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配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1:18:37
新手上路野钓之四   配饵
   开饵
(未经满江红同意,请勿转载)

近来一直比较忙,还忙于测试新饵料新钓线,新手上路系列也耽搁了很久,今天结合很多群里钓友的咨询,我系统讲一下自己休闲野钓的用饵心得。


一、明确关于饵料的一些常用语(我个人的理解)

1、味:包括气味和味道。
气味大致分为腥、本味、香三大类。具体来看:
腥本身可以分为海虾腥、海鱼腥、淡水鱼腥、肉腥、骨粉、蚕蛹粉、海藻类、奶脂类等。近几年,有钓友用红虫、蚯蚓粉等动物蛋白作为饵料添加成分的,严格讲也是腥的一类,植物蛋白腥如豆粉。

香,可以具体分为植物类香和动物蛋白类香。植物类香有麦、薯、稻米、玉米、麸皮、豆、菜子等。近几年还有瓜类香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情况下,有的动物蛋白由于加工工艺不同,性质完全不同。例如,鲜活蚕蛹通过烘培、研磨所产生的粉就不是腥味,而是动物蛋白香味。肉松、鱼肉加工而成的鱼肉松,就只有香味。

本味,就是基本没有气味的纯饵料,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饵料:纯麸、麦麸、薯粉等,一般商品饵上都有标明。

2、味道:一般有甜、酸、酒、糟、水果等味道(不建议大家用舌头品尝)。
3、雾化:饵料入水后,饵团开始由外及里层层散落,以时间长短来区分快慢。严格意义上,饵料成小块散落,称为掉渣,不是雾化。
4、状态:是指饵料入水后在钩子上呈现的形状、模样,絮状为上。
5、适口性:是否方便鱼就饵的关键,松软,容易将钩子包裹并吸食入口为上。我认为适口性主要就是指饵的软硬度,粘散度,雾化度以及饵的味道和饵团的大小,鱼吃起来很爽的时候,就是你的饵料的适口性就很好!要做到这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要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要做到到什么水域知道用什么饵,用什么状态的饵,以及对什么鱼用什么样的饵,什么样的鱼口用什么状态的饵!还有就是钓鱼的过程中的变化很重要。
二、配制饵料的注意事项:
很多钓友,都会照样画葫芦,把几种饵料混合在一起使用,为什么要混合?怎么混合?却不求甚解,以至于,浪费饵料的同时,鱼口也不见得多。
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人对饵的感觉并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水中之鱼对什么最感兴趣?许多实践证明,鱼对鱼觅食、争食发出的信号最敏感。鱼觅食、争食产生的信号是什么呢?觅食、争食产生的淤泥雾化区和争食产生的震动。我的经验是,鱼在水面争食、饵掉到水面的声音,对其它鱼具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水面争食所产生的信号,足以使两米以远的,头朝反方向的鱼做出反映。所以,在竞技比赛中有的高手习惯于不钓进窝鱼。其用意是想利用进窝鱼,引诱更多的鱼进窝。
配制饵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式饵。即由两种以上的饵为搭配进行配制的饵。如今各种商品饵很多,对大多数人都而言不可能一一掌握,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垂钓用饵是根据具体鱼的需求进行选择、搭配、制作才有效。
个人认为大体有以下原则:  
1、粗颗粒与细粉末搭配。  
粗细搭配,是指饵料本身颗粒状粗的和细的搭配。基于以下考虑,搓饵必须要的粘合力、雾化和续窝,保持窝内有足够饵能留住鱼、饵团的比重等。即,引诱、钓、留鱼。引、钓、留可以说是用饵的基本三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粗颗粒状物可用于留鱼,而细粉在水中形成的雾化区,则被鱼认为是鱼吃食时搅动的结果,具有引鱼的作用。这是鱼对饵的表面需求,我们在配置饵的时候或许考虑别的问题,对鱼的需求则容易忽略。好在饵料厂家做饵,已经为我们考虑到了。如若不然,厂家或许会生产出如同砖块似的饵也未可知。  
粗细搭配最为典型的是颗粒饵!颗粒饵是指使用机械的挤、压、烘、膨化等工艺形成的颗粒状饲料。我们知道,北方与南方因为原料成本、喂养品种不同、颗粒本身配方也不同。在实践中,我们大体了解到,北方颗粒多有豆粕,鱼粉,动物、植物蛋白含量高。南方夏季气温高,颗粒中多用菜子饼、玉米、米糠、麦麸、骨粉。因而北方颗粒比较粘,南方地颗粒比较散。颗粒在使用前,要使用机械进行粉碎,也可以通过水浸泡,再与其它辅助饵一并制作。粗细搭配需要比例,在我们江浙一带,颗粒用量大约在50%左右,其它辅助性饵可以占到50%。粗细搭配可以用同一把饵料来完成,也可以采用开两把,或两把以上的饵来实现。例如,打窝饵与钓饵分开,在钓混养、野外垂钓时采用比较好。在实际施钓活动中用底窝饵与钓饵分开是人们常采用的做法。  
2、比重轻与比重中、重搭配。  
商品饵在生产中都标有饵的比重,这在我们使用中不难发现,却很难把握。一般认为,打浮用饵比重要轻,其实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钩饵在水底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上钩挂饵压饵过大,就需要我们将浮标钓目调至钝,甚至极钝。这势必迫使我们要么换更大的浮标,要么放弃许多信号,等待出现真实的死口。因此,许多朋友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喜欢用比重轻的饵进行调整。  
我们知道腥饵是专钓小鲫鱼的用饵,这些饵多半比重中、重。通过实践我们就不难发现,特小钩、特细子线、再加上比重很轻的饵,钩饵在水底经常会处于漂浮状态。垂钓时,也有走水问题,我们以为钩饵到底了,其实根本没有到底,钩饵带着子线飘荡处于离底的状态。这鱼还怎么钓的好?所以说,在打底钓小鲫鱼的时候,饵的比重还是重一些为好。  
3、腥与香搭配
腥香搭配是我们在垂钓中最为常用的饵料搭配组合。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鱼饲料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拿什么鱼用什么饵,喂什么料,用什么饵。淡水鱼幼苗期大多喂食豆浆、鱼粉,许多鱼在春花年龄段,对植物蛋白腥和鱼粉腥味比较敏感。腥本身在水底有较强的穿透力,而养殖户一般在深秋季节会增加饲料中动物蛋白的比例。因此,冬季引鱼适量含腥是有必要的。我们在钓生口鲫鱼的时候,虾粉可以用到饵总量30%,或者更多就是这个道理。
腥香搭配的变化。腥香饵使用范围很广,在野外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开春以后在水库用腥香饵就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碰到小杂鱼闹窝、鱼离底起浮等特殊鱼情,腥香饵总是我们上选用饵。在大多数情况下,腥香饵都需要针对具体鱼情进行变化。腥,可以从浓腥变为腥、微腥、植物腥。香的变化范围更广,但是从味觉角度去看,也可以分为浓香、香、清香、清淡。清淡饵是我们常用来钓大鱼的,在人的嗅觉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的情况下,大鱼却能找到,这也是一个规律。那种非要把鱼钓的好坏,与饵的自然香味浓与淡联系起来的说法,很多情况下是人的主观推断,更像是在自欺欺人。
4、活饵与死饵的配置。
如果你在野钓时,你选用一钩用活饵,一钩用粉状饵,是很凶的手段。即便是在冬季,这种钓饵配置都是很有效的。  

三、配饵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次不分,大杂烩配饵方式。
有朋友喜欢将各种饵参合在一起用,理由是各种鱼都兼顾。其实,这种做法即使是高手,在竞技比赛中都很谨慎。各种饵混杂在一起,起码增加了饵料状态的控制难度。而且,在没有熟悉饵料特性的情况下,饵料差异可能造成你颗粒无收。习惯这样配置饵料,也妨碍对饵料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正如有的朋友所说,钓了几年鱼就知道开几种饵。
2、垂钓对象不分
如果你把钓鲫鱼、草鱼、鲤鱼、鲢鳙等的专杀饵料大集合,那么这把饵料绝对不是你所说的通杀万能饵,我可以断言,这样的饵料以高成本换取了小收获,甚至是你的哀怨。
2、正确认识和使用添加小药。
许多人对一些钓手使用小药,达到迷信的地步,以至于不愿意认真研究如何配饵和熟悉各类饵料。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国内几种主要的淡水鱼的基本食性是前人研究发现,总结传承下来,完全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例如,香、酸、腥、腐、臭、酒、甜等搭配,主要针对那些鱼种。谷物类香,是钓混养比赛用饵的主要方向。有些成熟的经验,也为饵料生产企业所采用,用于饵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例如,土豆、甘薯、玉米、麦麸。添加用辅助料有,甜菜碱、糖、绿藻、麦蚜胚等。
我本人在野钓中绝不率先使用小药,迫不得已要使用克制前者使用的小药而使用。是药三分毒,对鱼类资源还是不利的。我要提醒的是,用量一定要克制再克制,用多了适得其反,当你的嗅觉觉得很厉害的刺激的时候,鱼类比人敏感n倍的嗅觉会让鱼惊恐而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