷的战争奇迹。

国共全面开战以来的这几次大捷,打的主要是当时装备先进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毛泽东闻讯后,笑逐颜开,当即亲自提笔,将这一获胜经验发给各战略区统帅们仿照、借鉴:“ 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 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 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不只如此,毛泽东还在七战七捷结束后的第三天,单独致电尚不大适应大兵团作战的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叫他仿效粟裕的办法:“你率主力应在睢宁以东地区待机,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 让上级学习下级的战法,这似乎也是少有的特例。

9月16日,毛泽东又专门向全军发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再次概括了粟裕的经验:“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也要三倍于敌的兵力,反对平分兵力;在敌处进攻我处防御地位时,选择敌前进中较弱的一路(一部),首先进行分割包围各个歼击,得手后,依情况,再逐次歼击他路(他部)之敌。”


显然,这一经验与后来的“十大军事原则”第四条是一致的。

七战七捷结束后的当天,粟裕也在《四十五天自卫战的简述》里总结了战役的经验。针对此战中“撤出如皋、海安是战略上失败”的一些错误看法,他认为:“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要地,但更要保存有生力量 如果我们死守海安 把有生力量消耗了,那么海安仍旧要放弃的。那样,就与我们主动撤出大不相同,正中敌人的毒计。海安撤出后,不但我们的有生力量保存了,而且转入了主动,待机作战 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大家要记住:谁保存了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者丧失了有生力量,谁就会失败。”

这一“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城市为主”的经验,后来和其他战区相似的经验一起,被毛泽东概括为“十大军事原则”第三条。

1946年10月至11月,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进行了涟水战役,歼灭国军九千人,其中包括蒋介石“看家”的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六千人。

这一仗前后,粟裕忙里偷闲,利用战斗间隙对部队进行整训。

不久,他与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一起,总结出了“立功运动”、“溶化俘虏”、“评定伤亡”等部队政治工作经验。

这三项可以申请专利的独创经验,成为华中野战军以及后来华东野战军“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

其中,“立功运动”的经验在1946年11月被延安新华社广播推广,被称为“人民自卫战争中的一个创举”。

不久,延安的**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多次发表新闻与短评,高度评价这一运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后,“立功运动”迅速在**所有部队和各个战略区得到推广,对保证战斗任务的完成和加强部队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建国后的1955年,**军队首次实行军衔制,其中元帅授衔条件中“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一条标准,也隐隐约约可见“立功运动”的影子。

“溶化俘虏”,也就是注重对俘虏士兵的教育争取工作,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针政策,以此“瓦解敌军”、“壮大我军”,最后达到了“即俘、即补、即战”,使自己的对手和“冤家”,几乎变成自己源源不断的补给队。

七战七捷后,被俘的国军士兵多数是来自社会底层、饱尝生活艰辛的穷人。经过华中野战军的忆苦教育,都怀着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立即掉转枪口,向原来战壕的“弟兄们”开火。

他们大多又是合格乃至优秀的士兵,受过蒋介石花费巨资的正规军事训练,如同现代企业老板们青睐的熟练工,战术、技术比一般习惯扶犁挥锄的翻身农民士兵好得多,起码就省却了一段较长的训练时间。

参加华中野战军后,他们中的许多人迅速成长为战斗英雄、基层干部,不仅解决了华野的兵员补充难题,而且提高了部队整体的战术、技术水平。

“不辞辛劳”、“慷慨无私”地输送这么优质的兵员,难怪蒋委员长有幸荣获了“杰出运输大队长”的“大红证书”。

这一经验经粟裕与钟期光总结推广后,为华中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的不断胜利与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7年2月粟裕指挥莱芜大捷后,华东野战军有些纵队俘虏兵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多者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十,技术兵种的人员则基本上全是“解放战士”,也就是俘虏兵。

粟裕在这年7月19日与陈毅一起署名报告毛泽东的《华东建军经验》中说:“一年来俘虏补入野战军的,最低估计十万人。现在连队情形,如四、六、一各纵,计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是俘虏兵。其余各纵,亦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一年内总伤亡计九万余,我亡万余,残废计五千人,大部归队。这全归于野战军高度集中,胜利多俘虏亦多。这十多万俘虏,解决兵源,此与扩军数目相等,或竟超过。”

这一经验后来同样被推广到了其他野战军。据统计,**军队“到战争第二年结束时,大约溶化了八十余万俘虏兵”。

有人说,毛泽东是在指挥一支“国民党军”打国民党,虽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这么典型而独到的经验,毛泽东在五个月后欣然将其概括为“十大军事原则”第九条,是理所当然的。

“评定伤亡”,是总结伤亡较多的经验教训,不仅增强了官兵之间的团结,而且促进了学习战术、技术的积极性。

钟期光后来回忆说:“粟裕同志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科学地提出了 评定伤亡 ,不仅追究非战斗减员,而且对战斗减员也发动群众进行具体分析。”

他认为,过去只强调“三猛(猛打、猛冲、猛杀)”战术,往往伤亡太大,但“开展 评定伤亡 活动后,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有利于保存有生力量”。

这当然不是粟裕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早在1928年,他还是红四军二十八团的“小”连长时,就给麾下的大队长“传经送宝”说,作为指挥员,要“尽可能地减少伤亡”。

他还动情地说:“同志们参加革命,老乡们送子上前方,送郎当红军,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活,活得更好。”

粟裕“评定伤亡”的这一经验,也很快被推广到其他野战军。

1947年12月,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就曾以《华东解放军始创战评》为题,介绍了华东野战军的经验,并收入了《连队工作丛收之一》的册子,成为基层干部必读书目。

一向以“三猛”战术著称的林彪(他主张的“三猛”,最后一条是“猛追”),大概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了。

短暂的整训后,华中野战军如虎添翼,战斗力已是突飞猛进。

从1946年11月到12月,粟裕又指挥部队创造了盐南大捷,被延安《解放日报》称为“粟裕将军所部的第十一次大捷”。不久,粟裕又负责战役指挥,马不停蹄,创造了宿北大捷。

在如此频繁的战斗间隙,还能忙里偷闲休息和整训部队,并取得巨大成效,这当然是一条很好的经验。

于是,毛泽东加以概括后,成为“十大军事原则”第十条。

毛泽东把部下的经验,概括成自己的理论,当然与“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文抄公无关,更不是平庸与乏才。

早在1913年,还是长沙街头一个小愣头青的他,就在自己的笔记《讲堂录》里端端正正写道:“贤相不以自己之长为长,常集天下之长为长。”意思是说,有才能的宰相,并非把自己的长处作为长处,而是善于博采天下人的长处。

毛泽东日后倒没有做成宰相,却比位极人臣的宰相来得更猛,成了“天无二日”的最红的“红太阳”。

这一经典的话语,无疑影响了他的一生。如同他那些“马背上”的诗词喜欢化用唐代李贺的诗句一般,能在军事上博采众长,形成指导全国战争的“十大军事原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粟裕和其他将领对“十大军事原则”,乃至整个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虽然鲜为人知,却也是不能不尊重的客观历史事实。


俺想,不管是创幻有一技之长、高手、老师、版主甚至先辈将军,主席的军事思想,只要有效,都要借来我用,并且发一些帖子来感谢帮助过俺们的人,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