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名著推荐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13:32
十一、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神灭论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学家。他的佛教哲学论文《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总编为《肇论》。现存《肇论》注疏有晋惠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收集在当代学者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附录中,井有今译可参阅。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以上两篇是对当时佛学理论讨论的总结。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范缜经历齐梁两代,在南齐时曾与竟陵王萧子良辩论因果问题,并退而写出《神灭论》。该论是在梁武帝时正式发表全文载《弘明集》,梁武帝指使曹思文等64人围攻范缤而不能屈。《神灭论》针对当时佛教神不灭而发,讨论形神关系,认为人的精神离不开形体,“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不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两者是质用一体的,精神依于形体,好比刀的锋利离不开刀刃一样;所以人死之后灵魂是不存在的。范缜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元论,成为形神关系学说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可参看任继愈《关于<神灭论>》附今译,载《汉唐佛教思想论集·附录》和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忏悔录》是古罗马帝国晚期著名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SaintAugustine,354一430的一部宗教性的自传体著作,写于397年。中文译本可看:《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忏悔录》全书共13卷,卷1至卷9叙述了他33岁以前的历史。卷10至卷13主要是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后对一些严肃的理论问题的思考。
在改信基督教之前,奥古斯丁经历了长期的精神上和理智上的彷徨。本书的前9卷详细叙述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是怎样最终皈依基督教的。在奥古斯丁看来,皈依基督教,改变信仰是一个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的事件。从此,他有了一个绝对不可怀疑的立场和原则,即基督教的立场和原则。他正是在这种立场上,满怀激情地赞扬了上帝的善良和仁慈。他也是从这一立场出发来审视他以前的历史的。
首先,奥古斯丁严肃地、甚至是严厉地反省了他早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童年的恶行和少年时的偷梨行为。他讲了他青年时期是如何荒唐地放纵情欲,沉湎于情妇的怀抱,并有一个私生子。他试图以此说明人类是罪孽深重的。
其次,奥古斯丁反思了他皈依基督教以前理智的探索过程。这种理智的探索主要是从他19岁开始的。一直到33岁最终信仰基督教时为止。一方面,他叙述了自己是如何学习古希腊和当时罗马的哲学,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他如何从哲学上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哲学的探索如何只能给他以暂时的满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常常经验到哲学探索的失败,这使他感到从哲学上找不到他所渴望的确信。他曾一度倾向于怀疑论思想。
奥古斯丁也曾在摩尼教里寻找理智的解答。摩尼教徒认为可以得到关于神的知识,但仍然不能解开他心中的疑惑。他这个不安宁的灵魂最终是在基督教中得到净化的,他在米兰聆听了圣·安布罗斯的布道,接受了他的洗礼,在基督教中找到了他的确信。
在卷10至卷13中,奥古斯丁主要探讨了恶、时间、记忆等问题。恶的起源和本质曾长期令奥古斯丁困惑不解。他否认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认为恶不能是真实的实体。如果恶是真实的,那么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也必然包含着恶。但是,从永恒的善良、仁慈的上帝中怎么产生真实的恶呢?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提出了“恶是善的缺乏”这个著名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实的恶,恶只是善的丧失或缺乏,它不是真实的东西。
奥古斯丁肯定上帝是从“无”中创造世界的。怀疑论者问:“上帝创世之前在干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对时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他认为,上帝是永恒的、超时间的存在,上帝是永恒的现在,他既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
从宗教神学的立场出发,在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上,奥古斯丁认为信仰高于理性,“只有信仰了,你才能理解”。但他并未完全否认哲学和理性的地位和作用,他说,人类理性可以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启示下认识上帝,认识真理。在他身上也一直保有哲学家的探索精神。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西方第一部得到广泛传阅的传记文学,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批判考察。
建议重点阅读第10至13卷。
中外文化名著推荐阅读
中国报业第一论坛——中国报业网论坛 -> 自由发帖 -> 中外文化名著推荐阅读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ttp://www.baoye.net/bbs/simple/index.php?t35895.html
橘子 2006-02-22 16:31
中国文化名著
一、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在仁学中,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观;在人我关系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原则;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读《论语》要着重吸取其有普遍意义的精华,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处于2500年前的宗法等级制社会,《论语》的内容也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今天继承吸取其精华,也要注意剔除其旧的时代内容,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
《论语》的读法,可以一章一章读,一章一章地理解、把握,领会一点即有一分收获。同时要注意把散见于各章中的对同一问题或相关问题的论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以求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注意不要只据片言只语做不恰当的理解和发挥。
《论语》版本很多。初学者可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钱逊的《论语浅解》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如想做较深入的研读,可读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三国魏人何晏的《论语集解》和宋人朱熹的《论语集注》。各家注释各有不同;通过各本不同注释的比较,有助于更深人地理解和把握《论语》的精义。
《论语》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lunyu/lunyu.htm
橘子 2006-02-22 16:31
二、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一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有一篇《非攻》,是根据《墨子》中《公输》一篇改写的,写墨子劝止楚王攻宋的事,生动地反映了墨子的精神,可以参读。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姓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上同于天子,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思想中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这是他思想中落后和错误的方面。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以羽毛为衣,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突出强调了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都是有价值的思想。
墨子思想包含有深刻的矛盾。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份,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从这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墨经》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著作。读《墨子》,可以用近人王焕镳的《墨子校释》,或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可重点读《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非乐》等篇。
《墨子》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muozi/mezi.htm
橘子 2006-02-22 16:32
三、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共13篇,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作者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他受吴王阖闾重用,在吴国为将,辅助吴治军强国,为吴王的霸业作出了贡献。
《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它深刻地指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它提出许多杰出的命题,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许多问题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不仅为中国历代兵家所重视,也为各国军事家所重视。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对战争问题的论述,也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哲学思想。书中所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因敌而制胜”,认为必须全面了解敌我双方全部情况,才能取得战争胜利,要求在战前对敌我双方影响战争胜负的诸种因素作全面的了解和比较,以预测战争的胜负,体现了朴素唯物论的倾向。
《孙子兵法》中又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勇怯、劳逸、动静、迂直、利患、死生等等。《孙子兵法》特别重视这些对立面转化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客观的形势,还取决于战争的主观指导是否正确。一方面,它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认为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另一方面又说“胜可为也。”认为只要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据此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发挥自己的实力,避免自己的被动,并且利用敌人的弱点造成敌人的被动,就可以为胜利创造条件。《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战争中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孙于兵法》论战争问题中体现的辩证思想,是我国古代辩证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不仅适用于军事,而且也受到各方面的广泛注意,被运用于其它许多领域;一些现代企业家,也把《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思想、军事谋略运用于企业经营和商战中去。《孙子兵法》一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兵书的范围。
读《孙子兵法》可读郭化若的《孙于今译》,其中可重点读上卷《计篇》、《作战篇》,中卷《势篇》、《虚实篇》。
《孙子兵法》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szbf/szbf.htm
橘子 2006-02-22 16:32
四 、孟子
《孟子》也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宋代以后与《论语》、《大学》、《中庸》同列为四书,是当时初学入门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一说约前390一前305年,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他以天下为己任,前半生周游各国,游说诸侯,宣传其主张,但被看作迂阔而不见用。晚年回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与弟子一起著《孟子》七篇。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战国时期,人性问题成为百家争鸣中的重要问题。孟子在与各种人性学说的争论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所在,也是仁、义、礼、智等善的萌芽,而恶则是后天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孟子强调,天赋的善性是人所共有的,在这点上,尧、舜与人同,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自觉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道德完善的圣人;他大力提倡自觉修养,反对自暴自弃。孟子还认为,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据此,就把“天”落实到人的心性上来。这样,对于天,不必去祈祷、占卜,不必外求。孟子的这些思想鼓励了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主体自觉性,同时也阻断了中国文化向宗教方面发展的道路,对于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其仁政学说中,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发挥了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了得民心,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并且认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是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基础。
在修养方面,孟子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精神,明确提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此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要“舍生取义”,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提出了“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要自觉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等极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读《孟子》,如能与《论语》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既可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孟子》,也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论语》,并可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
《孟子》书,可选读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古注本可读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如不能读全书,可读杨伯峻《孟子导读》或刘鄂培《孟子选讲》。
《孟子》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menzi/menzi.htm
橘子 2006-02-22 16:33
五、老子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的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的传说,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的结论。
《老子》书分上下两篇,上将道经、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老子》书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以道为宇宙的根本,阐述了道的本质、特点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认为万物都生于道;道是没有形象,不可被感官感知的;是不断运行变动的,有着自己的规律,道虽产生万物,却不占有和主宰万物,是自然无为的。《老子》的哲学体系,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要了解中国哲学不可不读《老子》。
《老子》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道是“周行不殆”,变动不居的;书中列举了许多对立的方面,如阴阳、祸福、有无、难易、前后、长短、高下、生死、强弱、损益等等,说明事物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认为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他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但老子过于夸大了事物转化的必然性,并且较多地强调了“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由强大走向灭亡这一面。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用一个“反”字来概括道的运动,用一个“弱”字概括表述了由此引出的“柔弱胜刚强”的人生信条。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示不满,有不少批评。它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生态度和“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社会政治理想。
《老子》提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政治理想,不免失之消极,但其思想中确也包含了深刻的智慧。它曾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与儒家刚健有为的思想起着互补的作用。
《老子》书文字是韵文。历来注本很多,文字、句读和注释都有许多不同,读时要注意。初读时可选用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价》,亦可读高亨《老子正诂》、朱谦之《老子集释》。
《老子》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laozi/laozi.htm
橘子 2006-02-22 16:33
六、庄子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庄周也以“道”为宇宙的根本,认为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他提出万物一体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气之化,虽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却又同是气聚所成,同为一体。从此出发,他认为大小、寿夭、生死、是非……等等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从万物一体的观点来看,这一切区别都失去了意义。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描述那时的社会“福轻于羽,祸重于地”,“仅免于刑”。所以他厌恶世俗生活,追求摆脱世俗羁绊的精神自由;他理想中的圣人、真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羁绊,无所依赖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自由发展的境界;对于一班孜孜于世俗名利的人,他讥之为麻雀与蝉,不识鲲鹏的广阔天地和宏大志愿;他把生死看作有如春夏秋冬的转换,纯属自然,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甚至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为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他提出“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万物一体的思想,是对世界认识的一个进步;只靠辩论,依据主观标准无法判断是非的思想和世界无限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无法尽知世界的思想,提出了认识领域的两个根本问题。虽然他还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还有片面性,甚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但提出的问题却是深刻的。庄子的人生哲学,虽偏于消极,对于人们身处乱世和逆境困境时消解烦恼,求心理平衡,也不失其意义和作用,可以作为积极有为的人生观的补充。
《庄子》书多用寓言来说明哲理,文字优美,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读此书,对于提高文学修养亦会有所裨益。
读《庄子》,初读可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古注本可读清人郭庆藩《庄子集释》和王先谦《庄子集解》。可以先读内篇及《秋水》、《至乐》、《山木》、《知北游》等篇。《庄子》末篇《天下》,对当时百家争鸣的形势及各家学说作了评介,是了解、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篇重要思想资料,可特别予以往意。
《庄子》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zhuangzi/zuangzi.htm
橘子 2006-02-22 16:34
七、荀子
《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荀况本为孙氏,故此书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22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5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5篇;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
《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径与孟子所说的不同。他不是强调尽心知性,而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荀子认为“能群”是人类区别于禽兽并能胜过和役使禽兽的基本条件,而“分”则是人类组成社会的基本法则。为了消除人们由于欲利而引起的争夺,必须明确规定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分。这就是礼义的起源和实质。在此基础上他在政治上提出了隆礼重法说。在君民关系上荀子一方面尊君、隆君,一方面重视民本,提出君民舟水说。在天人关系方面,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有它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治乱兴废,在人而不在天;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在认识论方面,荀子特别提出“解蔽”,认为认识的片面性是人们的通病。他提出“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主张认识事物要虚心、专心、静心,以达到主观上的大清明境界。荀子又构成了以正名为中心的逻辑体系,他揭示了名反映实的本质,制定了关于名的划分和推演的理论,阐述了制名的原则,又揭示了命题的本质,特别是在直言判断的定义上超越了的人。
荀子以儒学为本,对诸子百家之说进行了激烈批评,其论虽不无偏颇,但足可称为先秦时期继孔子、盂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
《荀子》一书唐杨倞曾为之作注。较好的注本有王先谦的《荀子集释》,收入中华书局版的《诸子集成》。较为浅近的注本有梁启雄《荀子简释》,还有《荀子新译》中华书局1979年版。其中《天论》、《性恶》、《解蔽》、《劝学》诸篇可细读。
《荀子》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gouzi/gouzi.htm
橘子 2006-02-22 16:34
八、易传·系辞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系辞》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它总论《易经》大义,是今本《易传》7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优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系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两卦、八经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阴一阳构成,没有阴阳对立,就没有《周易》。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它特别强调了宇宙变化生生不已的性质,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又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发挥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强调提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它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肯定了变革的重要意义,主张自强不息,通过变革以完成功业。同时,它又以“保合太和”为最高的理想目标,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视和谐的思想。《系辞》肯定了“《易》与天地准”,以为《周易》及其筮法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模写,其根源在于自然界;同时也含有夸大《周易》筮法功能的成分,认为易卦包罗万象,囊括了一切变化法则。它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家,四家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将以箸求卦的过程理论化,实际涵含着宇宙生成论,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易传》,较好的古注本是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收在《十三经注疏》中,今人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都是较好的参考书。重点读《系辞》上下篇。
易传·系辞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yzxc/ycxc.htm
橘子 2006-02-22 16:35
九、史记选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说公元前135年。他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一直有志于论著“天下之史文”,但未能如愿。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在父亲死后,他继任太史令,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04年开始了《史记》的创作。五年后,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投降,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辩护被判官刑,饱尝屈辱和世态炎凉之苦。但他没有放弃《史记》的撰著,终于在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了这一工作,实现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心愿。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史记》材料丰富,忠于史实,它对古史的记载,许多已为出土文物史料所证实。它语言生动,文笔简洁,饱含情感,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史学思想方面,《史记》体现了司马迁“究天人史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目标。《史记》试图通过史传事验的方式来思考天人关系问题,通过历史的纵横剖析和人物描写来探讨古今治乱兴衰以及人生正道问题,体现了作者从历史学这个独特角度来思考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深刻思想。《史记》还在综合春秋以来史学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完备的史学表述形式,它成为后来历代正史的楷模。它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内容广泛,在阅读时,可以选读其中比较典型的内容。《史记选》有两本:
一本是由已故的古文献学家王伯祥先生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1957年4月的竖排版和1982年横排版两种,已经过多次印刷。此选本以清末校勘学家张文虎校本为底本,从文学名著角度,精选描写生动,故事性强的记叙文20篇,注释集中于每篇正文之后,非常详细,便于诵读自学。
一本是由历史学家来新夏先生选编,中华书局1990年2月出版,选自50年代中华书局的标点本《二十四史》。此选本从历史名著的角度选录其代表作品,包括节录共26篇。既可以反映历史著作本身的体制结构,又概括反映了那一特定时期主要的典章制度,事件人物,科技文化及著者的历史观点,注释散列于正文每段之后,比较简略。建议读《史记·太史公序》。
《史记选》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sjx/sjs.htm
橘子 2006-02-22 16:35
十、论衡
《论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作者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年间约公元100年前后。王充高祖有军功封侯,后来家道衰落,以农桑为业,自称出身于“孤门细族”。少时好学,青年时游学京师洛阳,师事班彪。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博览强记,遂自学成为通晓众流百家之言的大学问家。王充一生只有一个短时期做过地方下级官吏,后来归居故里,从事著述和教学,生活清贫,到老年还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可以说是位平民学者。《论衡》现存85篇,其中《招致》仅存篇名,共20余万言。较通行的注本有: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附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大学历史系编《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论衡》诸篇中,比较重要的有:《命义》、《率性》、《本性》、《物势》、《问孔》、《刺孟》、《谈天》、《说日》、《自然》、《论死》、《订鬼》、《实知》《自纪》等篇,宜加细读。
两汉之际,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社会生活充满了迷信色彩。王充写《论衡》就是为了批判神秘主义和世俗迷信,其基本态度就是“疾虚妄”。他主张气一元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分化出来的,人与物禀气而生,气散而亡,天道自然无为,没有意志和神灵,社会上流传的天人感应、灾异谴告是不存在的;人死犹如火灭,精气散归于空间,因此没有鬼魂,鬼是精神错乱引起的幻觉;圣人不能前知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一切言论要用经验和效果来判定是否真实。《论衡》还批判了神仙方术、占卜时日等迷信思想和行为,用实证和说理的方法,建立自然元气论,在中国无神论史上树起一座丰碑。《论衡》的缺点有两个:一是把人的生死寿夭和富贵贫贱归为禀气强弱厚薄,陷于命定论,二是在注重经验的同时比较忽视理论思维,所以对鬼神之说的批判就不能彻底。
王充因《论衡》一书而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影响到后来范缜的《神灭论》和清代熊伯龙的《无何集》及其他人。章太炎评论他说:“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今亦鲜有能逮者。”重点读《谈天》、《自然》、《实知》篇。
《论衡》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lunhen/lunhen.htm
橘子 2006-02-22 16:36
十一、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神灭论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学家。他的佛教哲学论文《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总编为《肇论》。现存《肇论》注疏有晋惠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收集在当代学者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附录中,井有今译可参阅。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以上两篇是对当时佛学理论讨论的总结。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范缜经历齐梁两代,在南齐时曾与竟陵王萧子良辩论因果问题,并退而写出《神灭论》。该论是在梁武帝时正式发表全文载《弘明集》,梁武帝指使曹思文等64人围攻范缤而不能屈。《神灭论》针对当时佛教神不灭而发,讨论形神关系,认为人的精神离不开形体,“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不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两者是质用一体的,精神依于形体,好比刀的锋利离不开刀刃一样;所以人死之后灵魂是不存在的。范缜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元论,成为形神关系学说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可参看任继愈《关于<神灭论>》附今译,载《汉唐佛教思想论集·附录》和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不真空论》 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bzkl/bzkl.htm
橘子 2006-02-22 16:38
十二、 坛经
《坛经》约成书于七世纪末,是唐代佛教禅宗实际创始人六祖慧能的传教说法纪录,由其弟子整理而成;以后几经增删,形成多种不同版本,如敦煌本、惠听本、契嵩本、宗宝本等。该书是中国僧人著作唯一被列为佛经者,是禅宗的代表作品,对中国思想文化有较大的影响。
慧能,俗性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出生于广东新州今新兴县东,生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卒于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小时家境贫寒,成年以后出家,辗转至黄梅东山弘忍禅师处求法,春米为务。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作偈。上座神秀主张渐悟,其偈日:“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主张顿悟,其偈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赞许,密授法衣。慧能回岭南,住曹溪宝林寺,开南宗一派,弘扬“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法门。禅宗于宋以后大行于天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
宗宝本《坛经》有十篇:行由第一、般若第二、疑问第三、定慧第四、坐禅第五、忏海第六、机缘第七、顿渐第八、宣诏第九、付嘱第十。全书表述了惠能创造性的佛教思想,如“定慧体一”、“法无顿渐”、“无念为宗”、“作禅不著心、不著净”、“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等。其要旨有二,一曰“自性本空”,二日“顿悟成佛”。慧能还认为佛性本有,不假外求,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成佛不依赖禅定、念佛等宗教修行,只在于明心见性,一念之间即可成佛。他教人从无念入手,自净其心,舍离文字,直彻心源,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修习禅的境界。慧能还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他在广州法性寺里,众憎争议寺堂前的幡迎风飘动的真相是什么,有日“风动”,有曰“幡动”,慧能则曰:“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诸位的心动。”
近人丁福保著有《六祖坛经笺注》一书,对《坛经》作了较详细的注解。当代学者郭朋著有《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另有《坛经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出版,都可以选读。
坛经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yzxc/ycxc.htm
橘子 2006-02-22 16:39
十三、张载集
张载,字子厚,陕西人,生于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卒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他是北来五子之一,与程颢、程颐一起成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所建立的学派被称为关学,又因他家住在横渠镇,人们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的主要著作有《易说》、《正蒙》,此外还有他的弟子整理的《语录》、《理窟》。明代沈自彰把张载的著作编为《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以《张子全书》为底本,又采取了宋本《张子语录》,参考了《宋文鉴》,编定《张载集》,加以新式标点,是较全较好的本子。
《张勇集》中最重要的是《正蒙》。他的学生吕大临为他写的《行状》中说:“熙宁九年秋,先生感异梦,忽以书属门人,乃集所立言,谓之《正蒙》。出示门人日:‘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与前圣合与!’”见《张载集·附录》《正蒙》是他最后的著作,一生思想的最高总结。该书的篇名有:太和篇、参两篇、天道篇、神化篇、动物篇、诚明篇、大心篇、中正篇、至当篇、作者篇、三十篇、有德篇、有司篇、大易篇、乐器篇、王禘篇、乾称篇上、乾称篇下。《正蒙》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命题,认为宇宙是气的流行,其中涵有浮沉、升降、动静的矛盾,矛盾对立面“相感”、“相荡”、“胜负”、“屈伸”,推动事物的发展。气聚而为有形之物,气散而为无形之神。张载用一元论批判了道教和佛教,认为他们不懂有无虚实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道理。张载还提出“一物两体”的思想,认为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他又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他强调矛盾斗争最后结果是统一。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把宇宙视为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类是儿女,人应该亲近同类和万物,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是一种对儒家宇宙境界的纲领性论述,对后来理学家影响很大。《张子语录》中有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称为“横渠四句”,表现了儒者的宏大抱负,一直被人们传颂不绝。
《张载集》共14卷。其中包括《正蒙》3卷、《易说》3卷、《经学理窟》5卷、《语录》1卷、《文集》1卷、附录1卷。重点读《正蒙·乾称篇》。
《张载集》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zhangzai/000.htm
橘子 2006-02-22 16:40
十四、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他一生只作过9年官,大部分时间在福建讲学。晚年由于反对当权派韩伦胄,被诬为“伪学”领袖,受到贬斥。南宋末理宗尊崇道学,朱熹恢复名誉。元明清历代皆尊程朱理学,理学成为官学,成为后期儒学的主流学派。朱熹学问渊博,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通鉴纲目》、《楚辞集注》、《韩文考异》等。后人把他的遗文编辑为《朱文公集》,把他的语录编为《朱子语类》。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编出《朱子全书》,是《文集》和《语类》的选集。
《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章句》。唐以前,儒学以五经为经典,《论语》和《孟子》尚未正式列为经书;《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未有特殊的地位。语孟学庸并重始于北宋,而四书之正式结集则成于朱熹。其后社会重四书过于五经,科举考试以四书为主要科目。在《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的序中,朱熹说明他重视四书的用意,说由于汉唐以来儒家经学只注意“记诵词章”,道、释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流传,以至儒学道统到孟子之后不得其传;二程、朱熹提出四书,正是要“接乎孟子之传”。朱熹认为《大学》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学者必由此入门,才能达于圣学。他作《大学格物补传》,强调“即物而穷其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用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他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阐明先圣之道,提挚纲维,开示蕴奥,没有一本书如《中庸》这样明白而详尽。至于《论语》、《孟子》,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朱熹推崇孟子,认为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从此孔孟并称。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指出了道学家追求的境界。
《四书集注》版本很多,现在容易找到的有《四书五经》宋元人注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四书章句集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重点读《中庸》。
《四书集注》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ssjz/main.htm
橘子 2006-02-22 16:52
十五、传习录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他是明代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人们合称为“陆王心学”,与“程二程朱朱熹理学”相对应。他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又称《阳明全书》,其中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是《传习录》,其次是《大学问》。
王守仁28岁登进士第,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官职,受封新建伯,在平定宁王朱宸叛乱中立过大功,是一位学术上卓有建树,事业上勋劳显赫的人物。他曾筑室故乡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自号阳明山人,也称阳明先生。
《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卷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写的七封信,卷下是部分语录和《朱子晚年定论》。全书由他的弟子徐爱、薛侃和钱德洪等编辑而成。该书表述了阳明心学的主要论点。《传习录》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比如深山中的花,“你未看到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由此强调客体存在价值在于认识主体的依赖作用。《传习录》继承孟子的“良知”说,提出“致良知”的理论。良知既是先天的道德天理,也是七情的自然流行,致良知便是推致实行良知,做到知行合一,此即本体即功夫。他主张从静处体验,在事上磨练。《传习录》卷下有《朱子晚年定论》,依据部分朱熹思想资料,说明朱子晚年与阳明心学是一致的。
王守仁是明代思想泰斗,他的心学对明后期哲学与文艺影响巨大,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和扩展到东亚。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威、依傍书本,有平民意识,所以为后世一些进步的社会改革家所赞赏和推崇。当然,他在强调心的作用时,忽视了社会物质条件,也有偏颇的地方。从《传习录》上卷选择若干条细读。
《传习录》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chuanxi/cxl.htm
橘子 2006-02-22 16:53
十六、明夷待访录
本书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
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县黄竹浦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
《明夷待访录》成书于康熙二年公元663年“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日:“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该书有《原君》、《原臣》等论文21篇。《原君》批判现实社会之为君者“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实乃“为天下之大害”。《原臣》指出,臣之责任,乃“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法》批评封建国家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学校》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相似于近代社会舆论中心和议会的机构。黄宗羲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但主张君主开明立宪制,加强平等因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而更加可贵。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赞许。
《明夷待访录》现存钞本、刻印本20余种。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宗羲全集》第一册,内收《明夷待访录》,并加以点校,颇便于阅读。单行本有北京古籍出版社1955年铅印标点本和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标点本。重点读《原屈》、《学校》。
《明夷待访录》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mydfl/mydfl.htm
橘子 2006-02-22 16:54
十七、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晚年的历史评论性著作。
王夫之1619—1692,字西农,号姜斋,又因晚年长期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故称船山,湖南衡阳人。王夫之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破灭。王夫之目睹明末的腐朽统治和东北满族贵族势力的不断扩张,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感到危机日深,主张改革弊政。他十分关注国家社会政治时局,格外用心研究历史。王夫之壮年时,明清两朝交替,他曾积极参加抗清斗争,经受过坎坷的政治流亡生活的考验和锻炼,同时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使他的进步思想趋于成熟。迫于抗清形势逆转,王夫之遁迹林泉,近四十幽居穷乡僻壤,荒山野岭,苦其心志,联系社会现实,总结历史经验,以全部精力从事著述,力图回答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寻找挽救危局的革新之路.王夫之的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学各方面,多达百余种。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晚年系统的史论代表作之一。作者认真研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有感而发,随事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认识。对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作了多方面的评论。全书约六十余万字,按朝代分为三十卷,卷末又附有《叙论》,没有篇题。
全书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了作者发展进化的历史观。他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主张改革;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还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在对宋、明理学家厚古薄今,推崇“三代盛世”,妄称三代以下“人欲横流”、主张“法先王”的复古倒退思想进行批判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虞以前完全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而三代则是“国少而君多……暴君横取”,人民“秸面鸠刑,衣能结而食草木”,社会落后生活艰苦,根本也不是值得向往的盛世《读通鉴论》卷二十。“世益降,物益备”《读通鉴论》卷十九,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生活才日益丰富起来,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古代的办法是治理古代天下的,不一定能通用于今天,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法令和治国之道,必须“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
在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上,《读通鉴论》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卷二十四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作者认为秦始皇废除分封行郡县,是历史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秦代以下,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卷一,被分封行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势之所趋”,符合“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作者还进一步带证地指出“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卷一,秦始皇是出于“私天下”的动机而实行郡县制的,而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恰恰是通过秦始皇主观动机这一偶然性体现出来的。
此外《读通鉴论》一书在分析评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多有独到见解和中肯意见,又能一一例举,但也有其局限,作者同情农民的疾苦,痛恨反动统治的腐败,主张改革,但其认识还局限于对原有制度的改良,没有认识到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的必要。
《读通鉴论》一书可选读中华书局1975年印行的单行本。该校本以1965年金陵刊刻的“船山遗书”为底本,又根据两个抄书的校记作了校补改正,并将抄本多于刻本的五论及清人刘巍崧的校勘记,对史实作的若干订正都附于有关各论之后,供作参考。还可选读岳麓书社新山版的《王船山全集》本。
《读通鉴论》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dtjl/dtjl.htm
橘子 2006-02-22 16:55
十八、严复集
严复1853—1921年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系统地介绍了西学。原名守光,字又陵,后改为几道,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少年时代在私塾受教。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英语和驾驶技术,初步接触到西方一些自然科学。1877年他被保送到英国朴次茅斯Portsmouth大学和格林威治海军学校Greenwich Navel College学习,开始深入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的问题。1879年5月,他从英国回国后,先后在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或总办。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使严复倾向于维新变法.他积极宣传和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影响。维新失败后,他的兴趣逐渐移到学术研究上来,继续翻译了西方近代一些逻辑学、历史学著作。辛亥革命后,他于1912年2月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5月改任校长。但他的思想渐趋保守,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成立“筹安会”,他名列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对西学深感失望,将希望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1921年病逝于乡里。
严复的著作除一些政治和学术文章之外,基本上是翻译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八种:《天演论》1898年,《原富》1902,《群学疑言》、《群己权界论》1903年,《社会通诠》1904年,《法意》1904—1909年,《名学》1905年,《名学浅说》1909年,此八种翻译著作被称为“严译八种”,至今仍是青年的参考书。
严复在探讨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的问题时,依据他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提出关键在于中国不象西方那样,“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改则屈私以为公”《论世变之亟》,即中国缺乏西方的自然科学、逻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缺乏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所以他于1897年着手翻泽英国人亚当·斯密17231796年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原富》,并介绍达尔文1809一1882年的进化论,宣传赫胥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思想。后来他又译介了孟德斯鸠的《法意》和穆勒的逻辑学著作。在译介西方自然科学、逻辑学和社会政治法律著作时,严复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同时紧密结合中国现实问题,用注释或评论的形式对中国历代学术的得失进行针砭,对中国现实问题发表意见,提出许多很有深度的见解。如他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多模糊影响之辞,缺乏严密的推理过程,主张用归纳法改造中学,在当时对促进中国古代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他翻译西方社会学者著作时,意识到西方立足于个体的自由与中国传统政治精神重视整体和谐的矛盾,试图将二者统一起来,都有一定的启发性。
严复的著作历来受人重视。他在世时就有《侯官严氏丛刻》、《严侯官先生全集》等行世,他去世后又有多种集于问世。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严复集》,由王栻先生历时24年主持编定,是目的所有严复作品集中收录最全、质量最好的集子。读严复的作品,可重点读其中《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及《天演论·译序》。
《严复集》 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yfj/yf.htm
橘子 2006-02-22 16:56
十九、仁学
谭嗣同1865—1898年,宇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感愤中国的积贫积弱,在浏阳率先创立学会,主张“兼西学”、“裨实用”,倡导新学,立志变法。后参与开办湖南时务学堂,编辑《湖南新报》、《湘学报》、《湘报》,积极宣传维新主张。1898年被任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议新政。政变发生后拒绝出走,慷慨赴义,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著作在他生前已刊行过几种,如《寥天一阁文》、《莽苍苍而诗》、《远遗堂集外文》、《石菊影庐笔识》等。1900年后,出版过《浏阳二杰遗文》、《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戊戌六君子遗集》、《谭复生文钞》、《谭浏阳全集》等。
解放后,出了《谭嗣同全集》的两种版本,即1954年由三联书店出的初版和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的增订本。增订本是目前搜集最全、校订最精的版本,分上、下二册。《仁学》收录在下册里。
《仁学》是谭嗣同1896年写成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书集中表达了谭嗣同的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早期代表作之一。书写成后,当时未发表,只在几个朋友中传看。谭嗣同就义后,1899年和1901年,由梁启超等人将其分别刊登在日本和上海发行的《清议报》和《亚东时报》与《国民报》上。增订本是以《亚东时报》为底本,参校其余两本而定的。
近代资产阶级最突出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不少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为论述这个口号写出了闪烁着历史光辉的不朽篇章。谭嗣同的《仁学》就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融汇佛学、基督教与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从哲学的高度来阐述“自由、平等、博爱”的神圣性与合理性。在《仁学》中,谭嗣同不仅将《易经》的生生不息、孔子的仁爱、庄子的道通为一、孟子的天德良知、墨子的兼爱、张载的民胞物与和王夫之的批判意识贯通理解,而且吸纳了佛学的性海、慈悲、圆融无碍,基督教的灵魂、爱人如己、视敌如友,自然科学中的以太、电、光、质、引力、热力等观念。《仁学》看上去似乎很驳杂,但细读起来主干思想是清楚的。谭嗣同认为:对世界万事万物要区分表象与本体,表象是纷繁的、割裂的,有生有灭的,而本体则是同一的、平等的、无生无灭的。人的闻见之知停留在对表象的分割对立的认识上,所以只知小生命,不知宇宙大生命,故而自私;由私而争,由争而分别尊卑、等级,划出人我、男女、彼此、国别等等界限。界限愈严,对立愈烈,由此人无宁日、国无宁日、世界无宁日。要去此界限,就不能停滞于闻见之知,必须发现存于内心的天德良知。此种良知可透过一切表象,把握宇宙本源。从宇宙本源的相同性、相通性、永恒性,可以认识一切事物的本质是自由的、平等的、互爱的。人根据自己这种内心的思考,洞彻了人之天德,必然激发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一种为去私立公而无所畏惧的自我牺牲精神。所以,谭嗣同称《仁学》是冲决一切网罗之学。
《仁学》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renxiu/rx.htm
橘子 2006-02-22 16:57
二十、孙中山选集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2000多年封建帝制在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中被推下历史舞台。在他的思想号召下,中国这巨人才开始真正迈开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步伐。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百折不挠的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一生至诚炽热的爱国情感、救国救民的主义方略,凝聚于他的文集之中,今天读来,仍觉一股巨大的热流在涌动。
孙中山先生的书,1949年以前出版印行过许多。新中国成立之后,孙中山先生的文献得到更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孙中山选集》出了两版,《孙中山全集》11卷本已经出齐,《孙中山集外集》等也已问世.对于不是专门研究的读者来说,阅读《孙中山选集》是很合适的。
《孙中山选集》的初版是195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而出版的,1981年出了第二版,根据原文恢复了若干被删略了的段落和词句;编排次序、篇目标题、标点和分段等作了一些调整;选择较好底本重新进行校订,增添了一些题注、脚注和底本注。总的说来,第二版要比初版更完整、更准确。
孙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1925年逝世,风雨生涯60年。由他署名的文献约五、六百万字。《选集》从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起至1925年的《致苏联遗书》止,共收入文献69种,计66万余字。孙中山先生一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救国心切,时代感强,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为了救国,他从一个和平的改革者转变成武装革命的领导者,从旧三民主义者转变为新三民主义者。每一个阶段都有闪光的理论遗产,每一次转折都是审时度势的自觉超越。将屈辱、落后的中国改变成独立的、现代化的中国是他一生奋斗中不变的主题。从1894年提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到1905年明确阐述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从1917年至1919年撰写《建国方略》,全面构想改造中国的现代化蓝图,到1923、1924年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都无不贯穿这样一条主线。阅读《孙中山选集》要把握这条主线。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重点读《建国方略》。《建国方略》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著作组成。孙中山认为,这三部著作分别论述了“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就是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三个方面阐发了孙中山的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和计划。在《孙文学说》中,孙中山阐述了其“知难行易”的思想,要求人们既要勇于实践,又要重视革命理论;《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了他用心制定的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伟大计划;《民权初步》中,孙中山提出,今后民国前途之安危,全看民权之发达如何。《民权初步》一书,正是教给国人行民权第一步的方法。
《孙中山选集》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zgwh/szsxj/szs.htm
橘子 2006-02-22 16:58
外国文化名著
一、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本书中文译本可看郭斌和、张竹明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本书开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正义?”,正义是“将他人的东西归还给他吗?”,正义是“将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吗?”。苏格拉底一诘问别人提出的关于正义的定义。更是详细地批驳和讨论了特拉叙马库提出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他认为,统治者有时是会犯错误的。只有当统治者具有了使他免于犯错误的知识时,他才能统治自己和他人,正义的人所关心的不只是他个人。统治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
为了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生活,在第二卷中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样,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用三个著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分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分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离的。
柏拉图强调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觉只能认识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理念。他对人类的认识作了如下区分:对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认识是“猜测”;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信仰”,在理智阶段,人们所认识的是较低的理念的认识,如对“圆”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认识。理性阶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猜测和信仰不是知识,是意见。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柏拉图在著名的“洞穴”比喻中讲了一个人如何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这个人获得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后,感到有责任教导那些还在洞穴中的人们。柏拉图由此指出,在一个正义的国家里,哲学家应该成为国王,凭责任治理好国家。
与柏拉图的其它对话一样,《理想国》一书语言优美,极富文学价值。因而,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维的能力,深入钻研其中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建议重点阅读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卷。
《理想国》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lxg/lxg.htm
橘子 2006-02-22 17:00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年)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有深入的了解。后来他回到马其顿从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系统地总结、讲解和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
《形而上学》一书共十四卷,由于是他的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因而结构松散,各卷之间缺少连贯性,不成系统。不过这丝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书中的许多问题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卷一总结了亚里士多德以前西方哲学的发展,是一部最早的论述西方哲学史的文献。亚里士多德开篇就讲:“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认为智慧或真实的知识是关于原因的知识,尤其是关于终极原因的知识,它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原因的种种理论之后,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形式因指事物内在的或本质的结构形式;目的因指事物变化发展所追求的内在目的;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动力因指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卷四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在卷三和卷七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实体问题,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不能在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地存在,只能存在于事物之中。他承认个体事物的重要性,但与柏拉图一样认为个体事物不能被认识,有关个体事物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一般属性的认识。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他对实体的看法也不一致。概括起来,他关于实体的基本思想如下:1、属性所系的个体事物是真实的实体。实体即主体,它不能用作谓语去说明别的范畴。在一切范畴中,实体是基本的范畴,其它的范畴都是以它为基础的。2、亚里士多德认为,属性隶属于个体,人们对个体事物的把握就是对一般属性的把握,因而一般属性或共相也是实体。在此意义上,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卷八中讨论了质料问题,在卷九中讨论了潜能和现实问题。他认为,质料是潜能,他本身没有规定性,具有成为某物的可能性。它能够被形式所规定。形式是现实,具有现实性,被形式所规定了的质料就成为现实。事物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潜能到现实的不断地转化过程。
在进一步分析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不动的推动者”这个概念。他认为变化过程不能是无限的,必须要有一个永恒不动的实体,它是纯形式和绝对的现实,它就是神,是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和根据,是“第一推动者”。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的思想在基督教哲学中常被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读《形而上学》,可重点阅读第一卷,理解其中的理性主义精神。
《形而上学》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xesx/xesx.htm
橘子 2006-02-22 17:01
三、忏悔录
《忏悔录》是古罗马帝国晚期著名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SaintAugustine,354一430的一部宗教性的自传体著作,写于397年。中文译本可看:《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忏悔录》全书共13卷,卷1至卷9叙述了他33岁以前的历史。卷10至卷13主要是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后对一些严肃的理论问题的思考。
在改信基督教之前,奥古斯丁经历了长期的精神上和理智上的彷徨。本书的前9卷详细叙述了一个不安宁的灵魂是怎样最终皈依基督教的。在奥古斯丁看来,皈依基督教,改变信仰是一个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的事件。从此,他有了一个绝对不可怀疑的立场和原则,即基督教的立场和原则。他正是在这种立场上,满怀激情地赞扬了上帝的善良和仁慈。他也是从这一立场出发来审视他以前的历史的。
首先,奥古斯丁严肃地、甚至是严厉地反省了他早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童年的恶行和少年时的偷梨行为。他讲了他青年时期是如何荒唐地放纵情欲,沉湎于情妇的怀抱,并有一个私生子。他试图以此说明人类是罪孽深重的。
其次,奥古斯丁反思了他皈依基督教以前理智的探索过程。这种理智的探索主要是从他19岁开始的。一直到33岁最终信仰基督教时为止。一方面,他叙述了自己是如何学习古希腊和当时罗马的哲学,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他如何从哲学上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哲学的探索如何只能给他以暂时的满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常常经验到哲学探索的失败,这使他感到从哲学上找不到他所渴望的确信。他曾一度倾向于怀疑论思想。
奥古斯丁也曾在摩尼教里寻找理智的解答。摩尼教徒认为可以得到关于神的知识,但仍然不能解开他心中的疑惑。他这个不安宁的灵魂最终是在基督教中得到净化的,他在米兰聆听了圣·安布罗斯的布道,接受了他的洗礼,在基督教中找到了他的确信。
在卷10至卷13中,奥古斯丁主要探讨了恶、时间、记忆等问题。恶的起源和本质曾长期令奥古斯丁困惑不解。他否认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认为恶不能是真实的实体。如果恶是真实的,那么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也必然包含着恶。但是,从永恒的善良、仁慈的上帝中怎么产生真实的恶呢?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提出了“恶是善的缺乏”这个著名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实的恶,恶只是善的丧失或缺乏,它不是真实的东西。
奥古斯丁肯定上帝是从“无”中创造世界的。怀疑论者问:“上帝创世之前在干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对时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他认为,上帝是永恒的、超时间的存在,上帝是永恒的现在,他既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
从宗教神学的立场出发,在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上,奥古斯丁认为信仰高于理性,“只有信仰了,你才能理解”。但他并未完全否认哲学和理性的地位和作用,他说,人类理性可以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启示下认识上帝,认识真理。在他身上也一直保有哲学家的探索精神。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西方第一部得到广泛传阅的传记文学,在西方思想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批判考察。
建议重点阅读第10至13卷。
《忏悔录》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chl/chl.htm
橘子 2006-02-22 17:01
四、思想录
《思想录》是十七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BlaisePascal,1623—1662重要的理论著作。它是由作者的一些未完成的手稿整理编排而成,在他身后出版的。在西方思想史上,《思想录》一书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和孔多赛Condorcet,1743—1794等思想家都比较重视对帕斯卡尔思想的研究。本书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一般认为布伦士维格LeonBrunschvicg本较好。中文译本可看何兆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思想录》一书集中地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帕斯卡尔是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思想家,尤其是深受冉森派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人是完全地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的恩赐才能得到拯救。他站在冉森派的立场上,与耶稣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卓有成效的争论。浓厚的宗教色彩使他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想潮流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并未否定或贬低人类的理性。实际上,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也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或许可以这样说,帕斯卡尔在本书中是把宗教信仰和理性问题分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与此相关的问题。
帕斯卡尔认为,上帝存在、人性败坏,这是两条根本的宗教真理。否认了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陷入无神论。他把无神论和自然神论看作是基督教信仰的最大的障碍。但是,人又不可能通过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人是一根会思索的芦苇,然而,人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只是证明了人的思维能力的有限性,它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理性对宗教无用。人对上帝的关系是信仰的关系,信仰是上帝的恩赐。
理性虽然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但是它可以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上帝存在。帕斯卡尔提出了关于信仰上帝存在的赌博论证。意思是说,在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可以选择上帝存在,也可以选择上帝不存在,但不能不作选择,在人生中对此必须作出选择,必须下赌注。赌上帝存在时,如果上帝存在,信奉上帝的人会获全胜,有无限的收益,会获得幸福。如上帝不存在,也无多大损失。
在帕斯卡尔看来,人的理性使人认识到自身处境的悲苦。但这一点并不使人陷入悲观主义,相反,了解到人的悲苦会使人变得更加伟大和坚强。不过,贯穿于《思想录》一书中的许多观念确有消极的意义,如;人生的脆弱不堪,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理性不能确定信仰,要依靠人的直觉和情感等等。
毕竟帕斯卡尔是当时杰出的数理科学家,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相信对自然的研究需要充分地发挥人类理性的作用。他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对其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他在反对耶稣会的论战中也体现出一些光辉的近代思想和思想方法。他反对墨守古代权威教条,用实验证明真空的存在,反对“自然害怕真空”的教条,这些都是近代科学精神的积极的反映。
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前七编。
《思想录》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sxl/sxl.htm
橘子 2006-02-22 17:02
五、新工具
《新工具》是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培根本计划写一部大书,名为《伟大的复兴》,分为六个部分,《新工具》是其中的第二部,但未能完成,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许宝揆左边应为马旁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西方近代哲学一开始就特别重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以及认识的对象自然界,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和欧洲大陆的理性论哲学是一致的。为了开辟人类认识自然的道路,这两派哲学还都很重视方法论的研究。《新工具》就是关于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本书的书名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工具论》而起的。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和三段论方法,认为《新工具》是对《工具论》的修正,是促进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
《新工具》一书的主要思想是:认识自然界不能靠演绎法,而应靠归纳法。演绎法一开始就从极抽象的原理出发,不论它的演绎过程是多么的精巧,都不能帮助人们理解自然,它是一种不结果实的方法。归纳法则教导我们:一开始要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出发,从中引出一些中间的、普遍的原理。归纳法是认识自然的科学的方法。
《新工具》一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主要讨论制定归纳法的原理。第二卷主要讨论收集事实的方法。在第一卷中,培根提出了他的“四假相”论。他认为阻碍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真理的情形有四种,将它们称为“四假相”。第一是“种族假相”,说得是人类由于自身本性的局限,常受一些习惯性的观念的蒙蔽;第二是“洞穴假相”,指由具体的个人的局限而产生的一些错误观念;第三是“市场假相”,指由于语言的含糊不清或意义不明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的一些错误观念。第四是“剧场假相”,指由于盲目崇拜权威和迷信教条而产生的错误。
培根批判了传统的自然哲学,认为其最大的特点是崇尚争论,流于空谈。认为这是科学长时期停滞不前的一个原因。
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培根讨论了三种理解自然的方法,即蚂蚁式的、蜘蛛式的和蜜蜂式的方法。他认为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材料;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身的材料织网;上述这两种方法都把实验和理性分开来了,是不可取的方法。真正的哲学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像蜜蜂那样从花朵上采集花粉,又以自身的能力将其消化。
在第二卷中,培根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他以对热的讨论为例,详细地讨论了收集整理经验事实,并从中得出一般原理的方法。他说我们应该把收集到的事实安排成三个表,第一表是“本质和具有表”,收集一些肯定的实例,如具有“热”的性质的实例,象日光。火焰等;第二表是“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如一些与热的实例相似、但不具有热的实例,如月光等;第三表是”程度表”或“比较表”。他认为,在这三个表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理性的工作,我们就可以得出关于“热”的性质的一般原理,即“热”是通过磨擦产生的。
培根的哲学方法论思想比较突出地反映了西万近代哲学的精神,对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第一卷。
《新工具》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xgj/main.htm
橘子 2006-02-22 17:03
六、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Montesquieu,1689—1755的重要法学著作,出版于1748年。1734年,孟德斯鸠出版了《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首次论述了他的政治法思想,可说是《论法的精神》的前篇,二者在思想上有密切的联系。孟记斯鸠出身于法国波尔多的一个大贵族世家。他年轻时期专攻法律。1708年获法学学士学位。担任过律师、议员。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本书中文译本可读《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论法的精神》共六卷31章,体系完整,包含了孟德斯鸩多方面的丰富的思想。除法律与政治外,还涉及哲学、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法律定义的探讨。孟德斯鸠把近代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精神运用到法律的研究中,探讨了法的精神。他认为,广义的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法律与地理、土壤、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和商业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法的精神就是这些关系的综合。上帝有上帝的法,人有人的法,世界万事万物莫不遵循一定的法。
二、探讨了政体、政治自由和分权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孟德斯鸠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在专制政体中无法律,统治者靠的是个人的意志和反复无常的性情,在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中都是有法可依的。他认为只有在法制的国家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事,他还指出,为了保障政治自由的实现,必须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进一步发展了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提出的三权划分的理论。他赞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张由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并监督行政权,行政权由君主掌握;君主有权否决立法,但无权立法,只能按法律办事;司法权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来行使。这样,三权分立,并相互制约,就可以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三、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特别地探讨并强调了政治、法律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地理环境对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法律的制定要受到地理环境、尤其是气侯、土壤等的决定影响,他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孟德斯鸠还探讨了工商业、人口、宗教等问题,探讨了罗马法、法律的变革等问题。
《论法的精神》一书出版后,轰动一时,不到两年就印了22版,并有许多外文译本。尤其是书中的“三权分立”的理论载入了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书的中文译本最早由何礼之日本人、程炳熙和张相文合作翻译出版;1913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严复的译本《法意》,对我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第十一、十四、十九章。
《论法的精神》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lfdjs/main.htm
橘子 2006-02-22 17:04
七、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Rousseau 1712—1778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1762年4月出版于阿姆斯特丹,被译成多种文字。卢梭在说明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之后,在此书中探讨了如何在社会状态下实现社会平等问题,提出民主共和国的社会理想,试图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社会契约来取代历史上以牺牲人的自由和平等为代价的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论》一书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人类自然状态到政治状态的过渡以及社会契约的根本条件;第二卷论述立法;第三卷论述政府形式;第四卷除继续上卷论题外,论述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商务印书馆于1985年出版了何兆武的中译本。
卢俊认为,人生而自由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强使他人服从的天然权威。社会秩序或制度并非源于自然或强力,而是建立在人民自由意志所订立的社会契约之上的。人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是不避免的。自然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每个个人如果不集合起来将面临毁灭,因而人类必须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既够以全体的力量来保证个人的人身和财富,又能够使每个结合者不丧失自由和平等。因此社会契约的要旨是在订立契约时,人人无保留地将自身及其全部与政治结合体有重要关系的权利转让给集体,并同意接受“公意”的指导,目的是保障自己的自由、财产和人身的安全,条件是人人无例外地遵守契约。由于结合者并非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个人,所以在订约后他仍然是自由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和集体的共同体,亦即“共和国”。只有在这样的社会契约下,人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才不致于丧失平等和自由。
卢俊认为,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国家,其主权即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在民主主权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对个人来说他是主权者的一员,而对主权者来说他是国家的一员,因而统治与被统治只有相对意义。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是行政权的根据。政府决不是主权的体现者,而是主权的受托者。“公意”是国家的灵魂,它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从而永远是公正的。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公意”体现为法律。法律是作为立法者的全体人民所作的规定,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因此它不仅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平等,而且是自由的基石。因为人们唯有服从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的。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不仅有定期决定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利,而且有通过起义推翻违反契约和法律、实行暴虐统治的君主的权利。卢俊承认宗教的社会作用。他认为,人们进入政治社会后需要由宗教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基督教有害于国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公民宗教”。它并非严格地作为宗教教条,而只是维系人们关系的社会性的感情。
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代表了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民主思想。他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对十八世纪法国革命和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国家都起过积极作用,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及两国的宪法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卢梭的民主主义思想。
《社会契约论》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shdqy/shqyl.htm
橘子 2006-02-22 17:05
八、伦理学
《伦理学》是荷兰十七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Spinoza,1632—1677的主要哲学著作。原名是《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写于1663—一1675年,1677年他去世后由朋友出版。本书在西方哲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中文译本可看《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斯宾诺莎1632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接受犹太教育,曾在犹太教会学校学习希伯来文、旧约和犹太典籍。毕业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研究了布鲁诺和笛卡尔的哲学。他逐渐怀疑和批评犹太教义,他不受利禄的诱惑,也不屈服于强暴,最后被开除教籍。他后来靠磨光学镜片维持生活,继续研究哲学,追求真理。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在纪念斯宾诺莎时说:“为真理而死难,为真理而生更难”。纵观斯宾诺莎的一生,确实可以说他是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
《伦理学》一书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几何学的论证形式写哲学著作,全书都是由一些定义、公理、命题构成。对斯宾诺莎这种方法论上的新的尝试,后来的哲学家有褒有贬,评价不一。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讨论了上帝、自然、心灵的起源、情感以及人类的奴役和自由问题。
本书从论述神的本性开始。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神、实体和自然这三个术语的含义是一样的,神即自然,即实体。神是唯一的、无限的,其本质就包含着它的存在。实体是自因,即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和根据,它不需要别的东西来说明其存在。不仅如此,神是万物的自由因,万物的存在以神为根据,预先为神所决定。任何别的方面的知识的获得都要以对神的认识为前提。站在严格的决定论的立场上,斯宾诺莎批判了神学目的论。实体具有无限多个属性,但是人的认识能力所能知道的只有两种:广延和思想。属性是心灵认为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实体和属性要通过样式表现出来,样式就是实体的特殊状态。物体是神的广延用性的样态,心灵是神的思想属性的样态。它们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同一个实体。属于思想属性的样态系列和属于广延属性的样态系列服从同样的因果秩序。观念的秩序和联系与事物的秩序和联系是同一的,但这不是因为思想的样态系列反映了广延的样态系列,而是因为二者都是同一实体的表现。
在《伦理学》第二卷中,斯宾诺莎讨论了心灵的起源和本质问题。心灵虽然是实体的无限属性之一种,但是对道德行为说来是极为重要的一种。与传统思想否认自然界的完满性不同,斯宾诺莎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的部分,都是完满的。
斯宾诺莎认为,人心中一切与神相关联的观念都是真观念,是与事物相符合的观念。由真观念正确推演出的观念也是正确的观念。当观念间的联系依照人自身的情状或情感的秩序和联系时.就会有不正确的认识。而当观念间的联系依照神的理智的次序和联系时,就产生正确的知识。他把知识分为三种:第一是意见或想象;第二是推理的知识;第三是直观知识。
关于人的奴役和自由问题,斯宾诺莎指出他的目的是使人摆脱奴役状态,从被动的情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理性的指导下自由地生活。人的自由的获得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认识神的本性的必然性,二是使情感服从理性的支配。受情感支配的人是被动的,受理性支配的人是自由的。真正的理性生活需要对神的理智的爱,需要对神有真正的知识。心灵最高的善,即至善,是对神的认识和追求。对感官享乐和名利的追求不是对真正的善的追求。
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第一和第五部分。
《伦理学》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llx/llx.htm
橘子 2006-02-22 17:06
九、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的一本讲述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著作,出版于1945年。本书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是对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两本名著。中文译本可看《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罗素是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但与大多数分析哲学家不同。他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对哲学和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广泛的兴趣,并在许多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还非常关心人类的现状和前途。在他的多方面的理论和现实的探讨中表现出一个大智者的哲学智慧。我们从本书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种,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认为,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哲学家们是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后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之。因而,他在本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例如,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哲学,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希腊化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经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书介绍了从5—15世纪基督教发展的知识。
本书的特点之二是,从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本书中所要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本身的优越性为选择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他们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占有一席地位。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罗素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哲学和社会生活有独特的认识,对哲学发展史有独到的理解,本书由他一个独自写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西方哲学史发展的线索,及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的认识。
与国内的大多数西方哲学史教材相比,本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不是那么强,但这也可以算是本书的一个优点,它没有把哲学纳入到一些条条框框中,而是揭示出哲学的活生生的发展,显示出哲学的活力。
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罗素在本书的美国版和英国版序言中也指出了一些局限。除此而外,最明显的局限是,由于其哲学立场所决定,罗素对思辨哲学所抱有的偏见和轻视态度使他不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是如此。
建议重点阅读上卷的绪论和卷一的第二、第三篇。
西文哲学史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xfzxs/main.htm
橘子 2006-02-22 17:07
十、科学史
《科学史》是英国当代科学史学丹皮尔Sir William Cecil Dampier的主要著作。该书192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949年出版了第四次修订本,是影响比较大的科学史名著。194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过依据该书第一版翻译的中文译本,名为《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译者是任鸿隽、李衍、吴学周。阅读时可看依据该书第四版翻译的新的中文译本:《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是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讲其发展史,不只是讲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积累,而是将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影响其发展的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尤其重视它与哲学和宗教的密切联系。这样写的科学史就把握住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和灵魂。本书也因此不仅吸引了专业的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兴趣,而且也吸引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兴趣。它不仅可以使人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受到思维上的训练,有益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丹皮尔在本书第一版序中简要地论述了科学与哲学和宗教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在绪论中又概述了在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上哲学或宗教的状况。古代科学的起源与巫术、占星术和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在古希腊,哲学和科学是一种东西,哲学将各门科学包含在自身之中。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对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世纪,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科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几乎是停步不前。不过,丹皮尔说,经院哲学对理性比较重视,维持了理性的崇高地位,断言人可以把握上帝和宇宙,这对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近代哲学家如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都批判了经院哲学的教条,很重视方法论的研究,这些都为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两条道路,一条是机械论的道路,另一条是德国唯心论的道路,它根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哲学。十九世纪以来,哲学和科学在分离了一段时期后又重新携起手来,如进化论的哲学、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对哲学的发展都有比较大的影响。现代数学和逻辑学原理的研究就影响了新实在论的产生。
在本书绪论的末尾,丹皮尔指出,如果各门科学只是局限于自身中也会产生种种不足。各门自然科学,不论其发展多么迅速,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也永远不能反映存在整体。要想关照生命,要想看到生命的整体,就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哲学和宗教。
本书共包括12章,在论述每一时代科学的发展时,作者都以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了哲学或宗教的状况及其与科学的关系,常常有精辟的见解。
丹皮尔认为科学史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应该成为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在本书第一版出版时,他还感叹与现代科学的辉煌成就相比,人们对科学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了解相当少。但到他写第三版序时,已经看到在1930—1940年期间,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惊人的发现,而且科学史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令他欣慰。
最后,《科学史》一书还有一个优点,作者思路明晰,叙述生动活泼,可读性强。丹皮尔在本书第二版序中说,他坚信科学是历史的适当题材,也是文学的基础,如果他能把这个信念落实到人们心中,就心满意足了。应该说,他的愿望现在是基本满足了。读者在阅读本书时,相信会既惊奇于科学发展道路的艰辛与辉煌,又能领略到哲学的追求智慧的力量。
建议重点阅读第一、四、五、八章。
《科学史》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kxs/kxs.htm
橘子 2006-02-22 17:08
十一、哲学史讲演录·导言
《哲学史讲演录·导言》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Wilhe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在黑格尔逝世之后,由K·L·米勒根据黑格尔的讲稿和学生笔记整理而成,并被编入1833年出版的的《黑格尔全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了贺麟、王太庆翻译的四卷本的中译本。
这部著作的开首,黑格尔写了一个长达100多页的导言,阐述了他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导言分三个部分;甲、哲学史的概念;乙、哲学与其它和知识部门的关系,丙、哲学史的分期、史料来源、论述方法。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哲学史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基本规律。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理性思维和自由思想的生成发展史,是“绝对精神”自身回复、自我认识的历史。他批判了那种认哲学史为错误意见罗列的看法,提出历史上各种哲学体系的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不过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不同阶段,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处于深刻的相互联系之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是“绝对精神”整个发展过程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或环节,晚出的哲学体系是从先前的哲学体系发展而来的,它否定了前者,但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提高。各种哲学体系相互更替正表现着“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逐步深化。
黑格尔在这篇导言里提出了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一致的思想,他把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作为构筑体系和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原则,黑格尔认为,以往的每个哲学体系作为“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一个阶段,相当于《逻辑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而整个哲学史的基本内容就是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推进,哲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也就是一种逻辑必然性。他说:“历史上的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由此他反对那种把哲学看作各种体系的机械组合和偶然堆积的观点。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不是把范畴的逻辑体看作现实历史过程规律性的抽象理论反映,而是相反,把历史过程看作逻辑范畴的体现。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因此哲学史也就是真理的发展史。哲学史上相继出现的哲学体系是真理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真理的发展是通过历史不同哲学体系的更替来实现的,但是每一个特殊阶段都是体现真理的一个片面,一个局部,“每一个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它是精神发展的锁链里的一环,因此它只能满足那适合于它的时代的要求和兴趣”,因而,都不是对绝对精神的完全体现,都可能达到绝对真理。黑格尔认为,真理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抽象到具体,从相对到绝对的过程;最早的哲学体系是最抽象、最贫乏的。在这时真理的发展尚处在低级阶段;越在后的哲学越深刻、越具体地表现出真理的内容。黑格尔把哲学史上各个哲学的这种前进运动比喻成圆圈,他说哲学思想的历史“乃是一系列的发展,并非象一条直线抽象地向着无穷发展,必须认作象一个圆圈那样,乃是回复到自身的发展,这个圆圈又是许多圆圈所构成,而那整体乃是许多自己回复到自己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这里黑格尔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人类的认识史,说明对真理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一次完成的,不是直线式的运动,而是螺旋式的、曲线式的前进发展过程。
黑格尔的这篇导言,是《哲学史讲演录》全书的灵魂,也是黑格尔哲学观点的精要阐述,是我们了解黑格尔哲学的入门读物。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中国哲学的评价有失偏颇。
《哲学史讲演录·导言》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zxsyjldx/zhsdy.htm
橘子 2006-02-22 17:09
十二、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历史哲学著作。本书的第一卷于1918年出版,第二卷于1922年出版。中文译本可看《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斯宾格勒青年时代就读于哈雷、慕尼黑、柏林等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一所中学。本书就是他在中学教书时写成的。作者说他于1911年已构思此书,当时他已感觉到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大战的爆发和进展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憾,促使他深深地思考现时代人类的生活,尤其是西方文化与历史的命运。
在《西方的没落》的一书中,斯宾格勒大胆地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即比较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这是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土壤中所能产生的唯一的新哲学,从这一世界历史形态学的观点出发,可以很好地审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现时代的文化定位,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斯宾格勒认为全人类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各个文化的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只能是研究各个文化的历史。每种文化都有其基本的个性特征,这些基本物征作为文化的灵魂从文化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不同的文化是互不理解的。因而,研究世界历史必须采用“文化形态学”的方法,从贯穿于每一文化的基本的个性特征去把握其形态。把握各个文化的基本特征不能靠自然科学的方法,要靠本能和直觉去理解。
比较文化形态学认为,历史是有逻辑的,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结构贯穿于人类历史中。具体地说,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体,每种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历经青春、生长、成熟和衰败四个阶段,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一样。各个文化中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只要属于文化形态学中的同一阶段,就是同时代的。
尽管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中仍然存在着“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但他确实是比较早地、比较自学地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西方著名学者。他例举了人类历史上的八大文化,即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墨西哥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认为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并不比其它文化优越。他把“西欧中心论”问的世界史观视为“历史的托勒密体系”,认为它应该被他的哥白尼式的世界观所代替。不过,在他看来,除了西方文化,其它文化都已经死亡,只是一种无历史、无生气的存在。只剩下西方文化还处于文明发展的“战国时期”,虽然他也讲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特别强调历史的宿命.他明确地说,《西方的没落》是他对历史和有关宿命的哲学的一种新的看法。由这种宿命的历史观所决定,虽然他也感叹西方的没落,却还是认为不论人类是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宿命.他的希望只是,这本书能打动他的读者,从而委身于技术、海洋、政治,而不是抒情诗、画笔、认识论,他认为人们只能适应这个技术的、物质的、政治的社会要求。
《西方的没落》一书问世以来,其影响是很复杂的。它既对汤因比这样的历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又被纳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利用.我们今天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进行批判的思考。建议重点阅读导言部分。
《西方的没落》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xfml/xfdml.htm
橘子 2006-02-22 17:10
十三、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ische,1844—1900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一1871年间。从书名来看,本书是对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悲剧的探讨,但实际上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阐述了作者的许多哲学思想,因而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作。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尼采出生于东普鲁士的萨克森省,他的家庭比较重视宗教教育。其父是一位牧师;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由于其父早逝,他的母亲对他有较大的影响。尼采自幼聪颖好学,但性格孤僻、敏感。他先后到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文献学。在莱比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应聘到巴塞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年仅26岁。他的主要著作有《查拉图斯脱拉如是说》、《强力意志》等。《悲剧的诞生》一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悲剧进行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悲剧与人生的关系,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建立起一种悲剧人生观。
本书共25节,第1节至第15节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亡等问题。第16节至第25节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近代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结合近代德国艺术与社会的现实,讨论了悲剧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关系,悲剧的再生,以及在悲剧的再生中德意志民族所起的作用等问题。
贯穿于本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酒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冲动产生了音乐艺术。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艺术的根基,使个体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
尼采认为,古希腊艺术产生于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悲剧产生于二者的结合。悲剧是不断地走向日神形象世界的酒神歌队。在悲剧中,一方面是酒神的合唱抒情,一方面是日神的舞台梦境。但酒神是悲剧的根据和基础。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试图将悲剧安放在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
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由此才产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在悲剧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尼采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它们是一种浅簿的乐观主义。它们只能使人类丧失其生存的基础,人类只有在悲剧的再生中才能实现自我拯救。
尼采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但总的来说,从人的本能出发,视酒神状态为人生的基础,这是其反理性主义的根据,也是其强力意志学说的根据,在阅读时,应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悲剧的诞生》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bjds/bjdx.htm
橘子 2006-02-22 17:10
十四、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现代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1939.9的主要著作之一。它比较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弗洛伊德的传记作者欧内斯特·琼斯认为它是研究精神分析的一本好书。本书中文译本可看《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弗洛伊德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4岁时随父母移居维也纳。他上中学时就对达尔文的科学理论很感兴趣,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由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在当代心理学和思想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1938年,希特勒德国占领了奥地利,弗洛伊德因是犹太人被迫离开维也纳,前往英国避难,1939年在英国去世。
本书是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神经病通论三编。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没有精神分析学的知识,因而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比较复杂的问题,即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在第一编第一讲中,弗洛伊德就指出,精神分析不同于别的医药方法,它是治疗神经错乱的一种方法,主要靠谈话。对自我的分析和研究是精神分析的入门。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他由此否定了传统的观点:“心理的即意识的”;第二,性的冲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并且性的冲动对人类最高的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弗洛伊德认为,过失常常被当作微不足道的心理现象,它的起因是由于机体的或心理的原因而引起的注意的扰乱。其实,过失如舌误、笔误等是有意义的,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意向”或“倾向”。过失是由两种倾向同时引起的的结果。一种是干涉的倾向,另一种是被干涉的倾向。如在把“开会”说成“散会”这个舌误中,“要开会”是被干涉的倾向,“散会”是干涉的倾向。干涉的倾向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藏在心底不愿说出的,不易被认出的倾向。对干涉的倾向的压制是造成舌误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当然,并非所有过失都有意义,但对过失的意义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深入到对潜意识的心理活动的认识。
弗洛伊德认为,与过失一样,梦也是健康人所具有的、被忽视的心理现象。梦也是有意义的,梦的研究不但是研究神经病的最好的准备,而且,梦本身也是一种神经病的症候。梦有显义和隐义两种。记得的、可以说出来的梦是梦的显义,被伪装了的、由释梦的工作所揭示出来的是梦的隐义。记得的梦并不是真的,只是一个化了装的代替物,我们顺着这个代替物所引起的观念,就可以知道梦者原来的思想,将隐藏在梦内的潜意识内容带入意识中。梦的隐义常常是被压抑的,他通过种种伪装才能在梦中表现出来。儿童的梦未经化装,其显义和隐义一致。由此看来,梦是欲望的满足。
本书第三部分讨论神经病,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病的症候背后都有意向,症候是有意义的,与病人的内心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讨论了神经病症候的意义,症候和潜意识欲望的关系;讨论了心理历程中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问题;讨论了精神分析学对性的认识,性的冲动与精神病、文化的关系;讨论了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的关系,它们各自的特点;讨论了神经病治疗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等等。
在本书中,弗洛伊德用浅显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说明了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使比较复杂的内容容易理解,这是一个优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和发展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大事。在本书所讲的内容中有许多合理的引人入胜之处。当然,也有不少局限和错误之处,有些在精神分析的发展中逐渐得到克服,有些是引起争论的问题,如在精神分析学内部,象阿德勒、荣格等人对弗洛的伊德的性本能说有尖锐的批评。在弗洛伊德用以性本能说明宗教、道德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学说中,很多观点失之偏颇。对此,在阅读时特别要加以具体分析。
建议重点阅读第一编和第二编。
《精神分析引论》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jsfxyl/main.htm
橘子 2006-02-22 17:11
十五、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哲学家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1898年,李凯尔特在弗莱堡“文化科学协会”作了有关历史哲学问题的讲演,讲演稿作为报告发表,成为此书。李凯尔特的另一本更为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是《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看作是它的导言,是其历史哲学的入门书。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涂继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李凯尔特生于但泽,1888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891年到弗莱堡大学任教,1916年作为文德尔班的继承人到海德堡大学任教。他发展了文德尔班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哲学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哲学体系。
本书分为十四章,讨论了历史哲学中的重要的问题。其基本思想如下。
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讨论学科的划分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讨论了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的关系问题。李凯尔特认为,既可以从质料的观点看不同学科的划分,也可以从形式的观点看不同学科的划分。
从质料的观点出发,可以得出区分不同学科的“质料的分类原则”。自然是那些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的东西之总和,而文化则是人们有目的地生产出来的东西。自然的东西与价值无关,文化的东西则必然具有价值,价值是文化的本质特性,是区分自然和文化的标准。从形式的观点出发,李凯尔特特别强调了“形式的分类原则”,即强调应当根据方法论上的不同对不同的学科进行划分。李凯尔特认为,一切科学所面对的现实有同样的性质:一方面,现实中的一切都是渐进的转化过程,没有飞跃,这是一切现实事物的连续性原理;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每一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是互不相同的,这是一切现实事物的异质性原理。现实事物是异质的、连续的。但是不同的学科是以不同的方法对待这种现实的。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把现实的异质的连续性改造成为同质的连续性;而历史学的方法则是把现实的异质的连续性改造为异质的间断性,二者在方法上是极不相同的。自然科学采取的是普遍化方法,目的是为了追求一般概念,历史学则采取描述个性特征的方法,是要把握事物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二者形成概念的原则是不同的。
二、从价值哲学出发,李凯尔特认为价值也是历史哲学的基本范畴。历史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价值是历史学家挑选材料时的标准。什么是“有意义的”、“本质的”和“重要的”?什么是“无意义的”“非本质的材料”?这要看它们与价值有没有联系,以及联系的如何。李凯尔特把这称为“价值联系原则”。不过,他把价值同评价区别开来,认为历史学重视的是价值,而不对历史事件作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价值是就对象本身的性质而言,评价则表现历史的倾向和态度。
李觊尔特从其历史理论原则出发,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了批判与否定。他认为历史是无规律的,因为在历史领域里,一切都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因而无规律。显然,李凯尔特机械地把一般和个别、普遍规律和个别事物完全割裂,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的,这是其理论上的根本失误之处。他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歪曲,在理论上是不认真的。我们应该在吸取李凯尔特历史理论的合理因素之时,认识其中的局限与错误。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whkxzrkx/whkx.htm
橘子 2006-02-22 17:12
十六、人论
作者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早年即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训练,很快成为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汉堡大学教授、校长,在此期间创立了他的“文化哲学”体系。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卡西尔愤然辞去汉堡大学校长职务,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后于1945年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席。卡西尔一生著述繁富,研究范围几乎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的各个领域,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体系,在他三卷本的《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人论》一书正是他晚年到美国后,用英文简要地阐述《符号形式的哲学》基本思想的一本书,但其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观点。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出版了中译本,译者甘阳。
《人论》全书共12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前五章集中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首章“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在概述了二千多年来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的问题的各种哲学理论之后,提出当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人的自我认识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反倒是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在随后几章中,卡西尔提出了他自己关于人的定义。在他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却是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的。造成这种区别的秘密在于:人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所以能创造出他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动物始终只能对物理世界给予它的各种“信号”作出反射,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桎桔。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区别构成了《人论》上篇的基本内容。
下篇后七章“人与文化”全面考察了人类世界本身,研究了人是怎样运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来创造文化的。在卡西尔看来,对人的研究必然只能是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下篇各章依次研究了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如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力图论证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身的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的产物。
卡西尔在《人论》中研究了“符号功能”这一极其重要的人类活动能力,但他抽象地将“符号功能”归之于一种人类先验的构造符号的能力,这就反映出了他的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
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上篇。
《人论》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renlun/rl.htm
橘子 2006-02-22 17:13
十七、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马克斯·韦伯1846—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本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各宗教的经济伦理”,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1920年正式出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了于晓等人的中译本。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主要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的基督教新教的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他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它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是与新教伦理分不开的。新教加尔文教派所信奉的“预定论”认为,上帝所要救赎的并非全部世人,而只是其中的“选民”。谁将要成为“选民”而得到救赎或谁将被弃绝,都是上帝预先确定了的,个人的行为对于解救自己无能为力。从表面上看,“预定论”的逻辑结果必然导致宿命论。但在韦伯看来,“预定论”认为个人对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这就在新教徒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教徒只能以世俗职业上的成就来确定上帝对自己的恩宠并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于是创造出自成了一种神圣的天职,世俗经济行为的成功不是为了创造可供于享受和挥霍的财富,而是为了证实上帝对自己的恩宠。从而,“预定论”的宗教伦理就导致了勤勉刻苦,把创造财富视为一桩严肃事业的资本主义精神。这就是韦伯在本书中的主要论点。
韦伯这种以精神、思想的因素来解释历史进程的方法,固然视角新颖而富于启发性,但在根本上是他的唯心史观的反映。建议重点阅读本书的上篇。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xjllyzbzyjs/xjll.htm
橘子 2006-02-22 17:14
十八、中国科学思想史
李约瑟博士卷帙浩繁的大著《中国科学思想史》英文原名应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一卷为绪论,第二卷讨论中国思想史,以下各卷则分门别类探讨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开创性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多卷本的综合性著作。本书第二卷《中国科学思想史》1990年由科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我们本国人读本国历史,总不免立足于本土,而外国人看我们的历史便往往立足于局外。我们仿佛是人于其内,从内部来理解本国历史,而外国人则仿佛是出乎其外,从局外来理解我们的历史。这两种不同的途径所得出的历史构图,显然会有很大的歧义。宋儒理学曾给我国民族精神裹上小脚,其中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时至今日,恐怕还有人未能完全摆脱儒家“正统”的伦理观念的束缚。能够摆脱这种正统谬见来观察中国历史的真面目的,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应该算是域外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正因为李约瑟是从与我们历史传统的思想习惯颇为不同的另一种角度出发的,所以他对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学派和思想的臧否,也就颇有异于我们历来所习惯的种种评价。
李约瑟的书,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科学与文明本来是人类的共业,是各个时代不断积极的共同财富;应该怎样鉴别、汲取并发扬光大这份财富,——这是这部巨著中一条鲜明的指导线索。凡是想认真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人,大概没有人可以绕过这部书去,对它置之不理;凡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也决不会等闲忽视他的第二卷的。
一个人大概很不容易摆脱自己特定的背景而形成的偏见和局限性。一个西方学者往往会有意无意之间以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作为唯一的标准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这个坐标衡量其它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启蒙运动开阔了西欧眼界,十八世纪末的康德和哥德都曾以“世界公民”自命。李约瑟博士继承了这个开明的传统,他不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西欧的模式,他怀着一种深刻同情的态度,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明。这种博大开明的视野,使他一方面既能时时以中西双方的科学与文明进行对比,一方面又不囿于任何正统的谬见,——以儒家为准,是一种正统谬见;以西欧为准,也是一种正统谬见。
在中国古代各家思想之中,争论最多、问题最为复杂的恐怕要数道家。道家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之中,和儒家同样的源远流长。道家归本于自然,儒家归本于伦理,两种世界观是不同的;一个是彻底自然本位的,一个是彻底伦理本位的。在这一根本之点上,李约瑟博士认为,道家显然要比儒家高明,因为毕竟社会伦理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派生的,而不是相反。儒家代表封建官僚的统治,所以只关怀人际伦理关系,而道家则代表返于原始的平等、返于自然的倾向。儒家对于自然界不感兴趣,所以没有发展出来科学,就是十分自然的。但另一方面,道家虽对自然世界深感兴趣,却又不相信理智和逻辑的力量,这一点就和西方由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之转入亚里士多德和亚里山大港学派所采取的途径截然不同了。西方思想史上既没有和儒家相当的思潮,在顽固地拒绝研究客观世界;同时也没有与道家相当的思潮,对理智和逻辑采取鄙弃的态度。
中国的科学和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的世界历史上,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本书于此做了大量的说明。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科学与思想大踏步前进,相形之下,中国便日益显示出其落后;其故安在?这实在是历史学中一个最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本书却没有对它给出一个明确的正式答案。也许这个问题也像其他类似的历史学或哲学问题一样,是一个永远的问题,是永远不会有最后答案的。
本书最后最长的一章乃是作者的结论所在,它大概也是对思想史最富有启发性的一章。这一章的主题是比较中西双方自然法则的观念。其主旨是要说,自从古希腊起西方就有了法的观念,法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后来,就从这个概念里衍生出来了“自然律”的观念。中国文明中虽然有人文法的观念,但始终没有形成自然法的观念。
本书资料丰富、体大思精,是举世学术界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已妥善地解决了所有重要的问题。相反地,他留下了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或存而不论,留待别人去解决,促进读者们去寻求进一步的答案。
若按一部眉目分明、条理井然的教科书来要求,本书大概不免于杂芜、零乱与比例失调之讥。但是,任何一个读者如肯耐心跟作者走完中国思想史的全程,他一定随处都会发现有晶莹夺目的矿石,他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如入宝山,决不会空手而还的。
《中国科学思想史》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zgkxsxs/zgkx.htm
橘子 2006-02-22 17:15
十九、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作者丹尼尔·贝尔1919—,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与发达资本主义研究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除本书外,他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等著作也是中国读者所熟悉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发表于1976年,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了赵一凡等的中文译本。
贝尔在该书中集中探讨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的脱节与断裂的问题。他的基本论点是:资本主义历经200余年的发展和演变,已形成了在经济、政治与文化三大领域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这三个领域相互独立,分别围绕自身的轴心原则而运转。经济领域历经科技和管理革命的改造,已经发育成为一个以严密的等级制和精细的分工制为特征的自律体系;其中的全部活动都严格地遵照“效益原则”而运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在这个日趋非人化的体系中,人的个性变得日益单薄。在政治领域,前工业化和工业化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相对较为弱小,偏重于鼓励经济的自由发展;而本世纪的经济危机和政治运动则迫使政府集中权力,增加了许多职能,政治领域逐渐发展成为经济体系之外的又一个庞大王国。政治领域的轴心原则是“平等”的观念,这包括种族与性别的平等,教育、福利与机会均等等民众的各种平等要求。由于政府无法满足众多的平等要求,就加剧了公众与官僚机构间的矛盾。在文化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所谓“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的原则。与经济、政治体系中发达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相反,文化领域历来标榜的是“个性化”、“独创性”以及“反制度化”的精神。贝尔在此书中尤为详尽地论述了西方现代派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矛盾。
由资本主义结构的根本性冲突,贝尔进一步追溯到资本主义文化精神所发生的裂变。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现状,在于资本主义只保留了它永不满足地向外攫取的“经济冲动力”,而丧失了它原来那种勤勉、刻苦、节制、不过份追求享乐的“宗教冲动力”。在贝尔看来,要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目前所处的困境,只有依靠一种新的宗教来给人们提供精神寄托,指导社会各个领域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贝尔由其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他的“公众家庭”的理论。
简而言之,贝尔对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矛盾的分析视角新颖,观点独到,富于启发性。相形之下,他为当代资本主义开出的药方却显得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矛盾的严重性。建议重点阅读导论和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zbzywhmd/zbzy.htm
橘子 2006-02-22 17:16
二十、从混沌到有序
作者普里戈金是在自然科学和人文领域都获得殊荣的当代科学家和哲学家,被称为“热力学诗人”。他因在“非平衡热力学特别是他的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工作”荣获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与学生斯唐热合著的《新的联盟》法文版,1979,荣获法兰西语言高级理事会的奖章,1984年又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荣誉称号。1984该书出版了英文增订版,书名也改为《从混饨到有序》。该书一直有个副标题“人与自然的新对话”。
要理解《从混饨到有序》,就要了解普里戈金所从事的科学探索。他从事的科学事业,可以概括为对时间的探索。在他看来,牛顿范式的近代科学,如牛顿运动方程所表明的,把t换为-t有相同的结果,即是以可逆时间为重要标志的。而真实的自然和历史进程中,时光一去不复返,即时间是不可逆的,把t换为-t就会大相径庭。前者描述了一个存在的机械的世界,后者展示了一个演化的组织的世界。近代科学的诞生,形成了存在世界和演化世界两种世界图景,加剧了人和自然的对立,造成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分裂。
《从混沌到有序》与普里戈金的另一著作《从存在到演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该书的专业性稍强可以说是姐妹篇。如果说《从存在到演化》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那么《从混沌到有序》则试图回答自然界是怎样演化发展的。作者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成果,结合当代科学的其他新成果,并放到科学史和文化史中进行考察,指出自然系统从混沌到有序、从已有的有序演化到新的有序的过程,是“活”物质的自组织过程。作者志在把热力学嵌入到动力学之中,重新发现时间的意义,进而消除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对立,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在更高的起点上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新联盟。
普里戈金在本书中以及其他地方一再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科学的启迪意义,他还赞扬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机械论的批判和对于自然界演化发展思想的奠基性贡献,托夫勒认为该书是“当今科学的历史性转折的一个标志”,代表着第三次浪潮的文化。
从混沌到有序 阅读下载地址: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jwh/chtdyx/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