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报道:点亮农村改革发展的航标灯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48:24

记者报道:点亮农村改革发展的航标灯

作者: 陆天然 | 2010年07月31日 12:37 | 栏目: 记者报道
(2) 点击  |  (0)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lutianran.blshe.com/post/10909/576004   

--来自各地社区股份合作制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之四)

本报记者  赵庆国  陆天然  周福红  徐赛华

      2010年5月13日,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经济指导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10〕107号文件),这份共4条20款的文件要求站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加快推进以"村改居"为重点的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发展新型社区股份合作经济。

      中国之大,决定我们无法用整齐划一的简单标准来推行均衡发展,因此"因地制宜"永远是一条真理。当深圳1994年5月就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深圳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为了向规范的现代企业转型而苦苦求索了十多年的时候,同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却刚刚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部署"村改居"。而更多的内地农村,则仍旧把"村改居"当做新生事物,还根本不具备"村改居"的条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奋斗方向。

(小标题)城中的农民变股东

      为什么同为经济特区、距离只有500多公里的深圳和厦门,在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方面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问题的答案仍旧是一个"因地制宜"。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起步,特区建设使用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其原来的主人,为了保持"深圳速度",在特区建设的初期,不得不将很多问题搁置下来,直到1992年市委市政府才出台决定,在特区内实施农村城市化。仅仅在市中心的罗湖区,24个行政自然村就相继成立了31家股份合作公司,1.3万农民成了股份合作公司的股民。

      而厦门则不然,在过去的30年里,厦门经济特区的主战场在厦门岛,农村城市化并不是厦门特区最紧迫的问题。但是,随着厦门经济特区扩展到全部厦门市区,厦门岛之外的农村城市化带来的"村改居"就成了厦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绕不过的一个门槛。

      用这个思维视角观察内地推行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可以得出一个定律:社区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这就是说,它是为解决失地农民后续生活来源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拆迁安置过程中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弊端。在一些地方,由于占地拆迁的经济补偿方式方法过于简单,造成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旦被征地的农民将补偿款挥霍干净,就会因为失去生活来源而走上犯罪道路。

      有鉴于此,内地越来越多的农村在"村改居"的时候开始尝试推广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使之作为"农转非"之后的一个后续生活来源,发挥保障居民生活的作用。

      不久前,山东潍坊奎文区的陈家股份经济合作社举办了揭牌仪式,524位村民由此变成了市民和股民,并领到了股权证。经过清产评估和股东界定,524位村民每股净资产4.5万元,今后村民不仅可以从原来从事的职业中获取劳动收入,还可以从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经营收益中获得分红。

     从2008年起,奎文区在潍坊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先后已有10个城中村完成改制。奎文区经管局局长戴敬春表示,奎文区现有59个城中村、城边村,力争今年底42个城中村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改制,让村民变股民、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

      奎文区城中村的股改,代表着绝大多数北方农村的现状。2009年山东省的"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所有各类资源性、经营性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目前看,广大北方农村推行社区股份合作的进程已经开始起步,大多数的城中村、城边村,都在探讨股份制改革的经验,也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经验。

草根经济"共同富裕

      股份合作制,被视为农村的"草根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个作用能不能用数字衡量?日前,来自较早实行股份合作制的苏州市吴中区的一组数字揭开了这样的谜底。

      吴中区现有农民35.4万人,占到全区人口的60%以上。目前在吴中,已建有各类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44家,受益农民30万人,85%的农民成为了股民。用苏州的土话讲,村级集体经济好比农民的"贴肉布衫"。强村富民,两者合一。

      吴中的这些合作社通过把农民的土地、闲散资金等以股份合作、资金互助等方式集中起来,发挥"聚合效应",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中政府包不了、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同时,采取盈余分配、股金分红、二次返利、保底分红等形式,使农民投入产出能力不断增强。

      去年,吴中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累计为入股农民增收2.13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80元。其中,66家物业股份合作社吸纳农民闲散资金5.03亿元,建造了标准厂房39万平方米,集宿楼和三产用房52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后年租金收入达1亿元。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已经成为吴中近几年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政府主导很关键

      在苏州的近邻浙江嘉兴, 6月上旬,海宁首个增资扩股成功募集资金1662万元的海洲街道南郊社区经济合作社,将投资6750万元开建一座建筑面积超2.5万平方米的南苑大厦,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

      海宁农村社区居民愿意掏出"真金白银"现金配股,是因为有良好的资产增值和分红效应。据该市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末,该市21个农村社区中已有11个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资产总额3.5亿元,其中量化经营性净资产总额5470万元,社员个人股东21000余人,累计分红761万元。

      为顺应农村城市化快速推进和撤村建居的要求,完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切实保护农村集体经济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海宁市早在2005年6月就出台了《关于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人口股、农龄股等股份组成以及经营性资产入经济合作社方式,在政策上推进村(社区)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行"村账镇管"等举措,使得全市农村合作社的财务监管制度更加健全。

  海洲街道南郊社区2007年12月实行股份制改革后,2009年底又实施了海宁市首例股份制改革社区增资扩股。在期末持有量化股数1:5范围内由1644名股东自愿现金配股,募集资金1662万元,股份由452万股扩大至2114万股。

      记者了解到,今年海宁市将集中力量攻坚,计划在全市余下的161个行政村和10个农村社区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经济合作社的各项管理制度。(中国改革报07月30日头版倒头条)

 

 

记者报道:点亮农村改革发展的航标灯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加快救助机制改革刻不容缓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恒安模式:一个民企发展的标本意义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厦门经济特区出台户籍新政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从瓦片经济到后顾无忧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从社区开始走向社会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福建有个新闻"季谈会"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警惕地产鸦片侵淫镇级财政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调研报告(上、中、下)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 记者报道:福厦动车运行满月 海西高铁渐入佳境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 记者报道:福建民间标会:爱恨纠结的金融情人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悖论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带着股份进城”抹平二元鸿沟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郑成功文化旅游节打响南安城市名片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单极工业化与下岗农民之忧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记者报道:武夷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社 摄影报道:中国改革报“封疆大吏”欢聚长城脚下金山岭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记者报道:中央、境外驻闽新闻媒体季谈会在泉召开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 记者报道:紫金矿业“灭鱼门”:渔民面临转产难题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 记者报道: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开幕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 记者报道:福建漳州高速交警为何不让司机走“正道”?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天然札记:中国丹桂之乡发展后劲不足根在何处?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 摄影报道: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 摄影报道:福厦高速路改扩建过路费该不该打折? - 天然记者博客 | 陆天然的博客 | 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