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_ 新浪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38:29
野鸡(2010-07-28 11:36:25)

随着近日假学历时间的不断曝光,一度被人淡忘的老上海俚语“野鸡”开始频频出现在各文字中。

“野鸡”应为江浙一带方言,原意专为影射当街拉客的下等妓女,故而属上海方言中最重、最刻薄的辱骂语,意喻不正宗、不正规、杂牌甚至下三流,如野鸡学堂、野鸡车、跳野鸡舞……

“野鸡”在上海话中不属粗口,故在各阶层广为流传的是“野鸡车”。但凡上海旧时大户人家,都有私家座驾,从前是轿子,后为黄包车,渐改良为三轮车乃至汽车,上世纪廿年代前后最普遍的是私家黄包车。与统一漆成赭红色车身和车夫背上都有号码的大路黄包车不同,私人包车的车座较一般的要宽敞,颜色多为深藏青或全黑,因有专人打理,一应干干净净,车座一侧插着把彩色的鸡毛掸,另一侧是擦得锃亮的马灯,随着车夫“让开让开”的吆喝,车主可猛踩脚踏板上的车铃,倒也威风凌凌,车夫一身打扮也清清爽爽。总而言之,相当有腔调。自有那等脑子活络的私家车夫,在主人看戏、饭局或打扮的空挡,见缝插针赚点外快:这种就叫野鸡包车。因为干净舒适又有腔调,普受欢迎,搭乘者也情愿会付给野鸡车高一点的车费。拉野鸡车的,有的是瞒着车主,有的车主也眼开眼闭,放他出去赚外快,乐得工钿上少开销点。也有人蜻蜓吃尾巴——自吃自,自己备了包车自己拉客。有点类似今天的黑车。旧时黄包车行老板都是帮派人物,台主是有“江北大亨”之称的顾竹轩,按理是容不得他人抢地盘,不过,野鸡车私家车也很难分辨,私家车主又都是非富则贵,万一弄错了岂不是成了打错省级官夫人的翻版了?只能狠狠唾一声:野鸡车!

私家车从黄包车改良至三轮车小汽车,野鸡车仍顽强地生存着。也有人特别凑钱买了辆汽车开野鸡车。当时的祥生车行和云飞车行也同样放野鸡车一码——出来讨口饭吃都不容易,不过升斗小民叫乘野鸡汽车的毕竟不多,这些野鸡车多为Station Wagen 今称面包车,跑运输的。它们不注册,四处接活。恨得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同行一声:野鸡车!

至于“野鸡学堂”,似打击面太广。老上海的上流社会,视但凡外国教会及租界工部局、公董局属办的乃至国立以外的所有其他学校,都冠之“野鸡学堂”,很有点今天力捧名校私立贵族学校的味道。当年中西女塾的校长锡正因与另一位校长不和,愤而辞职带着一批亲信另外在愚园路庙弄开办了“锡正女校”,就被讥为“野鸡学堂”。同样的,当年圣约翰大学一批师生为抗议教会当局垄断独霸校务,另外一群师生离校成立光华大学,也被蔑称为“野鸡大学”,这是十分不公的。那种卖文凭、无授课无教师或可由秘书等代上课的学校才是真正的野鸡学校,在旧上海倒真的没有耳闻过!

跳野鸡舞,是指在未注册的夜总会跳舞。一般是白俄开,舞女也是白俄,设在独立花园样房内,对外只称是私家party,品流复杂,赌娼齐全,一般人是不大敢涉足,但因为挂牌的营业性舞厅限制多——如“百乐门”“仙乐斯”等因不供应烈性酒,也不可赌,更不可嫖,所以有人还是宁愿去那种没注册的舞厅,称为跳野鸡舞。

说到真的野鸡,倒是健康的,只是不利环保。

今武定路胶州路拐角,旧时就是一间小门面的野味店,专售野鸡。野鸡肉上口比老母鸡鲜美,肉质精瘦,只是骚味较重,需下大量八角茴香。野鸡不适合煲汤,最适切成丝与绿豆芽、火腿丝炒在一起做面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