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社区,Blog(一)话说从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19:33

媒体,社区,Blog(一)话说从头

 

◎到底是新媒体潮,还是旧媒体新包装

某日,笔者瞧见了MSN 上一个朋友的ID取名作「新媒体潮」,好奇的追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一本外文新书「We the Media」(从字面上翻译,可说「我们就是媒体」或「人人都就是媒体」吧)的中文书名。

我有点挖苦的说,这名字听起来很像是什么新品种的泡沫。朋友也是从八年前就开始搞网络事业的先烈,对于我的挖苦竟然只能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完整经历过网络从起飞到泡沫化到再度起飞的过程的人,大概很难理解我们这批烈士的感触。网络媒体的大梦,由下而上的力量,以分权取代集权来反抗传统媒体宰制,全民媒介,更公正的社会。。。

如果你以为,由Blog所带头兴起的这股全民媒介风潮(有的人称之为「公民媒体」,或者「合众媒体」)是个完全新鲜的话题,那么姑且先让我浇你一头冷水。

我要说的是,你正在想的,我们都想过了,虽然不见得都有找到答案,但是如果过去的经验能够节省大家一些重新摸索的时间,那就值得在这里被重新提出来。

◎白头宫女话当年

1993年,网络从台湾校园萌芽,笔者在学校写HTML作网页,全校有电子邮件的人没几个。1996年,新书「大媒体潮」出版,提到数字媒介发展将对电信业及媒体业造成冲击。笔者将之视为圣经,一读再读。

1998年,门户网站兴起,众多年轻学子成为网络金童。这个号称要成为新媒体,并依赖网络广告赚钱的新事业,从来不肯花一毛钱聘请记者写新闻,所有的内容来自传统媒体提供。新媒体使用二手内容。

1999年,社区网站兴起。由于提供内容的成本过高,网站经营者想到何不让网络用户自己来提供内容。大量的主题讨论区,个人电子报 ,同学会,家族网站林立。网站经营者以提供平台为职志。

2000年,聘用大量记者以生产网络新闻,号称网络原生的网站「明日报」轰然倒地。新闻传来当天,笔者悲痛得将个人网站「数位之墙」首页换成黑底白字,挂上一个大大的「悼」字。

2001年,网络公司泡沫化的寒冬持续。门户网站发现光是依靠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公司营运,美国Yahoo!率先喊出要降低广告收入的营收比例,努力开拓非广告收入。不靠广告收入的事业,还能称为媒体吗?

2003年,微软宣布关闭全球MSN 聊天室,理由是色情讯息难以管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社区网站带宽成本惊人,而广告收益却最差(专心聊天时不会看网络广告)。色情只是藉口,节省成本才是真的。

2003年,网络广告市场回春且后势看好。但已经不会有人想完全靠广告收入支持营运,即便是在网络革命中受伤最重的报纸产业,旗下所转投资的网络公司,也必需兼营副业,例如电子商务,图铃下载。

2004年,Blog兴起,所有人又开始讨论新媒体的可能,新书「新媒体潮」出版。并不令人意外的是,Blog风潮起自校园,最热衷撰写Blog 的人一开始都是学生。记者蜂拥而上,采访这群未来的新星。。。

◎媒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现在你或许可以体会为什么笔者要挖苦朋友,说彷佛闻到了泡沫的味道。如果说媒体的型态正在改变,这我们都同意。但如果有人跟你说「媒体的本质在改变中」,那就真的是见鬼了。

媒体的本质没有改变,因为他身为一个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企业,不断有著获利的压力,这件事情并没有改变。我们曾经想搞革命,但当投资人拿显微镜诊断你的时候,你就会做出很多本来你不想做的事情。

以上简短历史,约略勾勒出网络媒体与网络社区的发展,其实重点只有一个:生产网络专用的媒体内容,成本太高所以没人肯做,最省成本的作法是找网络用户来提供。Blog某程度来说蛮符合此种想法。

这产生三个议题。第一,为什么网络内容的成本高?笔者将解释这从没人回答过的问题。第二,由网络用户自发性提供的内容品质如何?最后,为什么网络媒体无法只依靠网络广告的获利来支持营运?

笔者将以这三个面向来讨论网络媒体的本质,最终才谈到Blog身为目前世人所认知的新媒体,在这些本质的检核下最终可能呈现的面貌。笔者乐见Blog发展,但如果以为这是什么新玩意儿,那未免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