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洞: “院士门丑闻”全记录--《较量》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16:36

李世洞: “院士门丑闻”全记录--《较量》读后感
时间:2010年6月26日 作者:李世洞(武汉大学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键词:


一、三本书中的“大哥大”

在近年来反对学术不端的斗争中,曾出过两本记录个案的书。一本是天津市语言学会马庆株、刘树功、谭汝为主编的《震惊海内外的学界打假大案始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该书记录的是:2005年天津外国语学院校副教授沈履伟编造假书《求是集》被揭露反而将揭露者天津语言学会告上法庭并取得一审胜诉,在学界、舆论界的批评下,由上级法院推翻初审错误判决,最后取得完胜的案件。另一本是杨玉圣和笔者主编的《从学术批评到恶意诉讼——沈木珠夫妇诉讼门事件备忘录》(学术批评网丛书 内部出版 2009年)。该书记录的是: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沈木珠教授夫妇因一篇一般性的学术评论文章,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笔者和刊登该文章的学术批评网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杂志社告上法庭。由于原告的起诉本身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加上程序上公然违背法律,引起被告和一些学者的反驳、批评、议论。又由于受理法院方面的原因,此案至今仍未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限结案。此两本书都搜集了重要的法律文书、报道、文章,为日后探讨这些案件积累了资料,对了解我国反对学术不端斗争历史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最近又看到了一本此类图书《较量》(广东省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 2010年4月出版)。编著者是郑奇。该书全面记录和论述了牛年(2009年)学术打假风暴中最“牛”的造假事件,即浙大“李连达院士研究(课题)组”学术论文造假事件。

比较三本书,《较量》无疑可列为三者中的“大哥大”。

这主要是它记录的内容及影响所决定的。

从涉案(事)主体看,第一本书中所记录的那位搞学术不端者,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副教授,第二本书中所记录的那两位原告,虽说上了一个档次——其中之一位不仅“贵为一方诸侯”,而且是荣获“首届全国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在全国法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公众人物”。但如果和《较量》中写的那些搞学术不端者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后者“涉案”人物最小的也是博士后、副教授,大的则是全国学术界最高等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真可谓“精英中的精英”,“人杰中的人杰”。

从影响上看,更是如此。前面那两个案件,尽管也引起了一些“震动”,但主要还是限于学术界及部分地区的媒体,而最后一个则成为震惊全国乃至国际的“公共事件”。据笔者对收入《较量》的两个附录所做的统计:报道此事件的电视台有3家,即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凤凰卫视(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电视台竟在两个栏目“新闻调查”和“新闻1+1”里播出此事件)。通讯社、报刊有49家,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瞭望、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法制日报等。此外,香港的《文汇报》和美国的《科学》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都做了报道。网站有23家,包括新华网、新华报业网、央视网、搜狐、腾讯、南方网、光明网、东方网、大河网、红网、学术批评网和新语丝网等。个人博客有13个。参与评论的各界人士70多位,共写83篇,仅在2009年1月至4月就写出79篇文章,其中不少是尖锐、犀利、深刻的投枪式佳作。仅看题目就可知一二:“奉劝李院士反躬自问”、“面对质疑,涉假院士应该坦诚一点”、“‘无关’的院士与‘惯有’的替罪羊”、“造假与院士无关,功名却要共分享”、“院士涉假,需要干净的调查”、“李连达院士应该引咎辞职”、“精英造假更应零容忍”、“学术不端可耻,举报打假可敬”(此不是个人所写,而是某报社论,但编入“专家评论精选”)、“建议清理官员、院士、知名教授兼职现象”、“学术丑闻折射制度缺失”、“制止学术腐败还须制度化建设”等等。需要指出,这些还是编著者精选的结果,如果全部统计,其数量肯定更巨。

惊动范围如此大的学术不端事件似乎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遭”。所以说,在这三本书中,《较量》是“大哥大”。

二、别具匠心的“代序”

编著者大概觉得这本书所写的人物都是医学专家,所记录的事件也都与医学相关,所以选用了“抗击SMV”一文作为“代序”。SMV 是英文Science  Misconduct Virus,翻译成中文就是“学术不端病毒”。

把“学术不端”称之“病毒”,可谓医学家的幽默,既形象又准确、贴切。

此文在介绍了这种“病毒”的特征、滋生环境、产生历史、传播途径、受害群体后,特别生动地介绍了受其感染者的病症:“感染者往往做贼心虚,内心恐惧,讳病忌医,草木皆兵。 一旦被揭露真相,则会出现‘曝光综合症’,神经错乱,乱说乱咬,推卸责任,反攻别人,自证健康,甚至不顾一切编造更多谎言”如“‘造假无动机’、‘举报动机不纯’、‘恶性打假’等奇谈怪论”。在指出这些症状后又强调其严重危害性,“SMV不只是毒害肉体,更毒害心灵;不只是毒害个体,更毒害社会”,因为“对国家而言,学术是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创新能力、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其破坏力和杀伤力是渐进式的,但却是毁灭性的。”“试想,号称最神圣、最洁净的学术殿堂都锈蚀了,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科技大厦还能持久屹立于历史风雨之中、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凡 有责任心的国人看到这句话最后的“?”号,一定会在脑袋里立刻出现一个 “!”号。它又指出“抗击SMV,需要全民行动。”“当前,SMV猖獗,诚信与虚伪的较量异常激烈。没有大批敢于仗义执言的人,没有大批敢于挺身而出的人,没有大批敢于揭露虚假的人,学术病毒就难以清除,造假之风就难以遏制,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本书记载了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围绕诚信与虚伪所展开的一次‘较量’,是一次学术打假活动的全程记录。” “希望通过这种展示,能唤起更多的人认清SMV 的危害,让所有关心民族未来的人行动起来,打一场SMV阻击战、攻坚战、围歼战,追寻失落的诚信,呼唤学术的灵魂。”“一个人,声音微弱;千万人,力能撼山。”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编著者利用这篇虚拟医学文章,论述了他编写这部书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又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发出了招唤,表达了他的期盼。看后令人热血澎湃,心潮滚滚。

这个代序成为本书的总指导思想和灵魂。它也表达了一个关怀祖国学术健康发展者的心声。
这个代序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呼吁书,是一篇既有坚定信念又充满激情的讨伐学术腐败的檄文!

三、可圈可点的内容

对本书内容,我这篇小文不打算也不可能全面评价,仅谈谈看了本书后的一些感想。我也不准备走那种“先谈优点,再谈缺点”的书评写作套路。我只写我想到的、体会到的。就目前所感,这本书有以下几处值得圈点。

第一.结构有新意,资料很扎实。

该书共有396页,而作为本书主体的正文,即编著者撰写的章回体《较量》,却只有118页,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两部分是:附录一,“媒体报道精选”,共有164页,比正文还多出46页。附录二,“专家评论精选”83篇,共占112页,几乎等同于正文。这种结构的确与一般著作不同,它是否有喧宾夺主或反客为主之嫌?我不这么看,相反却很欣赏,认为这似乎是一种“创新”,起码是有一定的独特性。两个附录的作用,一方面为正文提供了丰富资料。认真读后就可发现《较量》中的很多事实、观点、说法都可在两个附录的报道、文章中找到影子。这说明编著者对收入附录的报道、文章认真阅读消化后才下笔为文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独立的一部分,可供读者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判断编著者“正文”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道理,也可启发读者产生新的看法。其实,编著者在筛选这些资料时,阅读的文章肯定比收录的文章多得多,因为只有阅读更多的资料才能更好地“择优录取”。此外,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在《较量》的叙述文字中也经常出现文献、图表、照片、网友留言等等资料,作为叙述、立论的依据。由此可见其资料很扎实,因而其叙述也就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

第二, 道是无情却有情。

《较量》正文中描述的祝国光先生给予读者的印象,是一个只认死理、不畏权威、不承认错误就 “纠缠不休”的“冷酷无情”的“倔老头”(该书第25页)。

这从第一回中叙述的祝国光和浙大校长杨卫教授的电话交锋就可看出一二。

在一次通话中,祝国光认为,浙大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涉及多人,李连达院士“不知情”根本说不过去,把所有错误都归于贺海波一人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公正,对于学术不端应彻底查处,不能遮遮掩掩。杨校长相反,坚持假论文是贺海波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李院士既未参与造假又不知情,顶多只负监管不严之责,事情已经处理完,没必要继续纠缠。

当祝国光紧追不舍又举出课题组一位牛博士论文也涉嫌造假时,双方有一段戏剧性对话:
       “论文造不造假,你说了不算!”杨校长有点不耐烦。
       “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杂志主编、医药专家认定的造假结论算不算?……捏造数据的事实算不算?”祝教授反唇相讥。
       “你不该把这件事在博客上公布,有些校友认为,你这样做严重影响了浙大的形象。”杨卫说。
        “影响浙大形象的是造假者,不是打假者。哦,打假者影响浙大形象,造假者不影响浙大形象!这是什么逻辑?”祝国光反问。
        “你那个全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是个什么组织?”杨校长转个话题。
        “什么组织?反正不是反动组织!揭发学术造假,还要问组织性质?”祝教授也有点恼火。        
……(该书第11页)

 一个毫不妥协、针锋相对的“冷酷无情”的“倔老头”形象跃然纸上。

可是在另一个场合,我们又看到了这位“倔老头”的“有情”的一面。

这就是“引言”中介绍的祝国光教授在看到2009年7月7日欧洲《星岛日报》一则消息时的表现。当他看到湖北某高校接受因学术造假被浙江大学开除的贺海波“从事非教学与科研工作”后十分高兴和感动,不仅立即将此消息告诉友人,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浪子回头金不换》。文中写道“从心里对湖北某高校充满感激之情,在贺海波博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他伸出援手,给了他改正错误、发挥聪明才干的机会。” 

同样一个祝国光,在半年前却是贺海波造假行为的主要揭露人之一,是贺的“死对头”,现在却为其重新找到工作而兴奋不已高兴不已。

编著者如此写,是有着深深用心的。这就是要突出祝国光打假的动机和态度:“学术打假的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将人逼上绝路。只要他改正错误,发奋图强,将来还是一个有为的青年!”(该书第1页)

这个小小的插曲,让我们感到祝国光之所以对那些拒不承认错误或敷衍塞责的造假者及为造假辩护者那么“冷酷无情”、那么狠、那么揪住不放,并不是要把他们整死,而是希望他们改正错误,希望国家的学术事业健康发展,希望中国的国际形象不受玷污。这种“无情”其实是 “有情”的表现,这就是对国家学术事业的“大情”、“深情”。

第三,不掠他人之美。

毋庸讳言,《较量》是把祝国光作为代表正义,代表科学诚信一方同非正义和虚伪一方斗争的主要人物来写的。它详细记录了2008年10月以来祝国光走过的每一步:在网络上发现别人揭露的线索;自己做梳理、核实、取证的案头工作;证实造假后与同行商讨对策;向拟刊登造假论文的外国专业刊物编辑部进行举报和反复交流(中国人在国外造假,在国外的中国人举报打假,这一点起码扳回了一分——让老外知道在神州大地不都是“丑陋的中国人”);向国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母校浙江大学等写实名举报信;得不到认真、负责回应后在博客上公之于众;迎着对方散布的“是某企业顾问,代表某企业利益” “举报动机不纯”乃至谩骂、人身攻击毫不退缩继续斗争,一直到2009年9月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对当年6月出版的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主编的《中国医药发展报告》提出批评,认为把在此前不久刚刚被揭露涉嫌造假的李连达院士说成是中国中医药界的“骄傲”,实在不妥。通过这些事实,我们看到祝国光先生在这场斗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但编著者并没有把一切功劳都归于他。

对其他参加揭露院士课题组造假的学者,同样依据事实做了客观的介绍和评价。该书在第3回,一开头就写道:“其实,第一个揭穿这起假论文把戏的,并不是祝国光教授。 就在祝国光举报之前一个月,远在南京的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戴德哉,被一篇论文搞得心烦意乱……”(第19页)。 编著者详细地介绍了戴教授向浙大药学院举报贺海波造假的情况。在第10回,谈到方舟子和郭国松就“谁是揭露院士课题组造假的功臣”的争论时,编著者列出事实后写道:“戴德哉教授的举报信是最早的……新语丝应该是最早在网上揭露院士课题组造假的……新语丝开始刊登的揭发文章数量不少”,“新语丝是有功劳的……主要功劳在于两点:提供了学术打假线索;给予一定的舆论支持。”“其中一位化名Milli的人,写了多篇文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这些文章“多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分析对比,对于论文如何造假语焉不详”、“祝国光教授举报信虽然晚了半个月,但他是做了大量的梳理、分析、证明工作,给主管部门的查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此外, “新语丝刊登的大多是匿名揭露学术造假的文章,而戴德哉、祝国光是向主管部门投寄的实名举报信。相对而言,后者受重视的程度更高,立案查处的可能性更大”(该书第74页)。在最后的“尾声”部分又再次强调:“这次学术打假,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是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舆论、同行、专家、民众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次全民学术诚信大讨论、全民学术打假大行动。”(第114页)
这样的叙述平实、实事求是,令人信服,也说明编著者的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