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鸡有米汤锅近,野鹤无食天地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31:30

             笼鸡有米汤锅近,野鹤无食天地宽

——谈谈人生选择的艺术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我在这个部门张罗学校的三件事情,一是发展规划,二是体制改革,三是法制建设。其中,第一和第三件事情没有太多的人关心,只是第二件事情倒是学校里各类人士比较关心的问题。因为体制改革涉及四大块:一定的领导关系、一定的机构设置、一定的运行机制和一定的人事安排。不过,我从来只是干到前三块完成后,就立刻丢手,绝不掺合第四块。我深知做不好前三块要打板子,但插手第四块却会丢帽子。不过人们最关心的也正是体制改革的第四块,总是有些朋友找我要么打听消息,要么讨教办法。我不说对不起朋友,说多了朋友对不起我。为此,我总是笑道:不就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吗:笼鸡有米汤锅近,野鹤无食天地宽。你认为是好的,未必是好;你认为是坏的,未必是坏。这两天看到学校的网站,得知校长李培根院士也就人生选择的问题给毕业生做了个报告。李校长以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与毕业生交流谈心,认为“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机遇。”“做出选择后就不要生活在遗憾中。” 这几天是第一次端午节三天法定假期,按原定的选择到安徽绩溪走一遭,看看胡锦涛主席故里。一路浏览,一路构思,也就有了这篇博客。     

 

(一)

什么是“选择”,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人为选择是指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确定事物中做出抉择的行为。不过,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的许多道理是相同的,特别是自然选择的一些道理可以移植到人为选择上。尤其是在“适应性”问题上,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人为选择最重要的是人生选择,包括选择职业、选择朋友、选择爱情、选择生活方式,等等。每个人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每个人有着自己的选择方式。很难说谁的比谁好,只要适应自己的需求、符合自己的习性,又不违背社会的基本规则就可以了。选择是一种智慧,也是年龄的函数,成熟的人善于选择,选择多了也就逐渐成熟。成熟的标准是有自己独特的选择艺术。比如,校长李培根院士给自己人生选择的艺术定了三个标题:平衡、无为、遗憾。平衡是指心理的平衡,要知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无为的本质是选择天道,不要过分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李培根说:“设计好的人生是没有意思的,人生的乐趣在于未来很多都是未知的。大家可以规划做具体的事情,但不能专注于名和利的设计。”此外,“人的一生一定会有很多遗憾,我认为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正常的,恰恰是遗憾使人生充满乐趣。”李培根说,在选择时要正视遗憾,人不能生活在遗憾中,为之痛苦迷茫更是没有必要,要能一笑置之。当我们能正视遗憾,就可以凭着第一感觉做出选择。

对选择的认识,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谓旁观者是指那些既不同于演员,也不同于观众的人。这些人没有演员的辛苦,也没有公众的随意,他们大多站在舞台的侧面,观察着演员的表现,品味着演出的进程。他们自己没有历史,但评点历史,他们也是行家里手。对选择的认识,往往当前迷,日后清。这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历史不能假设,领导不能选择。摊上你的事情,为和不为都是为,好为坏为也是为,等你看清了,也就过去了。当然,选择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人生课题,选择的能力也是判别不同人优劣的重要标准。选择的能力是要培养的。个人也好,人类也好,在选择这个问题上都逐渐从必然王国走到自由王国。所以日本人说:“不要选择房屋,而要选择邻居。”希腊人说:“应当选择那些在危险时能够在我们旁边的作为同盟。”中国人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道德经)

(二)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在抽象的理论中花上太多的笔墨,没有那个会选择人生的人是“选择论”的作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选择者”,而且是那些懂得“顺应大势,发挥优势”的人们。这里,我以在领导科学与艺术课堂上的一些观点来进一步说明选择的原理。值得提出的是,政坛上的选择从来就是以组织安排和个人愿望相结合,并以组织安排为主,纯粹个人意愿的选择是不存在的。当然组织从来就是抽象的,而代表组织的人才是具体的,换言之,所有的组织性选择,都是那些代表组织的某些人们的选择。一句话,政坛上的选择是他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影响的过程,是自己不能完全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

——选择的理想尺度和现实尺度。选择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取向下的行为,选择总是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下的行为。选择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选择结论的内在尺度。人生选择是其人格的表现,而非随意的事件。选择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人们,由于其经历不同,地位不同,对同样的事物会形成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这些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状况。从领导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短短的几十年,能在一些比较关键和要害的岗位工作,机会难得,时间有限,责任重大。要想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人生,一要有较高的人生追求,二要善于脚踏实地。这里最经典的表述还是我当年下放农村,在日记本扉页上记下的马克思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一切人的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将不是渺小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我们的事业不会显赫一时,但会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坟墓,高尚的人会流下热泪。”这可是 17岁时的马克思说的,要不他怎么会成为伟人?!

——选择演主角和演配角。人们不会不对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留有深深的印象,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你认为自己适合演主角,而你未必适合;你强求演主角的结果往往比你演配角的结果要差得多。不过许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争着抢着去当主角,寻找当主角的快感。岂不知:蹲着茅坑不拉屎或拉不出屎,是多么不明智,多么不讨人喜欢。最近一期的《新华文摘》(2008年第10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座谈会一个讲话的摘编,并以“中青年干部要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为题。李源潮提出了“四个追求”:追求理想的实现、追求知识的提升、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心灵的和谐。他指出,自觉追求理想信念,而不计较个人职位高低,是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以中组部老部长张鼎丞同志对待职务的选择为例。1945年,党中央决定在苏皖地区建立华中军区,电令张鼎丞同志担任军区司令员。他接到电报后,反复考虑,认为粟裕同志更能指挥打仗,当司令员比较合适,就向中央建议,由粟裕同志当司令,他自己当副司令。1954年初,中央明确张鼎丞同志主持中组部工作。他又向中央提出,我从地方来,对各地干部不熟悉,请中央派个部长来,我做具体工作。中央采纳了他的意见,派邓小平兼任中组部部长,张鼎丞任副部长。

——选择的结果和对结果的选择。我在课堂上常常讲两句话:第一句是,两利之间取其大,二弊之间取其小。第二句是,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么不选,选就不要轻易变。任何选择都会带来结果的,这些结果主要包括个人境遇的改变、心理感受的改变两大类。那些从政的高人,无论对他人强加给他的选择,还是对自己做出的选择,都能够既看重结果,又不看重结果,提得起,放得下。古人说:“太刚必折,太直必蹶。激石成火,激人成祸。夫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着大,则必有所忍,才能为人所不能为。”善于选择的人都是有韧性的人,美国著名学者艾美·沃纳认为:“韧性是一种养精蓄锐的能力,也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作好迎接未来逆境和挑战的准备,并可改变创造潜能,从而使我们在生活中取得持续的进步。”这种人往往具有独立的人格,不随波逐流,不屈服压力。这种人往往具有果敢的品质,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这种人往往具有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这种人往往具有自制力,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不为环境中的各种诱因所左右,不表现出无度的喜乐哀怒。

最后,以我在卡拉OK中常唱的一首歌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时节举杯向月。这样的心情,这样的路,我们一起走过。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就算一切从来,我也不会改变决定,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喔……我一定会爱你到地老到天长,我一定会陪你到海枯到石烂,就算回到从前这仍是我唯一决定。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走过了春天走过秋天,送走了今天又是明天。一天又一天,月月年年,我们的心不变。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就算一切从来,我也不会改变决定,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喔……我一定会爱你到地久到天长,我一定会陪你到海枯到石烂,就算回到从前这仍是我唯一决定。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多余的话】完稿和上传于黄山市“如家小旅馆”,这是我们在网上选的。这是一个家庭旅馆,价廉、安全、干净,但就是蚊子多了一些,咬着我半夜爬起来写博客,这也是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