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不是正装,罂语不是国语——谈科学发展观和美学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11:00
西装不是正装,罂语不是国语——谈科学发展观和美学发展观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北外女生网名叫香奈尔的向北京外国语大学郝平校长问话的帖子,满有意思。据她说,是因为她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善意批评教育部“强制外语教育”的文章,而被学校以实习期间没守纪律的名义给勒令“主动退学”的。

这事情俺不清楚原委,笔名是媚外的香奈儿但又反对学外语是什么原因也不想深究,但对“取消外语强制教育”这个意见俺是非常同意的。

【西装不是正装,罂语不是国语】。这是俺长期以来的观点。

所谓“西装不是正装”比较简单。俺说过西装为西方有钱有闲阶层着装,西方蓝领也爱穿工装牛仔裤体恤衫而不穿西装,因为不实用。至于咱亚非拉人民更不适合。穿西装冬天脖子受冷,夏天全身闷热。特别是打上领带,像拴了牵绳的叭儿,人模狗样的,汉奸那摩温一样,特别可鄙。

这方面,周总理特别好。他说外交无小事,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场合都穿着正派亲和的毛式服装。毛式服装象征着新中国的政治形象,象征着决心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形象,是可以明文规定作为党政干部在所有正式场合的正装的。

所以,从科学舒适的角度看。还是从政治美学的角度看,西装都应该逐出我国服装行业的主流,逐出官方正式场合的穿着规定。

而“罂语不是国语”说起来比较复杂。所谓“外语教育”,大家知道,主要是指罂语教育,其次是日韩语教育。为什么应该“取消外语强制教育”呢?因为“强制外语教育”有几大害处,不可不细察也。

第一大害处是,浪费了学子大量宝贵时间,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现在的外语教学,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一直考到研究生,耗费了至少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这十多年其实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是调查研究和发明创新的黄金时段。一种外国儿童也会的技能,值得每个中国人都化这样大的代价去学吗?根本不是。这种投入对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而是没有必要的。

第二大害处,“强制外语教育”客观上推动了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现在许多80后、90后以洋名为荣,以为洋人打工为荣,以上洋人的床为荣,实在与盲目推崇外语教育有关系。当然这方面,所谓“娱乐业”的资本造星传媒洗脑大运动也起了很多作用,咱们右右在主流媒体上【言必夸美帝】的恶习也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大害处,“强制外语教育”无分寸地消除与西方语言障碍的结果,不仅为美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大量预科人才,为国外资本洗劫国内经济预备了巨量奴才与性奴,还为中情局等培养了大批第五纵队内奸。这个后果对中国的发展更具有极其严重的后果。

其他如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侵蚀,对中国革命传统思想理想教育的侵蚀,仔细想想,还有很多。

外语不是说一点也不需要学,而是国家应该有计划的安排一部分人学,有计划的安排学习内容。国家不应搞运动式的全面开花,大呼隆,或者随意搞,放任不管,甚至变成外国人赚中国钱的“产业化”吸血管。

学外语,主要应为中国之富强而学习,为革命而学习。因此,理工科外语要放开,文科的要控制;翻译类的极少数人可以从小学起,可以在国内办有外语语言环境的专门寄宿学校培养。其他孩子则可以免了,自由开放,海阔天空,联系实际,钻研科学。

中国的人才可以自力培养,可以去友好国家深造。一般专业用不到出国学习。要禁止外国学校在中国招生。禁止自费留学。肥水不外流。出国留学的必须公派,并有措施保证其学成后报效祖国。

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爱祖国、有文化、会劳动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不要培养为美国科技发展做贡献的洋奴。

发展要讲科学,形式上也要美。党政会议与外交场合穿西装与强制性全面推行罂语教育却是既不美也没必要的丑陋现象,希望得以全面的纠正。 问问吴建民:打不起仗的咋天天在打仗?
齐鲁晚报记者最近采访吴建民,记者的一个问题是:“有人认为,希拉里挑起南海争端,或迫使中国提前「亮剑」,您如何看待?”吴建民不赞同中国“亮剑”,理由有三个。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二战,中间只有25年,但二战结束到现在,已经65年没有打过。这跟时代的变化有关。”第二个是“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阿富汗战争打了105个月了,但没解决任何问题”;第三个理由最有意思:“1975年,我在美国,曼哈顿停电7个小时,整个大街都乱了,当时我就感觉,美国这种国家打不起仗。现在谁都打不起,不光美国”。

贫道看完有些想笑:如果这就是中国代表性的“外交家”,恐怕事情还麻烦呢。

世界大战确实二战后一直没打。吴建民说“跟时代变化有关”。所谓时代变化,也就是“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太高了”。而所谓依存度,吴建民说是因为美国人要买中国的东西才能活。但是,全球化也就是九十年代后才加剧的,美国人穿中国的衬衫也就是十几年内的事儿,八十年代前无论苏联还是中国的产品,美国都不需要。但这40多年没有打。显然吴建民先生论述是不周延的。中国不出口美国,其他国家照样能补起来。2008年美国货物进口总额21700亿美元,其中进口中国的仅仅2524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1.6%。离开中国商品美国人就活不了了,有些托大。

世界大战没打,恐怕与核武器的存在关系更大点。中国和苏联要与美国和西方打起世界大战,原子弹乱飞,这是不可想象的。假如没有这个核均衡,世界大战早打几次了。

战争打不打由贸易依存度决定,这大概是孙子和克劳塞维茨后最伟大的军事理论了。

关于战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吴建民先生是靠举例说明的。几个例子就想说明一条道理,显然不周延。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没解决问题是实际情况。但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肢解了南斯拉夫也是实际情况。科索沃战争美国“所有”战略目的都达到了:从实际上与法理上肢解了南斯拉夫;在欧洲一体化中插了个绊子;使塞尔维亚政府臣服于西方。最主要的是,从来没有一种选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任何选择都是权衡利弊后最可能实现战略目标的结果。稍微搞点政治经济都知道这个简单道理。拿“所有”来否定选择的必要性是最无聊的议论。

在很多情况下,战争往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靠什么解决日本占领东三省问题?只有战争才行,依赖国联调停就不行。塞尔维亚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靠联合国照样得不到。如果日本军事占领钓鱼岛,或者菲律宾在美舰支援下军事占领中沙和南沙群岛,靠联合国就能让菲律宾军队撤出?美国决定军事插手中国南海问题,中国如果仅靠外交交涉就能让美国改变主意?贫道看,这个吴建民与李鸿章和蒋介石有一比。

俄罗斯为什么最近决定军费提高50%?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军事上得不到的,谈判也得不到。美国军事力量东移东太平洋,自己都承认目标就是中国,就是一种“亮剑”。中国如果装傻,只当没看见,恐怕还是以前的结果。这时中国唯一选择就是“亮剑”。所谓“亮剑”就不是“用剑”,不是马上开仗,而是显示出军事对抗决心,并明明白白地大力加强军事投入,告诉对方如果真打我敢奉陪。世界军事史上恐怕还找不到一方亮剑后,另一方示好解决问题的。尤其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更是如此。没有一次不是只要中国退让,对方就得寸进尺的进逼。据说吴建民现在在外交学院,自己先去图书馆查查中国外交史再发明理论。

最有意思的是吴建民说“美国这种国家打不起仗”。结论还是“现在谁都打不起,不光美国”,当然包括了中国。

美国“这种国家”是什么国家?怎么就打不起仗呢?吴建民的理由是美国一停电就乱了。可一是美国干嘛打仗就要停电呢?打仗需要电?大概吴建民的意思是美国人喜欢生活安逸,会怕战争扰乱生活。吴建民就没想一下,为什么美国人能够生活安逸幸福呢?是因为不喜欢打仗因此就从不打仗?显然不是,美国是二战以后世界上天天在打仗的国家,几乎一天都没停过。二战后美国几乎把全世界的仗都包圆儿了,哪一次战争,包括其他国家的国内战争都有美国的影子?美国是世界上最喜欢,最经常打仗的国家,是这几十年全世界都看到的事实。一个打不起仗的“这种国家”天天打仗,打了最多的仗,吴建民先生不觉得这有点说不通吗?

美国制造业中40%来自军工生产,美国一国的军费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美国一打仗,军火工业就红火,就业就上去了。当年美国参加二战,一下子所有失业问题全解决了,还动员妇女老人参加劳动。一个40%的工业生产是军火的国家,战争意味着什么,是吴建民的脑袋想不通的。打仗就可以增发国债,对美国来讲增发国债就是印全世界都要用的美元,而且有人买单。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总计花了不过1万亿美元,光中国就买了美国各州债券2万多亿。打仗就可以腾出军火库库存,生产更多军火,这就意味着增加就业和创造GDP。因此,美国是全世界最能“打得起仗”的国家。

同时,美国还是只有通过不断打仗,显示自己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谁都别想惹,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地。1999年欧元试发行,一场科索沃战争欧元兑美元汇率跌了20%,世界资本大量涌入美国。这就等于告诉全世界投资者,欧元区并不是最安定的地方。

王小强博士在美国待了多年后认为,美国是个“找呀找呀找敌人”的国家。美国人是各种宗教、人种组成的国家,信仰千奇百怪。有数千万美国人至今不会时候英语,而说西班牙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和非洲语言的社区组成。美国能够“统一意志”,靠的就是不断证明美国是最厉害的国家,靠的就是不断制造“爱国事件”以纠集民气。

因此,美国“这种国家”不仅是世界上最“打得起仗”的国家,而且是最“需要打仗”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对外战争最多的国家。一个打仗最多的国家如果一点发动战争的内部机制都没有,怎么去解释“这种国家”不断打仗的事实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这段话滋事重大,需要认真对待,不是什么“反战”言论。孙子说“五事”的第一条就是“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意思就是上下意志相通,都能决心一战。现在情况是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而且在军事上开始部署的时候,中国需要的只能是上下同心,不怕军事威胁,敢于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决一死战的“意”,而不是炮制一股一味向对方献媚的“意”,使“意”之“不同”。吴建民的言论,是一股歪风,邪风。

最近,美国无论国防报告、将军们的言论还是实际行动都在说明美国开始为一场与中国的有限战争做准备。美国有充分理由通过军事对峙限制中国按照美国模式发展。原因很简单,如果这13亿人要按西方模式现代化,得再有一个地球的资源才够。整个西方国家才10亿人,消耗了世界80%的资源,加上13亿人,不要两个地球吗?而且美国并没有别的手段制止中国疯狂在全球搜罗资源,唯一可能的就是制造些事端。因此,美国通过在黄海、南海或台湾海峡制造一些军事事件是完全有道理的,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而且美国对此并不掩饰,希拉里最近就说南中国海“与美国国家利益相关”。

美国开始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威胁,这一点军方很多人已经看清楚。这是一个重要历史转折。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才能应对呢?恐怕方法从孙子兵法上找不出来的,还是从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那里找答案吧。只有敢于与强敌对抗,准备好与强敌对抗,才能有陈毅元帅那句“你们来吧,老子等这一天,等得头发都白了!”石破惊天的大吼。如果没有朝鲜战争让美国知道分寸,没有强大的军事建设,没有作战准备,没有从不示弱的举动,陈毅元帅不会这样说话。毛泽东说:经常是没准备,敌人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来。这就是现代战争的规律。准备好打,敢于亮剑,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反而得到和平。

每次美日韩的军事威胁,朝鲜反威胁的口气比美国都大,威胁说数万门大炮顷刻就可以让首尔消失。都说美国不敢打是因为中国在背后,贫道以为这是自己给自己脸上涂彩,90年代以来,看不出中国有为朝鲜再打一仗的可能。最简单的事实是,假如美韩对朝鲜开展,近千万人的首尔怎么办是个很简单又很现实的事。美国要打朝鲜,韩国不把靠近三八线200公里内的经济政治城市都撤空,没法打的。首尔就是朝鲜的“人质”。没有这点优势,朝鲜敢这么硬吗?如果当年南斯拉夫有大量射程1500公里的导弹,北约干涉前南斯拉夫军方声称如果发现西方轰炸,这些导弹会第一时间一股脑扔到巴黎、罗马、柏林、法兰克福,恐怕就要掂量掂量了。

避免侵略战争的唯一办法一是要有威胁对方安全的能力,二是要有威胁对方的架势。现在这种情况,如果中国政府和军方都是吴建民这种人的想法,中国早晚要挨打。

吴建民最后说:“「韬光养晦」是小平同志留下的遗产,在国内有些人质疑时,家宝总理出来讲过,「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起码要管100年」,因此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中央的方针。”他说的是真的吗?

韬光养晦,是隐藏锋芒。一点没有“没有锋芒”的意思。90年代美国并没有把中国作为军事战略对手,你可以韬光养晦。100年不变?如果菲律宾海军占领中国南中国海重要岛屿,而且美军海军就在那里护航,遵循韬光养晦,一是干脆海军憋在三亚不出来,二是碰见美舰就返航,100年后我们再说。而这样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里还扯上细雨:细雨的意见是,霸权国家铺张军事,早晚要完蛋的。中国只要发展核力量,等着美国自己完蛋。贫道以为这有点孩子气:军事霸权国家最后完蛋是事实,也有规律。罗马帝国在整个欧洲和地中海沿岸铺张军事,虽然最后完蛋了,但古罗马统治、奴役这些地区民族1000年。难道中国韬光养晦政策不是100年不变,要1000年不变?中国就算有原子弹而且保障能投放美国全境,如果前面的情况发生,中国海军力量又打不过美国,而且还保证自己不首先使用原子弹,那中国不就要1000年以后再说这些事儿? 只要清理了这些洋奴汉奸走狗买办,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什么样的困难中国人民都能够克服。看到吴建民如此“爱国情怀”,突然想起了汪精卫。 真正懂得谋略的人必须懂得对手最想得到什么,而不是肤浅到自己主动钻进对手圈套。 小岗村改革把公有制推进了一步
所有反对小岗村改革的人都说,小岗村改革把土地变成了私有制,这是不实之词。大包干是土地上的农业生产的大包干,如果土地已经私有了,就是农民自己私人所有的,只是自己使用就可以了。但是,大包干是土地承包的一种形式,土地只有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人或者集体的时候,才能向他人或者集体进行承包。如果土地已经是私有的,农民向谁承包,难道自己向自己承包?有那个必要吗?怎么能够说小岗村改革是私有化呢?
小岗村改革以后,土地仍然是集体的,只是加强了农民个人生产的责任。要加强农民个人进行农业生产的责任,在一起是不行的,所以只有进行承包。我们知道,小岗村改革前后是不同的,在改革以前,农民只有劳动的权利,没有责任,对土地也没有经营权。改革以后,农民不止是有劳动的权利,而且有了责任,对土地也有了经营权。如果农民对土地没有经营权,怎么能够有什么责任呢?这是公有制的进步,土地公有制由产权合一进步为产权分开,这便于加强劳动者的责任,提高劳动效率。
我们看看马克思是怎么说的。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己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段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我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832页。
我们可以从这段话中看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私有制,而是新型的不同于以前的消费型形式的公有制,或者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的公有制,而是生产型形式的或者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开的公有制。
在改革之前,小岗村和南街村一样,都是同样的公有制,那就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的公有制。因为这样,社员必须作为劳动力出现,去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公有制的主人劳动。因为单个农民没有使用权,如果不在一块劳动,而是单个进行劳动的话,劳动的时间长短与劳动强度的大小就没有办法统一,没有办法掌握,就没有办法计算劳动量的多少。所以,大家必须在一起劳动,在同一的时间上工、同一的时间劳动、同一的时间休息和同一的时间下工。这样,虽然今天的劳动时间和昨天的劳动时间不同,但是,劳动成员之间都是一样的,大家也只有在一块劳动:大呼隆。只是虽然时间是一样了,由于劳动的态度不同,劳动的付出也就不同,即使劳动的付出相同,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就在劳动者之间产生许多矛盾,即使没有爆发出来,表面上还是你好我好,也使劳动者散涣了,所以效果就肯定不会好。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这样的公有制不符合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导致的,所以,要改变这种公有制形式的包工和包工包产劳动方式就不断出现。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所以,改变公有制使它符合马克思论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必要的,也是一定要发生的,实现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步。
小岗村改革是把公有制的内容分离开来,它保证了土地的所有权掌握在集体手里,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只是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了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使他们能够自主使用,怎样生产,生产什么,由具体进行生产劳动的当事人自己掌握和决定。这样,他们就不是简单概念上的劳动力,而也是一个生产的主持者,就是说,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同真正的“劳动力”已经有了区别,而是一个生产劳动者。由于有了使用的自由,他就不需要用劳动量来证明自己付出的劳动量,而是以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表示自己的劳动量。这是真实的劳动量,没有一点的虚假,是不能作任何投机的。由于这些改变,劳动者再也不用在一块劳动来平衡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了。不需要同时上工,同时休息,同时下工了,你可以发挥自己的喜好和特点来安排自己的劳动。比如你在干活时已经热得受不住了,你就可以不管别人还在干活或是休息,就可以把工具一戳,跑到水池去洗澡,等等。因为你劳动了多少就是多少,不需要别人的承认,成果摆在那里,是不需要用行动或者口头表白的。这样,就没有了许多矛盾,自然就提高了劳动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生产率。
改革以后的现实,证明了这一点: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了。
大包干的形式使农村的土地公有制向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上前进了一步,也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又向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