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统统不要钱的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29:40
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统统不要钱的国家
                                                           贾云峰
(2010-06-28)

没有污染的石油城

就在因为渔业资源枯竭陷入困顿之时,60年代末挪威北海油田的开发,给斯塔万格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农夫改行的渔夫们,很快又进行了一次身份转变,很多人成为了石油工人,而斯塔万格从此与石油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的峡湾多且深,离北海开发的油气田距离近,又具备一定的造船工业基础,斯塔万格因此成了油气田设施和运输船只的维修地和避风港。1972年,挪威国家控股的国家石油公司将总部设在这里,众多跨国石油公司也争相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

  

热闹的集市和炫彩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

Sveinung带我们绕城转了一周,穿过五颜六色的木头房子,以及熙熙攘攘的果菜市场和媲美卑尔根的鱼市,我们来到了这个城市引以为豪的挪威石油博物馆(Norsk Oljemuseum)。

Havneringen道上的挪威石油博物馆(Norsk Oljemuseum),里面形态各异的石油机器比比皆是。由于不认识,所以没有太多兴趣,倒是博物馆对斯塔万格以及整个挪威,还有对北海石油的开发历史的展示,让我看出了这里以及整个挪威富饶的原因。


     斯塔万格石油博物馆:幸运的斯塔万格总是被海洋眷顾着

斯塔万格出口包括石油平台在内的世界一流的近海石油开采设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研究实验室,石油专业学校聚集着世界各地有志于石油工业的学生。每隔一年的8月份,这里举行一次北海近海石油贸易展览会,展览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1000 多个大公司的近3万人涌到这里,斯塔万格“挪威石油之都”称号也就叫开了。

尽管是石油之都,但我没有在这里发现任何污染的痕迹。看看在市中心海港里优游自得的天鹅和清澈见底的海水,外人怎么也想不到这里还有石油工业。即便石油博物馆也被设计得清峻凝重,有如深藏海底的石灰岩,远看还误以为是件实验艺术品。

Sveinung介绍,欧洲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比如忽略了环保问题,让挪威很多峡湾的内河,从6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几乎没有鱼,后来随着认识的转变才逐渐恢复了原貌。

 

澈蓝海水中捕捞上来的新鲜鱼类 

在吃了苦头的基础上,欧洲人制定了很多严格有效的制度,让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无污染、无破坏。这样,就连最环保和有效的核电站在挪威也要站不住脚了,因为人们吃不准其危险或安全的范围。挪威能源中,石油消费仅占24%,而水电这种清洁能源,居然占挪威能源消费的65.3%,环保程度可见一斑。

挪威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如此丰富,然而产量的近90%都是外销,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沙特、俄罗斯的第三大石油出口国,自己却仅用一部分。

挪威,高福利的均富国家

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1月1日,挪威拥有探明石油储量67亿桶,是西欧最大的石油储量国。这样的巨量资源,挪威人究竟是怎样分的呢?

挪威把海上油气资源看作是一笔不可再生的国家财富,为了保障有效地利用石油资源,挪威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力求使油气更长久地为本国的利益服务。尽管拥有巨量石油,每年的产量却仅有1.7亿吨左右,低于中国。

挪威石油开采一景

开采石油的方式也很奇怪,开发完一个然后再寻找下一个。北海的油田虽然发现不少,但是都是挨个开发。不像油多豪气的中东人,一下子全部开采出来,对本国资源的有计划开采,正显示了政府的聪明与智慧。

虽然挪威政府似乎对用石油换经济的发展没有兴趣,但它却更关注社会公正和福利。不管是政府,还是平头百姓,丰富的油气让他们都很有钱。政府的钱现在花不完,政府有基金委,把钱投入世界上赚钱的行业,为子孙后代着想。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现也积极开拓国外业务,保持持续发展。

尽管如此富有,但是挪威人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她的富足,而是她的均富,她的“无孔不人”和“无所不含”的社会福利体系。

  

完善的赡养体系和慵懒的茶舍生活,挪威人的惬意生活

1998年起,挪威实行挪威的大学大多是公立学校,统统不要钱,所以你在挪威看不到勤工俭学,看不到被助学贷款逼疯的大学生。

而挪威上班的人几乎不担心失业,不担心收入差距,凡是“曾经工作过”或“曾有过最低收入”的人,都可以享有失业津贴。男女在工资上差别不大,蓝领跟白领税后也差不多,老板和打工仔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更多人向往户外的体力劳动。

任何领薪者都享有病假津贴的权利。从病假的第1天到第15天,由雇主单位承担所有的费用,从第16天开始由“国民保险”来承担今后的全部费用。

休假在家的挪威女人,摆弄着花花草草

挪威人生孩子、养孩子没有负担,没有所谓的孩奴,因为挪威生育费用是全部免费的,孩子出生之后,母亲可以选择42周的全额工薪产假,或52周的78%工薪产假,而父亲居然也能享有4周产假。更可贵的是,挪威还对家庭子女的赡养给予补贴,孩子越多,补助标准就越高,不像国内多生个孩子就成为计生对象。

由于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在挪威上至国王下到百姓,工资收入没有“天壤之别”,生活方式也基本上没有“千差万别”。有的挪威人因此开玩笑说,挪威国王吃黄油面包,挪威百姓吃面包黄油;挪威国王拿着滑雪板上山滑雪,挪威百姓也拿着滑雪板上山滑雪。

或许因为如此,Sveinung说,在挪威,人们没有阶级观念,除了父母等直接长辈,对其他人都是直呼其名的。问挪威人对他们的老板、老师的专用称呼是什么,回答是叫他(她)的名字。“要是碰到了国王哈康 (Kong Harald),你会怎么称呼他?”得到的答案还是:“嗨,哈康。”

  

干净的路面,美丽的花儿,心情自由自在

在离开斯塔万格的时候,Sveinung告诉我,挪威清洁工跟白领一样能在市中心买花园别墅,城中没有平常百姓消费不起的地方。

尽管如此,我在挪威见识的却是,从政府到一般的老百姓都很注意节约,挪威的公路是比较窄的,方便能用就行,不浪费;举行沙滩国际排球赛,就在街边铺上沙,围起来就行,不奢侈;挪威石油丰富,但街上跑的车大都是两厢的。

古人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做蛋糕容易分蛋糕难,而分蛋糕确实是个技术活,分好了大家才会都满意。

挪威如此一个均富而又节约的国家,确实相当不容易。