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50:47
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发展(第四卷 人性的本质)
作者:小魔怪
人性的本质
第一章 自我的空像
弗洛伊德也是一个宠物爱好者,他养了一只燕雀,这只鸟每天跟着主人,流氓话听多了,看见了人就说:fuck、fuck。所以大家干脆叫他流氓雀。
一天,弗洛伊德和朋友们一起开宠物派对。大家都将自己的宠物精心打扮了一下,弗洛伊德也将自己的流氓雀梳洗一新。
有一个人提议,比试谁的宠物最聪明。怎么比呢?大家想了一个主意,看谁的宠物能够认出镜子中的像是自己。
首先登台的是宠物狗。狗主人在宠物狗的头上放了一个骨头,让狗走到镜子前面。结果狗对着镜子中的狗大叫,并去抢它头上的骨头。当然,抓到的只能是玻璃,因为镜子中的骨头不是真的。
狗的女主人急着比划,希望狗能够明白,但是狗还是一个劲的叫。其他的人看到狗狗的滑稽表演则笑做一团。
第而个登场的是一个加菲猫。猫主人在猫的头上放了一只小鱼,结果猫就伸爪去抓镜子里边的那只鱼。还吹胡子瞪眼睛。
猫的女主人不停的叫,嚷,但是也没有任何效果。其他的人则在旁又说又笑。
最后登场的是弗洛伊德的流氓雀,其他的宠物都失败了,都不知道镜子中的是自己的像,那么流氓雀是不是也会这样呢?
弗洛伊德在流氓雀的头上放了一条虫子,流氓雀站在镜子前面看了一下,就摆头并抖动羽毛,将虫子甩下来,捉了吃了。
这个事实证明了流氓雀知道镜子中的鸟就是自己。冠军当然属于流氓雀,别看它流氓,可聪明着呢。
“哇,好厉害!”所有的人都啧啧赞叹,羡慕弗洛伊德有一只好燕雀。
在大家的开心的玩的时候,弗洛伊德突然灵感一动,那么自我是不是也是镜子中的一个像呢?有理性的人永远都不会开心,他们会在高兴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一些事情,然后就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之中,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
上面这个故事当然是我杜撰的,不过关于鸟能够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可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流氓雀知道镜子中的事物是自己,可能是因为它具有这个方面的经验。当鸟儿在天上飞的时候,平静的湖面就是镜子,如果它不能区分水中的天空和真实的天空,那么它就可能飞到水中去。因为它经常捕捉水中的鱼,对水就非常熟悉,就能够知道哪些是空中的鸟的影子,哪些是水中游动的鱼。狗不知道镜子中的狗是自己,是因为它对镜子这个事物不熟悉,没有意识到镜子的存在,所以把镜子中的狗当作自己的敌人。
人必须通过镜子才能够看见自己,更准确的说,眼睛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见自己。你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眼睛有多漂亮,有多迷人。
人是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呢?是不是大脑中有一面镜子,然后就看见了自我呢?
笑掉大牙!笑掉最大的牙!
你一定会觉得可笑,这种话骗小孩子还差不多。
你可别说,大脑里确实有一面镜子!
扯淡!淡得流口水!
大脑里有一面镜子?是不是一个人站在自己的左边半脑中,通过中间的镜子,看见右边半脑中的像呢?
美女们在梳妆打扮的时候,对镜子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大脑中不可能有一个玻璃镜,因为玻璃会对大脑造成伤害。
实际上,大脑中确实有一个镜子,这个镜子是一面特别的镜子,这个镜子并不是玻璃做的,而是由空做成的。
空镜子?看电视剧看傻了吧!
空也能够做镜子,照出人的样子,这是一般人所没有想到的。对着天空,看到了湛蓝的天空,圆圆的,透明的,如同海面,确实象一面镜子。自己在天空中的影子,似乎在云端漫步,在宇宙中遨游。
空也能当镜子?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
任何一个镜像,都可以找到光和影的踪迹,而空像则没有任何踪迹。空镜子产生的像是没有任何物质成分的,是透明的、纯净的、彻底的、完美的。因此我们才会觉得它时刻都跟随着自己,但是又那么神秘,神出鬼没,找不到任何影踪。
正如《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言:“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人在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有自我的感觉,而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这是因为人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以其他人作为参照的,所以自己也就是一个普通人。
人在寂寞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我从心底的空虚中浮现出来。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对空虚的感觉最敏锐,空寂静如死,就如同看到平静如镜的水面,自然也就看见了清晰的自我。
其实有时候人并不比狗聪明多了,狗把镜子中的事物当作真实的事物,人其实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空镜子不是物,根本就看不见具体的东西,因此很少人会想到空也能够作为一个镜子使用。由于人内心中的自我是以空为镜产生的,这是通常不为人知道的,因此,人对自我既熟悉又陌生,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天天面对他,又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一不小心就把自我当作了敌人。
战胜自我,你能战胜自我吗?不能,因为它只是你的一个像。
空像即自我,这是空物模式哲学送给人类的第一个礼物,好好珍惜这个礼物吧。
[实例分析]在白天的时候,透过窗户的玻璃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外面的事物,因为白天外面的光线比室内强,但是这个时候,站在玻璃前面就无法看到自己的像,不是没有像,而是因为这个像的光线太弱,被室外的强光所遮盖。打着灯笼是找不到阴影的,一个投射在地上的黑影,被灯笼一照,就不见了,这不是黑影不见了,而是被灯笼的光遮盖了。而在晚上的时候,外面夜色蒙胧,站在窗户的玻璃前,无法看见外面的情形,但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像,因为成像的光线比黑暗中事物的光线明亮多了。人的自我为什么在深夜容易出现?为什么在孤独的时候容易出现?就是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其它的事物产生影响。相反的,在白天或者群体性活动的时候,就很难意识到内心的自我。
第二章 意识毛
世界上有一样事物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自我。
所谓的不言自明,其实是一种假象,正是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人,对自我一无所知。
关于自我,一直都是一个谜。
在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兽,曾经出了一个关于人的谜语:
一种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种动物是什么?
这个谜语是关于人的,谜底就是人。
自我的谜比这个谜更加具有神秘色彩。
这个问题是上帝才能够问的,那就是:我是谁?
有一句话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在一旁窃笑,又有人钻进圈套了。
这确实是一个圈套,就如同镜子对于狗来说是一个圈套一样。不过在经过无数次的碰壁之后,我相信狗狗最终会知道,镜子里的那只狗并不会影响它的生活,那只是一只虚假的狗。
人类的哲学家们经过无数次的思考以后,也应该会意识到,自我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而是一个空像。没有必要对着一个虚无的影子狂吠,而应该置之不理。
不过问题到这里并没有接近答案,自我并不只是镜中的像那么简单,否则木头都能够产生自我了。很多人肯定也想过,自我是大脑中虚幻的影子,但是自我这个影子却参与着人的生活,仿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不是人,而是自我。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东西被忽略了,那就是意识。生命是意识根的产物,自我也是一样的。意识是生命的根,也是自我的根。一个意识根产生一个自我。
将自我比做意识根上长出来的一根毛,这样的比喻是非常生动而且形象的。毛这个东西可能是粗俗了一些,不过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
没有比用根来形容一个生命更恰当的了,也没有比用毛来形容自我更恰当的了。
自我=ei。
意识根深深的扎在每一个生命中,而意识毛则从生命中长出来,意识从根到毛的过程,是意识从潜在到显在逐步显现的一个过程。
“黑夜,黑夜,你的黑发挡住了我的视线”。意识毛,和身体上的毛并不一样,意识毛是序关系毛。这根毛,就是黑夜的黑发,如果放到火里烧,是不会有烧焦羽毛的味道的。
一个意识根,长出一根意识毛。我是谁?
“那个谁,你看什么看,就是你啊!”
第三章 三根毛
在每个人的头脑里有三个小矮人。一个说:我要放纵,我要释放被挤压的欲望;另一个说:要道德,我要永恒不变的爱情;还有一个说:我两个都要,鱼和熊掌要兼得。这就是弗洛伊德鼎鼎有名的三个我的理论。洛伊德把这几个小矮人叫做:本我、超我、自我。超我代表精神,精神就是道德追求。本我代表欲望,欲望就是要放纵。自我,是生命个体的代表,他是各种要求的最终决策者。
如果把自我叫做意识毛,则可以用三根毛来形容这三个不同的我:头毛、阴毛、体毛。
头毛代表精神,代表超我。
阴毛代表欲望,代表本我。
体毛代表生命个体,代表自我。
这个理论,就是著名的“三根毛”理论。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三根毛,有这样的三个自我。自我是主体,而本我和超我都是自我的不同变异。这就如同头毛、阴毛是不同性质的体毛,是体毛的不同变异。无论是什么样的毛,毛始终只有一个,只不过长在不同的地方,而叫做不同的毛。长在头上叫做头毛,长在身上叫做体毛,长在生殖器上叫做阴毛。生命是具有意识根的一般物,这个意识根,产生一个我,就是自我,一个成熟的人就是一个具有独立的自我的人。
作为生命的肉体,也具有意识根,这个意识根,产生一个我,就是本我。
意识,是一切生命的总根,这个意识根产生一个意识毛,就是超我。意识是一个空,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和一般物一起存在,因此超我同样是一个潜在的自我。意识根是一切生命的总根,因此超我是最高层次的自我,超我比自我和本我更能代表精神本身。超我是完全非肉体的。
生命根长出来的意识毛就是自我,肉体长出的意识毛就是本我,意识根长出的意识毛就是超我。这样本我、自我、超我就和三个意识根刚好是对应的。
在三个我中,只有自我是独立的,是大脑的功能,本我和超我都是潜在的。直接的说本我就是肉体。肉体是没有大脑,它是不可能产生自我的。无论超我、本我、自我,他们在大脑中都是一样的,这就如同不同的人大脑中的自我都是一样的,自我并没有区别,只不过扮演的角色不一样而已。意识毛只有一个,都是毛,无论头毛、体毛还是阴毛,都是毛,只不过长的地方不同而已。
从形成过程来说,本我是肉欲的,是最原始的,虽然它是潜在的,但是它的作用是时刻存在的。动物由于没有自我,因此对于动物而言,本我就是本能。超我是最后形成的,有了理性的自我,才会有超我。从表现特征上来说,自我比较理性,本我比较调皮,超我比较神秘。
第四章 自我的在场
主观,即自我的在场。
主观就是我的视角,主观的世界,就是我视角中的世界。
我是空象,因此自我是由空及物的俯视这个世界,包括自己本身。自我的这个主宰地位,是空对物的绝对统治,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挑战的。
自我的活动,同样是一个空象活动,比如梦境中的自我,无论情景多么真实,那实际上都是空象的活动,和放电影差不多,并不是真实的事情。
认识即自我的主观活动。
主观本身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它仅仅是自我的在场。但是主观会产生自己的态度和判断,对一般物有肯定态度,有否定态度。
主观的改变即对事物的否定,也就是说自我对事物的态度的变化就是否定。
一切认识上的规定,都是否定,一切否定规定,也是肯定。
我凝视天空,鸟在天空中飞。这些常识告诉我们,只有一般物认识空,怎么会有空认识一般物?实际上,空对一般物的认识,是一般物通过空这个关系,来认识自己、自身。因为自我本来就是一般物的一个功能。我们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参照来认识物。
认识即自己认识自己。
第五章 肉体
具有意识根的客观存在物即肉体。
肉体=Se。
当肉体的意识根消失的时候,就成了物质。
即:Se→ S。
对于生命来说,存在即欲望,当这种存在的性质为空的时候,就是虚荣,当这种存在的性质为物质的时候,就是物欲。
假如一个人长一条尾巴出来,那么它就会具有将尾巴打扮得漂亮的欲望。所以无论是什么存在,只要在人的身体上的,都是人的欲望的根源。如果你长有一个哲学的头脑,那么你就会有一种追求哲学的欲望。
欲望不只是食物和性,因为身体不只是口和生殖器。
人身上的每一个存在,都有一种需要,需要名牌的产品。所以只要看一下这个人,就知道他的心理,因为他的心理就是要满足他的欲望需求。满足他生殖器的需求,满足他毛发的需求,满足他营养的需求,满足他作为一个存在者的全方位的需求。
那么工作是不是一种欲望呢?
一个具有才华的艺术家则必然具有表现艺术才能的欲望。
那么人有腿,难道有走路的欲望?
虽然现在人更愿意开车,但是腿确实有走路的欲望。在小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这个时候走路的欲望是最强烈的。
人长了腿,就有走路的欲望,嘴巴有说话的欲望,眼睛有看的欲望。每一根毛和每一个毛孔都有强烈的需求,那么肉体的存在的欲望可想而知了。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永远不会满足的,不但不会满足,而且是变本加厉的。因为随着它的获得越多,一个人占有的东西越多,随之欲望也会越大。通常人们以为获得了就会满足,其实是完全不了解欲望这个东西。
当一个人占有1个金币的时候,他的欲望为1e;当这个人拥有5个金币的时候,他的欲望为5e。
第六章 心脏在左心灵在右
心是一个虚拟的器官。
通常人们把心脏当作心,实际上心脏和心是不同的,心脏需要的是氧气和血液,心需要的是精神和情感。
她有一颗可爱的心,她有一颗伟大的心。
显然这里的心并不是心脏。心痛,心虚,心情,心理,心灵,良心,爱心,都是与心相关的。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那么我的心到底在哪里呢?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这个心究竟又在哪里呢?
显然这里的心是指心灵,而不是心脏,是soul而不是heart。在人的身体上,并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叫做心灵的器官。
那么心到底是什么呢?
心是一个虚拟的器官,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点。作为精神的中心,心就是心灵,而作为一个器官,心又和心脏结合,和人的肉体相结合。
人习惯地把心脏当作心,这确实只是一种习惯。
人的思维习惯是物性思维,习惯于把对象当作物对待,空间被当作物,同样的心也被当作一个身体“器官”对待。
心是人体的一个虚拟的器官,这个器官实际上在身体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心又是如何选择了心脏呢?
实际上,心并不固定的指心脏这个器官。
心里想一下,心里算计一下,这个心指的实际上是大脑。
心情很郁闷,实际上并不一定是心脏不舒服,更多的是胸闷,或者是头脑感到压抑。
有那么一点点心动。只有在心情激动的时候,心跳加速,这个时候,心这个虚拟的器官才和心脏重合在一起,指的是同一个东西。
可以肯定的一定是,心灵的活动或者感受,最后一定落实到某个器官上,因为只有实体的器官才能够真正有感觉,产生情绪。
正如马克思所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选择了金银,货币天然就是金银。心脏天生并不是心灵,而是心灵选择了心脏,心灵天生就是心脏。
实际上,心脏作为心灵是生物进化的一个自然选择,因为心脏这个器官足够的敏感,因此生命在遗传上,将大部分心灵的功能放在了心脏上。生物默认心脏为心灵器官,执行心灵的功能。实际上,如果你有意识的告诉自己,你的心灵不是在左边而是在右边,那么时间长了以后,如果你心里再不舒服,郁闷的就是左胸,而不是右胸。而且这样做对于保护心脏,避免激动对心脏造成伤害是非常有好处的。
自我是虚拟的个,心灵是虚拟的器官。虚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如果没有虚拟,就没有自我。低等生物和人的不同并不在于意识的不同,而在于虚拟能力的不同。他们不能以自我的方式活动,也不以心灵的方式活动,而是以依靠一种完全本能的反射的方式进行情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