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苏联解体回头看p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27:25
人民网2006年12月22日15:13 汲取苏联从兴而衰直至解体的教训,正成为各大国特别是新兴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必修课程

  文/王郦久

  今年12月25日,是苏联解体15周年的日子。

  回顾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看看近15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人们不免感慨万千。一个昔日的世界超级大国似乎顷刻间就瓦解了,今天在它基础上诞生的众国家几家欢乐几家忧。

  苏联解体渐成必然

  1991年是苏联存在的最后一年,也是独联体各国纷纷获得独立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8日,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存在”。12月21日,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会晤后,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正式宣布独联体成立(格鲁吉亚后加入)。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黯然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总统府顶上被降下,只差5天就满70年的苏联悄然退出国际政治舞台。

  镜头回放到1922年12月30日,在列宁的建议下,当时在俄国版图上建立的各民族国家或俄联邦代表在莫斯科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简称苏联)宣言和联盟条约,正式宣告苏联诞生。这是继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和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奠定了苏联后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政治基础。经过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赫鲁晓夫时代的“赶超”到勃列日涅夫时代提出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到上世纪70年代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程度,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

  然而,在苏联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所伴生和积累的一些体制性弊病也暴露得日益明显,并且开始制约着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政治上一党乃至一人集权,领导人年迈体弱,党政机构特权和腐败,致使国家政治空气压抑难耐,社会死气沉沉;经济上高度的计划体制,由原来的高效率,逐步转变成为抹杀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各类经济体和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罪魁祸首,经济出现了体制性衰退的明显趋势。到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时,苏联的这些体制性弊病已经达到积重难返的程度。安德罗波夫有心改革,但力不从心,契尔年科带病上台,人们对他毫无指望。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总书记,才给苏联社会带来了一线改革的希望。

  戈尔巴乔夫带着苏联人民和社会迫切要求全面改革的期望上台,改革的任务千头万绪。后来人们总结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时,不少人认为,他的最大失误之一是没有把经济改革放在第一位。事实上,苏联改革初期正是从经济入手,政治改革相伴随的,只是到了中期,政治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超过了经济改革的速度,直到出现政治失控,经济混乱,乃至社会危机不断加深。这个历史轨迹大致是:从1985年3月到1987年11月,是戈氏提出“经济加速战略”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从1987年11月戈氏新著《改革和新思维》出版到1990年1月允许“多党制”出现,是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同时逐渐偏离改革轨道,从而开始社会动荡的阶段;1990年1月到1991年发生“819事件”,是改革思想摇摆不定、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化以及联盟面临存亡的阶段,直至年底苏联解体。

  上述情况说明,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社会危机已经接近国民容忍的“临界点”,如果戈氏采取正确而有力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苏联完全有可能走出危机,走向健康发展,只是他选择了错误的改革战略和政策,最终把苏联推向解体的边缘。正如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在苏联解体15周年之际所说,当“他与叶利钦和舒什克维奇聚首别洛韦日时,谈的已经不是苏联要不要解体的问题,而是如何在解体过程中避免流血”。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也在苏联解体15周年之际指出,“当时的形势非常明朗,在经过10年的停滞之后,人民希望变革。当时俄罗斯人已经认为自己就是俄罗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关键就看我们这些领导人如何继续行动,所以我们只是顺势而动。”

  解体的“幸”与“不幸”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对于像苏联解体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对这一事件的褒贬也可能会有不同评论。

  就苏联解体后这15年看,对于原苏联各国来说,普遍感到“幸”的是:其一,各国均在和平的气氛中赢得了独立和主权,成为了国际法主体;其二,各国都摆脱了苏联一党专制的政治高压体制,获得了按各国社会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国情的民主选举制度;其三,各国都告别了苏联式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一些国家,如哈萨克斯坦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机会。

  对于苏联之外的国家而言,大都认为苏联解体并不是坏事。美国庆幸苏联解体是他们的“胜利”,使他们成了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不再有直接的战略对手;欧洲也为自己身边过去“最大的威胁”自动消失而欣慰,欧洲在摆脱了“两极世界”后,终于可以有机会重新整合,吸纳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原苏联东欧盟国组建“欧洲联盟”,成为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可独立行动的世界“一极”。

  事实上对国际社会而言,随着苏联解体和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世界形势总体转向了和平因素不断增长,战争特别是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逐渐减小的良好趋势,“和平、发展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然而,由于苏联解体而引发的一些“不幸”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苏联解体,个别超级大国自认为失去了“制约力量”而可以为所欲为,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活动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原苏联地区,独联体虽然保证了各国的“和平离婚”,但过去“大家庭”所形成的矛盾得以充分暴发,使得各国在独立后都经历了不同的困难时期,几乎所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都经历了“最艰难的10年”。有些国家如俄罗斯刚刚走出困境,其2005年的经济才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还有些国家至今仍陷于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中难以自拔,如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

  后苏联时期新独立的国家大小不同、战略利益、发展目标、价值取向等差异较大,各国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各国对独联体这一当初为“保障和平分家”而成立的地区性合作组织态度也各异,这使得该组织的发展非常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新趋势的今天,独联体地区大有逆潮流而动的现象,区域一体化步履维艰。

  现在的独联体名义上仍是一个拥有12个成员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但内部早已分裂为“俄白联盟”(2国)、“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6国)、“欧亚经济联盟”(5国)、“欧亚统一经济空间”(4国)、“古阿姆”(4国)以及1994年成立的“中亚联盟”(4国)等多重政治、经济和安全组织。“貌合神离”已成为独联体当前的最主要特征。面对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坚决要求加入北约,摩尔多瓦希望加入欧盟等复杂形势,2006年11月在明斯克举行的独联体首脑会议,几乎陷于无果而终的境地。

  解体的教训值得汲取

  苏联解体已过去15年,汲取苏联从兴而衰直至解体的教训,成为各大国特别是新兴大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课程。

  大国的崛起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实现,但像苏共那样高度的“一党专制”必然会扼杀社会活力,把社会引向体制性腐败和沉闷。

  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与苏共及其领导人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分不开。但也正是苏共高度的“一党专制”导致对党的领袖个人崇拜盛行,对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及其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造成权力机关各类特权和贪污腐败成风,党和国家在民众中的威信日下。被专制政权压抑的民众或者保持沉默,或者在时机到来时起来推翻这个政权。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中,尽管发动政变的“紧急状态委员会”握有党政军大权,也有按当年3月17日全民公决70%以上的苏联公民支持“保留苏联”这样的民意作基础,更有“维护苏联国家不被解体”的正当理由,但是人们最终站在了反对苏共专制政权的叶利钦一边,支持他推翻已经失去民心的这个政党和政权。

  发展经济必须以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提高国防实力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兼顾,避免出现军事实力持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的局面。

  经济问题处理不当,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始终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将财力、物力和人力主要集中到发展军事工业和与其直接相关的重工业上,片面追求与美国的军事力量对称,制造出2万多枚核弹头(目前按俄美2002年协议,双方各将核弹头减少到2500枚以内,俄为销毁多余的核弹头需花费数百亿美元)和大量战略武器,而忽视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开发,结果到8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上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程度,但国内市场食品和日用生活品供应匮乏,不得不利用国外卖方贷款大量进口食品和日用品以解百姓急需,致使苏联解体时外债达到1200亿美元之多,同时也失掉了人民对执政当局的信任和支持。

  国内政治经济的任何改革都要立足于国情实际,选择适当的目标和政策,要充分考虑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更不能在改革中把国家推向混乱和无序。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逐渐脱离国情实际,想在短时间内使苏联急速走上“西方式的民主之路和市场经济轨道”。他提出的“新思维”中许多理念与国情实际相去甚远,引发上层激烈政治斗争和权力之争,也使民众不明白他究竟想干什么和想把国家引向何处。改革的理念不清、脱离实际和无休止的权力斗争,导致苏联社会法制混乱,生产秩序遭到破坏,国家逐渐陷入无序状态直至最终解体。(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徐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