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花】   小桃红、夹竹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40:46
【指甲花 02 】
指甲花  又名海蒳,阿拉伯语hinna的汉译,原产于波斯,宋时传入中国。[北戸録   ] 段公路《北户录》云:“指甲花,细白色,绝芳香,今蕃人种之,但未详其名也。又耶悉弭花,白末莉花,皆波斯移植中夏。”[16]宋时阿拉伯人用此花制成染指甲颜料,《癸辛杂识续集》[《癸辛杂识 周密》]云:“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指,洗涤不去,可经旬,直到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回回妇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17]唐宋时期阿拉伯农作物和药材品种在中国的传播
---------------------
百花食谱之九茉莉花  潘胜利  Flower Recipes: Jasminum sambac
茉莉Jasminum sambac木犀科茉莉属.茉莉原出波斯及印巴等国,据唐段公路<北户录>载:"耶悉弭花,白茉莉花,皆波斯移植中夏,如毗尸沙金钱花也,本出国外,大同二年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华(花)卖之.愚详末利乃五印度华(花)名,佛书多载之,贯华(花)亦佛事也."段公路指出茉莉等几种植物是在西魏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传入中国.……出版日期:2006年9月10日
○指甲花
指甲花,細白色,絶芳香。今蕃人重之,但未詳其名也。
又,耶悉弭花、白末利花(紅者不香)皆波斯移植中夏。
如毗尸沙,金錢花也,本岀外國,大同二年,始來中土。今畨禺士女多以縷貫花賣之。愚詳“末利”乃五印度華名,佛書多載之,貫華亦佛事也。
又《扶南傳》曰:頓遜國有區撥花、葉逆花、致祭花、各遂花、摩夷花,燥而合香末以為粉,以粉身體。
唐初,罽賔國獻俱物頭花,丹白相間,香氣逺聞。伽失畢國獻泥樓鉢羅花,如荷葉缺圓,其花,色碧、蘂黄,香聞數十歩,皆中國無者。
------------------------------------------------------------------------
●指甲花
花细白,绝芳香,番人重之,未详其名,又即恙弭花、白茉莉花(不香红者),皆波斯移植夏中,如金钱花也。本出外国,大同二年,始来中土。又《扶南传》曰:“顿逊国有区拨花、叶逆花、致祭花、摩夷花。唐初,罽宾国献俱佛头花,伽失不国献渥楼钵罗花。”皆中国所无者。
-------------------------
《太平御览》 (0966-1000)一千卷 (宋)李昉等 编纂香有多种:区拨叶逆花、途致各逐花、摩夷花,冬夏不圣,日载数十车於市卖之,燥乃益香。亦可为粉,以傅身体。 《述征记》曰:北芒有张母墓,旧说是王氏妻,葬有年载,后开墓而香火犹燃。 《世贽记》曰:汉武时,长安大疫,人死。。。。。。。。。。。。。。。尼母经 又称作毘尼母论,八卷,失译。 母经,梵语称为摩夷,译为行母,是诠显行法能生行,如母之生子,故称为行母,为论藏之别名,今为毘尼之论释,故名毘尼母经。合肥话。
----------------------------------------------------------------------------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北户杂录》,撰者系段文昌之孙、段成式之子(段文昌 唐]. )、段安节之弟,咸通年间曾于岭南供职。此书专记岭南地异物奇事,卷一主要讲动物,卷二、三讲器物、植物等,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唐代广东地区的物产,也可以得知一些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如当地各种独特的食品和民间各种占卜方法。注文则疏说名词,补充书传记载。此书版本主要有明嘉靖陆楫刻《说海》本、《学海类编》本、《十万卷楼丛书》本等,《丛书集成》据《十万卷楼丛书》本排印,附校勘记。
----------------------------------
顿逊又名典逊,是东南亚古国,现已不存在。其地在今缅甸丹那沙林。丹那沙林在《梁书》中称为顿逊国,在6世纪初为扶南属国。
《梁书·诸夷》:“顿逊国,在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并羁属扶南。顿逊之东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诸国,往还交市。所以然者,顿逊回入海中千余里,涨海无崖岸,船舶未曾得径过也。其市,东西交会,日有万余人。珍物宝货,无所不有。又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
后来丹那沙林长时期为缅甸属国,但也曾臣属于暹罗素可泰王国和阿瑜陀耶王国。《太平御览》 (0966-1000)一千卷 (宋)李昉等 编纂
《扶南传》曰:顿逊国,人恒以香花事天神。香有多种:区拨叶逆花、途致各逐花、摩夷花,冬夏不圣,日载数十车於市卖之,燥乃益香。亦可为粉,以傅身体。 《述征记》曰:北芒有张母墓,旧说是王氏妻,葬有年载,后开墓而香火犹燃。... --------------------------------------------------------------
据古籍记载,远在泰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紧莱,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 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 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赵汝适在多方调查询问并参考《岭南代答》的基础上撰写的《诸蕃志》(1225年成书)中指出:“贞元 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 里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我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 吉阳军)管辖。 中国人在汉代便发现了南沙群岛,此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中均有记载。元代,南沙群岛已归中国管辖。
--------------------------------------------------------------------------------------------
顿 逊   摩尼教?
顿逊国,梁武朝,时贡方物。其国在海岛上,地方千里,属扶南北三千里。其俗,人死
后鸟葬。将死,亲宾歌舞送于郭外,有鸟如鹅而色红,飞来万万,家人避之,鸟啄(“啄”
原作“之”,据明抄本改)肉尽,乃去。即烧骨而沉海中也。(出《穷神秘苑》)
顿逊国在梁武帝时,经常进贡一些地方特产。那个国家在海岛上,土地纵横千里,跟扶
南国北界接壤处有三千里。那个国家的风俗是人死后进行鸟葬。人将要死时,亲戚来宾唱着
歌跳着舞把人送到城外,立刻会飞来很多的鸟,这种鸟像鹅而颜色是红的。这时家里人就都
躲避起来,鸟把死人的肉啄吃了后,就飞走了。人们马上把死人骨头烧了;然后把骨灰沉入
海里。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classic/taipinggj/tpgj468.html
历史上位于东南亚的扶南王国
扶南国也称夫南、跋南,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印度化古国,建国于公元1世纪,《汉书》中称为究不事,遗址在今柬埔寨境内,奉印度教为国教,受印度文化影响甚深。扶南王国国都在公元五世纪在毗耶陀补罗城(Vyadhapura,梵文:猎人城),在今巴南(Banam)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东入海。高棉语中扶南国王叫“山帝”(Kurung bnam),Kurung(帝) bnam(山)。扶南是高棉语bnam(山)的对音。
《梁书》:“扶南国,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余里。城去海五百里。有大江广十里,西北流,东入于海。其国轮广三千余里,土地洿下而平博,气候风俗大较与林邑同。出金、银、铜、锡、沉木香、象牙、孔翠、五色鹦鹉。其南其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羁属扶南。顿逊之外,大海洲中,又有毗骞国,去扶南八千里。……扶南王数遣使与书相报答,常遗扶南王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碗者,受一升。……扶南东界即大涨海,海中有大洲,洲上有诸薄国。……扶南国俗本裸体,文身被发,不制衣裳。”
纪元前,扶南国有开国女王,名柳叶。扶南国之南,有徼国,有人名混填,有一天夜里,梦见天神赐弓,混填早晨起来,便到庙中神树下,果然得到一把神弓,随即按照梦中指示,乘船入海,入扶南外邑。扶南国女王柳叶部众,见混填船到,立刻派出船舶,图谋夺取,混填张弓射柳叶船,飞箭贯穿船面,射中柳叶侍从,柳叶大惊失色,举众投降混填。混填成为扶南国,纳柳叶为妻,生七子,各分封王,治理七邑。后来其中一位邑王混盘况,运用阴谋手段,离间其余六位邑王,让他互相猜疑,然后起兵将六个邑王消灭,派遣自己的几个子孙,分治各邑,称为小王。
盘况年九十余死,立中子盘盘继位为扶南王,将以国事委任大将范蔓管理。盘盘在位三年死,扶南国人共同推举大将范蔓为王。范蔓勇健有权略,以兵威攻伐邻国,各邻国都服属扶南国,范蔓自号为“扶南大王”。扶南大王范蔓雄才大略,建造大船,渡涨海,攻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余国,开地五六千里,在位二十多年。后来扶南大王范蔓在伐金邻国时得病,派遣太子金生代行。
2世纪初范蔓姊有子,名范旃,为二千兵将领,篡范蔓自立为王,并遣人先诈骗太子金生,然后杀金生。
东吴黄武四年(225年)扶南国王范旃遣使来吴国,取海路历时一年余到印度恒河口,再取陆路,历时四年来到东吴,献琉璃。孙权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国。
240年扶南国王范旃遣使天竺茂伦王朝。2
扶南国先王范蔓死时,有乳儿名范长,藏匿民间。范长二十岁时,结国中壮士,袭杀扶南王范旃。但后来范旃大将范寻又杀范长而自立为王。
西晋晋武帝太康(280年-289年)中,扶南国遣使贡献。
东晋晋穆帝(357年)扶南王竺旃檀奉表献驯象 南朝齐(479年-502年)时,扶南国僧人僧伽婆罗乘海舶来中国,到来南齐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传佛教。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扶南国遣使献方物。
天监三年(504年)梁武帝以扶南国王憍陈如阇耶跋摩为安南将军。
天监五年(506年),梁武帝萧衍诏扶南国沙门僧伽婆罗、曼陀罗在京城扶南馆翻译佛经,前后16年。
天监十一年(512年)、十三年(514年)、十六年(517年)、十八年(519年)扶南国遣使献方物。
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僧伽婆罗在建康逝世。
550年前扶南国势力强盛,有众多属国,包括真腊国、顿逊国等 国王称为古龙(Kurung)。
6世纪中叶,扶南国一王子巴法瓦尔曼(Bhavavarman)娶真腊国公主为妻。后真腊国王去世,真腊公主驸马巴法瓦尔曼继位为真腊国王。当扶南国王去世后,真腊国王巴法瓦尔曼欲兼任为扶南王,与扶南国王法定继承人-扶南国太子-发生纠纷;真腊国王巴法瓦尔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国,将扶南国变为真腊属国。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7世纪末叶,扶南国被真腊国王刹利·质多斯那灭。
扶南国王
扶南国王多姓范,来自梵文varman, 王者。
女王柳叶
混填
混盘况
盘盘
范蔓
范旃
范长
范寻
竺旃檀
憍陈如阇耶跋摩
------------------------------------------
第十章  葬礼
鸟葬
葬礼依各地习俗、信仰各有不同,约而言之有四,即:土葬、火葬、水葬与鸟葬。此四法由来已久,据《南史》所载:「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鸟葬行之于西藏,作法为弃尸于野,任鸟啄食。遗体送至荒郊后,吹奏一螺旋形法器,秃鹰旋来啄尸。头骨部分较坚硬,恐秃鹰啄食不动,乃以刀刃或石块敲击之,以利鹰食。藏人重往生,冀求灵魂升天,咸认色身填于鸟腹,魂魄亦随秃鹰翱翔而升天。亦有落后地区,设「弃尸林」,弃尸于林内,任飞禽、野兽食其腐尸。东瀛京都鸟边山,迄至中世,犹盛行风葬。作法为放任遗体风化,其间自必有禽鸟前来啄食。故「弃尸林」、「风葬」与「鸟葬」名虽异而体实同。拜火教沿袭风葬至今,印度孟买某处,为当今世上唯一纯拜火教徒社区,彼于该市内哥拉巴山,设一名为「沉默之塔」之风葬处。每遇葬仪,该处上空必有秃鹰、乌鸦来集。
《穷神秘苑》:「顿逊国...其俗,人死后鸟葬。将死,亲宾歌舞送于郭(郭,外城)外。有鸟如鹅而色红,飞来万万(万万,数量极多之意。),家人避之。鸟啄肉尽乃去,即烧骨而沈海中也。」顿逊为南海古国名。足见鸟葬非行于一时一地,然以「慎终追远」为务之中国,恐难以接受。
水葬
水葬者,顾名思义即葬之于水。作法有二,一为将整具遗体捆以绷带,行宗教仪式,始投之于海。行水葬者,多遵亡者遗愿——愿与大海常存,或为海军亡故于军舰上,或遗体远在外地,不便运回,乃采行之。倘亡者为海军,则将遗体捆扎毕,行军礼始投之于海。证件、遗物交还遗眷。
另一水葬方式为,火化后,将遗骨磨成灰,撒于大海。亦有将骨灰混合面粉,制为丸状,喂食飞禽、水族者。然骨作面丸,须将骨研成细粉,以罗斗筛之,与面粉无异方可,以免小鱼食之鲠刺于腹。
土葬
土葬者,将遗体纳入棺椁而埋之,为中国传统安葬方式。然土葬须具备诸条件,若经济宽裕,略有田产,可葬于自家土地,不与旁人混杂,倘家无恒产,唯栖身公墓、乱葬岗。然每年皆有人亡故,是以年有新冢,如是层层相叠,俟三年五载,恐连墓碑亦难寻获。纵令墓冢犹在,亦难免荒烟蔓草,寻觅耗时。
土葬须虑及风水、地理。修行工深者,心无所着,所见所处皆为好地理、好风水。然于凡夫,则不可言无。就物理学观点而论,历经风之侵蚀、水之阻隔,所生之影响或改变,谓之风水。如棺旁水路,阻挡孔洞,令棺内缺氧,无法产生细菌或电解物质以分解尸体,致尸身不烂,遂成「荫尸」。以科学知识,即可解释风水成因。
一地主之子皆为博士,地理师建议彼等,将双亲葬于某处。彼等斥为迷信,另行觅地安葬。讵料,葬后三载,兄弟中三人相继辞世。地理之说,焉可言无?实则,地理为一客观环境,不识修行者,未能主宰自心,受环境影响自不待言。笔者俗家家人尝求卜,谓祖坟伤及四房。笔者行四,今既出家为僧,何来四房?故倘能致力修行,地理之说,影响不大。
土葬后,俟遗体腐化殆尽,尚须捡骨。据云,男众喜见美色,故双目先烂;女众多造口业,烂自嘴始,待尸身全烂,须四个月至半年。
中国人谓「入土为安」,然土葬讲究甚伙,兼且费钱耗地,入土是否平安,尚待商榷。
火葬
印度葬法之一,又作荼毗,意指焚烧遗体,埋其遗骨。佛世前,印度即视此法为正葬。后阿难入定,见群鬼夺尸,知有守尸鬼,是以出家净众亡故采火化,以去其我执。佛涅槃后荼毗,佛教徒遂广泛采行。迨佛法东来,僧皆火化,唐宋佛法兴盛,高人达士亦多火化。唯儒家以此为背孝非礼之举,故宋高宗明令禁行民间。
火葬于我国未能普遍行之,除儒教影响,另有下述二项因由:一者,以烈焰焚尸,必生剧痛;二者,人既亡故,复以火焚,岂非又死一次。殊不知神识既已离体,色身仅为躯壳,不复感受疼痛。且火葬符合卫生原则,不若土葬者,遗体遭虫蚁咬啮,其窘况非如火化,可一举解决。历代高僧,多行火化,以人之烦恼,系由我执身见为根本,乃至淫欲等大患,皆由此起。欲了生脱死,求神识得所,不拘僧俗,均当火化。焚之,则知此非我而不复耽着。
日本、西藏,亦行火化。西藏复有火化修法。视遗体为亡者之罪业,藉烈火净化其染污,转化为智慧之光。印度、尼泊尔等国,亡者不入棺,裹以薄布,以肩舆(小轿)送至火葬场。
火葬既毋须讲求地理、风水,又省时节约,兼有益于亡者神识之超升。家属可将火化遗骨安置寺院,由出家众诵经超度,兼以早、晚课之薰习,尚能聊种善根,复以讲经、打七及诸法会功德回向之,令消宿业,培植冥福,终至成佛。
火化后,倘遗骨呈黑色,有二种可能:一为亡者久病,长期施打药物所致;二为恶业过重,助念无效。若为后者,当多做功德、行善布施,回向亡者。
目下灾祸频仍,客死异乡、溺毙、失踪、空难等,时有所闻。倘因意外,未寻获尸体,应于寺院设牌位超度之。
基本原则
生死事大,每值丧事,亲友辄来献策。囿于宗教、风俗互异,所提建议南辕北辙,令丧家无所适从。世风日下,无奇不有,甚或于送葬时,聘清凉歌舞团,大跳艳舞。邪风至此,令人匪夷所思。家属最应把握者,为临终及断气后十六小时内之助念及注意事项,余者虽不免随顺世俗,但宜从简。避免铺张浪费、虚排场面,可将丧葬费用,转作弘法利生、救济贫困之事,以培亡者冥福。
丧葬事宜,应合情合理,可恭请出家净众指导,或委托代办佛教仪式之葬仪社筹办。一切仪节但求庄严肃穆、简单隆重,于死亡应有正确认识,庶几不致迷信妄为。治丧毕,经书、佛像等当妥善处理,若不用,可与人结缘。http://blog.5617.com/blog.php?do=showone&tid=331506&uid=478374
-----------------------------------------------------------------------------------------------------------
【异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水指甲(《南宁市药物志》),指甲草(《中药材手册》)。
夹竹桃(Oleander)表示“注意”、“危险”(英国,因为夹竹桃的花、叶、根有毒)、“美与善”、“平时善良,战时勇敢”(法国)。此外,夹竹桃花还表示“确实幸福”、“烈焰般的欲望”,白夹竹桃花表示“下不了恋爱的决心”、“纯净无瑕”(法国)。以花喻意的由来
--------------------------------------------------------------
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尸”代表人体内部的三种“恶欲”。修道者要走上成仙之路,必须铲除和消灭“三尸之根”。同时,道教利用三尸在人体内的活动,解释人的种种邪恶怪异之梦,因而成为一种最具道教特色和十分奇特的梦说。唐人《酉阳杂俎》卷八曰:“道门言梦者魂妖,或谓三尸所为。”“魂妖”具体即指“三尸”,据说三尸藏匿于人体之中,作祟于人体有关脏腑和神魂,使人意乱精迷,因而睡眠中出现虚幻的梦象、梦境。又说三尸借梦记人之过,向天帝报告,使人遭殃和减寿。
三尸九虫可以致梦,并且作为普遍性的梦因,这在此前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绝然没有类似说法或苗头。我们推测,它很可能来自印度佛教的影响。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594909.aspx老子化胡     /                  三际
---------------------------------------------------------------------------------------------
海那,别名指甲花。维吾尔族妇女用它来染头发和指甲。阿拉伯人很早就种植这种植物,并喜欢用它的汁液来染指甲和修饰自己。后来,指甲花演变成阿拉伯女性的专用化妆品,她们将指甲花汁涂在自己的手心、手背、胳膊和腿等部位上,上面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植物、树叶、树枝、贝壳、蝴蝶、蜗牛等为主,以此展示自己别具一格的美。人们相信指甲花可带来爱情、运气,财富及健康。在人们的印象中,阿拉伯妇女穿长袍、蒙面纱,颇有几分神秘。然而,你要是以为她们一点也不化妆打扮,那可就完全错了。
其实,阿拉伯妇女的长袍、面纱和丝巾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款式的选择、颜色的搭配、面料的讲究等,不一而足。
阿拉伯妇女爱美,还表现在她们对指甲花的大量使用上。指甲花是一种植物,地中海东岸一带十分常见。据史书记载,阿拉伯人很早就种植这种植物,并喜欢用它的汁液来染指甲和修饰自己。后来,指甲花演变成阿拉伯女性的专用化妆品,她们将指甲花汁涂在自己的手心、手背、胳膊和腿等部位上,上面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植物、树叶、树枝、贝壳、蝴蝶、蜗牛等为主,以此展示自己别具一格的美。结婚时,尤其要把指甲染得花花绿绿的,这样才能白头偕老,多生贵子。在阿拉伯人的传统婚礼中,进洞房之前还有一个夜晚被称为“染指甲之夜”。 据记载,埃及艳后就是利用指甲花来染头发的。
阿拉伯女性喜爱金饰,几乎是普遍现象,只消看大城市不计其数的金饰店,就很能说明问题。许多海湾国家,城市里甚至还有一条条金银街。记者有一次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一家首饰店里,亲眼看到一个珠光宝气的中年妇女,连价钱都没问,就一连买了30多条项链。常在阿联酋工作的同事告诉我,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阿拉伯女性对美的追求变得更加大胆和直接。据统计,仅仅去年,海湾国家妇女用在化妆上的消费就高达70亿沙特里亚尔(1美元约合3·75沙特里亚尔)。她们已告别足不出户的时代,纷纷走向各类美容店,频频光顾化妆品商店,鲜艳的口红、浓烈的香水等都是来自巴黎的名牌。难怪有人说,海湾妇女在化妆和美容上已与西方接轨。(来源:《环球时报》)
http://www.bible3927.cn/dispbbs.asp?boardid=30&id=175&star=1
凤仙花,又名小桃红、急性子,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厘米至80厘米,茎肉质光滑,叶单生,披针形,具锯齿。花大,花的形状像一只头足尾翅都向上翘的生机盎然的凤凰,凤仙花之名由此而得。但在美国,凤仙花有个十分风趣的英文名字,叫“Touchmenot”。意思是“不要碰我!”的确,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像个微型的炸弹,如果轻轻一碰,果实马上“炸”开,把种子弹出。凤仙花是一种栽培很广的草花,花色繁多,有紫、红、粉红、玫瑰红、白等,有一朵花开几种颜色的复色花,花瓣有单瓣和重瓣,花期长久,从6月一直开到深秋,它的花朵虽不富丽华贵,却也风姿清丽,落落大方。
凤仙花原产中国及印度,性健壮,适应力强,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一般在春季用种子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后株高10厘米至20厘米时,摘心可以促使枝多花盛,生长期中适施液肥1次至2次。
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使用凤仙花花瓣染指甲,故有“指甲花”之称。如唐朝歌妓李玉英善弹琵琶,她喜欢用凤仙花瓣把长长的指甲染得红艳艳。弹奏时,她怀抱琵琶半遮面,用鲜红色的长指甲轻轻拨弦,琵琶发出如山涧流水般的优美音律,多少王孙公子叹为观止。称她的弹奏为“落花流水”。
【生物学特征】凤仙花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花卉,茎平滑,脆而多汁,节部常膨大,无托叶,一般互生、对生,上部叶片常轮生,叶柄间有腺体,花两性,左右对称,单生于叶腋或稍簇生,萼片3枚,稀5,侧面二枚小,绿色,下面一枚大,花瓣状,呈囊状,向下延伸成距;花瓣5,或因2对合生成3片不等大。蒴果,熟时5瓣裂,瓣片螺旋状旋转,将种子弹出。何氏凤仙:半灌木,株高20厘米至1米不等,枝具红色条纹,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柄长,叶缘有圆齿,齿间具一刚毛。花单生或2朵簇生于叶腋间,萼片3,侧萼片小,似鳞片状,花瓣5,翼瓣2深裂,距细长弯曲,长约3.5厘米。
【习性】原产于非洲山地,性喜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的环境,忌炎热,生长适温为15~25℃,夏季要求凉爽并适当遮荫,不耐寒冷。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种类】园艺品种很多,有绯红、洋红、桃红、白、紫、橙红等,以及红白镶嵌的品种。还有矮生品种,用于花坛布置。非洲凤仙(Impatient wallerana),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茎叶含水量较高,呈透明状。叶互生,茎上部叶或呈轮生卵状披针形,叶片卵状圆形,绿色,叶缘有钝锯齿,各齿间有一刚毛。花径约4厘米。花色丰富,四季花开不断。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t platypatala),茎干粗壮,株高比非洲凤仙高大。茎稍棱形,有时带红晕。4片以上的叶密集生于节上,类似簇生,叶片长椭圆形,叶表有光泽,叶脉清晰。叶背绿色或具有紫红色晕。花大,花径4~8厘米。
【繁殖及栽培】播种和扦插繁殖皆可。播种四季都能进行,可以撒播或点播,点播用128穴的穴盘,播种适温为20℃左右,约1周出苗。扦插也可全年进行,选取生长健壮的枝条,剪下8厘米左右作插穗,保持温度20℃,约20天生根,夏季水插亦容易生根。播种苗高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移植,移于8厘米的营养钵中,12厘米左右时定植于15厘米的盆中,用土为草炭土2、蛭石或河沙1、炉渣1混合,可加入适量的羊粪等做底肥。对于分枝性不佳的个别种及品种,如新几内亚凤仙,苗期应适当掐尖。高温干燥会使凤仙花叶质变厚并且不舒展,节间变短,影响株形严重时会停止生长,因此越夏时要保持环境凉爽,并适当遮荫,过强的阳光会灼伤叶片,而光线过弱则植株徒长,叶质变薄,叶色浅绿。为了“十一”用花,除选择较耐热的品种外,也可以于六月播种,七八月将小苗放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上越夏。而冬春季节凤仙花需充足的光照,因此不需遮荫。生长期间保证水分的供应,尤其夏季浇水要及时并充足,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盆土干燥植株极易萎蔫,待表现出萎蔫时再浇水很容易引起腐烂。积水容易烂根。整个生长季节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夏季可以向叶面和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每10天浇施一次薄肥,为控制株高和株形,除前期多施氮肥外,开花前后应控制氮肥的施用。
【病虫害及防治】①猝倒病,主要危害幼茎,开始时幼茎基部呈水渍状斑,后病斑变为淡褐色至褐色并凹陷缢缩。病部迅速发展到环绕幼茎,使小苗在叶色翠绿的情况下自茎基部倒伏死亡。最后腐烂或干枯。该病主要由瓜果腐霉菌引起另外尚有立枯丝核菌。病原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借水滴喷溅和种子等传播。防治: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播种不可太密;出苗后控制浇水,保持土壤略干;加强环境的通风性,;避免连作。发病后及时用药,75%的百菌清600倍,50%的多菌灵500倍,以及40%的疫霜灵200~400倍等都有很好的作用,1周喷一次,喷时除盆植株的茎叶外还应喷及周围的地面。②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表面有白色粉状小斑块,随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至秋初,白粉层中出现黄色小圆点,最后小圆点变为黑褐色,病叶枯黄。严重时可蔓延至茎、花蕾及蒴果,其上也出现白色粉层,最终花蕾、蒴果停止生长而枯萎。该病的病原为苍耳单丝壳的白粉菌,属真菌类,病原菌在病残体上和种子中越冬,借风、水传播。应加强栽培管理,保持环境通透,少施氮肥,增施钾肥及钙,及时清除病叶,一旦发病应及时用药,可以喷洒15%的粉锈宁1000倍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③疫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定植后的植株上,危害茎和根部,首先嫩茎或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至浅黄色的斑块,后发展为黑褐色腐烂,病斑环绕茎部,使植株自病部折倒,在病部有时能够看到白色绢丝状物,即为病原菌的菌体。该病是由恶疫霉菌侵染引起,病菌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和水地喷溅以及风力传播。防治:以预防为主,一是土壤消毒,二是改善栽培环境。药物防治要及时,可用的药物有80%的乙磷铝500倍,25%甲霜灵500~800倍,1%的波尔多液,0.1%~0.2%的硫酸铜液。④花叶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被侵染后有两种症状,一为叶片变小,皱缩,叶缘扭曲,叶面有深绿与黄白相间的斑点,老叶则黄化,花朵小、萎缩,花瓣呈碎锦状,严重时植株矮小。二是叶脉褪绿呈灰白半透明状,继而褪绿为斑驳状簇生,叶缘略上卷。该病的病原菌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和花椰菜花叶病毒。通过汁液和多种蚜虫传播。防治:将强栽培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株,减少操作过程中人为传播。防治传毒昆虫,可以采用沙虫剂等。⑤白绢病,是真菌中的齐整小核菌所致,症状与防治参见兰花一节。凤仙花四季开花,花朵繁多,花色艳丽,植株高度适宜,可以布置家庭及会场等,也可以摆放在露天,做大花坛。
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子)微苦、温、有小毒。
(花)甘、滑、温、无毒。
(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1、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2、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3、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4、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凤仙
(《救荒本草》)
【异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水指甲(《南宁市药物志》),指甲草(《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风仙的全草。
【植物形态】凤仙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60厘米。茎粗壮,肉质。叶互生;披针形,长10厘米左右,先端长尖,边缘有深锯齿,基部楔形;叶柄有腺体。花两性,腋生,粉红色、红色、紫色、白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3枚,2枚侧生,先端绿色,1枚在下,形大,花瓣状,有距;花瓣5枚,上1瓣(旗瓣)圆形,先端凹入而有小锐尖,两侧2对花瓣(翼瓣)各在一侧合生而成2片;雄蕊5枚,合生而环绕子房;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蒴果被柔毛,熟后弹裂而成5枚旋卷的果瓣。种子扁卵圆形,径约2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熟期9月。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多栽植于庭院作观赏用。
本植物的根(凤仙根)、花(凤仙花)、种子(急性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干燥茎为透骨草药材之一种,详"透骨草"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辛苦,温。
①《救荒本草》:"叶:味苦微涩。"
②《纲目》:"叶:苦甘辛,有小毒。"
③《群芳谱》:"叶: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疗疮。
①汪连仕《采药书》:"凤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风散气;红花者名透骨红,破血堕胎。"
②《分类草药性》:"叶:敷一切疔疮肿毒。"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散血通经,治月经病,止红崩,净白带;用于跌打损伤,可接骨,消伤肿,止伤痛,软坚透骨,治骨梗卡喉。"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蛇咬伤。"
⑤《重庆草药》:"清热除风。治红白痢疾,崩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名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选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鲜凤仙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风气痛:凤仙叶煎汤洗之。(《岭南采药录》)
③治跌打损伤:凤仙捣汁一杯,黄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瘰疬、发背、一切痈肿:鲜凤仙草捣烂敷患处。或用鲜风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放铜锅内,加水煮汁二次,过滤,将两次之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痈疽恶毒:凤仙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蛇头疔:鲜凤仙取下半截连根叶用,捣烂敷肿处。或同甜酒酿糟捣烂敷。(《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指甲炎肿痛(俗称换指甲):鲜风仙叶一握。洗净后加些红糖,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溃疡日久:凤仙,冰片。研末干搽。(《湖南药物志》)
⑨治受湿后脚面肿:凤仙连根带叶,共捣细,加砂糖和匀,敷肿处。(《云南中医验方》)
⑩治脚气肿胀:鲜凤仙(捣烂)、鲜紫苏茎叶等分。水煎,放盆或小桶内,先熏后淋洗。(《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蛇咬伤:鲜凤仙五两。捣烂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药》)
⑿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⒀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⒁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⒂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